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路径

2018-03-29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精神政治

张 蕴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065)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有着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既以有关的物化的文化物品、经典文献等客体形式得以存在和延续,又广泛地以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知识结构、性格特征、审美趣味、伦理道德、行为规范、风尚习俗等主体形式得以存在和延续”[2]。纵使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随着时代的发展业已发生了巨大变革,但当下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仍旧被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特别是受充分体现我国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巨大影响。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对加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如何充分认识、发掘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正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短板,进一步完善相关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强化教学效果,便成了当前亟需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犹如历史长河中璀璨的明珠,是我国五千年历史发展进程中文化和思想的精华延续,对当代中国文化深有影响。正如十九大报告所强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1]因此,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不但有利于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更有利于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引领作用,提升当代大学生的内在品格修养,进而外化为良好的行动自觉。

(一)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增强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代大学生肩负的光荣使命。大学生只有立志高远,砥砺向学,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深厚的理论基础,掌握精深的专业知识,具备过硬的工作能力,才能真正肩负起祖国和人民所赋予的神圣历史使命,成为一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秀建设者。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年的滋养下,中华儿女形成了强烈的民族认同感、价值感和社会责任感。古往今来很多仁人志士就把复兴中华民族作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心怀天下、“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忧民忧君、“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存亡与共等忧国忧民情怀,无不反映着中华儿女家国情怀的社会责任感。如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内容的优秀传统文化,就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顽强的生命力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努力进取、奋力拼搏。习近平同志基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深刻认识,在十九大报告中对一系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观点和新看法进行了深度阐述,并提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1]。文化自信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大学生要肩负起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需要有努力拼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忧国忧民的民族意识,需要把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历史使命结合起来,需要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继承和弘扬奋发向上、乐于奉献、勇于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当代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了我国社会现代思想意识和精神追求,反映了当前国家、社会和公民的价值目标、取向和准则,契合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创新,也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伦理道德(“中庸”思想、“大同”观念、“和为贵”理念以及被称为儒家“五常”的“仁、义、礼、智、信”,等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诚信、友善、和谐、民主”有着内容上的相似性,精神上的传承性和一致性,都是处理人际关系、社会关系、人和自然关系的价值标准和参照。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更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创新的具体体现。因此,要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将其外化为行动准则,就必须扎根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用优秀传统文化的伦理标准、价值认同和精神追求滋养大学生的心灵,使其担负起时代和人民所赋予的历史重任,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

(三)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大学生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既是个人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我国优秀传统文化重视个人综合素质的发展和完善,注重精神追求,如“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义利观,要求人们见利思义、先义后利;如“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不改其乐”淡然洒脱的乐观情怀;“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等等。千百年来这些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想价值、艺术魅力,时刻影响着每一个中华儿女,并塑造了一个个民族的脊梁。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给出了很多关于个人修养的途径和方法,如“改过”“省察克己”“一日三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等,劝诫人们要自我反省,提高自身的修养,提高自我认识、反省、觉察、改过能力,以及其追求真、善、美的精神诉求。用优秀的传统文化熏陶、感染和鼓舞当代大学生,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做一个有目标、有追求的有为青年,尽可能地去完善自己、升华自己,从而提高大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特别是对文化自信的日趋觉醒,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认知和需求都有了很大提升。但由于种种原因,从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来看,对当前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迫切性认识仍存在明显不足,进而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方面的改革成效欠佳。

第一,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目前,我国正处于由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发展的转型时期。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交融更替,中西文化的激烈碰撞并存,使人们无法避免地产生了“文化错位”的心理。正如有的学者所阐述的那样,我们正在逐渐走出千百年来一直信赖、依靠的“心灵家园”——传统文化,而新的价值体系却尚未建构起来,还没有足够的使人安身立命的精神凝聚力,这样我们不可避免地成为了文化错位、心态失衡的精神漂泊者[3]。在这种文化现状下,坚定文化自信,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便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然而,受西方现代思潮影响和高校教育惯性等多种因素作用,目前高校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特别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普遍存在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过少且涉及不够全面、深刻等。

第二,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的设置缺少系统性考量。毋庸置疑,传统文化一直是我国从小学到大学的主要教学内容之一,然而正是这种看似一贯制、长期不懈的教育模式,极易形成“灯下黑”效应,造成小学、中学、高中、大学所教内容重复性强,让本来缺乏古代语言习惯的学生们日趋觉得枯燥和机械,其结果自然成了“水过地皮湿”的问题,距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效果差距甚远。

