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酉水流域土家族饮食文化变迁的调查与思考
——杉岭村个案分析

2018-03-29彭达先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土家土家族变迁

彭达先

(西南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学院,重庆 400715)

一、引言

从土家学的学科发展史和学术发展史来看,学术界一般将20世纪90年代末期看作土家学作为一个分支学科的开始。2016年黄金、王希辉在《也谈土家学的学科建构问题——兼与周兴茂、陈心林二先生商榷》一文中认为:“土家学的产生是数年来土家族科研工作者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土家族研究从自在到自觉的转换的质的提升。”[1]2位学者总结了前人对土家学研究的各种观点,对土家学的学科体系的构建问题、土家学的发展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土家学学科体系的构建,周兴茂提出了多方面的内容,黄金、王希辉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更为具体的论述。土家族社会文化与习俗研究作为其中的一个方面,是土家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而对土家族饮食文化变迁的研究,则是土家族社会文化与习俗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川东酉水土家》是李绍明积极推动构建土家学的标志性成果。1989年,李绍明、李星星等学者深入酉水流域进行调查,选择的区域为今酉阳县的大溪乡、酉酬乡和秀山县的石堤乡,并出版了国内第一部有关土家族的中观民族志《川东酉水土家》,从整体上全面地对川东酉水流域土家族进行了分析论述。同时,李星星的《曲折的回归——四川酉水土家文化考察札记》,也是同期对酉水三区土家族的考察专著。时隔近30余年,酉水流域土家族的生活情况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里选取大溪镇(原大溪乡)的一个村寨作为田野点,考察酉水流域饮食文化的变迁,旨在了解土家族人民的生活状况,进而了解当地社会发展状况。

二、杉岭村:酉水流域土家村寨

酉水流域杉岭村,位于重庆酉阳县大溪镇东北部,酉水流经杉岭村腹地,幅员面积19.87km2。全村共7个村民小组,现有耕地2 528.5亩,其中田1 213亩,土1 315.5亩,林地10 337亩,水域面积1 767亩,产业发展以水稻、脐橙、柚子、养殖为主。全村共1 084户3 470人。杉岭村由跃溪坝与笔山坝组成的平坝丘陵区和以银子滩为主的高山区构成。2007年,考古学者在杉岭村笔山坝发掘出距今约6 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被称为大溪文化。笔山坝遗址的发现,弥补了酉水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的空白,丰富了地方民族文化内涵。李绍明于20世纪80年代末进入酉水三区调查,其中大溪镇杉岭村是其调查的重要区域之一。

杉岭村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多雨,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土壤肥沃,适合多种农作物生产,其中粮食作物有水稻、玉米、红薯、土豆等;经济作物有油菜、花生、油桐、柚子等;蔬菜有白菜、青菜、萝卜、菠菜等。杉岭村还饲养多种动物,如牛、猪、鸡、鸭、鹅、羊、鱼等。正是在这些丰富多彩的农牧业种类下,形成了土家族地区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

三、土家族饮食文化变迁的历程

土家族饮食文化的变迁历程,学者们已经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王希辉提出了三阶段论,即将土家族饮食文化变迁分为“改土归流前、改土归流至中华民国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后”[2];彭林绪也提出了三阶段论,即“改土归流、新中国建立和改革开放”[3]。王教授对土家族饮食文化变迁的长时段做了全面的论述,彭教授则主要从土司时期开始进行综合论述。这里将土家族饮食文化的变迁分为4个阶段,即改土归流前、改土归流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和改革开放至今。在这4个阶段里,土家族的饮食文化逐步从单一向复杂转变。酉水流域杉岭村作为一个典型的土家族村落,其饮食文化的变迁,折射出土家族这一族群社会状态的变迁,因此,对土家族饮食文化变迁的思考,有着重要的价值。

(一)改土归流前杉岭村土家族先民的饮食文化

酉水,古时又称酉溪,为五溪之一。唐《十道志》载:“楚子灭巴,巴子兄弟五人,流入黔中,汉有天下,名曰酉、辰、巫、武、沅五溪;各为一溪之长,号五溪蛮。”[4]1酉水流域历代都被视为未开化的蛮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刀耕火种,经济发展十分缓慢成为这一地区的主要特征,落后的生产力也就不同程度地制约了土家族饮食文化的发展。酉水流域世居着土家族这一族体,在很早以前就开始从事农业。10世纪后,土家族就已经开始以农业为主,同时也兼营采集渔猎。

