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的阅读心理与新闻传播策略探讨
2018-03-29陈梓歆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老年博览杂志社
陈梓歆 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老年博览杂志社
一、老年人阅读心理分析
(一)阅读的求知欲强
老年读者的认知世界与其他年龄段读者有着很大的不同之处,他们渴望得到更多的文化科学知识,并希望能够不断的对真理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情绪色彩意向性。虽然大多数老年人都已经从自己任职的岗位中退下,不再有什么工作负担,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仍然会感到自身所掌握的知识不足,以前很想学习新的知识,但是由于工作繁忙,没有过多的精力去学习,所以这一想法就不得不被搁置。不过退休之后,老年人的时间就变得非常充足,之前的学习想法就会再次被激发,求知欲也会变的越来越强。虽然说老年读者对知识的求知欲没有年轻读者旺盛,但是其具有持久性以及稳定性的特点。
(二)阅读的速度相对迟缓
在阅读过程中,阅读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它直接影响着读着的阅读体验以及知识学习效果,通常情况下,阅读能力差表现为阅读速度较为缓慢、对文章没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反之则是阅读速度快,能够充分的理解阅读内容。由于老年读者的年龄较高,心理素质以及记忆力都大幅下降,普遍存在阅读能力较弱的情况,很多阅读内容都不是很理解,且阅读速度较为缓慢。老年读者阅读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老视眼:老年读者由于年龄过高,其眼睑都出现了松弛现象,下眼睑有囊状下垂,严重的还会出现眼球下陷,眼角膜光泽度下降,角膜周围还会出现白圈,这个白圈也被称之为“老人环”,这一白圈只是一种脂质沉着物,不会对老年人的健康产生影响。由于老年人的眼球光泽度、弹性以及肌肉调节能力变弱,其视力也会出现非常明显的下降。而由于老年读者们的视力普遍较低,在实际阅读的时候,很容易出现阅读缓慢的现象。据相关统计显示,老年读者阅读一份报纸大约需要十五分钟,而阅读一篇期刊则需要三十分钟左右。
2.记忆力下降: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老年人的大脑功能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衰退,致使其思维能力不断下降。在实际阅读的时候,很难将记忆力集中到文章中,这样不仅会导致老年读者的阅读速度下降,还会使他们的记忆力下降,阅读过的内容很快就会忘掉。
3.思维定式性:通常情况下,老年读者的思维模式会逐渐回到孩提时代的自我状态,在对问题进行思考的时候,通常都会以自身利益、兴趣以及安全为中心,很多问题都会受到这一状态的影响,思维方式比较刻板。这种情况的出现会导致老年读者只要认准一个报纸,那么他每天都会看这种报纸,看不到这种报纸就会觉得阅读枯燥无味。
(三)阅读的水平参差不齐
阅读水平指的就是读者对阅读内容的理解能力,而老年读者的阅读水平则主要分为以下几种阅读能力:
1.书面理解能力,这一能力是阅读水平的核心所在。读者如果具备良好的书面理解能力,那么他就可以对文章中所表达的书面含义有一个充分的理解。由于老年读者接受教育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书面理解能力也会有所不同,阅读兴趣方向也不一样。
2.鉴赏能力,这一能力主要指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对所读文章的鉴别能力以及欣赏能力。如果读者的鉴赏能力较高,那么读者在读完一篇文章后,很容易对文章内容的深度含义进行理解与欣赏。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老年读者在鉴赏能力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3.思维能力,在整个阅读过程中,思维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它直接决定着读者的阅读速度以及对文章的理解能力,而老年读者在这一能力上也有所不同,有的思维能力较强,也有的思维能力较弱。
二、针对老年人阅读心理的新闻传播策略分析
(一)抓住老年人情感与归属需求
老年读者的情感寄托以及归属感涉及的比较广泛,不仅需要亲情以及友情的支持,还需要有足够感情上的支持,更加需要来自社会各界的关心与鼓励。我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老年之声”栏目的成立就为老年人提供了社会感情上的支持,这一广播栏目的主要听众为五十五岁以上的老年人,以“立老年之言、抒老年之情、维老年之权、传老年之声、扬老年之德”为主要宗旨,为老年听众打造了一个良好的精神文化环境。此外,该节目还特别成立了志愿者联合会,组织志愿者们走进老年人的生活,陪伴他们进行聊天、阅读。让老年人的心理上得到一定程度的抚慰,进一步改善老年人的心理状态,使他们以更加健康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使他们的阅读兴趣及阅读能力得到更加有效的提升。
老年人具有一定的自尊心,不仅需要自己的尊重,还需要有别人的尊重与认可,自己的尊重就是自己对自己进行认可,别人的尊重就是让别人认可自己,取得别人的高度评价。只要老年人的自尊心得到有效的满足,那么他们的信心就会大幅提升,对社会、对生活、对阅读也会充满热情,而如果自尊心得不到满足的话,则会导致他们充满失望的不健康心态。当下,很多人都会潜意识的给老年人贴上“无用”、“衰老”的标签,导致老年人在社会上的地位越来越低。老年之声栏目组织了“秀出明星范时尚老人评选活动”,给老年群体一定的支持与鼓励,让他们充分的表现自己,让他们自己赢得社会上的尊重,以满足老年人的自尊心。
(二)拉近媒体与老年人距离
当下,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很多纸质媒体都遭遇到了“寒流”,报纸的销量也大幅下降,然而在这一阶段,湖南的一份《快乐老人报》,则在短短三年余载的时间里就卖出了一百万份,在我国报纸发行量上占据第五名,达成了“百万大报”目标。很多报社都充分意识到了老年群体的重要性,都纷纷要求报社内的职工以自己的父母入手,去深入的了解老年人,要求职工以孝敬父母、尊敬长辈为先,在日常生活中,多与父母长辈进行沟通与交流,在工作的闲暇之余多陪陪父母老人,关心他们的心理愿望及内心的想法,从而拉近媒体与老年人之间的距离。
(三)开发面向老年人的新媒体产品
现如今,随着我国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国内的媒体形式已经逐渐由传统的报刊、广播以及电视逐渐转变为了现在的互联网媒体形式,很多阅读产品都是由互联网媒体来进行传播的,不过老年人却很少了解互联网媒体,更加难以从中获取有利的阅读材料。当下,很多互联网媒体为了使信息传播速度更快、信息量更加广泛,就忽视了对老年群体的关注。很多老年人都因为不了解互联网媒体,而不能享有互联网数据信息的阅读权,特别是那些不会操作手机与电脑的老年群体,这一情况更加严重。他们不会用手机发红包、不会在互联网上与人交流、不会操作互联网上的各项功能……社会时代的快速变化,让老年群体有些不适应,对新兴事物的理解与接受与年轻人有着很大的差别,普遍存在慢人一步的现象。因此,当下的互联网媒体应当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特殊情况,以老年人为主体,独立开发一个老年人专属的新媒体产品,让老年人更加容易去理解、去接受新型的媒体服务,让他们得到更加广泛的阅读内容及阅读渠道,这样能够有效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使他们的老年生活变得更加充实。
三、结束语
当下,必须要严格按照老年人的生活习惯以及身体状况等特点,不断开发符合老年用户需求的智能产品,从功能、界面和内容设置的角度对新媒体产品进行个性化设计,并不断提高老年人对新媒体产品的使用体验,让他们的阅读兴趣得到更加有效的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