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城乡文化之互补在城乡融合发展中的作用

2018-03-29刘中顼

城市学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城乡传统建筑

刘中顼



论城乡文化之互补在城乡融合发展中的作用

刘中顼

(湖南城市学院 人文学院,湖南 益阳 413000)

我国现代城市文化与传统乡村文化是产生发展于不同人居生存空间的文化。这两种空间文化都有各自优质的丰富内容,也存在各自的局限和不足。二者的优质优势在国家乡村振兴、乡村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的大战略中,将能发挥互补互促的巨大作用。

城乡文化;互补互促;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

随着社会现代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原本相对独立的城市与乡村两大文化空间,越来越联系密切。低碳、绿色、生态城市等新的发展理念和思想,日益成为现代城市追求的发展目标。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中央连续作出了加快国家城镇化建设,乡村振兴,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的战略大决策。这些战略决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党和国家正在实施的建设新宏图。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1]这种新的时代背景,让我们在深刻认识现代城市先进文化对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作用的同时,也重新认识到我国源远流长,积淀深厚的传统乡村农耕文化中,同样有着许多现代城市建设发展可以吸收的优良养分。城乡两种文化,通过扬长避短的科学选择,与时俱进的现代转化,完全可以达到互补互促、交融创新,在更好促进我国乡村城镇化建设的同时,促进我国现代城市文化更加健康发展。在城乡文化各自优质优势的互补互促中,走出一条中国特色鲜明的现代城乡融合发展之路,使城乡一体化发展真正“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2]

一、城市文化是振兴乡村城镇化的巨大促力

城市文化优于乡村文化,其根本属性在于城市文化相对于乡村文化,是一种活跃、先进、富于创新性,体现时代发展趋势,引领时代发展潮流的文化。以城市文化的活力注入乡村文化的肌体,就是要以城市文化的时代先进性、科学创新性,来引领传统乡村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以城市文化先进的时代引领性来改造乡村文化中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让传统乡村的生产、生活大力添加科技含量,提高生产的质量效率,提升生活的现代品质。以城市文化中的创新活力来突破传统乡村生产生活文化的因袭守成,使乡村焕发出与城市进步协调的勃勃生机。具体来说城市文化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有如下巨大促进作用。

首先,城市建筑文化是传统乡村建筑文化革命性的改造力量。建筑是人类生存空间最醒目的文化符号。著名建筑大师梁思成说:“建筑是人类一切造形创造中最庞大、最复杂,也最耐久的一类。所以它所代表的民族思想和艺术,更显著、更多面、也更重要。”[3]正是因为建筑具有丰富多面的文化蕴涵,因此建筑文化是每个时代各地域空间文化中最重要的代表之一。城市与乡村面貌之别的首要标志,就在其建筑文化符号系统的组织排列、外部特征上充分显现出来。

传统乡村建筑的文化特征,是建筑既无总体规划,也少长远谋虑,星星点点,随意散乱;单体建筑样式只是承袭古老传统或先人成例,纯凭旧有经验构建。建筑材质粗劣低廉,建筑过程也谈不上精心施工。乡村民居除应有的配套设施多不齐全外,不少房舍的使用还是稍加间隔即人畜同处,卫生很差,环境脏乱。传统乡村社会中这种落后的民居文化生态,与今天国家乡村振兴、加速乡村城镇化,建设现代、富裕、美丽乡村的战略大目标是格格不入,大相径庭的。

现代城市先进科学的建筑文化,具有严格、科学、长远且周全的规划性。这种规划,包括街区总体的建筑布局,交通路线的便利设定,诸种管线的地下铺设,动静空间的安排处理,以及与建筑主体配套、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多类服务设施建造等等。其中还包括小区内楼群的排列方式、单体建筑间的恰当间距,建筑区绿地、花园的空间预留,居民休闲场地的思考,地面人车行道的分流,地下车位的筹划,居室生活空间的布设,室内通风采光的思量等等,都尽可能做到周全备至。进而还包括与社区居民生活密切的金融、购物、医疗、教育、交通等同建筑区相邻的大环境,都是城市建筑规划中的重要内容。

