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校教师专业学习网络的多维建构

2018-03-29黄炎秋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高校教师共同体建构

黄炎秋

(常州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 常州 213022)

加强内涵建设、提升教育质量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重要任务,而这一目标性任务的完成有赖于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提升,因此,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日益成为各高校的重要工作。一般来说,教师的专业发展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教师职业的专业提升,指政府、学校通过培训等手段促使教师职业专业化或专业达标的过程;二是教师个体的专业成长,指政府或学校设计相应的制度来引导和促进教师个体在专业观念、态度、知识、能力、情意等方面的发展,使教师产生自觉追求或自我实现的愿望,实现个体专业化的过程[1]。专业学习是影响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帮助教师理解学习、学会学习并将其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举措。高校教师的专业学习应该是以自我导向为前提,以共同体的支持为条件,持续发生于教师日常生活中的学习。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应该建构一个由个体学习网络、垂直学习网络和平行学习网络构成的多维互动网络,为教师提供先进的学习经验,鼓励教师基于现有的知识进行反思,使教师以合作的态度来调控自己的专业学习,进而获得持续的专业发展。

一、个体学习网络的建构

从狭义上讲,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主要指教师个体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情意等方面逐渐提升,从一个新手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的动态过程。改进教学方式、提高科研能力等高校教师劳动形式的个体性以及教师劳动在时间上的弹性和空间上的伸缩性,决定了高校教师的专业学习任务主要应由教师个体来完成。社会的变迁、知识的激增、教育策略和技术的更新等,在个体学习能力方面对高校教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为了快速习得相关知识和技能,高校教师必须能够选择不同的学习资源,监控自己的学习进程,建构起个体学习网络。

教师的专业学习不应该是外部强加的,而应该是主动发起和自我导向的。换言之,教师的主动学习投入程度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性是相关的,高校教师个体学习网络的建构要求教师应首先选择主动的学习方式。一是要求教师要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将学习意愿有效地转化为具体行动,能独立确定自身的学习目标,安排自己的学习日程,并经常思考教学实践中的问题等。二是要求教师能根据自己的知识、能力、素质现状,选择个人专业发展的路径,并制订个体化学习计划。三是要求教师要积极行动起来,运用自主学习策略进行专业学习。比如,在听讲座的时候,教师应主动采取观察专家、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做笔记、与专家进行讨论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再如,教师要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和研究方向,主动到图书馆查阅资料,或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文献研究,了解该领域的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进而选择研究课题并组织团队进行研究等。四是要求教师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系统监控、评价并随时调整学习计划,这是因为高校教师的劳动质量和劳动效果主要取决于其自我要求、自我监督、自我评价以及自我调适,教师必须是其专业发展的第一决策主体。

在教师个体学习的过程中,反思是一项关键性的活动。教师的个体学习往往开始于数据搜集、现象观察及其分析等,对分析结果的反思会使教师对教学实践、现有经验等有更新、更深的理解,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高校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进行教学自我反思:一是书写教学反思日志。每一堂课之后,用书面文字简单地描述自身的反应和感受,并附上对学生的观察结果,也可以将日志分解成具体的部分,如课程目标、教学材料、课堂管理、学生行为、教学方式等。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进行自我评估,并针对具体的问题找到改进的方法。二是录制教学录像。教学录像可以从客观的角度帮助教师判断教学的有效性。此外,教学录像还可以帮助教师捕捉到授课时没有发现的错误行为。三是倾听学生的建议。学生往往很善于观察教师的教学行为并喜欢向教师反馈,教师应鼓励学生表达他们的想法,也可以让学生填写一个简单的调查问卷,从学生的视角来判断课程的有效性。这不仅对教师来讲是一次学习的经历,对学生来说也是一次书面练习。四是邀请同伴听课。同伴听课时,教师的表现往往更真实,这和领导听课是不同的。为了使同事能以客观的态度全面评价自己的教学,可以事先准备一份关于授课情况的问卷,让同事来填写。课后,征求同事对自己课堂教学的意见,并就此进行深入探讨。

二、垂直学习网络的建构

参加培训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培训的质量关系到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质量。我们应建构“政府宏观调控、培训中心集中培训、高校自主组织、教师自我提高”四位一体的垂直教师培训体系,有针对性地选择培训内容,采取切实可行的培训途径,进而达成特定的培训目标[2-3]。在高校教师继续教育和培训网络中,设计、决策、协调、控制、评价的流程呈垂直式的线性结构,课程设计者、教师、教育专家、管理者、培训机构、教育技术、教育期刊等都是其中的重要环节。高校教师培训体系中的培训主体涉及教育专家、课程设计者、高校的管理者、培训机构、培训师等;培训客体不能仅仅局限于学校领导、学术骨干、教学名师,而应使每一位教师都成为培训对象,进而促进所有教师的全面发展。

