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晓说》为例浅析网络文化节目的发展

2018-03-29付丽甘肃省广播电影电视总台新闻综合广播

传播力研究 2018年29期
关键词:传统媒体受众内容

付丽 甘肃省广播电影电视总台新闻综合广播

《晓说》系列节目是由网络新媒体巨头之一的优酷公司联合高晓松制作并播出的一档网络脱口秀节目,两季共播出115集,而这一新生节目出乎意料地获得了超过 5 亿的点击量以及难以计数的评论,每一集平均点击量超过了450 万。这样的结果体现出了网络新媒体巨大的生命力以及蕴含于其中的巨大市场。

《晓说》的节目内容没有严格的、总体的、线性的规划,同一季的几集节目甚至单期节目之间,都没有严格的前后顺序。而体现出的非线性、碎片化、扁平化的特点,都是互联网传播的特征。其次《晓说》所播出的主题与内容会通过节目组与观众的沟通来选择,观众想看什么我做什么。另外与我们所学专业要求的字正腔圆不同,节目中的主持语言多是口语化表达,加上让人喜闻乐见的与动画形式的结合,表现出互联网平民化、幽默化、接地气的传播风格。

《晓说》系列节目与其他同类节目相比最大的优势是节目主题内容与风格定位独特,作为一档自媒体漫谈式脱口秀节目,主持人高晓松每一期就会展开一个话题,内容令人眼花缭乱,包含有美国社会的文化与法律问题、欧洲杯足球赛、青楼之中辛酸的故事、镖局的存在作用与发展、科举制度等,大都是我们平时生活中容易遇到的话题,并且课本中很少提及的。

经过查询我们可以得知观看该节目的男性观众大约有74.7%,本科及以上学历大约占54.4%,更重要的是这些人的年龄构成大约在22岁至39岁之间,大约占74.1%。我们可以从数据中得出结论,也许是因为众口难调,该节目的受众定位在于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中,而不是全社会的男女老少。同时这个数据也从侧面反映出传播方式由过去的单方面传播逐渐转向了双向互动传播。换句话说,新媒体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或其他电子设备将信息飞快地传递,同时受众也可以及时地对于这些信息按照个人偏好进行筛选与互动回复。这种传播方式可能暂时只适用于新媒体的传播,如果在传统媒体的电视上也许就没有这样的效果。

高节奏的现代生活,人们很少会拥有集中的空闲时间去探索自己感兴趣的事,人们不得不在上下班的路途中,地铁的缝隙中,睡前的空闲中通过一个方便快捷的工具了解身边的世界,如此电视则毫无机动性可言,笔记本电脑也不能随时打开使用,更不用说占地方且沉重的书籍,这些麻烦是用户放弃它们的原因。而小屏化、轻量化的手机则完美符合了方便快捷、轻量便利、海量信息的特点,而其中的信息也根据人们的生活实际做了些许调整,那些长篇大论消失的无影无踪而变得简单易懂,《晓说》作为优酷的优质节目经常会被推送至最显眼的位置,让观众得以瞬间发现它的更新,从而减少了人们的选择时间并且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忠实的用户。所以我们应该认识到,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在节目制作与节目主持时应该在有限的时间内,给予观众良好的视觉体验、引起共鸣的内容,这样才能在尽量短的时间内抓住观众的眼球。而网络文化节目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在形式方面都能满足网民需求,并且在主持方式上也逐渐走出了以往宽音大嗓掷地有声的发音方式,转向语言的地区化、方言化,这样势必能以家乡情怀吸引到相应地区的观众,所以赢得关注度和点击量也是理所当然的。而新媒体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需要参考和借鉴传统媒体所使用的专业人员队伍以及专业的录制环境,如果新媒体在保证精品内容的前提下,再加上更为严谨细致的专业人员打造,也许其收视率与火爆程度会更上一个台阶。

值得反思的是,网络节目又普遍存在着内容同质化,主体低俗化,定位模糊化的现象。再加上制作团队,技术水平,人员素养等方面良莠不齐,造成一些节目的质量令人堪忧。造成这种风气的原因在于节目受众的划分与定位不明确,主持人从业人员的专业化训练不严格,而分众性与独创性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竞争发展,打造精品极为重要的关键因素,这对于培养观众的忠诚度,拓展更多的受众范围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也是为什么诸如《晓说》等节目的主持人虽然非科班出身,节目现场也非重金打造,但始终都拥有一批忠实的追逐者的原因。

《晓说》作为一档以人文文化为主要内容的脱口秀,类似于传统媒体中我们所熟知的《百家讲坛》,它们都摒弃了娱乐至死的节目定位与节目风格,回归了传播优秀文化的方向,将传播方向与目标转向了高素质与精英化的人群,这不仅满足了传播内容的精确性与独特性,也满足了媒体节目内容与形式的创新,更重要的是担负了媒体传播优秀文化的本质。而创造艺术精品,制作优质的内容是节目得以长期发展的根本前提。

因此我认为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想要进一步拓展节目风格,吸引更多的受众还需更在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多考虑关于节目的创新性,分众性与精准性。同时此类节目还可以借助名人效应,主动拉近特定观众的兴趣,并且注重维护节目的品质与口碑,才能实现良性的发展。

猜你喜欢

传统媒体受众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主要内容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