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成果为导向的混合教学模式在《药物制剂及设备》课程中的应用

2018-03-29张丽娟郭东贵谢淑琼

山东化工 2018年5期
关键词:药物制剂设备教学

张丽娟,郭东贵,谢淑琼

(贵州理工学院 食品药品制造工程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3)

混合式学习(B- learning)整合了课堂学习(C- learning)和网络学习(E- learning)的双重优势,通过二者的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优化教学过程,实现教学目标[1]。近年来,混合式学习已经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2],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将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老师在课程设计和知识传递中,将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进行融合,使教学过程“线下”(面授教学)与“线上”(网络教学)有机结合,并根据学生特点达到一个合理的学时分配。

药物制剂及设备是我校制药工程专业本科3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学生既要学习药物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合理应用及常用剂型(如注射剂、片剂、胶囊剂、散剂和丸剂等)的生产过程及主要设备类型,还要掌握常用药物制剂设备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及重点设备的传动原理、结构原理;药品包装设备的类型、组成及工作原理等内容。学习目标是使学生具备本专业高素质的中、高级应用型技术专业人才所必需的药物制剂技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基于本课程的特点,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成果为导向,教师全程参与的混合式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王英姿等[3]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法探究了药物药剂学课堂教学的可行性及具体应用,吴素香等[4]将直观教学法,张彦卓等[5]将多元教学法应用于药物制剂设备与车间工艺设计课程教学,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校药物制剂及设备的教学模式吸取各位前辈的教学经验,充分考虑了本校学生的特点,整合了多种教学方法,采取了混合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

1 药物制剂及设备课程混合式教学过程的设计

在混合式教学中,教学过程设计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这一个环节,而是围绕学生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学习活动而进行整合的设计,包括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的设计和网络学习资源的设计、课堂教学与研讨活动的策划与设计、课下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设计等环节[6]。

1.1 学生课前任务的布置,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前学习资源

(1)充分利用中国药典等工具书,让学生熟悉中国药典的组成部分和中成药的药品质量标准,了解我国药物成方制剂的配方及质量控制。

(2)提供丰富的线上资源,包括常用剂型的设备工作原理的FLASH 动画及微课视频,名校的精品课程等视频学习资源,可适用于不同程度的学生对知识的需求。

(3)学生以小组形式提前完成课前作业任务单,每个学生课前还需完成线上小测试,任课老师在课前已对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有所了解,课堂教学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薄弱环节重点讲解和强化。

1.2 课后任务的布置,巩固知识点,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将常用设备的工作原理以项目导向(flash动画设计)的形式布置给学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已学课程工程制图及制药工程原理的知识制作动画,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2)基于执业药师考试的手机app试题在线测试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可登陆学生的APP 学习账号,查看学生完成对应习题的数量和质量。

(3)学生需要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项制剂实验并得到具体产品,需要通过单因素实验优选辅料、工艺及设备。

1.3 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体系

学生的最终成绩由出勤率,课前作业,课程讨论,课后任务(常用设备的FLASH动画/视频及设计性实验及产品等),项目展示及期末考试六部分构成,学生必须达到最低标准才能及格,其次根据学生学习成果界定学生的具体成绩,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体现了考核的公平性。

2 药物制剂及设备课程混合式教学的实施

2.1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

不同的教学手段,包括多媒体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手段均具有各自的特色和功能。多媒体教学集声音、图像、视频、动画于一体,具有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形象、化静为动等优势,表现出集成性、趣味性、交互性等特点,可营造愉悦、轻松、互动、开放式的教学环境。传统教学可通过灵活快捷的板书、生动幽默的肢体语言、富有激情的讲解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可营造一个师生情感交流、互动的学习环境。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实际,进行优势互补,扬长避短,优化组合,发挥各自的优势。 例如在讲授压片机的工作原理,片剂的工艺流程及松片、裂片现象时,运用多媒体,结合图片、动画及视频很直观地让学生明白了片剂的生产特点及注意事项。再比如讲到注射剂中鞣质和热原的去除时,就需要利用板书讲清楚为什么要去除鞣质和热原以及如何去除的问题。

2.2 线上与线下教学相结合

2.2.1线上学习资源,微视频的录制

我校属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基础薄弱,学习兴趣整体不高。如果仅仅是把传统课堂中教师在黑板上拿着粉笔的讲授搬到网上,那么学生只能面对着冰冷的电脑,还不及有热情的教师参与的课堂教学。制作应用技术型的微视频可以使教师的讲授内容反复重现,帮助学生预习、学习和复习。因此,我们选取了部分适合的知识点进行了微视频的录制,将知识点讲解得简单易懂,并与实际生活中的事例相结合,还加入了一些有趣的故事情节,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2.2线下翻转课堂与线上微视频相结合

翻转课堂最大的好处就是全面提升了课堂的互动。教师的角色已经从内容的呈现者转变为学习的教练。使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更多的思考离开课堂[7]。学生通过课前任务单和线上微视频的学习,在课堂上充当教师的角色,给全班学生讲解,然后老师再查漏补缺。

2.2.3线下学习任务单

课后学习任务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比如在实际工作中购买设备时常常需要设定设备参数,学生在课下可与厂家沟通,掌握如何能够买到符合试验或生产需求的设备。同时要求学生利用已学工程制图和制药工程原理知识,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自己制作常用制剂生产设备的flash动画,既可以巩固课上所学知识,又可以收集优秀作品用于辅助教学。

