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记者的工作研究

2018-03-29张日格

传媒论坛 2018年6期
关键词:嗅觉新闻记者受众

张日格

(葫芦岛市龙港区广播电视台,辽宁 葫芦岛 125003)

全媒体时代,信息泛滥,在五彩斑斓的信息海洋里每个人都成了信息传播的参与者、发布者。其中的信息内容也更加的繁复冗杂,新闻记者需要在这庞杂的信息之中穿梭,挑选出有价值的新闻内容,这是对业务素质的一种考验,也是对新闻内容进行深度加工的一种方式。

一、新环境下新闻的核心因素对新闻记者工作的要求

全媒体时代,对新闻记者的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多数记者认为五种核心因素是有报道价值的事件的特征,而这也成为新时期对于新闻记者工作的基本要求。

(一)时效性

新闻是转眼即逝的东西,陈旧的新闻毫无趣味可言。数字革命对时效性额外重视。由于全天候运行的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平台、各大新闻客户端的用户在事件发生后的几分钟内就会发布第一手信息,新闻的“保鲜期”更短了。全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的播送通常滞后于网络平台的发布,因此,时效性对于新闻记者的要求就更高了——不仅要抢在事件发生的第一线,更要和网络平台赛跑。

不过,由于网络平台的种种限制,对紧急事件的报道往往是不全面的、不深刻的,或许仅仅停留在时间、地点、人物等几个基本要素的播报。所以,电视新闻可以利用自身平台的优势和资源,对新闻事件进行更加深入和详尽的权威报道。在受众的观念中,来源于电视的新闻相比较起网络平台来,更加具有可信性。

(二)接近性

新闻是发生在近旁的事情。而且,接近性不仅是以地理距离来衡量,心理上的接近也很重要。社交媒体的发展让用户可以接收来自特定网站或朋友的新闻推送,即个人可以定义他或她觉得具有心理接近性的人是谁。而传统新闻媒体则不可能提供这种精确度。

有一句新闻老话说:“新闻都是地方性的”,但如今这句话应该改成“很多新闻都是超地方化的”。超地方(hyperlocal)又是一个运用广泛的新词汇。通常,超地方报道着重关注某个特定社区或邮政区或地理范围内的某个兴趣群体的故事,无论它有多小。因此,以往着重关注本地时事新闻的电视新闻栏目也要将目标扩大到更多的地方。这时候,就需要新闻记者敏锐的嗅觉和洞察力,善于捕捉影响范围更大的信息,以满足该电视栏目受众的需求。

(三)显著性

即一个人越重要,他或她作为新闻来源的价值就越大。这一核心要素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有它的价值,因为吸引受众的通常是那些更能满足他们心理需求的信息,而名人、明星、政客自带这种光环,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是很有价值的新闻来源。同样,无论是在传统媒体平台还是新媒体平台,记者们都要牢记显著性带来的新闻价值。

(四)重要性

即对大多数人有影响的事件有其内在的新闻价值。传统媒体的受众较为固定,偏好也更易于获取,因此,电视新闻记者要利用好这一优势,充分发掘对大多数人有影响的事件。

(五)人情味

有一些新闻——带有讽刺意味的、离奇的、振奋人心的或是戏剧性的新闻会唤起受众的某些情感。作为传统媒体的新闻记者,受众面更广,面对的心理需求也是种类繁多,所以,运用好这种带有人情味的新闻,既是电视新闻工作的硬性要求,也是其优势所在。

二、全媒体时代对新闻记者的业务素养提出的要求

全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行业迎来了信息化的新发展,信息技术的优势对媒体模式产生了深刻影响,形成了新的媒体模式。社会大众接收信息途径多样化,技术更加便利。全媒体时代,新闻的发现方式、传播方式等都有所改变。新闻媒体的发展正在走向成熟,舆论公知、引导的作用正在加强,公信力也逐渐树立起来。但其发展中仍有些不足之处。

第一点,过分重视标题,轻视内容的深度。标题党现象是现在普遍存在的问题,基于互联网新闻传播的特点,如今新闻的标题已经成为了点击量的决定性因素,所以就衍生了很多“标题党”。他们过分重视标题的作用,轻视甚至忽视了深度内容的重要性。第二点,娱乐化的新闻内容。这一现象与如今受众的需求特点密切相关。互联网时代让每个受众有了更高的参与度,而受众的需求更偏向于娱乐消遣类的信息,这就使得新闻内容也更加娱乐化,以迎合受众。第三点,新闻媒体的自身定位缺乏服务意识,单纯地将自身作为新闻信息的传播者的思想是不够开放的。应该更加亲民化,与普通大众沟通,了解他们的真实感受,才能在全媒体时代获得更好的发展。

综上所述,全媒体时代的新闻记者,需要从以下方面努力和提高以适应全媒体时代对新闻的要求。

首先,提升自身观察力的敏锐性,不断进行创新,使用不同的角度去挖掘新闻信息。全媒体时代,信息泛滥,在五彩斑斓的信息海洋里每个人都成了信息传播的参与者、发布者。其中的信息内容也是更加的繁复冗杂,新闻记者需要在这庞杂的信息之中穿梭,挑选出有价值的新闻内容,这是对业务素质的一种考验,也是对新闻内容进行深度加工的一种方式。其二就是新闻记者自身的知识储备一定要跟上时代,新闻记者其实并不是要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而是涉猎各个领域的“杂家”,这样才能有效地筛选信息,提升新闻信息的时效性和质量,这也是记者专业性的体现。

三、全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记者如何提高发现新闻的能力

全媒体时代信息泛滥,人人都是自媒体,新闻记者如何从信息海洋中嗅到有价值的新闻,这正是对记者发现新闻能力的考验。这正是“新闻嗅觉”,是新闻记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其敏锐程度与新闻从业者的综合素质相关。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可以得知,提高新闻嗅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其一,提高政治嗅觉。作为一名合格记者,较高的政治觉悟是应具备的基本功,对不同时期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进行深入理解是新闻从业者的工作前提。其二,提高社会嗅觉。新闻记者的社会嗅觉来自于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意味着站在群众的立场看待问题,从群众的需要出发去解决问题。在事件的报道中注重群众的反馈,及时回应群众的呼声。其三,多维度探究新闻本质。对新闻事件的全局把握有助于培养敏锐的新闻嗅觉,同时,也要独立思考,从全新的角度去看待新闻事件。互联网让人人都能参与发声、传播。新闻记者应当把握时代需求,紧跟大众视角,全面提高个人的业务素养,在互联网提供的海量信息资源基础上,发现、创造、加工出更加优秀的新闻产品,满足群众对于新闻的需求的同时,输出优质的观念以优化媒体环境。这是新闻记者的责任和担当。

四、结语

全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记者要更加精准地把握新闻的核心要素,不断提高个人的业务能力,培养敏锐的新闻嗅觉,善于运用新媒体信息,在个人知识积累的基础上把握时代特色,记录下属于这个时代的新闻之声。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所有的信息都很容易表现得触手可及,但是真正深入的、客观的、全面的新闻报道却越来越少。电视新闻记者应当坚守住深度报道的阵地,发挥自身优势,借鉴新媒体的成功经验,才能更好地顺应时代。

猜你喜欢

嗅觉新闻记者受众
2019 新版新闻记者证公示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全新登场
新版新闻记者证式样
超强嗅觉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让你的嗅觉降降温吧!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