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就地城镇化”模型的共性和困境研究
2018-03-29毛一彤宋山梅
毛一彤 宋山梅
摘要:文章通过总结中国沿海地区部分省、市已成功实现就地城镇化的经验,同时,通过合理利用政治和公共资源,乡村可以在政府和企业等其他经济组织的带领下实现就地城镇化,为中国城镇化协调发展提供新方向,从而达到城镇化和乡村的双赢发展。
关键词:就地城镇化;资源利用
一、引言
城镇化建设是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根据中国特色主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推动城镇化建设的进程具有重大意义。在”十三五“纲要中提出,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发展,对去产能、去库存和扩内需,对推动经济全面转型和升级都具有建设性突破。同时,还提出到2020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45%。在五中全会上,重点强调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和加快城镇化速度。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因城乡发展速度严重不均衡,导致城乡之间矛盾出现,所以加快实现城镇化具有现实价值。目前,就地城镇化的方式能够有效利用资源,从而加快实现城镇化的方式,为我国城镇化的建设提供有效的选择途径。
二、就地城镇化:沿海地区乡村发展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地区城市因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和改革开放程度吸引各种资源的汇集和发展,时至今日它們的区域经济蓬勃发展、交通干线公路网密布程度高、外商投资数量和金额位居全国前列、人口高度集中化和日益扩大的城市规模,推动其周边城镇化的进程。其中 “长三角模式”、“苏南模式”、 “珠三角模式”、“温州模式”和“晋江模式”已成为中国发展城镇化的典型模式,这些成功实现就地城镇化的乡村,属于新生城市,他们根据自己的优势资源,例如,旅游产业的发展、电子商务的兴起和中央政策的导向,使得这些地区在开发自己已有资源、解决城市问题的同时响应政府的政策,发展经济带动乡村协调发展。中国的沿海地区的就地城镇化的总体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在发展的过程中给中西部地区的就地城镇化带来了宝贵的经验。
(一)国家政策导向建立的地方性新区
为谋求中国社会发展和完善国家建设规划,中国政府自1992年来,已经相继设立18个“国家级新区”。中央政府为新区发展的建立必要基础设施,并且设立各种优惠政策、财政补贴以及相应的人才引进策略,以此来吸引人才和产业群的聚集,平衡和规划城市发展状态,并且可以为邻县树立样板,有效刺激邻县的经济发展潜能,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
中国政府分别在1980年,在广东成立深圳经济特区,将其作为向国际出口的经济特区,充分展示中国对外发展的决心;1992年,在上海成立浦东新区,表明我国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已经开始进入全面深化的阶段,中国传统经济向现代化产业结构转变和全面升级;2017年在河北省设立雄安新区,这一措施是为了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在探索人口密集经济优化的结构模式下,调整京津冀城市地区的整体结构和布局。同时也为在天津市和河北省建立互补、相对平衡的产业群和发展相邻省份的经济状况。目前,深圳在2016年全市生产总值19492.60亿元,成为全国内地副省级以上城市排行榜首位;浦东新区意图建设“服务全国”的战略,为中国制造产业、国际贸易、金融机构等一系列的产业提供优质的服务和劳动力,促使其正向循环提高我国的综合服务功能,能够走上国际城市之中;各类大型活动已经在雄安新区成功举办,各类旅游公司也打出“雄安新区游”的旅游路线,各类大型公司和金融街也纷纷入驻新区,同时各种利好政策也已经逐步实行,吸引各类产业群和人才的聚集。
(二)将乡村自然资源转化经济发展资源
根据资料显示2016年全国旅游总收入预计高达4.69亿元,同比增长13.6%。国内旅游人数在44.4亿人次同比上年增长11.0%,收入同比增长15.19%。旅游业的繁荣发展,无疑给乡村就地城镇化带来了新的机遇。具备旅游发展条件的乡村,可以合理发展和规划旅游周边产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我国学者在考察浙江省桐庐县荻浦村,发现该乡村以历史文化名城作为资源,利用江浙一带的区域经济优势扩大对旅游市场开放性和盘活已有文化遗产,现以发展旅游业为主带动其它相关服务行业发展,聚集周边产业经济,提升产业结构升级并且成功实现就地城镇化。(齐骥,2014)我国西北部地区因其地理因素,导致经济发展缓慢且生产条件落后。张骞出使西域、文成公主进藏和丝绸之路的诞生等一系列的故事,给我国西北部地区带来了无限的旅游业发展的可能,同时以习近平主席领导的中央提出“一带一路”的战略思想和各类项目的实施。2015年,中国已启动旅游联盟的项目,带动中国30余城市的旅游业发展,这样给以旅游为驱动型就地城镇化的乡村带来了无限的机会。
随着中国互联网惊人的发展和网民数量增加,让电子商务以互联网为载体兴起,为各种经济体和人才提供更加公平的竞争机会,给中大城市带来新的挑战,也给乡村带就地发展途径。淘宝村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农村出现了一种全新的就业方式和增加农民收入状况的措施。他们利用电子商务的平台以信息产业化为核心的理念发展实现小农户对接大市场,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根据2016年度阿里公布的数据,我国淘宝村一共1311个,淘宝镇135个,其中浙江、广东、江苏的淘宝数量位居全国前列。我国学者许婵指出,在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开创“遂昌模式”,它以电子商务为核心发展周边服务业、传统产业进行创新型升级、提高市民网络消费水平、释放消费需求,进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这样的一个正向循环并且在政策的有利引导下,进而推进了遂昌县的就成城镇化进程(许婵、吕斌,2015)。
