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背景下的城市社区文化发展研究
2018-03-29黄玉娇
黄玉娇
(中共南宁市委党校 文史教研部,广西 南宁 530007)
社区作为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石。社区文化建设能有效保障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激发其文化创造力,提高其文化素养和文明程度,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基层公共文化建设步伐加快,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文艺创作精品不断涌现,群众性文化活动异彩纷呈,文化艺术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构建起比较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社区文化建设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与日新月异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节节攀升的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相比,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水平仍有待提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目标,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了更丰富的内涵和更明确的指向,也给城市的社区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背景下的社区文化发展要求
“社区文化”的概念最早是由德国社会学家腾尼斯1887年在《社区与社会》一书中提出的。目前学界一般认为,“社区文化”是社区居民在本区域内长期生活实践中积淀形成的富有个性特色的群体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等。[1]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背景下,社区文化建设无论是从价值取向还是从服务内容、服务手段、服务效能看,与过去相比都有了很大不同。从价值取向看,社区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社区群众的多样化文化需求,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种文化活动,培养群众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增强社区的凝聚力,从而为构建和谐社区、和谐社会打下良好基础。从服务内容看,社区文化建设应为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能生动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中华民族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孕育出优秀的传统文化,而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培育和形成了许多具有历史和时代特征的伟大精神,例如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东北抗联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红旗渠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航天精神、抗洪精神、改革创新精神等,这些构成了我们文化自信的基本内容。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应将这些内容融会贯通到各种文化活动当中,从而引领群众的文化自觉,坚定群众的文化自信,强化群众的文化担当精神。从服务手段看,应综合运用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及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新媒体形态推动社区文化服务。从服务效能看,应更加关注群众文化需求导向和服务效能导向的评价。
二、当前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认识不到位,社区文化活动形式单一
1.工作人员对社区文化的理解过于简单狭隘
部分工作人员对社区文化建设的认识仅限于贴标语牌、制作板报、组织跳广场舞或打太极拳、偶尔参加上级单位要求的群众文艺活动或比赛等,而忽视了“文化”的教化、感化这一根本功能,导致很多社区的文化活动形式单一、内容简单。《易经·贲卦》有言:“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就是指统治者用文章、德行、文明礼仪等这些东西来教化民众,使之达到认知、观念、想法和行动的一致,从而达到移风易俗的社会成效。社区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一项基本工作任务。习近平同志强调:“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2]。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当中,需要通过各种文艺作品、文化活动对人民起到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的作用。因此,社区文化建设不仅具有娱乐功用,更承担着感染、熏陶、教化、引领社区群众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以及引领社会风气的责任。因而,社区文化工作者应该将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最根本的价值导向,通过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温润社区群众的心灵,启迪他们的智慧,提高他们的修养,增强他们的凝聚力、向心力,从而使邻里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和睦融洽,使社会变得更加和谐友善。
