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反刍兽疫的诊断及防控措施

2018-03-29

农村百事通 2018年6期
关键词:传染源疫区疫病

小反刍兽疫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俗称“羊瘟”,该病的主要特征是发热、口腔炎、结膜炎、肠胃炎和肺炎。小反刍兽疫会对山羊、绵羊等小反刍动物的健康产生严重危害,从而让养殖企业及养殖户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我们应当采取合理的综合防控措施,争取将疫情控制在未发之际。

一、流行病学

小反刍兽疫一般在新疫区爆发流行,老疫区以散发为主。进口的努比尔、波尔山羊等最易感染,本地品种抗病力较强。饲养密度大、存栏数高的地区流行迅速,死亡率也较高。传染源为病羊肉、发病羊和带毒羊及其分泌物和排泄物,主要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潜伏期一般为4~6天,最长可达21天。易感羊群发病率通常达60%以上,病死率可达50%以上。

二、临床症状

山羊感染率高且临床癥状典型。感染疫病的羊只会表现出明显的食欲下降、烦躁不安、口鼻干燥、披毛失去光泽以及鼻液呈脓性、呼出的气体带有恶臭味等特征;在小反刍兽疫发病急性期会表现出体温急剧上升、颊部黏膜发生损坏、口腔黏膜内充血等症状;而发病后期会表现出坏死性病灶,病灶通常出现在下唇部及下齿龈,病情严重的可能表现在舌头、颊部以及下颚等部位,并且羊只患病后期会出现腹泻不止、粪便呈带血水样、严重消瘦等症状。

三、病理变化

患畜可见结膜炎、坏死性口炎等肉眼病变,硬腭及咽喉部严重时会被传染。瓣胃、网胃、瘤胃很少出现病变,而最常出现病变的是皱胃,创面红色、出血,有轮廓、有规则的糜烂经常在病变部出现。

四、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来诊断并不难,关键是对发病初期可疑病理要立即上报,并做微生物学检查、诊断、确诊,以便尽早启动甲类传染病应急防控方案。抗体检测:采集血清,采用ELISA(非免疫羊C-ELISA、免疫羊I-ELISA抗体检测)、病毒中和试验。

五、综合防控措施

1.做好日常饲养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的防疫制度,提高动物防疫水平。外来人员和车辆应该在进入羊舍之前,进行彻底消毒。坚持自家羊群繁殖自家羊群的养殖原则。羊仔引种要选择非疫区的、经正规养殖场(户)引入;向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办理检疫和登记,获得原产地检疫证明;引进外来羊仔时要进行羊舍消毒,并保持隔离,以确定羊仔健康。

2.迅速控制疾病传染源。发现疑似小反刍兽疫疫情时,要及时采取措施。具体的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无论是养殖户还是疫情控制技术人员,在发现疫情后要第一时间报告给当地有关部门,而相关部门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启动疫情防控方案,迅速、有序地开展疫情检测、隔离控制及消除等防控工作。(2)在疫情防控及传染源处理过程中,应严格遵循“严、早、小、快”的原则,迅速隔离并捕杀染疫羊群,同时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实施常规消毒。

3.全面实行免疫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小反刍兽疫的有效手段。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在引进外来动物时,应做好调查及检疫工作,禁止从疫病发生区域内引进动物。(2)做好免疫接种,从根本上加强疫病防控,多雨季节及寒冷干燥季节是该病的高发期,雨季之前应对幼龄小反刍动物进行免疫接种,最好是在2~6月龄进行;接种方法为使用小反刍兽疫疫苗对山羊、绵羊等小反刍动物颈部两侧进行皮下注射,剂量为1头份/只。(3)通常注射疫苗7天后羊只便会产生抗体,但要注意的是,即便进行了免疫接种,也应当加强日常消毒和疫情检查工作,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广西鹿寨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李芳 覃周岚 吴双燕 邮编:554060)

猜你喜欢

传染源疫区疫病
梁幼生: 献身血防,做疫区人民的“守门人”
动物疫病监测在预防控制中的作用
为年轻女医护剃光头发赴疫区作
猪的疫病监测与养猪场疫病防控对策
疫区日记:一个120急救班组的武汉12小时
动物疫病监测在疫病防控中的作用探索
浅谈猪的疫病防治
猪瘟的流行现状及防控策略探讨
肺结核疾病慢性传染源的特点和预防治疗对策
手足口病及其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