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院校应用化学专业质量检验方向课程体系探索

2018-03-29宋瑞娟翟云会杨晓慧

山东化工 2018年4期
关键词:应用化学课程体系化学

李 敏,宋瑞娟,翟云会,杨晓慧

(西安文理学院化学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5)

“十三五”期间,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立健全省市县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和执法体系,强化从田间地头到厨房餐桌的农产品全程质量安全监管,建设农产品“三品一标”可追溯体系。主要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覆盖率达到60%以上,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优质安全品牌占到30%以上,农产品监测抽检实现全覆盖,主要农产品质量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6%以上。未来陕西农产品质量安全产业对质量检测专业人才的需求将会逐年增加。阳光检测、康派斯等检测企业均有着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主要得益于西安的人才和技术优势。

西安文理学院作为一所地方性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宗旨,检测行业的蓬勃发展为我院应用化学专业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作用和发展平台。西安检验检测实训基地,也为质量检验方向的学生提供了校内实践平台。

1 应用化学专业质量检验方向课程体系现状

应用化学专业有效构建了精细化学品合成和质量检验检测两个优势专业方向,形成了实基础、重实践、强应用的鲜明特色,确保了应用化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在陕西及至西部地区具有明显的品牌优势,有力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和科技创新工作。

应用化学专业质检方向的基本定位是:面向地区经济发展特别质量检验检测对专业基础人才的迫切需求,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受到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工艺设计等初步技能训练,能够胜任工业品质量检测、食品检测和环境监测等技术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基础实、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

建设目标:构建具有鲜明应用性特色、凸显为检测行业服务的高素质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把该专业办成与陕西经济发展建设需求紧密联系,拥有良好社会声誉的专业。

应用化学专业平台由通识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专业实践教育和素质教育平台为框架构建。(1)通识教育平台包括公共课模块。(2)专业教育平台包括学科基础课、专业方向课(必修课)和选修课模块。主要课程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基础、近代工业分析、石油产品分析等。(3)专业实践教育平台包括军训、金工实习、认识见习、化工仿真实训、社会实践、第二课堂、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4)素质教育平台包括基础化学实验(1-6)、精细有机化学品合成实验、近代工业分析实验、综合化学实验等。本专业现有的各项师资力量和实验条件完全能够保证方案要求的各项理论和实践课程的教学要求,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2 应化专业质量检测方向建设的思考

(1)思路是集中学院的精品课程、优秀课程等优质教学资源,优化应用化学学科基础课程设置,避免设课内容重复,科学合理地安排课时,充分体现化学学科“理学”基础在专业教学中的指导作用;改革专业方向课程体系,以精品课程为龙头建设质检课程群,质量检验专业特点和企业实际,将部分有代表性的实用性专业课程,如 “地矿样品分析与检测”、“人体血液微量元素分析”等“嵌入”人才培养体系,并聘请“双师型”教师授课,实现与企业需求的对接。同时不同专业课程群可互设选修课,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结构合理、理工渗透、应用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

(2)完善四个层次课程体系 (应化专业平台)。课程体系设置四个层次,实行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并重的教学体系,实现宽口径专业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并加强人文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充分利用化学及交叉学科的教学优势,强化基础、突出交叉、重视创新能力和个性化培养。

a.通识教育平台:包括公共课模块

b.专业教育平台:学科基础课程:由学科核心课(无机化学、

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仪器分析、化工基础。加上结构化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高分子化学基础。)专业方向课程:(化学工程基础、有机波谱分析、分离科学技术、近代工业分析、食品化学与分析、石油产品分析、环境监测、质量专业理论与实务。加上化学生物学导论、化学前沿讲座)和实验课程(综合化学实验、化学生物学实验),突出交叉,重视创新能力和个性化培养;

这些课程可以划分成不同的课程。化学工程基础、有机波谱分析、近代工业分析、质量专业理论与实务。有机分析课程群:石油产品分析、农药残留分析 。环境监测:环境监测、水质分析。食品分析:食品化学与分析、分离科学技术。

例如:食品分析类课程群(食品分析、食品化学、食品卫生学、生化仪器分析)、食品质量管理类(食品法规与标准、食品安全检测、食品管理学、食品安全学、现代物流学)、综合检验类(食品安全综合实验、生物技术综合实验、生物学基础实验)[1]。

根据市场需求和专业要求,选择开设如食品感官评定、功能性食品、食品质量体系与认证、食品添加剂、市场营销学、食品质量与安全等。特色课程:食品快速检测技术、食品检测专业综合训练等[2]。

任意选修课程:由全校通识课、专业任选课和全校范围内的选修课组成,努力实现宽口径大专业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并加强人文文化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丰富专业选修课:结构化学、无机合成化学、有机合成化学、界面与胶体、化工机械基础、生物化学基础、高分子化学、天然产物化学、材料化学、化工市场营销、化工安全与环保等系列课程、实践及学术讲座。

c.专业实践教育平台:包括军训、金工实习、认识见习、化工仿真实训、社会实践、第二课堂、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d素质教育平台包括:基础化学实验(1-6)、近代工业分析实验、综合化学实验等;生物化学实验、化工原理实验。

(3)强化三层次实验课程体系。完善实践教学环节,突出创新能力培养。 第一层次,基础课程实验部分:包括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仪器分析实验、综合化学实验。 第二层次,专业课程实验部分:近代工业分析、食品化学与分析、环境监测、质量检验综合实验等实验。补充生物化学实验、化学信息实验、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实验。第三层次,开放创新实验部分:科研课题(开放实验室项目、大学生创新型实验计划项目、各类竞赛项目、毕业论文等)、 化学前沿实验,化学生物学实验。

3 完善课程体系建设的建议

(1)细化课程体系内容与大纲,对不同课程的教学提出要求,从而减少重复课程和内容,构建完整的课程体系。

(2)强化化学交叉学科的课程建设。

(3)完善课程体系中的质量控制体系的课程。食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的核心是ISO90001,因此,食品安全控制体系的课程也应以此为主线,构建课程框架。

(4)新教材体系的构建。结合专业主干课程,建设新的教材体系,编写相关教材,用于专业教学。

在课程体系构建中,还需进一步深入调查研究,根据企业的需求设置课程体系,制定教学内容,并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使课程体系逐渐趋于科学规范。构建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从而优化学生知识结构、促进专业人才培养。作为新建本科院校,这一方面需要不断进行学习改进。

[1] 吴清盛,茅小燕.综合性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 30):19005-19007.

[2] 许喜林,吴 晖,等.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探讨[J].现代食品科技,2007,23(11):99-100.

猜你喜欢

应用化学课程体系化学
应用化学特色专题实验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北京大学放射化学-应用化学专业建立65周年纪念专刊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应用化学实验改革的研究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