现代城市建筑文化,也充分吸收了西方建筑文化中把建筑当作造型艺术追求的进步观念,一改中国传统建筑,特别是民居建筑偏重从实用价值来修建屋宇的传统。梁思成先生甚至认为:“中国古人从未把建筑当成一种艺术。”[3]7在西方建筑文化的发展中,他们很早就形成了将建筑作为造型艺术追求的传统。西方建筑中就有不少很有艺术风格特色的建筑样式,如三角形门楣,下面由一根根挺拔秀颀且加雕饰的希腊柱承接的希腊式;体量巨大、气势雄伟、圆弧因素突出,大拱门、大圆拱顶的罗马式;尖塔高耸、尖形拱门、束柱修长的哥特式;色彩丰富、追求动态、具有强烈雕塑感,突出曲面和椭圆空间的巴洛克式;受拜占廷式和哥特式双重影响,又加变创的洋葱头尖顶或高碑式尖顶的俄罗斯式。其它还有“罗曼式”“文艺复兴式”“古典主义式”“洛可可”风格等等。西方建筑中确实突出地表现出了自觉追求造型艺术美的倾向。

现代城市的单体建筑,则依据以人为本的原则,视其具体用途精心设计,并在建筑中努力将建筑的实用价值与造形审美艺术价值尽可能完美统一起来。一座建筑的设计不仅要具有舒适便利、人性化的实用思考,有匠心独运、造型别致的艺术巧思;还应体现民族、地域的文化内涵,或具有表现历史,抑或指向未来的文化涵蕴。这种多向度的建筑文化诉求,已成为今天建筑大师们呕心沥血的毕生追梦。城市建筑在质量上崇尚精心施工,尽可能做到极致。现代城市建筑文化中这些最能显示其先进属性的内涵和理念,对于乡村的城镇化建设必然具有诸多积极的启示意义。习近平在今年3月8日参加十三届人大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乡村振兴的城镇化建设中也要“规划先行,精准施策”。这就指明了乡村振兴中,要充分借助城市先进科学的建筑文化来指导。城市先进科学的建筑文化定能引领乡村城镇化建设迈上崭新的台阶,使建设现代、富裕、美丽的社会主义新乡村的中国梦由理想变为现实。

其二,城市现代工业、科技文化对乡村生产力发展和生产水平提升,创造乡村生产新动能、新业态,形成乡村多类产业融合发展,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

在我国乡村传统农耕文明中,农业生产一直是农民利用简单传统的工具,采用人力密集投入的手工劳作为主的。早在1957年毛泽东主席就指出:“必须实行工业与农业同时并举,逐步建设现代化的工业和现代化的农业。过去我们经常讲把我国建成一个工业国,其实也包括了农业的现代化。”[5]可见在毛主席心中就有了城乡同步(或叫一体化)发展的伟大构想,就有了以城市现代工业和科技文化,来推动乡村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宏图。当时只是由于国家工业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无法担负起这样的历史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5]通过近20年我国城市的加速发展,尤其是近五年来国家经济与科技实力的大幅提升,城市已经具备了支持乡村振兴的强大实力。乡村振兴不仅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必要,而且具备了现实的可能。现代工业和科技必然为乡村振兴提供前所未有的强大促力。这种促力包括为乡村农业生产提供更多更好的机械和技术,使乡村发展有更强的新动能,创造形成更多的新业态。尽管现在的乡村除了少部分正在进行扶贫攻坚的地方外,全国很大范围、很大程度上已经有了初步的机械化。但是乡村的全面振兴、完全现代化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国家振兴乡村的2020-2035-2050的近、中、远规划和目标,已经清晰勾画出了全国乡村分步实施,全面振兴的壮美宏图。在这一宏图实现的整个历程中,都必须依托城市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持续不断的鼎力支撑。这样,中国乡村才能实现由传统或半传统向现代、富强、美丽新乡村的最终蜕变。那时的乡村不仅具有现代交通网络,现代信息网络,现代产业体系融合协调的发展;同时还有令城里人羡慕的青山绿水、蓝天白云。不仅如此,乡村农业现代化和新产业体系的形成,也必然改变乡村居民的成分结构。农民必然由过去缺少知识文化的传统农民,变为具有科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农业生产者。在城镇化的乡村中从事第一、第二、第三或者第四产业的人们,成为和城市居民具有同样身份的市民。就像农业农村部长韩长赋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会议期间答记者问时说的那样:“‘农民’由身份称谓将回归职业称谓。”

其三,现代城市灵动创新、开放包容的文化,对乡村传统守成的文化,具有强大的冲击力和改造力。传统乡村文化具有明显超稳定的守成性。传统农业由于没有现代科技因素的加入,一直是“靠天吃饭”,凭传统经验生产。这样的思维定式,不仅不提倡改革传统的创新思维,而且还造成了一种容不下奇思异想的保守文化氛围。中国数千年封建政治的保守性与传统农耕文化的守成性是十分相契的。乡村农民因其文化水平较低,又长期处于封闭落后的文化圈层中,更难得到现代城市灵动、创新、开放、包容文化新思想、新观念的洗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引领的。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成败。”[7]我国传统乡村发展理念的落后,正是其落后现状的根本结症。现在,乘着国家乡村振兴的东风,借城市开放创新文化旺盛生命力的注入,乡村必将凤凰涅槃,真正改变旧的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发展模式,以创新创造出乡村发展的新动能,形成乡村发展的新业态,构成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新体系,走上新时代乡村发展的康庄大道。

