APP下载

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难点与对策研究

2018-03-29褚东

东方教育 2018年2期
关键词:学生管理高职院校对策

褚东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系不断改革,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高职院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为了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学校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从而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使高职院校长期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难点;对策

1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部分领导对学生管理工作不重视

因为生源组成层次不一,就会造成有些学生学习理解能力非常强,有些生源学习理解能力非常差,这就使得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上下了非常大的精力,但因为工作量的庞大,也会使得很多高职院校只重视学生的学习上,对学生管理意识产生了松懈,很多高职院校不仅仅没有明确的管理制度,往往很多高职院校领导并没有将本校学生的管理工作高度重视起来,因为在高职院校办学理念上,以提升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为最重要的教学目标,所以很多高职院校领导将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综合测评、课堂考勤、检查学生宿舍和专业技能评比工作上,他们很少有精力和时间去认真思考学生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哪些问题,而将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管理学生日常的繁杂琐事上,现在很多高职院校领导认为只有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才是高职院校在社会立足的根本,他们认为学生管理工作并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任何人都可以进行管理和操作,这就是导致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出现诸多问题的重要原因。

1.2管理理念和管理制度滞后

高职院校为了扩大生源,大幅度扩招新生,学生增多必然需要更多的教师进行管理,但是很多高职院校并没有招收足够的教师,造成教师资源严重匮乏。高校的管理人员也很难集中精力将相关资源投入到学生管理工作中,再加上学生人数的急速增长造成管理人员精力不足,有时还容易出现制度空白,往往在出现问题之后,没有一个标准的章法解决问题,

1.3学生管理工作的手段相对落后

现行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自由发展。除了部分学生具有顶岗实习锻炼的机会之外,很少有学生能够从事积极的自主锻炼,甚至学校也没有为学生提供过类似的机会。即使是针对少部分学生干部,也只是在组织工作中才学到了一定的监督和管理工作经验。同时,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工作没有根据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进行具体的工作执行,仅仅依靠大学生自主管理是不够的,管理手段的现代化、信息化也有待进一步提升,在互联网+的新时代,更应充分利用云数据,大平台统计分析问题。不仅管理水平不足,同时管理的效果也不好,这样对于为社会培养综合素质的高端人才是十分不利的。

2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对策

2.1坚持“以生为本”的管理理念

随着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随之我国社会生活环境以及生活方式在不断的变化,影响了高职学生的价值观念。在社会大环境不断变化的同时,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应当随之进行转变,实施“以生为本”的学生管理理念,将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作为工作开展的前提条件,有利于有效的开展学生管理工作。与此同时,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以及性格的转变,将为学生服务落实到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每个环节中,使得高职学生的健康生活环境以及良好的物质条件得到有效的保障。所以说,将学生的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多多听取学生的个人意见与想法,以维护学生的个人利益为前提,综合实力的提升为基础,进而促进学生管理工作的科学、健康开展。

2.2有针对性的学生管理制度的建设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是高校整个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管理工作,构建学生管理管理机构是优化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一步,想要进一步健全和建立学生管理制度,理顺学生管理系统各个部门职责,增强组织协调能力,就需要将学生实际问题考虑其中,制定具有针对性和可实践性的学生管理制度,因此,高职院校在整个管理工作中应当实行三级管理模式,对学院中每一个系都要建立不同专业的专用管理制度,同时还肩负着学生行政管理和思想教育的同步工作,要做到只要落实好学院每一个系的管理工作职责,又要为每一个系部下放权限管理,这对于提高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十分重要。

2.3构建特色校园文化

首先,学校可以在开展校园活动前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多开展学生兴趣浓厚的体育活动和文艺活动,切实满足学生的文化需求,提高学生对学校的信任程度。其次,学校可以经常举办知识讲座和文化宣传活动,注意一定要结合学生关心的喜闻乐见的问题进行。进而发挥校园文化中的道德规范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和价值理念,为管理工作的进一步開展奠定基础。再次,可以制定相关的校园活动和行为规范,以此来引导学生言行,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逐渐渗透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最后,可以经常在校园内举办一些具有文化意义的活动,并引导师生共同参加,在丰富校园文化的同时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有利于以人为本管理模式的进一步发展。

2.4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手段的创新

首先,应该认识到激励是学生管理工作中重要的方法之一。由于激励的对象是学生,因此高职院校中的教职人员需要逐渐认识激励模式的重要性,利用必要的原理和组织机构,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激励活动空间,充分调动学生认真负责的决心,发挥其创造性的基本才能,利用激励性的语言为学生建立强大的心理素质,使其在日后的成长和工作中能够战无不胜。其次,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管理模式,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监督和指引。随着高职院校扩招工作的进一步执行,为了能够化解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人员配比矛盾,提升整个学生管理工作的基本效率,教职人员需要收集学生的各类数据结构,进行分析,建立学生管理工作的数据库,对学生进行科学化的管理,使各类资源能够及时共享,从而形成系统化、科学化的学生管理工作模式。完成从人管人到制度约束,信息化先进手段及时反馈的现代化转变。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知,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随着高职院校的扩招计划进一步执行,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教职员工进行必要的工作改革,使整个学生管理工作模式能够适应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通过对人员外出培训,尤其是基层人员外出学习,加强向先进兄弟院校的学习,先从思想深处进行转变。通过对思想观念、管理模式以及管理手段方面的改革,提升整个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王艳辉.浅谈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6,(5):15-15.

[2]姜荣.基于以人为本思想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J].教育与职业,2013,(23):27-28.

猜你喜欢

学生管理高职院校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浅析“四进”制度对班级管理的意义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网络化问题研究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