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生态学课程建设中的问题及优化对策

2018-03-29

船舶职业教育 2018年4期
关键词:教学方式教材环境

周 伟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环境生态学是环境工程专业所设置的必修课,主要研究对象为在不同外来因素影响下的生态系统变化机理等,旨在对生态环境恢复及重建提供技术依据及方法。具体来讲,对于环境生态学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生态环境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及修复方式,并能对人力活动及环境的影响有一定认识与理解,以激发学生对环境问题的思考,并具备解决环境生态问题的能力。根据目前教学情况,在环境生态学教学过程中存在学生兴趣不高、重视程度不足的现状,其结果将导致学生学习效率差等问题的发生。因此,结合环境生态学课程特点及教学现状,对课程教学实施改革是当务之急,也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

1 环境生态学课程建设存在问题

环境生态学教学实际情况及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中存在一定问题,影响教学质量的提升,具体来讲,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教材选择问题

目前,大多高校所选择的环境生态学课程教材缺乏针对性,教材与课程教学大纲要求不一致;部分教材中对生态学做了大量的阐述与说明,而针对环境问题的涉及面较小,不适合环境科学类专业的学生使用;部分环境类专业同时开设了环境生态学和生态学基础课程,课程内容存在较多重复,不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

1.2 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重叠问题

部分高校环境专业培养大纲中同时开设了普通生态学和环境生态学课程。其中,普通生态学的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生物环境、种群生态和景观生态等方面;而环境生态学的教学主要集中在生物群落特征及动态、生态系统服务、环境污染的监测与评价、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从教材内容设置方面来讲,内容存在大量重叠,不仅造成了教学时间及资源的浪费,且不利于环境科学教学体系的建立。

1.3 教学手段及方法问题

多媒体教学已成为目前高校课程教学的主要手段,但采用多媒体教学难免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方式不够灵活且授课方式单一,学生常被动接受知识,不利于学生思维训练及能力提高;课程教学中只是简单对原理及概念进行阐述,而未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论述,影响教学效果,不利于所学知识的升华与利用。

1.4 课程考核问题

环境生态学课程属于环境科学专业主修课程,其主要通过考试来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但由于课程的实践性较强,如采取理论考试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虽对理论知识掌握水平进行了测试,但却忽视了应用能力的考核。目前,尽管部分高校采取闭卷考试与实习报告相结合的考核手段,但根据调查结果发现,大部分学生所撰写的报告大同小异,不能真实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及应用能力。

2 环境生态学课程建设优化措施

鉴于以上问题,高校应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以便实现对环境生态学课程的优化,具体如下:

2.1 结合课程教学大纲,选用合适教材并使用

一方面,高校应根据专业特点及培养方案,制定教学大纲。教学大纲制定应详细,如教学计划和教学课时应有明确的要求与规定,以便教学计划的制定及设计。另一方面,教材选择应作为重点进行考虑。相比较,国外教材较为复杂,对各类观点及原理性问题均做出了详细描述,但条理性不强;而国内教材简练,问题分析却不够深入。选择针对性强且符合环境科学专业特点的教材,并鼓励教师自编教材用于日常教学,对强化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价值。

2.2 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倡导学生自主学习

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第一,改变传统教学观念,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利用生态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环境所存在的问题,故日常教学应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做到以理论教学为基础、实践教学为重点,以提高教学效果;第二,对教材的教学内容实施有效整合,如针对环境科学专业特点,对生态学科及环境等专业的知识进行有效整合,以强化学生对课程的理解,进而提高教学效果;第三,加强实践教学并及时开展研究性学习,通过举例教学法引导学生从实践中加深对课程的理解,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第四,教师在授课中强化案例教学,通过案例演示及课堂阐述等方式,在提高学生知识水平的同时,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2.3 采取多种考评方式,全面评定学生学习效果

环境生态学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均较强,传统的以试卷定结果的方式存在片面性,不能对学生的课程掌握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因此,采取理论考试与实践考评相结合的方式是必然选择。例如,在理论考试中,教师应着重对课本重要理论及流程进行分析,以考查学生对环境生态学理论知识的掌握;在实践考评中,教师可采用实习报告、课程设计等方式,以重点考察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考核比重应结合学生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及课堂表现情况综合考虑,以实现对学生理论知识及实践能力的综合评定。

2.4 强化课程实验设计,倡导学生课外实习

环境生态学课程具有理论性强、课题多、实践场地丰富等特点,因此加强课程设计训练及强化实践教学对提高教学效率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制定课题时应具有针对性,如对课程中的某一点详细阐述,以便学生深入对某一知识点进行学习,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提高学生协作能力及团队意识。近两年,实践教学已成为教学改革的重点,高校在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中,不断加强校企合作,将课堂引出校园,在实践中强化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此外,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创新,鼓励学生积极加入教师科研课题研究,使学生能够更多参与环境科学实验,以激发学生科研能力及创新能力,实现对学生技能和素质的多元化培养,有利于学生日后职业发展及工作能力的提高。

我国大力提倡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实现我国经济发展及促进生态平衡起到了积极作用。综合目前情况,由于环境专业人才不足及技能水平低下,对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带来了一定影响。近两年,高校大力发展环境科学专业,发挥教学质量对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环境生态学作为环境科学专业的重要必修课程,在日常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导致教学质量不佳,影响了学科人才培养及学科建设。通过分析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所存在的问题,从教材选择、教学方式改革、加强实践教学及采取多种考评方式等方面进行探讨,其目的在于为改善环境生态学教学质量、促进环境科学专业建设提供技术参考。

猜你喜欢

教学方式教材环境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