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孟连芒沙傣族宫廷古乐传承现状及思考

2018-03-29闫明

关键词:弦琴古乐寨子

闫明

一、傣族宫廷古乐发展脉络

傣族宫廷古乐是伴随土司制度产生的一种集歌、乐、舞为一体的古老宫廷乐舞,流传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主要流传于云南孟连一带。其历史可以追溯至明清时期,与孟连宣抚司的统治密不可分[1]。相传元明之际,傣族民间活跃着一支乐舞表演队。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孟连傣族土司被朝廷封为“孟琏长官司”之后,在举行隆重的庆典时,这支傣族民间乐舞队的先辈被土司看好后册封为官府的礼仪乐舞队。之后,每逢土司举行重要庆典、婚丧嫁娶仪式和节日庆祝活动,都差使他们前去表演[2]。在当时,表演的乐曲、乐器、乐人的使用以及表演场地和表演规模等都有着严格的规定。民国时期土司当权,沿用旧的管理方式,政府的政令难以顺利推行,民国政府发出逐步废除土司制度的通令。1949年4月,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澜沧临时专员公署成立,标志着孟连土司制度的废除[2]。傣族土司制度的土崩瓦解,使得宫廷古乐脱离宫廷贵族流落民间。傣族宫廷古乐的乐曲主要来源于傣族民间音乐和云南孟连各地的音乐,流传下来的古老乐曲有《索·纳窝罕》《帕萨歪》《所诗》《甩嘎伦》《偏卢习》《谢列卯》《蚌丙》《米罕毗唯》[3]。这些曲目的主要目的是树立孟连傣族土司权威,有着殷荐祖考、协和天地、歌功颂德的特殊政治功用[3]。

傣族宫廷古乐不仅具有礼仪教化、与民同乐的社会功能,也兼具了与中原乐舞文化相互交流的交际功能。傣族宫廷古乐不仅是土司礼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瑰宝。2011年,孟连傣族宫廷古乐被列入云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孟连芒沙傣族宫廷古乐传承现状

(一)芒沙自然人文概述

“芒沙”傣语译为牛皮树,芒沙村因为周围生长甚多的牛皮树而得名。芒沙村位于云南省普洱市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孟连县)勐马镇西南部,距勐马镇8公里,东倚芒信镇,北靠公信乡,西南与缅甸接壤,是典型的边境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芒沙村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平均海拔720米,年平均气温20.50℃,年降水量1 560毫米,四季不明显,干湿季显著,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非常适合种植茶叶、橡胶等。芒沙村现有72户人家,336人,共有耕地896亩。2015年芒沙全村实现经济收入540万元,人均纯收入9 522.95元。目前,芒沙村民小组充分挖掘热区资源优势和临近边境的口岸区位优势,按照市场需求规模化种植蔬菜,以批发、零售形式销往云南普洱、景洪与邻国缅甸等地,农户经济收入非常可观。

经济收入比较乐观的芒沙村在传统文化的保护上做了很多工作。2010年,经芒沙村村主任的申请,云南省拨款20万在寨子里建立了一个蔬菜交易市场。建成的蔬菜交易市场是传统的傣族干栏式建筑,主要是给村民提供蔬菜交易的平台,闲置的二楼便是民间舞蹈队和宫廷古乐队的排练场地,里边放置的电视机、DVD和音响等为排练提供了一定的物质保障。2015年,芒沙村在泼水广场建成了文艺表演舞台。该舞台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一个部分是用来表演的大舞台,后一个部分是个封闭的房间,用来让演员化妆、换衣服和作为后场等,里边简单陈列了一些乐器,如小象脚鼓、多罗等。舞台的建成让村寨宫廷古乐的传承更加方便。2017年6月19日,芒沙村小组便联合拉祜族、佤族一起在这个舞台上开展了民族团结一家亲文艺会演活动。

(二)乐器

孟连芒沙傣族宫廷古乐的主要演奏乐器有多罗、敢拉萨、省(四弦琴)、拉敢(碰铃)、莫等。宫廷古乐演奏中不可或缺的敢拉萨(钢琴片)是一种从缅甸引进来的打击乐器,现在芒沙村所用的敢拉萨是2013年由当地政府赠送的。敢拉萨在傣族宫廷古乐的表演中起着调节节奏、控制速度以及指挥的重要作用。目前,芒沙宫廷古乐队使用的部分乐器是寨子里的村民手工制作的。用处最广的四弦琴傣语称为“省”,是寨子里一位51岁名叫扎所的老人根据自己儿时的记忆重新做出来的。他四五岁的时候跟寨子里的老人学习弹、做四弦琴,前前后后一共做了五六十个四弦琴,并且以一个300元的价钱被买走一些。据扎所老人所讲,四弦琴主要是用山上的木头做成,树木的选择没有很多要求,只要是用久了也不会炸开的木头就行。他所使用的树是一种傣语叫埋永的树 (译为红毛树)。他所做的四弦琴长大约1米,宽20厘米,琴颈上用小木头等距分开,距离大小决定了弹出声音的高低。根据傣族宫廷古乐音乐的需求,琴颈上支撑琴弦的小木头之间的距离大概是2~3厘米,用胶水固定上去。琴弦是用废弃的电话线做成的。琴弦直接从调音的弦轴部位连接到琴桶的末端,四根琴弦并非等距,第一根和第二根间的距离和第三根和第四根之间的距离相等,而第二根和第三根之间的距离要大于第一根和第二根之间的距离。