2.群众缺乏对社区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
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影响,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一般由政府或相关部门充当,群众没有形成主人翁意识,除了一些自发性文体活动,对社区文化建设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同时,由于近年来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很多商品住宅小区的居民成分较为复杂,大部分社区属于混合型社区,社区群众之间不熟悉,相互交往不多,他们的文化程度、价值观念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对社区文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的需求也不尽相同,对社区文化建设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而一些特殊的群体,如外来务工人员、残疾人甚至成为社区文化建设的盲区,他们所能享受到的公共文化资源和服务更是稀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群众对社区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二)经费投入不足,社区软硬件设施亟待完善
1.大部分社区的文化设施未能满足群众需求
近年来,各地区都加大对基层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但由于历史欠账过多,大部分社区的文化设施仍然较为简陋,远未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群众文化需求。目前,多数社区已配备基本的文化设施,如图书室(阅览室)、文化活动室、宣传栏、体育健身器材等。很多群众认为社区的室外体育健身器材等设施使用率较高,群众对此也较为满意。而社区的室内场所,如图书室(阅览室)经费不足,存在书籍品种较少、质量不高、长期不更新、儿童读物稀缺以及开放时间有限等问题。囿于以上种种原因,多数社区图书室(阅览室)读者寥寥,形同虚设。很多社区的文化活动室有棋牌、麻将、球台等,但因为缺乏管理机制,很少有群众进行使用。
2.社区活动经费缺乏影响了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
近年来,各地政府对社区经费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但各市社区数量众多,社区要开展的各种活动任务繁重,开支较大,而又缺乏对社区文化建设的拨款,导致社区文化建设开展异常艰难。例如,在组织群众开展文体活动时,社区无力承担活动所需道具、服装等费用,参与活动的群众几乎都是自掏腰包购买道具并租赁服装、场地、设备,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同时也限制了社区管理者对文化活动的组织。
3.社区网络建设及运用较为滞后
在“互联网+”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已离不开网络平台的信息资源和微信、支付宝等支付方式。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各市的社区网络建设却相对滞后,未能通过相应的网络服务平台向群众推送相应的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群众也无法从此渠道共享各种优质的文化资源。
(三)专业文化人才奇缺,对社区文化建设缺乏有效指导
进行社区文化建设,需要有一支具有相当专业文化素养的社区工作人员队伍。目前,各地社区工作人员配备不足,专职文化干部和管理人员更为稀缺,大部分社区的文化工作由其他工作人员兼任,普遍存在专业知识缺乏、业务能力不强,管理水平偏低、服务意识淡薄等问题,很多文化活动难以有效开展,对群众的各种文艺活动无从指导,这些因素严重制约了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
三、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背景下社区文化如何向“现代化”升级
(一)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群众、凝聚力量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根本的目的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社区文化建设承载着培养现代公民、培育现代文化、传播现代价值观的任务。因此,应坚持发展为了群众、发展依靠群众、发展成果由社区群众共享的价值理念,牢固树立以社区群众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经济政治体制深刻变革,社会阶层不断分化,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各种思潮不断涌动,人们的思想愈加复杂,应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服务活动的主要阵地作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一方面应通过向广大群众提供各种生动活泼、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公共文化产品,寓教于乐,让人们在文化活动中感悟、领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凝聚力量、弘扬正气;另一方面应鼓励群众积极参与社区文化的日常管理和服务及各种文化活动的策划、组织、开展等环节,使群众真正成为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
(二)形成多元化的文化建设投入机制,推动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
1.大力推进社区文化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建设
