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时代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改革探究

2018-03-29

传媒论坛 2018年6期
关键词:主持人时代专业

汪 俊 郑 帅

(安徽新华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0)

“融媒体”是充分利用媒介载体,把广播、电视、报纸等既有共同点,又存在互补性的不同媒体,在人力、内容和宣传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融媒时代的到来对播音行业人员在从业方面会有更高的要求,以及更加优秀的应变能力,这样才能满足新时代的要求。

融媒体时代的开始,也就说明传媒行业要开始一个新纪元。传统媒体都需要在新社会的环境下转变生存方式,不然的就会被社会所淘汰。纸媒、电视、广播这些传统的媒体已经顺着发展趋势顺利转型,所以现阶段的高校播音主持专业也需要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所有大学的教师都会思考:如何真正向传媒行业推送学校里优秀的学生回应社会需求,并为传媒业提供更好的人才。目前我国高校播音主持专业的教育还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如优秀教师缺乏,教育内容陈旧,人才培养力度不足,缺乏新媒体技术等。在媒体融合的大环境下,高校播音主持专业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必须考虑在接下来的教学中需要做到改革创新秀。

一、融媒体时代对播音员主持人的要求

(一)丰富的知识储备

在融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变得越来越快捷。每个人都可能成为新闻的发布者,如果停留在信息的综合传播中,主持人将失去竞争力。对于观众来说,主持人独特和有争议的信息是他们真正需要的。因此,如果主持人自己的知识不足,在主持过程中就没有原创意见,可靠性就会丧失。另外,目前的观众开始使用投机方式来处理媒体。随着论坛、微博、微信的出现,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讨论节目和主持人。因此,在节目开始之前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和实施。凭借自己的相关知识,可以真正做好这个项目并获得观众的信任和认可。

(二)良好的现场控制能力

在整个融媒体时代,主持人不仅需要与来宾和观众进行互动,还需要与网络用户进行交流。频繁的互动和有限的节目时间对主持人的现场反应和控制场景的能力要求更高。特别是对于一些网络广播节目,主持人必须接受用户提出的问题并随时与他们交流。在麦克风和摄像头前执行有效的语言表达,控制节目的进度并顺利完成节目,这些都需要出色的恢复能力和现场控制能力。

(三)采、编、播合一的技能

电视节目主持人可分作两类:一种是全能型的,不管是采、编、播那一项都可以出色地完成,换句话说既是节目主持人,又是节目负责人;另一种是专做主持人,对其他的工作都不是很擅长。然而,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和传统媒体的变化,媒体从业者需要在这个时代之前,根据趋势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这就要求新时代的主持人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精神,还要有能力发展自己的编辑思维,熟练操作各种专业设备,这样的主持是真正具有竞争力的人才。

二、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落后

现在的高校中,教学观念一直延续着以往的教学理念,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变化、社会的需求。在教学方面,教学内容方面缺乏教学针对性,而且在讲课方面也没有根据学生的特长加以改变,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特长方面不能得到深度挖掘,学生的个性化得不到鲜明展现。虽然在课堂上看不出什么区别来,但是学生一旦进入工作状态就能完全展现出来,由于老师没有因材施教,所以学生的优点在工作中也就显得平平常常,没有突出表现,不能让人印象深刻。而且在有些学校存在某方面的过度教学,例如声音的塑造,还有的学校会过分注重学生的形象问题,而在学生个人的文化素养方面有所忽视。这样的教学在以后的工作中会有一定的影响,虽然一些学生在刚开始的时候很容易就能适应工作内容,但是长期下去,不能有其他的创新内容,也就把工作做得死板了,这样就会影响学生在事业上的发展进步。

(二)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模式单一

所有媒体所需的播音主持人都来自于高校的配送,在融媒时代的转变中,社会对专业播音主持人才的需求也急剧增加,这也就需要高校老师为社会大量培养优秀的播音主持人才。但是目前对于高校来讲,最大的问题就是师资力量短缺,很多学校的老师都是重点大学刚毕业的优秀人才,虽然他们在学校的时候学习优异但是他们在任教方面还是有所欠缺。没有实际经验,缺乏理论和实践,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很难将现阶段的市场形势与实际结合,所以教学效果也就不是很明显。

(三)课程设置不合理,不适应融媒体时代

在融媒体时代,高校还是延续着传统的教育模式,不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这将制约高校学生前进的步伐,跟不上时代的节奏。很多高校必修课和基础课的内容陈旧而且设置过多,很多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知识更是过于老旧,没有及时更新。这样的教学课程设置让学生的发展受到了制约,学生在毕业之后很难适应工作,因为很多新兴的知识学生并不了解,还需要重新学习,这样就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就业问题。

(四)实践教学缺乏针对性,不注重语言的训练

播音主持专业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严格,需要学生掌握大量的知识和理论基础,了解这个行业的特征,在语言上对学生的要求很也很严格,口齿要清晰,表达要得体,思维要灵活,要懂得随机应变,最重要的是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而这些问题在高校的实际教学中是很少涉及的,也就说明高校在实践教学中缺乏针对性。也有一些高校在资金上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不能引进更好的专业设备,学生在时间训练上就缺乏条件。在学生语言方面的训练方面,如果学生的表达能力没有得到足够的锻炼,在融媒体时代下肯定会受到制约。

三、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改革措施

(一)完善播音主持师资力量

老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在知识的传递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无论哪行哪业,老师的素质都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起到表率的作用,老师的素质直接能够影响学生。所以在高校的师资团队中一定要保证师资力量,保证老师的专业水平和个人素质。在老师的聘用上一定要选择具有相应水平的老师,一定是能够胜任自己岗位的老师,而且在老师的任职期间一定要经常对老师进行岗位培训,检测任教能力,确定老师的教学水平是否能达到教学的需要。

(二)改善教学方法

改变教学方法,不再是传统的只有老师在讲、学生在听的模式,而是转变成老师和学生共同探讨的模式。在课堂上老师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积极地走上讲台说出他们的心声、他们的想法。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喜欢学习,愿意投入到学习中。

(三)提升学生素质

高校播音教学改革的主要对象就是学生,学生的素质也决定了改革的形式。因此,如果我们想搞好改革,就需要提高学生的素质。首先,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一个好的身体,就不可能进行播音主持方面的专业培训。其次,提高学生知识方面的掌握能力,全面掌握理论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在播音主持方面的水平。

(四)积极参加实践活动

学生一大部分时间是在校内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很少,这导致很多学生的实践能力非常低。但播音主持工作需要面对很多不同种类的人,所以实现改革的成效就要在学校里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将自己的理论转化为实践。此外,还可以参加一些社会上的公益实践活动,在提升自身实践能力的同时,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四、结语

在新时代的发展中,传统时代的发展已经不复存在,在新的发展过程中高校在教育方面必然要做出改革,不仅是在师资力量方面,还要在教学物质方面,同时在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以外还要提高学生的个人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充分利用社会实践,利用多种方法,从不同方面共同促进融媒时代下高校播音主持的专业教学改革。

猜你喜欢

主持人时代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