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油画展览与市场的导师工作室培养模式研究
2018-03-29吴以彩
吴以彩
【摘要】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现代社会对人才水平及质量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传统的高校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对人才的根本需求,所以,应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及方法不断进行创新。“导师工作室”培养模式的提出及应用,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高校教学水平的提升,能够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实用型以及创新型人才。本文以油画展览与市场专业为例,首先对高校导师工作室模式的具体内涵及基本特征进行分析,然后介绍高校导师工作室培养模式的实际意义,最后提出如何创建油画展览与市场的导师工作室培养模式,旨在提高油画展览与市场专业的实效性,为培养出更多的专业性、实用性人才提供客观的依据。
【关键词】油画展览与市场;导师工作室;人才培养;创新模式
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言,以教师课堂讲授及板书为主要形式,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往往成为被动的学习者。而且,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主要为学生传授的是理论方面的知识,很少涉及到实践方面的内容,这就使得学生的能力无法得到全面地发展,很容易造成学生的动手或者实践能力低下等问题的产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本文以油画展览与市场专业为例,将导师工作室培养模式引入该专业的教学之中,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广大教学工作者提供一种参考。
一、高校导师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及特征概述
(一)基本内涵
所谓导师工作室教学模式,主要是指高校导师制与项目工作室制两种教学模式相结合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导师制工作室教学模式的主要载体为工作室,是一种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整合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在导师制工作室教学模式下,导师起到指导作用,学生则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相关的课业学习,以促使学生的创造潜能被激发。导师工作室教学模式的提出及广泛应用,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出更多集专业与实践动手能力为一体的新型人才。
(二)教学特征
高校开展导师工作室教学模式,主要以对项目的研究以及作品创作为基础。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比较,导师工作室教学模式的自主性以及可选择性更强。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可按照自身的发展状况、性格爱好以及社会需求等方面,来对研究内容以及导师工作室进行选择,以此构建适合学生自身发展的学习氛围。导师在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的过程中,需对每位学生的个性以及专长有一定的了解,因村施教,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导师工作室教学模式使得教师由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填鸭式”教学转变成与学生之间共同交流、探讨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使得原本枯燥乏味的教学课堂转变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學课堂,大大缩短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通过工作室教学模式,导师可将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技能完全传授至每位学生,使得导师扮演教师与朋友的双重角色。
二、导师工作室培养模式在油画与市场专业教学中应用的实际意义
(一)创建实践环境
环境能够对人们的创新以及思维能力产生直接性的影响,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课堂上教师一般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在这样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之下被动地进行学习,往往会感到乏味、单调,从而无法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主观能动性。然而,在导师工作室培养模式下,学生便可将工作室当成一个微型的“社会”,自身即为微型社会中的一个成员或者一个细胞,无论在思想上还是行为上,均会对学生的主动性产生影响,在这种影响之下,学生发现及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式将发生根本性地转变。如此,便能够有效提升油画展览与市场专业学生潜心专业的能力。
(二)促使学生综合素质水平显著提升
传统的教学模式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独立地完成一组油画的设计,而且并未按照市场的根本需求,创作出一幅完整的油画作品,在其毕业之后,也就会与工作实际相脱节,自信感丧失,对其长期的职业规划产生极大影响。将导师工作室培养模式引入油画展览与市场专业教学之后,学生可在导师的指导下,亲自参加实地考察、写生等,了解现代社会对油画展览与市场专业毕业生的根本需求,并对技术上的难题加以了解,学生可根据工作室考察得出的相关共性问题,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应的研究项目。从文献资料收集与整理开始,开展市场调研,积极勾勒方案线条,最终独立完成事先设定的研究项目。在此种学习流程下,学生信心倍增,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致。在毕业之际,学生能准确地把握油画展览与市场专业人才的基本需求,做到与社会需求方向无缝对接。