其四,城市时尚、精致、较高品质的物质生活文化,对于乡村物质生活文化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提升影响作用。

我国传统乡村因其经济落后,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一直较为低下。节衣缩食地过日子,长期成为乡村人民奉行的原则和传统。同外国人相比,中国人普遍有积累财富的心理和习惯。挣钱艰难的乡村百姓更崇尚俭朴的生活方式。这种优良传统仍应当继续发扬;但是我们提倡节俭并非为节俭而节俭。人们发展生产的终极目的,还是为了改善和提升自身的物质生活水平,是为了让自身的生活变得更美好。所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财富的日益丰足,提高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是应当的。以消费需求刺激社会生产更快发展,形成社会生产与消费的良性互动,同样是社会进步非常需要的。因此,以城市较高品质的物质文化对乡村物质生活的低水准进行恰当的提升,是十分必要的。城市较高品质的物质生活文化对乡村物质生活文化提升引领的同时,还将促使乡村人民的生活观念和方式向着现代时尚的趋向变化。宋代陆游的诗句:“凉州女儿满高楼,梳头已学京都样”[7]他的梦境联想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大都市的生活文化对偏远小镇和乡村人们生活方式的强大影响。让乡村人民共享现代物质文明发展的成果,让乡村人民过上与城里人物质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相似的优越生活,正是乡村振兴、乡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的建设初心。

其五,城市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对乡村较为单调乏味的精神文化有着巨大的引领改造作用。传统的中国乡村,因为经济落后,物质生活艰难,吃穿用住都难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更何谈耳目声色等精神享乐呢?恩格斯说过:“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8]我国的孟子也曾说:“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为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9]恩格斯和孟子说的是同一道理。正因为传统乡村人民基本物质生活艰难,精神文化生活自然更难顾及。传统乡村中重大节庆时日,可能还有些许乡村社戏,地方歌谣、武术杂耍等表演,平常日子就只有民间的“讲古”(讲故事)而已。这种单调乏味的精神文化生态,在我国前现代时期是乡村社会精神文化生态的普遍现状。

相对于乡村社会,城市有较多的公园、剧场、影院,书店、图书馆;一些大城市还有博物馆、动物园。歌舞厅。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城市中的文化娱乐活动更加丰富多样。尤其是卡拉OK、广场舞的兴起,让城市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方式有了更多的选择和亲身参与性。乡村振兴,当然不能缺少文化的振兴。通过城市支持乡村,加快乡村的文化设施建设,以城市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方式,去启迪引领乡村社会的精神生活内容和方式,并对乡村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加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正是乡村全面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它必有的科学内涵。

从上述诸方面可见,现代城市先进的生产生活文化、科学技术文化、思想精神文化等各方面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城镇化发展的实现,都能产生强大的促推作用。

二、乡村优质文化对城市文化建设的良好补益

现代城市的先进文化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各个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建设意义和强大的促推作用;那么中国乡村传统文化对我国现代城市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又能具有哪些建设性意义和积极影响呢?我们认为中国悠久、厚重、丰富的农耕文化同样有着许多现代城市文化应当积极吸收的宝贵养料。习近平说:“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凝聚力、感召力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来。”[10]在具体谈到乡村农耕文化时他又号召我们:“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深入挖掘优秀农耕文化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11]我国五千多年农业文明发展史孕育创造了十分丰富厚重、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在乡村社会的代代传承和历史汰选中留下了许多优秀精华。如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思想;注重地域文化特色,和而不同的审美意趣;重情重义、互助友爱、扶危济困的侠义情怀;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义利原则和淡薄名利、知足常乐的自控修养;重视亲情、家庭和睦、勤俭持家、勤劳致富的立身治家之道等等。这些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不仅具有穿越时空、历久弥新的无穷活力,更具有不断丰富、涅槃再生的不息生机。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既是乡村振兴、乡村城镇化发展中可资利用的优秀传统;也是消除现代城市文明病灶的对症良方。

首先,传统乡村农耕文化中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思想,就是现代城市文化发展中应当吸取的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思想。