一是统筹规划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扩大覆盖率,提高利用率。同时,根据社区文化建设实际,策划实施新的项目。要通过加大投入,努力建设面向广大群众、便于群众参与的社区文化设施和场所,逐步改善社区文化基础设施落后面貌和服务能力薄弱的局面。二是进一步拓宽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渠道,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赞助和兴办社区公共文化事业。目前,各地市的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大部分靠政府投资,投资主体过于单一。应大胆转变思路,采取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和调动社会资源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可通过捐赠图书、电脑、体育健身器材,建设社区多功能室、阅览室、文体活动广场等方式逐步完善社区文化基础设施,推动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
2.政府加大向社会购买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力度
由政府出资向社会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并提供给社区群众,既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又能为社区居民提供专业、贴心、优质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同时还可以为社区减负,可谓一举多得。目前不少地区已开启政府向社会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工作。但购买服务经费主要来自福利彩票公益资金,量少且不稳定。今后应将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资金纳入财政预算,使社区文化服务管理更规范、更专业。例如,针对社区图书室(文化活动室)无专人管理、图书(设施)少、开放时间不固定等问题,可借鉴成都“3+2读书荟”的做法,由政府直接向社会购买专业图书管理服务,由专业机构来运营社区的图书室(文化活动室),保障图书室(活动室)的开放时间、服务质量,保证图书定期轮换,从而使社区群众获得更广泛、更普遍、更满意的公共文化服务。
(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手段
可利用公共服务网络平台为社区群众提供文化服务。可在当地的门户网站上打造一个社区公共文化配送服务平台,将由政府买单的文艺演出节目、培训、健身等门类繁多的公益文化活动以服务菜单的形式在网上公布。群众可通过网站专设的申请通道对这些活动进行预约,政府按点击量配送到各个社区;各单位、社区可以将自己闲置的场地器材、服装道具甚至编排好的节目整合到配送平台上,有相关需求的群众、社区或单位可以到申请通道去租借这些文化资源;还可以把有晚会策划、节目编排、舞蹈、声乐、器乐、美术、书法、摄影等特长的志愿者整合成人才资源库;除此之外,还可采用问卷调查、抽查、评定手册等方式,在配送平台上了解群众反馈意见,从而真正提高服务质量。总之,配送服务平台可通过盘活各个文化部门及各社区的优质文化资源,使文化资源从“各自为政”向“合作互补”转变,实现社区文化服务供给与群众需求的无缝对接,从而让各种文化资源发挥最大效能。
(四)培养人才,组建一支高素质社区文化人才队伍
1.招聘专、兼职社区文化管理员
专职管理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专业素养,并有声乐、舞蹈、美术、主持等某一方面的特长,其职责主要是组织开展各项文化活动,积极培育业余文艺队等;除此之外,还可以从大学生村官、公益岗位人员、离退休干部中选聘1~2人担任兼职文化管理员,协助专职文化管理员开展各项工作。为提高文化管理员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应每年派送他们到市图书馆、文化馆培训学习;同时,应组织各类文化艺术专业人才到社区开展送政策、送辅导、送培训等服务活动。在培训中,应着重对社区文化管理员进行相关业务技能的训练,如组织文体活动、编排舞蹈、演奏乐器、计算机运用、与群众沟通的技巧等。文化管理员工资待遇由城区、街道、社区三级按比例承担。
2.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
一是要有一支相对稳定的文化志愿者队伍。文化管理部门召集各类公益文化单位、文艺院团的专职文化人才,组成文化志愿者队伍,并定期组织他们深入社区为群众开展文艺演出、技能培训、指导阅读等志愿服务活动,从而使社区群众的文化生活丰富起来。
二是拓宽文化志愿者的渠道和范围。大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不仅可以发挥专业优势,而且可以增强社会奉献意识、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社区可与辖区内的高校进行协调,在高校中招募文化志愿者,学校和社区通过设立志愿者服务奖项、积累社会实践学分等方式鼓励大学生加入社区文化志愿队伍。此外,还可以在社区内招募热心的离退休干部、教师加入文化志愿服务活动。这一群体有知识、有时间、有爱心、有特长,可以依靠他们成立老年协会、读书社、书画社、广场舞文艺队、太极拳协会等社团,这样既可以使他们发挥余热,又使社区群众享受到实实在在的文化服务。
(五)建立健全制度机制,为社区文化的良好发展保驾护航
首先,建立群众意见反馈机制。通过个别访谈、与群众代表座谈、设立意见箱、在社区网络平台等填写问卷调查等各种方法征求和参考群众意见,了解群众的文化需求,根据群众需求购买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开展各项文化活动,并在项目、活动结束后认真倾听群众的反馈意见,不断调整文化服务内容,从而提升文化活动的服务质量,提高群众对社区文化服务的满意度。
其次,健全文化志愿服务管理机制。一是要健全文化志愿服务的制度机制,志愿者的招募、选拔、培训、监督等都有严格的程序和严密的机制,形成上下联动、环环相扣的文化志愿服务活动体系。二是建立政府财政投入和社会捐助结合的经费保障体系:一方面,政府要加大对文化志愿服务的支持和引导,制定倾斜政策并通过财政拨款予以保障;另一方面,通过制定激励政策鼓励社会力量进行无偿捐赠,为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活动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三是制定有效的激励政策。例如,在高校或社区设立文化志愿服务专项基金,对大学生志愿群体进行表彰和奖励,对参加文化志愿服务的大学生提供加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