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庸的三种江湖

2018-03-29蓝江

视野 2018年5期
关键词:鹿鼎记门阀韦小宝

蓝江

究竟什么是江湖、什么是江湖规矩?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说,金庸先生尝试给出不同的回答。实际上,金庸的回答不止一个,而是三个,我们可以依次来看看他笔下的三种不同的江湖哲学。

门阀的江湖

《书剑恩仇录》是金庸首次对武侠小说的尝试。主角设定是带有反清复明性质的帮会红花会总舵主陈家洛,同时他更重要的身份,也是小说中埋下的最重要的伏笔,他与乾隆皇帝为同胞兄弟。

在随后的《碧血剑》中,金庸更直接用真实人物的血缘关系来塑造主角形象。《碧血剑》的主角是袁承志,他直接被设定为晚明名将袁崇焕之子。这样带有英雄血脉关系的设定,在武侠小说的早期十分受欢迎,人们更愿意相信一个英雄侠士有着非凡的家族背景。

实际上,直到《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金庸先生从英雄血脉来塑造主角的套路都没有发生改变。尽管《射雕英雄传》两位主角都出生在余杭的牛家村,但郭靖之父郭啸天在出场时就自称为梁山好汉“赛仁贵”郭盛之后,而其义弟杨铁心也被设定为抗金名将杨再兴之后。这是一种老子英雄儿好汉的史诗逻辑,或者更准确地说,这是以家族血脉来设定英雄人物的路子,一位英雄之所以是英雄,是因为他继承了英雄的血脉,他的父辈、祖辈的血液里都流淌着不凡的气质。

在《荷马史诗》中,一位英雄的出场,总伴随着他那不凡身世的介绍:当阿喀琉斯出场时,女神们为之歌唱,“佩琉斯之子,捷足的战士阿喀琉斯”。而斯巴达国王阿伽门农出场时,则唱道“阿特柔斯之子,权力广泛的阿伽门农”。

为什么史诗会采用如此唆的叙述方式,每一个关键的英雄人物出场,都必须强调他们的父亲或者祖父?这正是因为,在古希腊世界,人们相信伟大的英雄人物绝非凡夫俗子,而是具有神的血脉,他们之所以非凡,也正是由于承袭了这个伟大的血脉。

在中国门阀政治最兴盛的魏晋,世家门楣也是判断才能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在那个时代里,最关键不在于你是否练就了何种能力,出生于颍川陈氏,还是出生于琅琊王氏,才是入阶高第的敲门砖。

可见,早期的金庸小说秉承了这种史诗英雄史观,也将一种重视血脉门阀的价值观带入到江湖中来。

武功的江湖

江湖中有英雄的学派,也有着不同的门派。拥有英雄学派的人物不好找,在江湖上常常露脸的就是各大门派的弟子,这些或名门正派,或邪道魔教的弟子,虽然绝大多数时候无法登上大雅之堂,更多时候是在下面比画比画,在这个时候,大家都没有什么家族血脉的背景,那么各自的武功就说得上话了。

实际上,江湖上的交往也很简单,你一招“有凤来仪”,我一招“刀光剑影”,瞬间被我打趴下,就得听我的。最忠实执行这种以武论道的是那个“万里独行”田伯光,他的逻辑很简单,他能揍过令狐冲,令狐冲就得听他的,就得把仪琳小师父叫出来,或者跟他喝喝酒;相反,风清扬教了令狐冲几招,令狐冲终于把这个之前死也打不过的大色鬼打败了,田伯光于是二话不说,悻悻地下了山。田伯光很懂规矩,他所懂的规矩是在论家族门阀之外的江湖规矩。

所谓江湖,就是以武论道吧。《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中都有一个华山论剑的“武林论坛”,大家一番切磋之后,定下了“五绝”的排位,也就是“中神通、东邪西毒、南帝北丐”的排名。在五岳剑派的盟主大会上,决定五岳合并为一派的,也是武功,在这个时候,无论左冷禅多么霸气,或者嵩山坐拥主场之利,一旦左冷禅在武力上败给了岳不群,“君子剑”自然就成为名正言顺的五岳派的掌门。

