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教学环境下高校英语微课设计探析
2018-03-29闫常英
闫常英
(池州职业技术学院 旅游与教育系,安徽 池州247000)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指出,“各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改进原来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随着多媒体网络的发展,高校英语教学无论是在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方面都突破了单一性、平面化、物理性等特征,呈现了多维度、立体化的需求,体现为多模态的教学环境。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多模态教学环境已经由作为传统简单教学模式有益补充而逐渐成为突出、优势甚至主导力量。随着学生知识授受模式的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改变。自主化、个性化学习和自我知识迁徙运用需求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和关键成效。微课因其自身的微、小、精、深特点,成为多模态教学环境下教学的重要手段,在制作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升深度学习则至关重要。
1 多模态教学环境下英语微课设计原则
1.1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如何在高校英语微课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呢?John·M·Keller教授提出的ARCS模型从实践层面分析了动机的生成机制及其干预策略。该模型认为学习动机的生成依赖于注意(attention)、相关(relevance)、自信(confidence)和满意(satisfaction)这四个既具有层次递进性又高度相关的动机过程。在选择英语某一主题或能力培养为内容制作微课时,该内容要能充分引起学生的“注意”,动机得以激发;其次,该微课的学习内容要与学生的英语学习目标如:学分、考试、考证、考级或后继发展“相关”,动机得以维持;教师要使学生有信心通过微课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并能够在英语的某种或多方能力层面得到发展,“自信”得以提升,动机继续维持;“满意”是指学习结果符合预期目标,体验到成功的满足感,动机长期维持。因此,高校教师在制作英语微课的时候,可以参照ARCS模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2 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按照安德森等人修订的布鲁姆认知领域教学目标分类,深度学习对应着“应用、分析、评价、创造”四个层次。微课不仅仅是“呈现信息”“提供示范”,更是要追求较高水平的“解释原理”“设疑思辨”等高阶思维。多模态教学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发生了重大的改变。教师不再是单纯静态知识的讲授者,更是立体化教学的引导者、组织者、协调者、管理者、合作者等;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授受者,而是主导、主体,是学习效果的最终践行者。教师应根据“可理解性输入”原则,基于学生的实际应用情况,有效调控可理解性输入,实现资源最优化配置,使教学内容具有实用性、趣味性和多样性。教师在教学内容选取、资源的展示手段、评价方法和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和革新。同时指导学生完成创造性的学习,完成深度学习所对应的四个层次。
2 多模态教学环境下微课设计要素
2.1 注重目标设计
进入高校后,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由于各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的需求,英语课程无论是在课时、学生人才培养中的重视度以及学生的自我关注度等方面都有所下降。而学生学习英语的期望度和心理要求也各有异同。高校英语微课制作的目标是调动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学习,基于John·M·Keller教授ARCS模型,教师教学目标设计时充分分析学情,既要考虑生源、学生英语既有基础、语言学习习惯、心理预期、刺激和鼓励机制、评价和自我满足等方面的因素,还要体现内容的梯度性和延展性、英语知识的连贯性、对英语听、说、读、写、译的侧重性,以满足学生自主化学习需求,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在设计与英语能力相关的“问题”时要考虑问题或知识点在整个英语课程或体系中的地位。如在训练学生关于听力中的“省音与吞音”时就要考虑该微课设计在整个学生听力能力提升中的作用、学生为什么要学习该内容、学生如何在听说表达中运用以及其对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作用,这样的微课才值得耗时费力去完成。只有目标定位准确、目标完成顺利、目标评价有据、目标实现手段合理的微课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维持学习动机,最终实现深度学习目标。
2.2 丰富内容设计和情境设计