(三)避免专业教学成果浪费
教学成果能够从客观上检验教师教学方法的实效,同时,它还将作为一种资源,可根据教学成果,来启发学生的灵感,使其油画作品具有较大的可开发性,甚至还可以直接转化成为商品。油画创作是一个极富想象力的工作,在导师教学成果的启迪之下,为学生的创作提供了较大的便捷。在开展导师工作室教学过程中,可以以工作室的项目需求为主,将教学成果市场化,当发现潜力较大的教学成果时,学生可在日后的学习及工作中继续开展研究,这样就能够很好地规避了导师教学成果的浪费。
三、油画展览与市场的导师工作室培养模式的创建
(一)导师工作室培养模式的创建条件
若要创建高效的导师工作室,就应该全面、深入地剖析油画展览与市场专业的基本发展现状与社会需求状况,主要包括该专业将来的发展趋势、社会的基本需求以及近年来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统计等方面的内容。
(二)导师角色的界定
与其他的导师制教学模式(如全程导师制、班主任制等)不同的是,导师工作室对导师角色的界定采取的是导师制工作室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之下,导师与学生共同组成一个团队,在这个团队中,导师扮演着组织者、管理者、促进者以及个人规划制定者等角色(具体含义见下表1所示)。在这样的团队中,导师不仅仅充当着知识的传授者,而且还是与学生共成长的陪伴者,此种教学模式体现了团队合作的精神。
(三)油画展览与市场专业工作室导师的选择
若要使得油画展览与市场专业导师工作室教学模式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应该注重强化专业化导师队伍的构建。导师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及业务水准,而且还应该具备较强的专业及实践技能。若未构建一支较强的导师队伍,可通过邀请本专业或者外校相关专业的专家对其进行指导,使他们与本校教师达到优势互补。
(四)日常教学活动的开展
在油画展览与市场专业的导师工作室培养模式下,导师主要负责学生的日常教学、项目研究等方面的工作内容。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之中,导师应按照研究项目的实际需求,来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通过油画的自主创作以及项目研究等流程,来完成整个任务。此外,还应采取开放式的教学路径,导师可对专业课程、考核方法等进行优化、安排,在导师的指导下,学生可完成实践课、毕业设计等项目。在导师工作室中,学生应完全按照工作室的制度,开展各项学习任务。
四、油画展览与市场专业导师工作室的教学考核
下面从学生与教师考核两个方面,阐述油画展览与市场专业的导师工作室教學成效的考核:
(一)学生考核方法
可从理论知识与创新实践能力两个方面,对导师工作室中学习的学生进行考核。对于理论知识的考核,可采取闭卷考试的方法进行考核;对于创新实践能力的考核,主要是对学生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以及动手能力进行考核,可在研究项目的不同时期,分阶段、分步骤开展考核。具体见表2所示:
(二)导师考核
对油画展览与市场专业导师工作室中导师的考核,主要对导师的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成果进行考核。所以,在考核内容以及考核方式方面较传统教学模式教师的考核有所不同。具体的考核内容见下表3所示。
五、油画展览与市场专业导师工作室培养模式的成效
油画展览与市场专业自实施导师工作室培养模式之后,学生能够很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且通过不断实践,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以及技能素质。工作室内的多名学生在各种专业化的比赛中崭露头角,获得了很多嘉奖,工作室内的学生通过不断地强化自身专业素养水平,其创作出的油画作品得到了其他工作室及同行的认可与关注。通过开展导师工作室培养模式,学生对专业的热爱程度显著增加,毕业后从事本专业的人数越来越多,油画展览与市场专业的毕业生在北京、上海、深圳、苏州等大城市就业,并获得了企业领导层的一致好评。
结语
综上所述,“导师工作室”培养模式是油画展览与市场专业的一种十分有效的人才培养方式,对于学生而言,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研究过程;对于导师而言,能够有效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各大高校应该不断探索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设置符合自身发展的、极富特色的品牌专业,以培养出更多符合现代市场需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邰杰,曹晋,王岩松,等.“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介入艺术设计本科人才创新培养体系的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29(1).
[2]郭欣欣.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艺术评论,2014(12).
[3]汪维丁.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导师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研究[J].包装工程,2009,30(8).
[4]陈述.高职院校导师制的特点与运行模式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0(6).
[5]于晓萍,王斌.高职院校专业导师工作室和企业工作站的构思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3(2).
[6]张耀辉,张治元,张桔娴.信息技术下高职导师制与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实践[J].电子测试,2015(16).
[7]靳治刚.“工作室”教学模式与“一体化建设”的思路和探索[J].中国职工教育,2014(2).
[8]王建林.“导师工作室制”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4(5).
[9]覃开贤.基于“导师制—阶段分流—工作室”模式的高职计算机类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