高校教师培训的内容应依据国家政策、学校自身的发展定位与目标、培训客体的实际情况等来选择和确定。根据我国教育行政部门相继出台的多个与教师培训相关的文件以及其他相关文献资料,我们可以把教师培训的内容分为教师岗位技能和职业基本素质培训、学术水平培训、教学水平培训、职称培训、学历培训等几个方面[4]。研究型高校培养的是研究型、学术型人才,承担着为更高层次教育提供生源的任务,在确定其教师培训内容时要突出教师的科研能力以及理论研究能力培训。应用型高校主要是为地方输送应用型人才,在确定其教师培训内容时要突出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科研实践能力与社会服务实践能力培养。同时,在培训过程中,要将培训内容与教师先前的知识、经验相结合,正如沃福德所说,“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培训者如果不唤醒教师先前的知识和经验,就不能促进教师的学习。基于教师先前知识的培训,可以帮助教师在最近发展区内成为更有能力的人”[5]。

高校教师培训大体上可以分为校内培训、校外培训和网络培训三类。校内培训主要是指高校充分利用校内的各种资源,采用报告讲座、观摩名师讲课、教学实践、教学研讨、教学行动研究、教学改革实验等形式,使教师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掌握相应的教育策略,进而提升其专业水平。校外培训的形式主要有:采取校企合作的形式将教师送到企业进行行业、专业体验和实践技能训练,选送教师到国(境)外培训、研修,选派教师到国内其他高校进行专业进修和学术交流,鼓励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等。网络培训是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的培训,这种培训形式日益成为促进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早在2007年,国家教育部就批准成立了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利用数字化和网络化技术为高校教师培训服务。该中心在业务上接受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和人事司的直接领导,由高等教育出版社负责具体管理与运作。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成立后,先后建立了30多个省级分中心和20多个城市分中心,组成了辐射全国的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体系,承担了教育部“精品课程师资培训项目”和教育部、财政部“高校教师网络培训系统项目”等,参训教师覆盖全国92%的本科院校和80%的高职院校,在教师培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学习[6-7]。

三、平行学习网络的建构

良好的人际交往可以增加个人职业成功的可能性,教师的学习和发展本质上是发生在实践共同体中的一种社会文化活动。当代教师平行学习网络建构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学习共同体,正如托马斯(Thomas G)所说,“教师专业发展思想的一个重要转向就是将关注的重心从专业个人主义转向学习共同体”[8]。一项国际调查表明,在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中,协作关系、对课堂有效性的认知和工作满意度之间存在积极的相关,“与其他同事的协作,如合作教学、同行评价和参与学生讨论等,有利于教师增强自我效能感,提高工作满意度。反过来,专业协作往往是由对专业发展活动的参与形成的”[9]。由此可见,学习共同体是围绕教学和科研中的实际问题与困难,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目标,相互支持、共享经验、协同学习的组织[10]。以教师学习共同体所依托的平台为分类标准,我们可以将教师学习共同体分为实体的和虚拟的两种类型,即传统的线下学习共同体和基于计算机网络环境的线上学习共同体。

高校教师的实体学习共同体主要包括教育实践者的共同体、教育研究者的共同体等。教育实践者的共同体由各种教研组、备课组等组成,教育研究者的共同体则由对研究性课题有共同兴趣爱好并致力于推动研究活动顺利实施的学术研究者组成。进入他人教学现场的“听课”、参与集体教研活动的“评课”、聆听相关专家讲座、进行学术研讨等活动,正日益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方式。在实体学习共同体中,教师可以获得教育研究者的理论支持,通过平等对话和讨论与同伴分享经验,共享学习资源等。这些学习活动可以使教师在帮助同伴进步的同时,自身也获得更多的信息,进而把新学的知识与自身教学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专业发展水平。

1993年,瑞尼古德(Rheingold)就提出了“虚拟学习共同体”(virtual learning community)这一概念[11]。虚拟学习共同体是指基于各种认知工具和协作工具(如QQ、BBS、Blog等)的网络学习环境。在这种学习环境中,教师基于共同的学习愿景联合起来形成学习团体,团体成员之间主动对资源和经验进行沟通、交流与分享[12]。虚拟学习共同体中的学习研讨,可以激发高校教师在线学习的兴趣,消除其在线学习的孤独感,增强在线学习的学习气氛,进而有效促进教师的自主学习,推动其教学方式的变革。目前,国内比较典型的虚拟学习共同体有两种,即教师博客群和知识论坛。高校教师可以利用知识论坛深入探讨教学问题,提高自身的元认知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探索和获取更多的知识。教师也可以利用Blog进行叙事反思,从而更全面深入地了解自身的学习状况,剖析自己存在的问题,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反思能力,进而提升学习能力和专业发展水平。

总之,在建设一流高校、一流学科、一流专业的时代背景下,高校的内涵发展、改革发展、创新发展,尤其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均有赖于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因此,高校教师应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并付诸行动,这是高校教师的职责所在,也是时代赋予高校教师的使命。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教师应紧密结合自身的岗位职责,全面审视自身的知识结构,深刻反思自身的不足之处,选择适合的路径方法,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献身教育事业,助力时代发展。

猜你喜欢

高校教师共同体建构
爱的共同体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论高校教师的法治素养培育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建构游戏玩不够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