据《汉书·地理志》载:“或火耕水耨,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果蓏赢蛤,食物常足。”[5]33土家族在肥沃的平地上种植水稻,在山地丘陵种植杂粮,同时以渔猎为补充,酉水流域杉岭村到现在还遗存着这样的生产模式。土家族在当时的生产条件是十分落后的,据《史记》卷30载:“烧草下水种稻,草与稻并生,高七八寸,因悉芟去,复下水灌之,草死独稻长,所谓火耕水耨。”[5]34土家族在这种刀耕火种的生产条件之下,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其饮食内容相当单一落后。此时土家族以粗粮为主,如稻、豆、麦等,同时以采集渔猎为补充。

唐宋时期,土家族的饮食文化无大的变化,农业生产仍处于刀耕火种阶段。土司时期,土家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得到了缓慢发展,“牛耕已普遍使用,平坝处种植水稻,山坡岩角播种小米、豆类等杂粮,河旁溪畔开沟引水,或以筒车提水,灌溉农田”[5]88。土家族的生产条件得以改善,但总体上还是以刀耕火种的粗放农业为主。通过与外地的交流,在文化的接触与联系之中,“土家族人民学习外地经验,利用山区的自然资源,从事榨油、割漆、种茶、采药、植桑养蚕、养峰取蜜”[5]88。土家族人民的经济生活逐步走出单一的模式,饮食文化的内容得以丰富。在这一时期,土家族的饮食为“作物与饲养动物、采集物、捕猎物三大类,无饭菜之别”[3]。土司时期土家族主食有麦、豆、粟、稻;肉食有鸡、鸭、羊等;辅食有捕食的鱼类、野猪、兔等和采集的蘑菇、蕨苔等。土家族的饮食相对于此前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观,人民的生活得以改善,但总体上还处于低水平。

(二)改土归流后杉岭村土家族饮食文化的变迁

雍正时期,改土归流先后在土家族地区实施,土家族的饮食文化得到一定的改善。尤其是在乾隆年间,引种了玉米、红薯等农作物,极大地改变了土家族的饮食文化,酉水流域土家族饮食结构发生了重大的调整。在“湖广填四川”的移民中,大量汉族人民涌入土家族地区,在增加这一地区劳动力的同时,也把先进的耕作技术和优良的农作物品种传播过来,极大地提高了土家族地区的粮食产量。红薯、玉米等旱地作物的引进,使土家族地区的山坡、丘陵地区得以开垦,耕地面积明显增加,土家族饮食结构得到调整。

“稻谷有中、晚稻,谷种分糯米、粘米等种类,品种古丈厅有九种,来凤达二十多种。粮食作物仍以包谷、小米、荞子、红苕为主。稻和杂粮的种植面积比例,一般米三粮七。油桐、油茶、茶叶、养蜂、采集药材等副业生产得到较大发展。”[5]120可见,这一时期土家族农业已经得到了较大的发展,食物种类得到了丰富。但由于土家族地处武陵山区,生产条件十分有限,“田少食稻者亦少,山谷贫民半皆以包谷、荞麦为饔食,酿酒亦以包谷及米黍”[6],稻米在土家族地区饮食结构中所占的比例依然很少,饮食结构“由农作物、捕猎物的混合结构转变为以玉米、红薯、豆类作物为主食,蔬菜及其它(他)则为辅食了”[3]。

晚清至中华民国时期,一方面,玉米、红薯、土豆等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另一方面,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使玉米、红薯、土豆等作物产量得到提升。因此,土家族饮食结构也得到了新的调整,水稻、玉米、红薯、土豆所占的比例继续得到提升,而荞麦、小米等则不断下降,玉米、水稻逐步成为这一地区的主食。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的土家族饮食文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土家族的饮食文化发生了较大的变迁,受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计划经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土家族饮食文化的发展。据当地老人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农民集体劳动,依靠挣工分换粮票,在当时实行配给制,什么都凭票,吃饭需要粮票,吃肉需要肉票,吃油需要油票,买布需要布票,甚至买火柴也需要票。当时配给的食物,很多时候是不够的,基本只够半年的口粮。在这种情况下,当地农民白天参加集体劳动,晚上出去挖野菜,如蒿子、蕨苔等,甚至连树皮也吃。在当地老人看来,温饱问题成为能否过上好日子的关键。据几位中年人讨论,在改革开放前,他们吃的南瓜、冬瓜都不刮皮,瓜瓤、瓜子一起煮着吃,其生活条件相当艰苦。