宫廷古乐演奏中所用的乐器多罗,是由一位72岁名叫献罕的老人所做,其形似二胡,但演奏效果却和二胡有明显的差别。多罗的制作相对于四弦琴来说略简单一些,但由于材料稀缺,使得多罗的制作并不容易。乐器多罗的琴干也是用不会炸开的埋永树木做成,长约50厘米,琴筒是用挖空的椰子做成,琴筒的盖子是用竹笋的外壳做成,声音清脆,两根琴弦也是用废弃的电话线做成。值得指出的是,琴弦的中部系有绳子,绳子往上系,拉出来的声音比较高,绳子往下系,拉出来的声音比较低,绳子系在琴干的中部也是经过寨子里人们多次演练得出的经验,因为这样拉出来的声音才符合傣族宫廷古乐的演奏要求。除此以外,拉琴所用的弦是用马尾做成的,由于傣族寨子里不喂养马,所以马尾很难找到。为了完成多罗的制作,使宫廷古乐这一优秀文化得以传承下来,相关人员千方百计找来一些马尾,才使多罗完整制作出来。

(三)乐人

目前,芒沙村成立的宫廷古乐队成员共有8人,由该村民兵排长负责。乐队成员年龄在50岁至75岁的居多,也有青年人,但并不是乐队主力。乐队中谙熟四弦琴的便是四弦琴的制作者——51岁的扎所。他精通宫廷古乐演奏音律,能即兴编词作曲,并且是唯一一个会敲敢拉萨的人,可谓宫廷古乐队的主力。为了将敢拉萨演奏技艺传给年轻一代,扎所在闲暇时间便主动向寨子里的年轻人传授技艺,目前已经有四五个人跟着他学习了。72岁的献罕是寨子里唯一一个会拉多罗的人,但他年岁已高不可能一直在乐队,所以他主动教授寨子里的年轻人演奏多罗,学员中最年轻的有30多岁,虽然已经学会一些歌曲,但技艺还很不娴熟。除此以外,还有伴奏打击乐器莫的,这个乐器声音清脆,简单易学,所以会的人相对比较多。宫廷古乐队的领唱傣文功底很扎实并且精通音律,他负责宫廷古乐的领唱。唱颂内容一部分是以前流传下来的,一部分是领唱根据其游记编写的,目前他已保留了两本用傣文记载的歌词。

散落到民间的宫廷古乐也有很多传承表演的机会。首先是到各地参加比赛或演出,最常见的便是参加孟连每年的神鱼节文艺表演。芒沙村宫廷古乐队2015年4月12日参加了第十二届中国孟连娜允神鱼节文艺表演,荣获银奖,并且每人获得200元奖金。2016年参加了第十三届中国孟连娜允神鱼节文艺表演。除此以外,他们曾多次到孟连、昆明等地演出。其次是在节庆活动中表演。周边寨子里有嫁娶、盖新房、添子等喜事,往往会邀请宫廷古乐队表演助兴。乐队成员们有些时候还可以获得一定的酬劳,每人每天60元至80元不等,但有时出于邻里情谊便只拿点烟、喝酒吃饭罢了。

三、对孟连芒沙傣族宫廷古乐传承的思考

孟连芒沙傣族宫廷古乐传统文化的形成是历经祖祖辈辈的延续不断发展而成的。由于全球化的冲击和迅速发展的经济在短时间内改变了芒沙人的生活习惯、教育水平以及文化认同,这在短短的一代人身上便可以看到明显的不同。尽管孟连芒沙傣族宫廷古乐传统文化保留传承得相对较好,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经济发展对孟连芒沙傣族宫廷古乐传承的影响

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孟连芒沙傣族宫廷古乐传承造成了一定冲击。从1982年起,芒沙村小组开始种橡胶,1985年开始种蔬菜,2013年成立了蔬菜基地,橡胶产业和蔬菜种植给当地人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入。但与此同时,经济发展对当地传统文化也产生了冲击。每年3月份到11月份村民都要割胶、收胶;5月到10月种水稻、收水稻;11月到2月种植、出售蔬菜。在这样充实的农耕生活中,村民用来娱乐的时间便越来越少了。芒沙村民每天、每季都忙于农事,没有过多的闲暇时间。苦于一天的劳作,村民晚上也没有精力出来弹琴打鼓作乐。宫廷古乐队的成员也很少自觉聚在一起排练,只有要参加表演时大家才会推掉手头的事情聚在一起排练。

