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中学生育人工作改革
——以青果文化为例

2018-03-29王成良冷玥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8年19期
关键词:青果故居名人

王成良,冷玥

(1.常州市田家炳初级中学,江苏常州 213002;2.常州市翠竹中学,江苏常州 213017)

常州市田家炳初级中学是一所有近百年历史的老校,学校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办学特色鲜明,办学成果显著。

1 前提条件

1.1 独特的地理资源

学校地处青果巷,独特的地理与社区环境为该校青果文化品牌建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和条件。 青果巷,是常州市区保存最为完好、最负盛名的古街巷,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是常州人文价值的见证实体,被誉为常州“活的历史名俗博物馆”[1]。远有抗元名将刘师勇,明代文豪唐荆川、清代书画家钱维诚……近有著名学者赵元任、汉语拼音之父 周有光、女权运动先驱史良等,造就了青果巷悠久的历史文化。 近年来,常州成功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市政府将保护与传承历史文化作为城市发展战略,《常州市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草案》也已步入实质性运作阶段,田家炳初级中学因此拥有了独特的地理优势,在德育教育中,这是其他学校不可匹敌的。

1.2 相匹配的文化支撑

高品质的项目一定是建立在优秀的学校文化基础之上。 为此,学校继往开来、自下而上、反复论证,完成了学校的文化顶层设计,确立了田家炳初级中学的办学定位:坚持走“青果”文化品牌建设之路,秉承“一果一世界,千果千芬芳”的办学理念,肩负“以提供全人格教育为己任,培育‘立身以正之善良公民、立志致远之终身学者、立功为国之业界精英’”的办学使命,以学校课程建设为核心、教学方式变革为重点,利用信息技术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深度改革,实现学校的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

1.3 善谋能干做实事

事业要发展队伍是关键,学校在“青果”文化引领下,形成和谐、合作、和气的育人氛围。德育队伍实力雄厚,对教育理解到位,专业发展势头好;班教小组的实施,打破了个人带班的传统,开创团队建班,特色鲜明、成效显著。

2 主要做法

2.1 总体目标

该校追求“青果文化”的价值。 学校办学理念确立为“一果一世界、千果千芬芳”,致力于培养“勇敢、光明、成功、幸福”的青果学子,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

2.2 具体措施

创新“情境+体验”的教育范式。 立足“青果名人故居”教育实践基地,引导学生收集整理名人故事,开展“知礼、明礼、行礼”系列活动,提升青果学子个人修养、责任感和使命感。 构架提升学生品格的有影响力的共育平台。 充分联结和利用学校、家庭、社会、网络等资源,突破时空限制,架构起多位一体的青果共育平台,拓展体验教育的空间[2]。

2.3 实施办法

2.3.1 共建“一场”:牵手名人故居,搭建共育平台

充分发挥名人故居的作用,牵手青果巷名人故居,与之搭建共育平台,为学生提供体验互动和展示的舞台。

(1)寻访梳理青果名人。

青果巷走出了100 多位名人,教师带领学生去深入寻访、调查、梳理,制作调查表,并进行相应地分类整理,如划分成文学家,革命家,创业家,史学家等。

(2)开展志愿公益活动。

与青果爱心大本营相结合,每班招募志愿者,结对相应的名人故居,担任义务讲解员,定期为参观的群众进行爱心义务讲解,或做好环境卫生保洁工作。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自己的价值。

(3)搜集整理名巷传统游戏。

组织学生收集青果巷老游戏,在大课间,课外活动课进行实践。让学生在游戏中体味名人的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

(4)宣传八礼四仪。

牵手青果名人故居,宣传八礼四仪。定期组织学生为参观故居的群众宣传八礼四仪,特别是参观游览的礼仪,让学生成为文明礼仪的实践者、传播者,通过学生的示范和宣传,使社会文明素养得到提升。

真正的教育,提倡在注重以己生命实践成就学问的同时,更注重将知识学问转化为内在德性以提升自己的生命品味,转化为外在德行以成就自己的生命实践。牵手青果名人堂活动,是学校德育的一个有益和必要的补充,也是德育工作的一大创举[3]。