据另一老人描述,在他们那个年代,粮食种类是相当丰富的,如水稻、包谷、红薯、荞麦、土豆、高粱、小米等应有尽有。集体耕作时期,只要勤奋,吃饭问题是可以解决的。据老人介绍,杉岭村人民在当时已经以大米为主食了,当然玉米、土豆、红薯、荞麦等在当地粮食结构中仍然占有重要的地位。当地农民主要依靠自己的辛勤耕作勉强换取温饱,但即便是如此,当地部分老人对当时的生活还是相对满足的。可见,相对于以前,这一时期的饮食条件已经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不过由于当时国家极度困难,实行计划经济,酉水流域杉岭村人民的饮食文化相对统一。由于缺粮,农民不得不依靠挖野菜和狩猎作为维持生计的补充形式,土家族人民在极度困难下挖竹笋、蕨苔等和捕食猎物作为补充,以渡饥荒。为了节约粮食,这一地区出现了很多混食,如当地人把玉米与大米搅拌在一起煮饭,称为“包谷饭”,包谷饭色香俱美,偶尔吃上一顿,不失为一道美味;又如合渣,即将黄豆泡涨,然后磨成浆,不需过滤,直接加入青菜煮熟,然后放入辣椒、食盐等调料而食。合渣到如今仍然作为土家人民的特色菜,为当地人民所称赞,丰富了土家族的饮食文化内容。

(四)改革开放以来土家族饮食文化的新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在这一时期,酉水流域杉岭村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土家族人民的生活由以前的单一变得复杂化,饮食种类得以丰富,尤其是杂交水稻的出现,各种优良的粮食品种得以大面积播种。此时,杉岭村人民已经基本上以大米为主食了,而红薯、玉米、土豆在土家族的饮食文化中所占比例逐步减小,荞麦、麦子、小米等作物已经慢慢退出历史舞台。

1.主食。杉岭村土家族人民在改革开放后得到较大的转变,“由于粮食生产等因素的影响,土家族人以玉米、红薯、稻米、小麦、高粱、荞麦、洋芋等为主食;近年来,由于粮食产量的提高,川东酉水流域,以稻米为主食的地区逐步增多,所以饮食结构有一定的变化,但大部分地区仍以玉米、红薯、洋芋、荞麦为主食”[7]281-282。现在杉岭村以稻米为主食,面食、玉米、红薯则成为辅食。

2.辅食。在辅食中,杉岭村最能体现土家族民族特色的要数土家族的午餐,当地午餐一般以辅食为主。杉岭村根据当地所产作物,充分发挥其智慧,将各种食物进行创新,形成独特的土家饮食文化。

杉岭村出产绿豆,当地人民在夏秋季节把绿豆和米一起熬成稀饭,被称为“绿豆稀饭”。土家族农民的稀饭很有特色,即把稀饭煮熟后,在另一个锅里“倒油茶汤”,加入盐,再把煮熟的稀饭舀在油茶汤里面,和均匀后食之,为当地农民所喜爱。

油茶汤,一直为土家族人民所喜爱,油茶汤所用的茶叶也一般由当地自产。土家族人民将猪油放在锅里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先将少量茶叶放入油里炸一会,再把少量黄豆或者绿豆放入油里,炸好后加一些水,将切碎的生姜、蒜叶放入,然后根据需要还可放入花椒粉、胡椒粉、味精等,盐放合适后将汤煮沸便可食用。在农忙时,土家族农民为了节省时间,一般中午都会倒“油茶汤”作为晌午(午餐)。

土家族农民每年都会种一些糯米,在快过年的时候打糯糍粑、做炒米子。糯糍粑一定要在交春前打,杉岭村人民说,交春后水里有“荤”,打的糍粑会烂掉。土家族的糍粑一般会吃到来年的四五月份,打得多的还能吃到七八月。杉岭村农民将打好的糍粑用一个大的桶泡着,泡糍粑的水也一定是要交春前才行,才能使糍粑泡着不坏,当然也不能粘到有油盐的东西。农忙时,土家族农民将糍粑烤着或者用油炸着作为午餐,既省时间,又能够解决饥饿,倍受土家族人民的喜爱。