教师在英语微课中基于解决某个特定语言“问题”的促使下,针对“问题”,要考虑学生的多媒介学习心理、深浅度学习习惯、语言习得要求和个性化自主化学习等各个方面,在内容的选取要有层次性、关联性和趣味性,以便学生完成知识的迁移和运用。如在对学生英语应知应会能力培养的关于“Interpreting Numbers”的微课制作时,在内容设计上可以选择基数词、序数词、小数、分数、百分数为基点,逐一介绍,该模式更多地调动了学生在浅层学生中所习得的知识,在微课辅助下进行集中深化,促进深度学习。也可以选用基数、小数等几个内容,采用音频、视频、图片、动画等方式,深入、透彻、精、小、碎片化,内容要精致,不是为了浅层识记的快餐式内容,而应是精细制作,这样的微课内容在选取上体现的手法更多样化,更能够维持学生持久关注度。此外,微课制作时要把英语学习任务放置在相关的情境中来完成,以体现学习内容。可以选取与学生专业、课程、甚至微课问题相关的仿真或模拟社会或心理情境,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心理认同感,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如在上述微课设计中,可以选取学生的日常生活相关的生活情境,如宿舍生活,或选取涉及数字的影视为内容的社会情境,来调动学生的多模态参与意识,在情境中完成数字学习任务。情境的设计要注重:一,情境设计要与微课的内容密切相连,把教学内容放在仿真的模拟情境中能够充分调动学习兴趣;二,情境的设计要反映学生的心理特点,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三,情境的选用要有启发性,利于学生的思辨行为;四,情境的选用要有完整性,要按照“发现问题—提供策略—解决问题—避免问题”的思路开展,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浅层学习中所得的知识运用于解决问题中,通过理解和思辨达到高阶认知,实现深度学习的目标。
2.3 有效结合活动设计和交互设计
余胜泉教授认为,微课应更多考虑学习过程,通过设计有效的学习活动支持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深度认知。高校英语教学中,传统的课堂活动包括基于任务的角色扮演、分角色朗读,对话、师生问答,生生问答、音视频模仿等。而在多模态教学环境中,要调动多个器官的参与,因此,活动的内容会更加丰富,体现的人际交互、人机交互、内容交互、人与界面的交互、人与媒介的交互等等交互内容,因此在多媒介情况下要加以充分利用。如在以训练学生听、说及跨文化综合运用能力为主要目的“Booking Hotel”微课设计中,可以设计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如设疑、角色扮演、视频导入、动画模拟、人机互动等,让学生参与整个宾馆预订的过程。在基础词汇和常用表达模块,可以调动学生浅层习得的内容,采用小游戏、积分奖励等方式完成,而对于预约过程,采用视频学习、小组互动等多模态的形式来完成;而在知识迁移运用方面,可以设置活动,让学生实地演练拍摄剪辑等方式来完成。基于交互设计的基础上,学生的活动设计应包含:一,探究学习活动。微课是学生的自主化学习,探究式活动最能调动学生的兴趣;二,交流学习活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完成师生、生生交流,线上、线下和面对面交流;三,评价学习活动。学生只有通过合理有效的评价活动,才能检验学习的效果,完成知识迁移运用,实现深度学习目标。
2.4 优化资源设计和界面设计
多模态教学环境下,高校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更多地体现为混合学习和移动学习。资源庞杂丰富,体现为碎片化、微型化、主题化和媒介化。针对英语某一主题、问题、教学环节或语法、词汇、结构等知识点的微课,还要为学生的延展性思维提供更多的辅助资源,如在线课程、网络资料等。百词斩、写作网、作业帮、有道翻译、做到网、译言网等都可以作为学生英语语言综合能力培养的辅助资源。教师在资源选择时要基于专业知识和教学敏感度对资源进行筛选、监督及协调。在资源选择上,既要有为满足学生浅层学习的基础词汇、短语、语法等,更要提供相关的可以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拓展性和迁移应用知识。总体而言,在资源设计方面,要体现:(1)针对性;(2)关联性;(3)深入性;(4)迁移性。此外,还要为学生提供质疑、求解和交流的线上线下交流平台、用于形成系统化知识体现的学习平台等。
此外,在高校英语微课的界面设计上,根据依据ARCS动机模型和认知负荷理论,微课的界面不仅要有美感,更要能够激发学习者动机、符合学习者的认知规律。对于需要特别提醒和标注的重点知识采用加粗、下划线、自动化定义手段、颜色等手段来强化学生的瞬时记忆能力和深度理解能力。在界面设计上要遵循手段服务内容的原则,对于重点内容,采用特殊的界面操作也是吸引学生关注的重要手段。
2.5 完善评价设计
高校英语微课制作,无论是涉及学生听、说、读、写、译或以体现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为目标的综合能力方面,都是为了促进深度学习。因此,在评价设计上,要包含学习过程、学习结果以及奖励激励性等评价。评价的方式必然包含教师评价、生生评价、互评、自评等。评价设计内容既可以回顾应用学生在浅层学习中所获得的机械记忆知识,如词汇、语法的基本结构,更要能使学生针对具体化的、深入化的问题进行质疑和反思,从而体现微课设计思路而非知识点的罗列。评价可以通过配套的在线测试、线下测试、课内展示、讨论、交流、知识的迁移运用等形式进行。最后,通过奖励激励评价体系如在英语课程内通过积分换取学分等方式完成对学生的激励和奖励。
3 结语
高校英语要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译全面能力,要求多模式的教学环境,以调动学生的各个感官和各种意识、情绪的参与,体现不同的心理活动,因此高校英语微课顺应了多模态教学环境的要求。而多模态的教学环境则促进了高校英语微课的发展。高校英语微课的终极目标是促进学生的深层学习,培养学生的高阶能力。但是在制作的过程中要把浅层学习所获得的基础及机械记忆知识,如词汇、短语、基本语法结构、篇章阅读技巧等进行关联和深化运用,在内容选取、资源设计、评价手段等设计要素上更是要紧密围绕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满足学生的自主化学习需求为主要目标。在微课设计中,如何满足针对不同个体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如何使微课的设计真正把浅层学习和深层学习结合起来则是值得高校英语微课制作者思考和探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