我们应当可以看出,当乡村恰当利用集体资源的时候,可以充分的将闲置的资源转化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资本条件。在这些沿海乡村城镇化的过程中,并没有盲目的消耗和开掘资源,而是利用乡村目前现有资源,向国家申请开发旅游、利用发达的交通行业发展电子商务资源。
三、目前乡村集体经济存在的困难
我国要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编制城乡规划,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使人们的关注焦点从大城市转换到小乡镇。虽然在国家大力扶持下,城镇化的水平在不断提高,就地城镇化作为一种加快城镇化的模式,在广大地区推崇和实行。可是因各地区的发展水平不同,导致出现不合理利用资源、城乡差距过大而导致城乡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存在。
(一)土地规划、大量闲置房屋出现
在城镇规划时面临土地集体所有制的问题,导致土地的利用与其它周边土地难以达成协调,监管难度加强,长此以往造成了混合土地的方式利用,这样会造成城镇的安全隐患,同时减缓了乡镇的建设。有些乡镇能够成功实现就地城镇化是因为引进民营资本和外商资本来大力发展乡镇企业,而晋江县是有名的华侨之乡,这些华侨早些年在外经商,已经安居在外,很少回乡居住,所以一般托亲戚帮忙看管。导致了有人想租房可是找不到房子,闲置屋却没有人居住的现象,这样形成了资源的浪费。
(二)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没有全局的视野
目前旅游驱动就地城镇化已经成为现实,可是旅游产业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当旅游文化产业超过承载力的时候,旅游带动就地城镇化的动力就会减慢,此时就会进入一个瓶颈期,如何将这个生命周期延长或者创造出新的生命周期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这些以旅游驱动型实现就地城镇化的城市,同样面临着在乡镇的发展中,一味注重发展经济价值,过度的商业利益化浓重,这样就会失去原来当地特色文化内涵。在扩大建设的同时没有跳出原来陈旧视野,没有提前规划。城镇倘若停止不前的话,这样会在使旅游驱动城镇化的效应迅速下降。
(三)城镇建设进度与城镇的需求严重失衡,劳动力回流速度减慢
在城镇不断兴起的过程中,经济发展迅速、外来人口流量加剧和城镇的生产总值不断增加,这些正向发展状况对城镇基础公共服务设施的需求量也在逐渐加大。根据调查,发现在教育和住房保障方面,城镇的发展并不协调,导致劳动力回流和人才的发展存在阻碍。虽然这些新生城市,已经初步在就地城镇化的道路上取得一定的成功,可是城镇整体发展水平、吸收劳动力和服务的力度远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城镇化的本质是将“人的城镇化”,而城镇的建设速度与市民对城镇的需求还相差甚远,所以城镇的总体发展进度滞后。最初国内的一些学者认为,城镇化的过程中因固有的发展模式并不能带来经济的发展,所以将目光转向发展大中城市,地方政府因其经济发展见效快在制定政策的同时给予优先考虑发展的需要。这时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会形成对城镇化发展带有歧视性的偏见,导致劳动力回流速度减缓,发展动力不足使得城镇化发展速度减缓。
四、推进就地城镇化需要解决的方案
我国要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编制城乡规划,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原则,促使人们关注焦点从大城市转移到小乡村。借鉴沿海部分地区就地城镇化发展经验和盘县就地城镇化实践,对未来乡村城镇化与农村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因地制宜、资源合理且全面开发。需要借鉴沿海地区乡村的就地城镇化经验,以充分利用乡村资源的原则,制定可持续发展、全面合理的乡村发展规划。在产业开发方面,特色农产品强调增强辨识度和竞争力;对于特色工业产业,应当实时转型引进高端生产技术,增强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完善产业结构,使产业从低端化、分散化和高消耗的方式转变成为技术化、信息化和创新化发展。在旅游和自然资源开发方面,应注意不可急功近利,盲目消耗旅游城镇的生命周期,在资源许可的情况下,充分挖掘当地特色乡村文化内涵,打造各省的旅游文化特色,且逐渐完善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景区的舒适度,推动建立正向循环旅游和文化产业群,以此带动周边乡村的发展。
第二,注意资金链后续补给,为乡村中建设规划的后续发展提供保障。以政府支持牵头,以金融机构和民营资本融合为导向,以创新作为支撑力量,推动产业发展和扶持新产业诞生,提供资金的保障。一是国家财政部门应适当增加这些乡村的财政款力度,并且采取有力的监控措施,保证这些款项能够公开透明的彻底造福于民。二是完善金融机构功能,构建多维度融资模式,使融资方式多样化,推动融资体系的开放程度。要使我国金融扶贫的对口帮助项目,创造出具有价值的东西作为回报,从而推动产业资本的聚集,为城镇产业结构升级提供资金的保障。
第三,注意在就地城镇化的过程中劳动力回流速度缓慢的问题。政府应当积极利用国家利好政策引进高端技术人才,同时面向農民建立各类培训机构,充分发挥农民的内生力量。劳动力回流会造成人口的聚集,政府应当引导人口向集中居住点居住并积极完善各类基础公共设施和生活要素,逐渐提高城乡一体发展。农民是弱势群体,政府需要监督企业、合作社或其它经济组织的运行状况及涉及农民分红利益的有关问题。
参考文献:
[1]齐骥.依托乡土文化实现“就地城镇化”的“荻浦样本”——浙江桐庐县荻浦村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发展观察,2014(01).
[2]许婵,吕斌,文天祚.基于电子商务的县域就地城镇化与农村发展新模式研究[J].国际城市规划,2015(01).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