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视野下新闻传播策略探讨
2018-03-29全杰广州日报社
全杰 广州日报社
随着信息化网络大面积普及,电视台、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已经不能满足人们获取新闻和信息的需要,新媒体凭借更快、更便利、更高性价比,逐渐成为人们获取新闻和信息的主要途径。尽管新媒体具有一定传播优势,但缺乏传统媒体深度化和精细化等优点,因此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互融合,是新闻传播行业的未来发展所趋。如今正处于在融媒体快速发展时期,新闻机构和新闻从业人员都在加快适应融媒体要求,在新闻选材上采用移动化和视频化手段,有效进行内容型融媒体报道。
一、融媒体时代概述
在信息化时代,公众号、自媒体、新闻客户端、微博、视频直播网站等新媒体形式逐渐变得常见,也逐渐成为了新闻传播的新载体。新媒体传播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阅读方便、信息量大等优势,再加上社交软件的覆盖应用,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取新闻的主要途径。传统媒体则在时效性和传播性上相对滞后。不过,传统媒体在公信力和影响力拥有优势,传统媒体在新闻纪律和采编人员管理上,也让新闻真实性和客观性得到有效保证。如今传统媒体新闻单位里,已经加快了与新媒体的融合,例如组建“融媒体采编中心”、“全媒体新闻中心”等,记者外出采访时,将电脑、数码相机、摄像机等器材同时携带,方便第一时间发布即时新媒体稿件,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弥补传统媒体的不足。融媒体时代,要求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高度融合,组合优势,提升新闻的传播速度和质量,符合新时期社会发展需求和新闻业发展要求。
二、融媒体视野下的新闻传播策略
(一)优化新闻选题,加强信息组合
新闻质量决定了媒体的生命力。融媒体时代,信息量爆发,新闻标题都呈现滚屏式增长,这时,新闻选题显得尤为重要。传统媒体要发挥去伪存真的传统优势,在大量的信息中选择有价值的新闻选题,透过新媒体的传播便利性和时效性,让读者获取有价值的新闻信息,传播效力更加显现。2017年元旦,《广州日报》推出的"我爱广州一一广州日报全媒体走基层跨年24小时大型直播",共出动前后方全媒体记者、编辑等近百人,广州日报“两微一端”、广州参考客户端、广州日报大洋网等新媒体平台,连续24小时接力,全景式直播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借助图文、视频等新媒体传播手段,向全世界传递广州安居乐业、勤劳奉献、欢乐祥和的正能量,获得广大市民和网友的点赞,各平台累计播放量过亿次。
事实上,融媒体时代下,传统媒体更能发挥内容优势,选择与国家社会、民生民情息息相关的新闻选题,利用新媒体的现代传播手段,发挥所长,就能在新媒体客户端中脱颖而出,在融媒体时代做出影响力,立于话语潮头。
(二)关注读者需求,增强时效性,坚持传播方式移动优先
融媒体时代,时效性是读者用户粘性基础,也是最大需求。新媒体客户端作为传统媒体增强时效性的有效补充,必须坚持传播方式移动优先,效率优先,审发优先。传统媒体新闻机构应该建立一套完整的“融媒体发布流程”,分别从技术上完整搭建新媒体发稿流程,从内容审核上构建内容采编、校对审读、签稿发布体系。新闻记者在进行全媒体报道时,要做到即采即发,新闻单位要即发即审,用最快速度将新闻前线的最新内容呈现在读者眼前。2018年9月超强台风“山竹”来临,《广州日报》联动广州参考APP实时报道台风的最新消息,前线记者实时发稿回稿库,新媒体编辑即时采用审校发布,《白云山等广州各大公园和景区开始陆续闭园》等多条消息在广州参考APP上最先发布并广泛转载,平均每条消息点击率过百万次。
融媒体时代在注重时效性的同时,还必须坚持新闻舆论导向把关机制不放松,坚守新闻纪律和舆论正确导向,充分发挥融媒体传播的影响力和公信力。
(三)注重读者用户体验,立足服务本地,搭建交流平台
个性化、体验化、差异化是融媒体时代的媒体传播特性。融媒体传播必须立足读者,注重体验,强化实用性,优化个性定制和目标群体的精准推送。融媒体传播覆盖面要广,借助传统媒体的资源优势和新闻人员力量,提供更多有价值的资讯,提供财经、民生、文化、娱乐等多领域内容,提供读者用户粘性。例如《广州日报》旗下诗意花城生活圈公众号,以多元化的生活体验资讯内容,自推出以来就热潮不减,一年来增加读者粉丝4万余人。另外,平台可以设立互动交流版块,新闻机构的工作人员需要及时收集观众的意见,为观众答疑解惑。
在融媒体时代,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需要加快整合进程,创新改革传播方式,坚守新闻纪律,按照新闻传播规律,立足品牌优势,依托传统媒体既有的竞争力,借助新媒体的创新之举,积极探索新时代新闻传播的可持续创新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