世界历史进入现代工业社会以来,城市因工业革命、现代交通和信息产业的发展,人类社会在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也犯下了不少干预和影响大自然正常运行的错误。人类社会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总趋势和现代工业科技的高速发展,既大大增强了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也助长了人类违反自然规律的盲动野心。高消耗、高污染、钢筋水泥物的大范围堆垒,对城市绿地空间的极度挤压,成为世界现代城市工业发展,和中国近几十年工业发展及城市扩张强暴自然的突出妄为。早在十年前胡锦涛同志就指出:“我国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21世纪后,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工业发展和城市膨胀,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强烈反对和批评。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低碳、绿色发展的科学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国家也开始强力推进城乡环境治理。治水、治污、治霾、治沙尘,节能减排,关停取缔破坏生态环境的企业,打响了绿水青山、碧海蓝天的保卫战。这些重大举措,既使我国城乡环境明显变好;也是中国以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为世界环境保护贡献出的中国力量。绿色低碳发展、生态循环发展,既是对我国农耕文化中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传统观念的现代转化和时代创新;也是对以往工业无序发展和城市任意膨胀的纠偏矫正;更是对今后城镇化建设的科学指引。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12]在今天的乡村振兴、乡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融合发展中,我们要认真贯彻、全面落实中华民族这一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其二,传统乡村文化中注重地域文化特色,和而不同的审美意趣,也是今后城市继续发展和新的城镇化建设中,应当充分继承光大的宝贵文化传统。中国乡村社会因历史上交通不便,物流局限,造成了较封闭的各自存在,甚至表现出了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社会生态多样性。此种情状在中国内地城市的前现代时期也是差不多的,这其中当然存在不足。但是,另一方面却也成就了中国大多数城乡前现代时期自具面貌,各有风采的地域文化个性。遗憾的是在近几十年我国城市发展进入快车道后的反复大拆大建中,各个城市面貌不同的街区布局,富于历史文化内涵的古旧建筑,甚或某些地标性建筑,都毁于一旦,造成了“千城一面”的巨大遗憾。在今天要继续大做的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的开篇之始,习近平主席就明确而深切地告诫我们,要“科学把握各地差异和特点,注重地域特色,体现乡土风情。特别要保护好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我们必须深入吸取以往快速造城中大拆大建、模仿抄袭的深刻教训,努力做到挖掘和利用好乡村地域的个性文化优势,高质量地把这篇乡村振兴的大文章,既在总体上做得灿烂辉煌、丰富多彩;又要努力将每座小城镇建设得特色鲜明、风姿卓异、风采迷人。

其三,传统乡村文化涵养出来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义利原则和淡薄名利、知足常乐的自控修养,也是现代城市文化发展中应当遵循的有益良规。

现代城市和工业科技的发展,既极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劳动效率不断提高和社会财富的空前丰足;但同时也使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人们对财富占有的更大贪欲。极力追求效益(很多是短视的眼前效益),努力获取金钱,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和现象。唯利是图、人格扭曲,无视道德良知,已成为现代城市文明病的重症之一。美国城市文化学者刘易斯·芒福德认为现代都市中的人们有一种病态性的获取欲,“以间接的满足取代直接的满足,以金钱物品取代生活体验的整个进程。”[13]这就是说人们对于财富金钱的获取占有,并非出于人的生活需要,而是因其欲壑难填。当然,芒福德是以欧美资本主义的城市社会作为研究对象的;但是,也不能说欧美城市的文明病对我国现代城市就全无影响。近几十年中由于西方文化思潮的大肆侵袭,资本主义社会中唯利是图,不讲道德,不讲诚信等思想在社会上蔓延。有人公然宣扬不问过程、手段、方法,只看效率、效益、结果。曾几何时,所谓“厚黑学”不仅严重影响了城市社会和官场生态,甚至还成为流入文化市场的“著作”散布。这些流毒对社会的危害是很深广的。如现在社会生产中并不少见的以次充好,假冒伪劣产品,各种频发的坑蒙拐骗事件,官场贪赃枉法的种种勾当等,都是人心不古,人欲横流的突出表现。现代城市工业社会中产生的这些负面文化、病态文化是我们应当去努力消除的。

中国传统文化中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正确义利原则,淡薄名利,知足常乐,精神向度方面的志存高远,正是疗治现代城市中疯狂的金钱膜拜,贪图享乐,骄奢之风的祖传秘方。获取金钱和财富,必须通过付出自己的辛劳,必须符合正道,应当勤劳致富;决不能为了追名逐利而扭曲人格,不择手段。面对名利要有正确的名利观、是非观。成名成家,主要是鼓励我们追求事业上的大成就,为人民、国家和民族做出更大的贡献;而不能借名声为个人谋取更多私利。

