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装备制造与检测》过程性评价教学改革研究
2018-03-29王国荣
王国荣
(北方民族大学 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
1 研究背景
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十九大报告指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发展素质教育。两个报告都提到“素质教育”,并且由“实施”向“发展”过渡。那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专业很强的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北方民族大学响应国家深化教育改革的要求,提出对学校课程进行学业评价改革,通过建立和实施个性化和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实现“以终结评价为主”向“以过程评价为主”转变。促使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加强过程管理、增强师生互动、探索民族高校多层融合、分类指导的教学模式[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等综合素养。实现各民族学生共同生活学习、共同成长进步。在国家大背景的前提下,针对北方民族大学在校学生的学习特点,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专业选修课《过程装备制造与检测》参加了学校的此次改革。
2 评价措施
学业评价是指以国家的教育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恰当的、有效的工具和途径,系统地收集学生在各门学科教学和自学的影响下认知行为上的变化信息和证据,并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2]。传统的评价大多是以上课出勤为平时成绩,主要占据总成绩的20%~30%左右,期末一纸试卷考试占据70%~80%的成绩。这种简单的评价方式有两个弊端:一是试卷本身不能完全反映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有些课程特别是工科专业的专业课程,对知识的理解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怎么体现在解决工程实际的能力,而单靠答题,不能体现出来;二是学生简单的考试方式,只能体现出学生对该知识的记忆性和理解性,具有碎片化的学习,缺少系统的总结和提升。过程性评价是指评价者(老师、同学、自己)经常对学生学习知识情况、技能的掌握情况,学习态度、主动性、学习动机、结果及独立思考与认真程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他人合作交流情况等进行评定,并将评价的结果及时的反映给学生,以便学生及早地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进行有效地学习和不断进步[3]。基于以上认识,结合自己在前期对《过程装备制造与检测》课程的教学,从以下几方面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管理,提高学生的参与和对知识的灵活运用。
2.1 严抓课堂秩序,丰富过程材料
课堂,是知识传递的第一线,是知识获取的直接渠道。由于中国教育体制长期的影响,中国现行的教育模式还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知识获取的主要途径在课堂上。虽然近些年来,翻转课堂概念的提出,对大学课堂有所冲击,不可否认的是大多数大学课堂仍然以课堂教学为主,特别是专业课的教学,这就要求我们大学专业课教师必须抓课堂秩序,保证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课堂知识获取的效率[4-5]。单纯的板书或者ppt教学,会让课堂变得枯燥,学生的注意力将不能在45min内全部集中到教学过程,因此增加一些视频、动画,特别是对难掌握、抽象的概念,运用直观易懂的视频或动画形式展现,是工科专业课程中有效的方式之一。
除了对讲课内容形式的调整外,点名和提问是最传统且最有用的督促课堂出勤和学习积极性的手段。大学生是从高中严抓的教学模式中,迈入相对自由的大学学习环境,如若不进行督促,学生自制力差,那么,将会养成散漫懒惰的学习习惯,更严重的就是不能顺利的通过大学的考试,进而不能按期毕业。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督促出勤和回答问题是必不可少的课堂教学方法。
2.2 注重学生参与,穿插专题讲解
虽然课堂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传递了教学内容,但是是不是按时上课的、认真听讲的同学就对知识理解是最到位的呢?不尽其然,大学专业课大多是以基础理论为依据,综合好多学科,为一综合体系。《过程装备制造与检测》是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专业课,是大学第七学期开的课程,综合了大一到大三的所有课程,有材料学、金属工艺学、流体力学、化工原理、设备设计、机械设计、机械制造、电子电工学等等,因此,定期的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考评是相对有效的措施之一。本研究采用专题讲解的方式,对“典型设备的制造”和“非典型设备的制造”通过学生以小组制作ppt、讲解ppt的形式,分组讲解,达到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和归纳总结的能力,也提升学生查阅文献和口语表达的能力。
2.3 分解传统考试,创新考试内容
传统的考试大多是以客观题和主观题为主,围绕课程的重点难点内容,进行考评测试。基于对本课程内容的了解,本研究采用分部分考试的手段,将“过程装备制造”与“过程装备检测”分段测试,学期期中测试“制造部分”,学期期末测试“检测部分”,这样学生在学完每一部分就能考试,不用花大量的时间去复习。而且,通过考试,是对知识的再复习,而不是简单的为考试而考试。
除了分段考试,本研究将教学效果的反馈体现在学生对整学期学习和听讲的评价上,在检测部分的考试中,增加了一道客观题:对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评价,通过学生自己对方法和内容的评价,一方面,是对本课程的内容的一个总结和归纳;另一方面,也是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教师能够掌握学生的学习方法,为以后改进教学形式提供依据,双向的提高了教学质量。
3 教学效果
通过本教学方式的改革,一方面学生的出勤明显有所增加,学习主动性明显增强,学生考试成绩明显提高。另一方面,通过学生的反馈,总结出以下几点,为以后的教学提供改进和优化:(1)进一步加强出勤和提问管理;(2)讲授形式多向幽默风趣的形式转变;(3)进一步加大专题讲解的力度;(4)创造机会,在实践现场进行教学。
[1]秦春,耿桂宏,陈炜晔,等.民族院校工科专业课程分层教学研究[J].山东化工,2017,46(14) : 159-160.
[2]田中耕治.教育评价[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陶虹.形成性评价对民族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以贵州民族大学为例[J].校园英语,2014(22):27.
[4]彭耀峰.国内翻转课堂研究现状述评[J].亚太教育,2015(7):123-124.
[5]卜彩丽,孔素真.现状与反思:国内翻转课堂研究评述[J].中国远程教育,2016(2):2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