以武功来论道的江湖规矩,不再是门阀政治的翻版,而更近乎霍布斯《利维坦》中谈到的共同体状态,实际上这是一切人对一切人战争的丛林状态的必然结果。武力是整个江湖丛林中唯一可以被共同承认的硬法则,这个法则不论出身、不论门第,也不论从书本上掌握了多少绝学,一招制胜,则天下臣服。如果有人在十几秒里可以击败某个掌门,他自然可以得到江湖的敬仰,而不必担心有什么组织构陷。

如果没有门派,如何在江湖上谋得一席之地?很简单,就是靠武功。在侠客岛悟出太玄经秘密的石破天,就不再是那个乡下的“狗杂种”,而成为一代江湖的传奇。从血刀老祖那里学会了血刀经的狄云,在度过冰封的苦难之后,也成为可以与万震山和花铁干等江湖名宿匹敌的人物。最典型的是那个名不见经传的“曾阿牛”,一套九阳神功和乾坤大挪移,不仅让他得到了明教教主的地位,也得到了正派人士的敬仰。

这样,武功似乎是血緣和门派之外直接让人在江湖上获得显赫地位的途径。

政治的江湖

在《笑傲江湖》之后,金庸又写了《鹿鼎记》。为什么要写《鹿鼎记》这样一部似是而非的武侠小说?或许,在金庸心里还有一个疑问,即如果一个角色,既没有显赫的身世和传承,也没有惊世骇俗的武功,他是否可以在江湖上立足?

可以说,《鹿鼎记》就是为了解答这样一个问题而创作的小说。

显然,金庸并不满足于《笑傲江湖》中杨莲亭的角色塑造,他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正面塑造一个比杨莲亭更为杨莲亭的角色,这就是韦小宝。

韦小宝是一个增强版的杨莲亭。杨莲亭仅仅只需要哄好东方不败一人,但韦小宝可以在多个势力之间同时做到游刃有余:在鞑子皇帝康熙面前一遍遍的“鸟舜鱼汤”,弄得康熙开怀大笑;在天地会总舵主陈近南面前,他真心诚意地侍奉着自己的师父;在尼姑九难面前,他很懂得这位前明公主的喜好,便投其所好获得其信任;在神龙教主洪安通面前,假装会蝌蚪文的韦小宝硬是把无字天书上的东西读成了“洪教主寿与天齐”,混得了神龙教的白龙使位子。

但韦小宝绝不是一个谄臣,他自己虽不善军事和治理,但他很能知人善用。在平吴三桂之前,他向康熙举荐了对自己出言不逊的赵良栋和被平西王排挤的王进宝,事实证明,赵、王等人正是日后平息三藩之乱的功臣。在收复台湾的事情上,也正是这位韦爵爷看重了不得志的施琅,让这位后来的水师提督一举攻破郑家的海上防线。

在江湖上,韦小宝同时担任天地会青木堂堂主、神龙教的白龙使、少林寺仅次于方丈地位的慧明禅师,他调配一流高手为其所用,击败了桑结喇嘛和噶尔丹刺杀顺治老皇帝的阴谋。

由此可见,韦小宝尽管没有任何背景,但是可以在江湖上翻山倒海,不会一丝武功,但足以诛杀像冯锡范、洪安通这样的顶尖高手。或许,金庸在《鹿鼎记》中,想通过韦小宝这样的角色告诉我们,在门阀和武功之外,还有另一个江湖,即第三个江湖——政治的江湖。

实际上,韦小宝的存在,也正是金庸为我们道破了江湖政治的最后的秘密。真正玩懂江湖规则的不是那些或义薄云天或奸险狡诈的武林高手,而是像韦小宝这样能够在不同势力间,甚至是势不两立的势力之间建立某种联系的人。在这个意义上,真正的江湖就是政治,同时能将台上和台下的规则都摸得一清二楚的人,才是整个江湖世界的王者。

(华丽摘自《三联生活周刊》)

猜你喜欢

鹿鼎记门阀韦小宝
门阀政治传统与陈朝的王朝建构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史学的特点
从场域理论看《鹿鼎记》对“江湖”的反叛与再造
送礼是件纠结事
活得最酣畅痛快的少年
浅析西晋太康年间门阀势力的兴起
游走在“率真”与“无耻”之间——葛二蛋与韦小宝人物比较
熟了,我的身体
试析南朝门阀士族走向衰落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