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变年代下思想启蒙
——《生活》周刊对上海女性解放的传播研究
2018-03-29杨悦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讲师吉林大学文学暨新闻学院博士
杨悦 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讲师 吉林大学文学暨新闻学院博士
一、《生活》周刊中女性受众定位
《生活》周刊是由中华职业教育社于1925年10月在上海创办。1926年10月邹韬奋接任《生活》周刊主编,改革《生活》周刊,创刊后几年时间里,定位准确、内容新颖、价格低廉,逐渐形成独特的办刊风格,深受上海都市中普通市民欢迎。因而《生活》周刊销售量逐年上升,从创刊之初到1928年左右,销售量就达到4000多份,1929年增加到8万份,九一八事变后递增到12万份,到1933年国民党查封之前销售量达到了15.5万份,成为上海都市最畅销的杂志之一。
《生活》周刊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其读者对象更倾向于上海城市中的中下层女性阶层,就女性读者而言,往往出身小资产阶级家庭,年龄往往在30岁以下,虽然受过小学或中等教育,但由于家庭或自身原因,并没有完全摆脱中国女子旧式礼教的传统。她们生活艰辛,对城市生活有自我的认知,但面对偌大的上海城市生活和新思想潮流的冲击,有时又迷茫无助、孤独需要帮助。
在内容上,《生活》周刊的女性话题和栏目更偏重于探讨女子婚恋、职业、交友、健康及审美问题等,属于一种更利于中下层女性接受的大众话题。在思想上,《生活》周刊并不是女性解放思想的高端引导者,它对于女性的话题依然基于大众广泛探讨的话题中,并没有涉及到女子政治解放、参政议政等更深层次的问题。然而,就在销量上看,《生活》周刊到1933年达到了15.5万份,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女性读者,作为大众类型的期刊,它确实对上海二三十年代女子思想解放、行为意识的转变起到了普及和传播作用。
二、《生活》周刊对女性思想解放意识的传播
(一)认为女性解放是社会所有阶层女性的解放
《生活》周刊的女性读者大多数是平民阶层,周刊不仅介绍了国内外知识女性如医生、律师等人物介绍,还鼓励国内大多数中低层女性谋求自身的职业,如仆人、乳母、裁缝、纺织工人、职员、学徒等职业。作为一种都市大众刊物,它对普及女性独立、自由、平等西方意识形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生活》周刊倡导的女性解放,认为女性能从男权社会中得到尊重,首先是女性经济独立,在《生活》周刊看来,都市女性可从事的职业颇多,中下层阶级的女性,只要自立自强,一样养活自己甚至是家庭;《生活》周刊认为女性真正的解放是集思想、情感和身体解放三部分,思想解放就是打破旧的“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情感解放包括恋爱和婚姻的自由平等,身体解放是女性解放自己的身体,展现女性身体曲线、肌肉展现女性美。
(二)主张女性的婚恋自由、社交公开
《生活》周刊中宣传的女性思想解放其中重要方面,是主张女性婚恋自由,社交公开。无论是“小言论”还是“读者信箱”栏目,都出现过多篇专门探讨女性结婚、恋爱及交友的话题。《生活》周刊反对旧式封建礼教式的婚姻,认为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是不幸和悲哀的,女性应与旧式的婚姻做彻底抗争,争取自己的幸福。在“读者信箱”中,针对每位读者的具体情况,《生活》周刊的编辑对其恋爱和婚姻问题,提出中肯的看法,他们主张男女在婚姻问题上要平等、自由;反对旧式婚姻观念,提倡一夫一妻,恋爱自由,婚姻要以恋爱为前提。另外,《生活》周刊提倡女子社交公开、自由,女性结婚之后也可以有自己的朋友。邹韬奋曾在一篇“读者来信”《嫁后断了通信权》中这样写到:“做男子的除了夫人外未尝不可有女友,做女子的除丈夫外也未尝不可有男友,最重要的是所选择的朋友必须正派人,即品行端正的人①。”
(三)打破旧式的女性审美,提倡运动健康的体魄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摩登城市上海,《生活》周刊作为当时最畅销的都市杂志,宣传和普及了一种新式的女性审美。《生活》周刊中的“健而美”专栏,主要介绍国外女性参加体育运动的情况,如很多国外女性热衷游泳、网球、健身等运动,并且“健而美”附带这些运动女性的照片,展现一种女性通过运动获得自然、健康的审美意识。《生活》周刊在一篇介绍德国女性生活的文章这样写道:“到德后印象最深者,目击他们对于体育积极讲求,故一般人的体格均极健全,因此他们自强不息求进之精神亦随之而俱强。②”《生活》周刊强调女性通过健身达到身体上的放松、解放,以女性的曲线丰盈、结实健康为美的标准。
三、结语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中国社会思想激变的时代,五四运动宣传的“民主”和“自由”,在这一时期得到进一步扩展,女性作为独立的个体,作为区别与男性的“人”的呼声和要求越来越高。以邹韬奋为代表的《生活》周刊,作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都市最畅销的杂志之一,对都市女性的婚恋、职业、生育、健康等话题进行广泛和深入地探讨,解决当时很多都市女性这些方面的困惑,引导她们打破旧有的传统观念,树立全新的婚恋观、职业观和审美观,及时传播了西方女性关于情感、思想及身体解放的内容,为中国女性思想解放作出了巨大贡献。
注释:
① 韬奋,嫁后断了通信权,《生活》周刊,第4卷第28期
② 柏林谈屑,《生活》周刊,第6卷第14期,1931年3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