炒米子是将糯米淘好,用菜油和均匀,用“罾子”蒸熟,然后将蒸熟的饭弄散开,再和在玉米面里面用机器碾,弄成一粒一粒的,晒干即可。平时倒油茶汤时,提前弄一碗生炒米子,炒涨后舀出,喝油茶汤时加入汤中,味道十分鲜美,这也是土家族农民喝油茶汤时的必备食物。

3.菜类。“川东酉水流域的蔬菜以叶菜类为主,平常的品种有辣椒、青菜、白菜、萝卜、冬瓜、南瓜等”[7]283。杉岭村饮食文化在这一时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内容也尤为丰富。尤其到了21世纪,土家族地区的主食基本为稻米所取代,红薯、玉米、洋芋等成为辅食,高粱、荞麦、小麦基本无人种植,已经退出该地区的历史舞台。

在这一时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杉岭村人民的饮食文化内容是有史以来最为丰富的。当地在家务农的人都会种一块地,称为“园圃”,专门用来种菜,春夏秋冬的蔬菜应有尽有,如春季有莴笋、豌豆等;夏季有黄瓜、四季豆等;秋天有辣椒、茄子等;冬季有白菜、青菜、萝卜、儿菜等。除此之外,土家族还在赶集时到街上购买蔬菜,更是极大丰富了土家族的饮食文化内容。

杉岭村豆腐被当地人做得很有特色。在酒宴或者过节时,土家族的餐桌上都有各种各样的豆腐,其中最有特色的为“量豆腐”。土家族人民将豆腐按照豆腐箱格子一块一块划开,再将正方形的豆腐对角切开,切成三角形,将瘦肉、葱、蒜、花椒等各种作料一起砍烂,当地人称为“肉臊子”,再将三角形豆腐斜面用筷子切一个口,将肉臊子放入,最后用菜油把豆腐煎黄,煮熟食之,当地称为“量豆腐”,一直受当地人民所喜爱。除此之外,比如香菇炖鸡肉、猪腿炖萝卜、猪腿炖海带、排骨炖莲藕等,都不乏为土家族的美食,是当地过节或者宴席中必备的食物。

杉岭村最具特色的菜为烟熏腊肉。烟熏腊肉一直是杉岭村老百姓所骄傲的食物,当地农民每年过年都会杀年猪。在过去,由于条件差,一头猪的肉不易保存,于是土家族人民发挥他们的智慧,将肉先用盐腌制几天,然后挂在炕上烟熏,一年四季皆不会坏,而且味道鲜美。现在各种电器的使用,尤其冰箱在杉岭村已经相当普及,一些老百姓把一些猪肉冻在冰箱里,但挂腊肉仍然是土家族地区的一大特色。在杉岭村,走进土家族家庭,每家每户都挂有腊肉,如果有客人到来,热情好客的土家族人民便会以此款待。除此之外,杉岭村的肉类食品还有当地的乌骨鸡、鸭、鱼、羊肉等,其种类十分丰富。

4.饮品。在饮品方面,茶为土家族的重要饮品之一,但最具特色的莫过于土家族人民尤为喜爱的“包谷烧”,即用包谷所酿的酒。至今,大溪镇上还有酒厂,所酿的包谷酒味美价廉,很多土家族农民在劳累一天后,晚饭时多要饮上一杯,以起到舒筋活血的作用。此外,土家族人民还喜欢喝啤酒、牛奶、果汁等现代饮品,极大地丰富了土家族的饮食内容。

5.风味小吃。土家族的风味小吃有油粑粑和米豆腐。油粑粑在杉岭村人民心目中也是一种美味。土家族人民在过年时,都会炸油粑粑。将黄豆和米按照比例搭配泡好,然后磨成浆,加入葱、蒜、盐、花椒等调料,搅拌均匀,然后将菜油加温到一定程度,把作料配均匀的浆舀入油粑粑提子里面,放入油中炸到一定程度,再将其从油粑粑提子里面倒出来,炸熟即可食用。在大溪镇街道上,一年四季均可看到卖油粑粑的摊点。在油粑粑炸得快好的时候,土家族人民会将面粉里面调鸡蛋,或者切些瘦肉调在里面,放在油里炸,被称为“炸发肉”。最后还会将一些豆腐放在油里炸而食之,称为“油豆腐”。油粑粑、油豆腐、发肉都是当地的美味,在吃火锅时放入其中,十分可口。米豆腐是将米用石灰泡好,然后磨成浆,再将浆放入锅中煮好,舀在盆里冷却后便成型了,吃的时候用辣椒、醋、酱油、花椒、味精等作料配成油辣椒,将米豆腐切成小块,放入配好的油辣椒便可食之。在杉岭土家族外出务工人员回家最想吃的不是肉,而是油粑粑和米豆腐。