其四,中国乡村传统文化中一直推崇的扶危济困、古道热肠、乐于助人的侠义情怀,也是疗治现代城市人际关系隔膜、冷漠的有效良药。

现代城市和工业科技的发展,确实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高质高效和方便快捷;但城市过快的生活节奏也给人们心理造成了不堪承受之重的紧张焦虑。人们因其自顾不暇而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陌生冷漠,也是现代城市文明病症的又一突出表现。所以刘易斯·芒福德描述现代工业革命后的城市是“冷酷无情的工业城镇”。[13]167这种“冷酷无情”,至少是冷漠少情的现象,在我国城市的现代发展中也是存在的。现代城市因为居民来自五湖四海、流动频繁、职业各异,天然容易形成陌生感。常常是左邻不问右舍,楼上不知楼下。相遇时彬彬有礼,情感却淡漠隔膜。芒福德将现代城市中这种人际关系描述为“机械化的交往方式”。[13]303对比乡村中十里八乡人多知悉,祖孙几代大都了解。城市与乡村人际关系的疏远和亲近,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尽管城市人际关系的陌生,有其形成的客观原因;但这并不意味着城市的人际关系只能如此,不应改善。传统乡村中那种互相关心、友善帮扶的文明乡风,真诚热情的淳朴民风,是值得在现代城市中努力提倡的。

其五,中国悠久农耕文明中一直传承不息的重视亲情、家庭和睦、勤俭持家、勤劳致富的立身治家之道,也是现代城市文化建设,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宝贵精神资源。

我国人民普遍崇尚“家和万事兴”的治家原则。和睦重情、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相敬,是家庭兴旺发达的文化动力。全国城乡千家万户的“家和万事兴”,必然汇聚成中国和平幸福的国家万事兴,民族万事兴;必然凝聚成加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之力。

中国悠久乡村农耕文化中也培育了中华民族吃苦耐劳、艰苦朴素、勤俭持家、勤劳致富等立身行事的优良传统。这种民族传统通过现代变创和升华,已成为党和人民恪守坚持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伟大时代精神。这种精神引领中国人民站起来改变了受人欺凌、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改变了一穷二白的艰难时世,并继续引领中国走向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新征程。在今天乡村振兴的大决战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劳致富、勤俭建国,依然是取得乡村振兴,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胜利的法宝。

上述诸方面,都是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对现代城市文化不足的有效补益,是有助于提升现代城市文化品质,使其更加健康发展的巨大促力。

总之,中国现代先进的城市文化和优秀传统的乡村文化之关系,决不是绝然对立,不能相容,不可共生的。城乡两种文化的现代与传统、物质与精神,具有充分的互补性、互促性。只要我们加以科学利用,取长补短,就能让城乡文化的各自优质和优势,在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和共同繁荣中,发挥出一加一大于二、大于三的无穷的文化伟力!

[1] 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7: 32.

[2] 中共中央国务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8: 7.

[3] 梁思成. 谈建筑[M]. 北京: 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6: 5.

[4] 毛泽东. 关于农业问题[M]// 毛泽东文集: 第7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9: 310.

[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8: 2.

[6] 习近平.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6: 127.

[7] 陆游. 五月十一日夜且半梦从大驾亲征尽复汉唐地[M]//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 中册第二册.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188.

[8] 恩格斯. 在马克思墓前讲话[M]//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3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9] 孟子. 孟子·梁惠王上[M]// 孟子译注. 北京: 中华书局, 1960: 17.

[10] 习近平. 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 2018-03-21(02).

[11] 科学发展观论述重要摘编[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8: 40.

[12] 刘易斯·芒福德. 城市文化[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 302.

On the Role of Development of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Culture

LIU Zhongxu

(College of Humanities, Hunan CityUnivrtsity Yiyang, Hunan 413000, China)

The modern city culture and the tradiuitional rural culture in China are existed the space culture in the production advancees.There exists each rich culture in the cultural contents respectively. But there exists each weak points. The above-said two excellent cultures play the great role in the integration progress in the countryside rejuvenation in China.

urban and rural culture; supply and promotion each other; rural rejuvenation;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G 115

A

10.3969/j. issn. 2096-059X.2018.05.013

2096-059X(2018)05–0075–06

2018-06-28

刘中顼(1954-),男,湖南益阳人,教授,主要从事城市文化研究

(责任编校:彭 萍)

猜你喜欢

城乡传统建筑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城乡涌动创业潮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