2.3.2 利用“一网”:依托信息技术,实现德育的自育自省

把互联网作为德育教育的工具,通过引入“互联网+”让德育充满生机活力,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体做法: (1)用于资料查找。 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快速搜索大量资料,更能通过借助各大期刊网站,到网络上搜寻关于名人的专业评论,使资料更为全面丰富。(2)用于成果展示。 借助各种APP 软件,让学生把所搜集的资料进行二次加工,并融入自己的创作。把收集来的名人简介、名人故事、优秀品德等资料,做成H5、初页等形式的数字故事,形成德育资源库,并转换成二维码,在学校校园网上专门开辟一个栏目,展示这些作品,供学生、家长及来校参观的领导和老师扫描使用。

2.3.3 结合“一室”:打造教室文化,创造教室的专属力量

将青果名人与班级文化建设关联,在营造班级氛围的同时,注重挖掘名人身上的精神价值,形成班级文化。

(1)创建名人故居班。

各班搜集名人的生平资料后,班级以其名字命名,如元任班,秋白堂等,共同挖掘其内在的精神价值,确定班级核心文化。

(2)各班对接名人故居。

各个班级与相应的故居进行对接,并开展系列活动。 在此活动中,学生可以和故居工作人员交流对接,协商敲定活动开展事宜,走出学校,开阔了视野更提高了沟通交流能力。

(3)班级文化交流展示。

学校为各班搭建展示平台,引领各班级通过多种方式展示本班的班级文化,展示青果名人的情怀,以及青果名人对学生的点点滴滴的影响,逐步促使班级学生品格素养的提升。

2.3.4 联手“一课”,结合“VIP”课程,实现德育的多元渗透

围绕学校“青果”核心文化,秉持“每一枚青果都很重要”的理念,学校自主构建了“VIP”课程体系。 “V 课程”(拓展性课程),根据所收集的名人故事等资料,青果文学社、诗社可创作成剧本、诗歌。 “I 课程”(量身定制课程),从“主智”“主能”两个维度为学生私人定制个性课程。 青果英语剧社的学生可将剧本改写成英语剧本,表演成剧,向外国友人展示(该校与新西兰多所学校缔结友好关系),将青果文化推向更广阔的天地。 “P课程”(基础性课程),美术课到名人故居写生、创作油画、书写名人的诗作,作为书画特色学校。

2.3.5 创“一馆”:设立青果名人馆,传承文化血脉之根

我们理解的名人,既指历史上青果巷中辈出的名人,更指未来青果巷田家炳初中培养出的未来精英。青果名人馆的建立,通过展示青果学子的作品、劳动成果和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科学精神,陶冶学生情操,增强学生的人文底蕴[4]。

(1)创立先贤名人纪念馆。

学校开辟出专门场所,设立青果名人馆,将其打造成集声、光、电于一体、以电子媒介为主体的纪念馆。

(2)建设青果成长见证馆。

这个见证馆不是学校的校史馆,而是见证学生品格成长的纪念馆。 在青果名人馆中不仅陈列往来先贤的纪念物品,更要陈列师生成长物件、富有丰富含义的成长见证物品。

3 成果

3.1 形成一套青果名人校本课程教材

在共创德育课程资源下,学校开发《古巷寻踪》等体现青果巷历史和人文的课程,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学生的核心素养三个方面,六大项,十八个指标,编写出具有地域特色的青果名人校本课程教材[5]。

3.2 构建一个以青果名人为主体的德育资源库

资源库不仅包含各班围绕青果名人文化所建成的班级文化,更包含学生在梳理青果名人、学习青果名人过程中所制作的多种形式的成果性材料。

3.3 建成一个青果名人馆

对外开放青果名人馆,既让学生学习到青果名人身上优秀品格,又通过青果未来名人成长见证馆,激发青果学子学习名人,赶超名人的豪情,为培养业界精英,提供动力源。

通过牵手青果名人故居,有效整合教育资源,通过“五位一体”内外结合让学生的科学精神、人文底蕴、社会参与得到充分培养,为学生品格提升提供一个很好的范式,为教育改革,开放办学拓宽思路。

猜你喜欢

青果故居名人
游于艺 成于戏
——徐州市青果小作家基地简介
卫立煌故居
舔名人
名人摔跤后
你不可不知的中外名人
名人書系列
RP-HPLC法同时测定青果中4种成分
魂兮归来返故居
瞻仰胡适故居 见其未知一面
梵高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