改革开放以来,土家族饮食文化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与丰富,饮食文化摆脱原来追求温饱的水平,而进入追求口味,追求多样性的时代。

四、杉岭村土家族饮食文化变迁的特征

对土家族饮食文化变迁的研究,是土家学学科体系中社会文化与习俗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文化人类学认为:“文化的变迁,就是指或者由于民族社会内部的发展,或由于不同民族之间的接触因而引起一个民族的文化改变。”[8]一方面,土家族饮食文化变迁与武陵山区特殊的自然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另一方面,土家族饮食文化变迁反映出土家先民与其他民族的接触与交流。这两方面的特征是土家族饮食文化变迁的核心,也是土家族饮食文化变迁中最为稳定的内容。

饮食文化的变迁是一个相当广泛的概念,文化变迁本身也是文化调适的一个过程。斯图尔德认为:“适应的过程。社会的本质和那些不能预测的文化就是按照基本上的协调来受这一过程影响的。人类则通过基本上的协调来利用特定的环境。”[9]土家族饮食文化的变迁是土家族人民在特定的环境下为适应生存而逐步调整的。其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自然环境对土家族饮食文化的变迁有着较大的影响。土家族先民依靠当地特殊的自然环境所产出的物质品种作为食物的主要来源,是土家族地区一直保持不变的特征。这也就解释了在困难时期,居住在山上的农民比居住在坝子的农民过得更好的原因,山上的农民依靠大山打猎采集,就是在最为困难的时期仍然能够维持温饱。其二,土家族饮食文化的变迁与自身的创新相联系。土家族先民运用当地所产食物材料,创作出各种美味,极大地丰富了土家族饮食文化的内容,也推动了土家族饮食文化的变迁。最后,土家族饮食文化的变迁摆脱不了与外界的联系与交流。尤其在改土归流、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的几个历史时期,是土家族与外界联系最为频繁的时期。同时,这几个阶段也是推动土家族饮食文化变迁的关键阶段。土家族先民与外界民族间的交流,是推动土家族饮食文化变迁的最为主要的原因,也是土家族饮食文化变迁的基本特征。

五、土家族饮食文化变迁带来的理性思考

文化变迁一方面促进了地区文化的发展,提高了当地人民的文化水平和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则使原有文化受到极大的冲击。同时,新的文化中存在的不足也会逐渐凸显出来。同样,土家族饮食文化的变迁,对原有的土家文化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同时也给土家族人民带来了困惑与理性思考。

(一)杉岭村土家族传统饮食禁忌的嬗变

“禁忌作为一种典型的民俗现象,往往渗透着人类初民们的思想意识,承袭着初民们倾注于图腾文化、万物有灵观以及巫术信仰之上的心理基因。”[10]土家族的饮食禁忌是土家先民的一些遗存的原始思维和土家人民对事物象征的心理表象,是土家先民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为追求温饱对自然、祖宗崇拜深入观察的产物。禁忌具有约束性。土家族随着与其他民族的交流,传统的各种禁忌遭到巨大的挑战,在社会发展中发生嬗变。

杉岭村土家族人民不让未婚年轻人吃猪蹄,认为猪蹄成叉形,会叉掉“姑娘”的姻缘,未婚男子吃猪蹄会讨不了老婆,而年轻人则对此发出了反驳,认为“这是由于老年人体质弱,跟年轻人一起吃饭,因挣不过年轻人而编制的谎言”,而很多当地的老一辈也认为“时代不同了,年轻人的这些行为也很正常,能够理解”,这体现出了一定的文化冲突与认同。

顺势巫术认为“相似的事物可以产生相似的效果”,土家人民不让土家族小孩吃鸡爪,因为鸡的爪子具有乱抓的特性,小孩子吃鸡爪,会受到鸡爪灵性的影响,写字会像鸡爪那样乱抓。而现在,各种泡椒凤爪传入当地,老百姓认为,外来的鸡属于圈养,不像当地养的鸡那样到处乱刨乱抓,因此,小孩子吃鸡爪对写字没有影响,在过年过节时均会主动买鸡爪供全家人食用,经常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则认为吃鸡爪会使小孩子写不好字是没有任何道理的。对此,当地老百姓没有人提出任何反对的意见,均表示默认。