第三,对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点把控不准。众所周知,在大学教育中,对传统文化的教学分散在哲学、政治、文学、历史等各个学科领域,这种分散性教育虽然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有利于学生全面了解、掌握和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但同时也给各学科之间内容分配、衔接以及内容选择上造成了现实难题。从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看,在传统文化教育中,还普遍存在重点不突出、思想性不强等问题,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引导作用尚未得到全面发挥。

三、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优秀传统文化育人作用的现实路径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十九大报告强调:“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要“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1]传统文化的道德观形成了中华民族宽厚仁爱、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民族性格,不管是我国古代社会还是现代社会都强调“以德修身”“以德树人”的重要性,所以我们要借助优秀传统文化中丰富的教育资源,加强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育人作用。

(一)丰富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学内容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材中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有所涉及,但过于笼统宽泛而不成体系,缺乏针对性。一方面,应进一步拓宽教学内容,丰富当代大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理解、掌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另一方面,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重点从理想信念、理想人格、人生境界、家国情怀、道德修养等方面单独组织出版教材,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为培养德才兼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提供精神动力支持。

(二)改进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学模式

拓宽教育途径、丰富教育形式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手段。目前,课堂授课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但课堂授课的途径和阵地过于单一、死板,难以产生实质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因此,我们必须改进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学模式,从不同渠道宣传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如在校内可以利用校园广播,在课下宣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是对古训的朗读、释义,可以是朗读优秀的古代典故,也可以采用办报的形式专题解读我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聘请校外研究我国古代文化的专家教授学者举办专题讲座,也可以到有关古文化的地区实地考察;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组织学生参与优秀文化知识网络竞赛、考试,并和学生的学分挂钩;可以组织学生观看有关传统文化的影视作品,等等。

(三)突出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思想价值

1.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思想始终贯穿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它是民族精神的核心,也是维护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爱国主义的教育资源极其丰富,如屈原“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对故国的眷恋,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的自警自励、为国担忧的情怀,曹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大无畏精神,戴叔伦“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的为国奉献精神,文天祥“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深厚爱国忠国感情,等等,这些诗词中都闪烁着爱国主义的光芒,寄托着诗人对故国家园的深厚感情和愿为国家牺牲奉献的伟大精神。在当代,爱国主义精神也一直激励着一批批中华儿女为国家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如“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廖俊波,“全国优秀法官”黄志丽等都是新时期践行爱国主义精神的典范。因此,将传统文化的爱国主义精神与现代典型实例相结合,更是弘扬爱国主义、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鼓舞大学生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的有效举措。

2.加强民族精神教育。经过五千多年的历史积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爱好和平、勤劳勇敢、团结统一、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成了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内核,也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所在,这为整合多元化社会利益群体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民族精神的教育资源,如在“团结统一”方面推崇“和为贵”的人际交往原则,坚持“化干戈为玉帛”的处理民族矛盾的态度,在“爱好和平”上能够做到“协和万邦”“亲仁善邻”的友爱情怀。加强传统文化中民族精神教育能够让当代大学生认识到勤劳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兴旺发达的根本基石,也是个人实现自身价值和获得事业成功的有力保证,有助于大学生在面对艰难险阻和挫折时保持无所畏惧的精神,如“大禹治水”“夸父追日”所体现的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有助于培养当代大学吃苦耐劳的精神,锻炼顽强拼搏的意志。

3.塑造理想人格。重精神境界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形成了独特的精神气质和精神品格,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标志之一。人的高贵,就在于人有着丰富的精神世界,有着道德诉求。深挖传统文化中“义利观”“理欲观”等思想的合理内涵,有助于当代大学生克服贪图享乐或过于注重追求物质生活而丧失精神追求的毛病。儒家文化中“仁”“义”的道德理想,墨家“兼爱”的思想,这些思想观点表达了先人对道德理想的不懈追求,有助于培养当代大学生追求道义、心怀天下的道德理想;我们要借鉴传统文化中道德修养和道德教化的古训,“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把道德修养作为大学生一生的必修功课,常“慎独”“内省”“重行”,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参照儒家的理想人格“君子”“圣人”,道家的“真人”“圣人”人格标准,教育当代大学生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时代新人。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团结一致、奋发有为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思想源泉,内涵丰富,蕴含着优质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和途径,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积极挖掘传统文化的思想和精神价值,促进传统文化进一步继承、发展和创新。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18(1).

[2]张师帅.论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其实现[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8):56-61.

[3]张华.文化错位语境下的涉法涉诉信访问题探析[J].山东审判,2010(4):87-90.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精神政治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