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田径运动训练现状与管理路径探究

2018-03-29张海浩

长治学院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田径教练员身体素质

张海浩

(长治学院 体育系,山西 长治 046011)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进步,人们生活水平逐渐得以提高的同时,越来越注重自身身体素质的提高。田径运动是一项代表性体育运动形式,田径运动水平的高低,不仅反映一个运动员的体育技能水平,更是一个国家体育实力的具体表现。所以,田径运动项目历来备受关注。根据田径运动项目实际运行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田径训练管理办法,有利于提升田径运动整体水平。

1 田径运动训练的基本现状分析

1.1 田径运动训练中理论教学的现状分析

田径运动主要包括田赛运动、径赛运动和全能运动三种形式。目前很多学校虽然正常开展田径运动项目,但是由于缺乏田径理论指导,在训练过程中存在机械模仿的弊端。由于很多学校没有采用相应的田径运动教材作为运动的基础依据,所以,田径训练缺少相应的体育理论支持。学校在进行田径锻炼时缺少明确的目的方法,只是根据教师传统的教学经验进行训练,并不利于田径运动长期发展。

1.2 田径运动训练的类型与形式的现状分析

田径运动项目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应根据每种运动项目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训练措施,以突出特色。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各学校在开展田径运动时,一般以相同的模式进行锻炼,没有根据这些项目的特点制定针对性强的训练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田径运动的进一步发展。

1.3 田径运动训练中训练力度的现状分析

田径运动训练还要考虑其他因素,尤其注意运动员个人身体素质以及不同运动项目的具体要求。在此基础上针对每个学生身体状况和所训练的运动项目要求,本着科学、合理、严谨和适宜的原则,进行有计划、有准备地锻炼。在现实中,各学校并没有根据这些项目的特点进行训练,而是依据经验采取类似的锻炼方法,没有将不同运动项目的特色发挥出来,也没有根据学生个人身体素质制定相应的训练措施,无法达到理想的训练效果,因此运动项目的力度和效果没有在实际锻炼中很好地体现出来,从而阻碍了田径运动的发展。

1.4 田径运动训练中师资与经费的现状分析

目前,各学校田径运动项目师资力量建设存在很大问题,尤其缺少专业性强的老师。有些教师所学专业与田径运动结合度较差,没有达到田径运动所要求的技能和专业知识,所以学生在进行田径运动过程中,得不到科学而专业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导。此外,由于资金原因,很多学校缺少相应的运动器材、运动设施,甚至没有运动场地。有的学校从思想上不重视田径项目,以一种任其自由发展的态度对待这项运动,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田径运动在校园蓬勃发展。

2 针对田径运动训练现状应采取的管理措施

2.1 合理选择理论教材

任何运动项目都需要一定的理论予以指导,才能达到最佳训练效果,田径运动也不例外。在实际锻炼过程中,科学、完整、针对性强的运动理论有助于增强训练效果,有利于田径运动健康良性发展。因此,在开展这项运动时应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结合学生身体素质状况,以科学务实的态度选用合适教材。这些教材要做到易读易懂,各运动环节间的衔接性要强,并且要与该年龄段的学生心智发展相适应。另外,在选择教材的过程中要考虑各田径运动项目的差异性和适宜性。

2.2 根据训练项目选择训练方式及训练内容

由于田径运动包含的项目众多,每种项目都有不同的标准要求,所以在开展田径运动时,应根据不同的要求选择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法,以突出每种田径项目的特色。每一种田径运动项目都有一定的速度和耐力要求,应当根据这些相关要求,从实际出发制定针详细的训练计划,以科学合理的方式丰富学校田径运动项目内容。

对于不同身心素质的运动员来说,选择适合自己的训练方式也非常重要。在田径运动训练中,应在保证运动员的人身安全前提下,挖掘运动员的内在潜力,不断突破自身极限,达到最佳状态。而不同的运动员身体素质、运动能力等各不相同,所以在训练当中,需要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把运动强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根据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进行不同时间和不同强度的训练,达到最佳效果,使运动员的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2.3 强化田径训练师资及经费投入

在田径运动的训练过程中,还要有专业设备和体育器材的辅助,才能使训练效果最佳。这些器材和装备可以帮助运动员更好地训练,使运动员各方面得到有效训练。但是在训练中,最好要有专业人士的指导,包括如何科学、正确地使用这些器材和设备,提高运动员的耐力和速度等方面的能力。所以在田径训练中,除了资金方面的投入外,还必须拥有专业团队的指导,才能帮助运动员更好地训练,促进田径运动更快更好发展。

3 项目及教练员、运动员管理路径

3.1 田径项目的管理

传统的项目管理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会造成不良影响,急需进行改革。项目管理者首先要了解田径运动的相关知识,对田径运动未来的发展进行预测;其次要注意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大胆进行创新,制定合理的计划。对于项目训练设置与管理而言,项目设置要根据不同区域的特征进行资源配置,结合区域优质项目。优势项目指的是在各类大型比赛中,连续而非断续获得好成绩的项目。

3.2 教练员的管理

教练员是田径运动的指导者,教练员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田径运动的训练水平和竞技水平。所以,要对教练员进行管理,调动教练员的积极性,提高教练员自身素质,加强管理。

首先为了提高教练员的工作积极性,需要建立一套教练员考核制度,对教练员的工作进行评估和考察,包括工作能力、专业素养、理论知识等方面。另外,应该强化竞争意识,适当地给教练员施加一定压力,督促教练员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加强学习,提升自身工作能力。

其次,与国外一些教练员相比,我国大部分教练员在专业技能和管理等方面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所以,应加强对教练员业务能力的培训。对教练员进行培训需要注意的问题有:第一,对教练员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方面加强培训;第二,建立完善的教练员培训体系,适时对教练员进行培训和考核,督促教练员提升自身素质。

3.3 运动员选材管理

运动员的选拔在竞技体育中也是重中之重。当前,运动员的选拔存在运动员生源可选择范围狭窄、优秀运动员竞争激烈、参加体育竞技的人数减少等问题,使运动员的选拔越来越困难。所以,在田径队的领导及教练对运动员的认识要一致的前提下,选拔运动员时,应赋予教练和相关工作人员一定权利。教练员在运动员的选拔过程占据主导地位,优秀的运动员会被教练优先录取,但是这种做法存在诸多弊端,不应该由教练单方面做决定。

3.4 运动员的学习、训练管理

目前,国内运动员普遍在体育理论知识方面存在不足,这是国内忽视对田径运动员的理论学习所导致的。运动员如果走向社会,大多因为缺乏生活技能而导致社会认可度较低。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必须加强对运动员的体育理论教育,提升他们的专业素质。另外,对运动员的训练要有计划、合理地进行,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这是运动员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的关键因素。

4 结语

田径在体育运动项目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体育运动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田径运动相比于其他运动项目来说,受众更广,也最为大家所熟知。要使我国田径事业更好地发展,应当综合分析目前训练中存在的问题,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案,才能从总体上提高训练效果。

猜你喜欢

田径教练员身体素质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从第15、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透析我国竞技田径的发展
体育教练员面临的新挑战
体育教学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研究
教练员的执教艺术
如何进行高中田径教学改革
吉林省大学生身体素质调查
学校外聘体育教练员的二元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