可见,随着杉岭村土家人民与外界联系的不断加强,当地传统的饮食禁忌受到了极大的挑战,一些传统饮食禁忌不断被人们所遗忘。土家族与其他民族交流的加强,正是土家族饮食禁忌发生嬗变的主要原因。

(二)杉岭村土家族人民对绿色饮食的理性思考

近年来,杉岭村人民生病的比例相当之高,因癌症而去世的人数量之多让当地百姓十分惊恐,不少老人发出感慨说,“我们年轻的时候不知道癌症是什么东西”,现在癌症的犯病年龄走向低龄化,20余岁、30余岁因癌症去世的人逐步增多。除此之外,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等,甚至有些以前闻所未闻的病接踵而至,这让当地农民反思。农民们认为可能是因为种水稻时打高毒农药所致,因此农民们自家用来食用的稻谷都避免使用高毒农药。当地农民也猜测,也可能是养猪所用的饲料导致疾病增多,因此自家养的年猪也尽量不喂饲料,而用粮食,如玉米、红薯等养肥年猪。当然由于受商品经济的影响,当地农民用来出售的粮食、猪却是用农药和饲料来挣取利益,追求最大利益化。可见,这些现象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除此之外,当地农民还对自己的饮食习惯提出了质疑,他们也逐步改变着自己的生活习惯,比如:当地农民以前基本以猪油为主,现在很多农民自己家里都会种植油茶,用来打菜油食用;在生活上逐渐清淡起来,食油量减少;注重增加食用绿色蔬菜的数量等。可见,如今提倡的绿色消费也渐渐为土家族人民所接受。由此,在反思与改变当中,土家族人民的生活将会越来越好,越来越健康。

六、结语

“文化变迁是指文化在因素或者结构方面有所变化。促使文化发生变迁或者变化的原因很多,当自然环境发生变化时,就可能需要在文化方面也随之产生一种适应性的变化。在同某一族群的接触与交往中,也可能引进新的文化因素与新观念,从而使该文化发生变化。”[2]文化的变迁是不同民族在不断的接触与联系或者一个民族内部的发展引起了这个民族文化发生变化的现象。土家族饮食文化经历了改土归流前、改土归流后,新中国建立至改革开放及改革开放后至今4次变迁。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土家族饮食文化由单一逐步变得复杂,饮食种类由稀少到丰富,这一方面跟自然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但文化的接触与交流是导致土家族饮食文化变迁的主要原因。当地人民根据时代的变迁,不断地调适自身的文化,适应当代饮食习惯,同时不断创新,融入土家特色,使土家族饮食文化发生着重大的变化。杉岭村人民不断地适应健康的生活方式,在物质文化极其丰富的条件下对饮食文化做出调整,使酉水流域土家族越来越向着健康的生活方式发展。土家族饮食文化的变迁,其实质也是土家族社会变迁的缩影。杉岭村土家族人民饮食文化的变迁,也反映着杉岭村社会的变迁,反映着整个土家社会的变迁。

[1]黄金,王希辉.也谈土家学的学科建构问题——兼与周兴茂、陈心林二先生商榷[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2):11-15.

[2]王希辉.土家族饮食文化变迁的历史考察[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报),2013(3):31-36.

[3]彭绪林.土家族居住及饮食文化变迁[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报),2000(1):6-13.

[4]李星星.曲折的回归——四川酉水土家文化考察札记[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5]土家族简史编写组.土家族简史[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

[6]冯世瀛,冉崇文.酉阳直隶州总志[M].成都:巴蜀书社,2009:511.

[7]李绍明.川东酉水土家[M].成都:成都出版社,1993.

[8]黄淑萍,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217.

[9]麻国庆.走进他者的世界[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304.

[10]孙正国.熔铸民族性:土家族饮食禁忌的人类学考察[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13-17.

猜你喜欢

土家土家族变迁
土家族情歌
土家摆起来
土家摔碗酒
土家族
40年变迁(三)
40年变迁(一)
40年变迁(二)
土家摔碗酒
清潩河的变迁
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