2.3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不仅应用多媒体等手段给学生展示制药设备工作原理的动画及视频资源,同时激励学生利用各种动画制作软件自行设计动画作为课程成果,优秀的作品一方面应用于教学,一方面指导学生参加制药工程原理flash动画设计大赛,做到教学相长。

同时,学生需要团队协作,根据所学知识自行设计一种剂型,通过单因素实验完成由原料到产品的整个过程,产品及策划书也作为课程成果的一部分用于参赛或者为毕业设计打基础。

2.3.1教室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

比如在讲到压片机的工作原理时,教师在教室先应用多媒体展示并讲解设备原理,然后再结合实物,现场操作,学生学会使用后以小组为单位拆卸并组装压片机,同时教师强调该设备的日常维护及关键保养部位。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讨论并现场操作设备解决问题。

2.3.2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

随着现代药品生产企业的不断发展,企业对药品生产人员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药品生产企业不但要求生产人员懂药学知识,会熟练操作和实用制剂设备,还要求生产人员了解制剂设备的基本原理,能对设备维护保养和简单维修,这些要求对我们培养药物制剂专业学生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在药物制剂及设备的混合教学过程中,大量引入了各种案例,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片剂内容时,压片过程中很容易发生松片、裂片、粘冲、片重差异超限,硬度不够,表面有麻点等现象,理论课时通过分析处方并结合多媒体给学生展示图片后,学生有了初步的直观的了解,同时现场再现常见的压片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设计不合理处方,实际操作后出现此类现象,学生在现场讨论问题,改进处方或者维护压片机后反复试验解决问题,使学生真正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也以当地企业生产的一些常用中成药片剂为例,给学生讲解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若发生后该如何解决等。

2.3.3理论教学与项目导向教学相结合

项目导向教学法是一种以实践为前提、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媒介、以职业能力为目标的系统的教学方法[8]。项目是教学组织与实施的载体,教学时强调始终以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为教学导向,重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参与此项目的过程中,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并从中感知、体验和领悟相关知识,从而提高学习兴趣,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在实际教学中,为了使课堂案例更加接近生产实际,需要大量视频及动画演示给学生看。以项目导向的形式布置给学生,并和制药工程原理flash动画设计大赛相结合,多渠道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同时也可以把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比如大多数设备使用简单易学,但是招标采购时设置合理参数确是难题,将常用制剂设备以项目导向形式发放给学生,让学生去学习如何设置关键参数,模拟实际工作过程。项目教学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

2.4 考核方式线上线下相结合

课前学生需要线上完成小测试,课后学生还需要线上完成复习题。学生的期末成绩不再由传统的试卷考核方式构成,而是多元化,包括课堂讨论的参与度,手机app上试题的完成率及正确率(避免了教师在给学生平时成绩时的感情因素,使平时成绩更公正),课后作业单中项目的完成情况及质量等,培养了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综合考察了学生的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3 结果与讨论

课程结束后,教研室对比了传统教学组和混合教学组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果表明,混合教学组学生不仅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了优良的成绩(平均分高于传统教学组9.8分),同时400份针对学生的调查问卷显示学生更乐意接受混合教学法。混合教学法不仅以多种方式激励学生学习,充分调动了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的专长得到了展现,学生不再会出现上课走神、玩手机的情况,学生也不必再在期末考试时临时抱佛脚。多元化的考核体系充分考察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不再以期末考卷成绩下定论。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也在毕业设计中得到了充分体现,经统计混合教学组毕业设计成绩平均高于传统教学组7.8分,并且混合教学组学生毕业设计成绩 “优”、“良”的比例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具有统计学差异。因此《药物制剂及设备》课程混合教学的设计与实施,推进了教学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本校制药工程专业学生的应用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药物制剂及设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学改革也将持续改进,接下来教研室将继续深化教学改革,将《药物制剂及设备》课程纳入虚拟仿真教学平台,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1]陈瑞增.信息化环境下高校混合式学习探索与实践[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2]马志强,孔丽丽,曾宁.国内近十年混合式学习研究趋势分析-基于2005-2015教育技术领域学位论文[J].现代远程教育,2015(6):73-81.

[3]王英姿,杜守颖,李凤英,等.翻转课堂模式在药物药剂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医教育,2015(6):43-45.

[4]吴素香,魏颖慧,苏璇.直观教学法在药物制剂设备与车间工艺设计教学中的应用[J].药学教育,2011(1):45-47.

[5]张彦卓,杨宜华,赵子明,等.多元教学方法促进《药物制剂设备与车间工艺设计》教学改革[J].继续医学教育,2015(4):15-16.

[6] 李逢庆.混合式教学的理论基础与教学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16,26(9):18-24.

[7]赵兴龙.翻转教学的先进性与局限性[J].中国教育学刊,2013(4):65-68.

[8]钱学礼.项目导向教学法的应用—以《旅行社计调与外联实务》课程为例[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1):180,182.

猜你喜欢

药物制剂设备教学
谐响应分析在设备减振中的应用
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因素及解决办法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因素及应对策略
基于MPU6050简单控制设备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因素及解决办法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500kV输变电设备运行维护探讨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