孟连芒沙傣族宫廷古乐是孟连最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孟连芒沙傣族宫廷古乐表演队虽多次到孟连等地参加比赛并取得不错的成绩,但村寨里已经很少有人愿意去学习这些乐器。主要原因在于:其一,繁重的农活;其二,文化认同意识淡薄。平日里村民下地干活就够累了,没有多余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同时,寨子里的年轻人不愿意学习这些乐器,他们大多认为这些东西太土,在当代社会学习这些乐器让人觉得很可笑,更何况又不能挣钱。由于经济利益趋向,孟连芒沙傣族宫廷古乐文化传承受到经济发展的影响可能会有传承断代的危险。

(二)教育观念转变对孟连芒沙傣族宫廷古乐传承的影响

傣族对孩子的教育一向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与汉族传统教育大相径庭。但随着主流教育和信息化对少数民族的冲击,傣族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观念发生了微妙的改变。在笔者调研期间,曾多次看见给孩子单独写作业且堆满各种作业本的桌子,在与家长的聊天中也发现有部分家长会督促孩子完成作业,并表示如果有可能愿意给孩子报辅导班。除此以外,大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成绩、排名都有所了解。这在傣族聚居区并不常见,但足以说明芒沙傣族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观念从漠不关心到比较在乎的转变。通过这一微妙的变化,我们不难推测芒沙傣族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学校取得较好的成绩。

家长教育观念的微小变化使孟连芒沙傣族宫廷古乐文化的传承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教育观念的变化改变了孩子的时间分配。撤点并校之前的芒沙学校教育与本土文化紧密联系,孩子经常见到宫廷古乐表演和表演赢得的赞扬,文化气氛浓郁的环境使得孩子走进并参与到宫廷古乐的学习与表演中。但当今的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取得较好的成绩,会督促孩子花费较多时间学习汉语、英语等应试课程。与此相对,家长对孩子本土文化的教育自然而然地减少了。芒沙傣族学龄儿童将大部分时间用于传统的学校的应试教育上,对本土传统文化——宫廷古乐的闻、见、体的频率逐渐降低,自然对其传承无感。从这一层面上看,孟连芒沙傣族宫廷古乐有可能面临失传危险。

(三)现代化对孟连芒沙傣族宫廷古乐传承的影响

现代化一词产生于18世纪,常被用来描述现代发生的社会和文化变迁的现象。根据马格纳雷拉的定义,现代化是发展中的社会为了获得发达的工业社会所具有的一些特点而经历的文化与社会的变迁,是包容一切的全球性过程[4]。我国的现代化不单单是经济、工业的现代化,而是包括社会、政治、科技、文化和人的全方位系统的现代化。我国现代化的发展无疑给各方面带来快速发展,但与此同时也造成了一些影响。

芒沙村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十四五岁的孩子手里都有一部手机,甚至更小的孩子也拿着手机玩游戏,手机成了他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通过手机、互联网等他们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信息,主流社会文化对芒沙村民的影响也在逐步加深。这使得年轻一代人盲目崇尚他文化,遗弃本土文化。典型的例子是芒沙村一名在读初中的学生对为什么不学弹四弦琴的回答:“现在谁还学习这呀,那么老,那么土,我喜欢你们汉族的吉他。”此外,为响应国家撤点并校的政策,2001年寨子里的孩子都到镇上读书,接受了更多的主流文化教育。没有文化选择能力的未成年人在主流文化的影响下淡忘了自己的本土文化。现代化的冲击和主流文化的不断深入,使芒沙村民尤其是年轻一代对本土文化的认同越来越低,宫廷古乐的传承面临挑战。

四、结语

优秀的传统文化之所以绵延不绝地传承下来就在于其嵌入了人们的生活之中。由于利益的驱动、观念的改变以及现代化的冲击,孟连芒沙傣族宫廷古乐逐渐脱离其赖以生存的文化空间①,其传承必定面临挑战。对于失去文化空间的传统文化来说,正规教育的学校传承是其发展的重要途径。我们应将孟连芒沙傣族宫廷古乐引进学校并开发校本课程,形成有特色的本土教学。学习宫廷古乐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而且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通过学校教育传承孟连芒沙傣族宫廷古乐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途径[5]。无论世界怎么变,我们都要始终坚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保护所提出的“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十六字方针,将优秀传统文化一代代传承下来。

注释:

①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办事处文化项目官员艾德蒙·木卡拉的解释,“文化空间”是指“传统或民间的文化表达形式有规律性地进行的地方或一系列地方”。

猜你喜欢

弦琴古乐寨子
尼夫赫族人传统文化中的乐器研究
——以口弦琴为例
论唐代琴论中的主“静”审美观——以《昭文不鼓琴赋》《无弦琴赋》《琴诀》为例
口弦声声
整个村子都“哭”了——追记富县直罗镇新寨子村第一书记孙小京
“淳朴寨子”,一个品牌的形成——我在小山村里启动了“消费扶贫”
龟兹古乐
非遗口述史系列之七: 觉囊梵音古乐
寨子
寨子
踏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