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研究※

2018-03-29韩玉军

现代经济探讨 2018年2期
关键词:母国复杂度逆向

王 丽 韩玉军

一、 引 言

2013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2015年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值占中国总出口值的57.7%,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值占总出口值的20.7%,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比重逐渐下降,出口商品结构不断调整与优化,中国正在从货物贸易大国转向货物贸易强国。学术界对于中国出口贸易的研究从贸易规模向出口结构与出口产品质量转变。出口技术复杂度是衡量一国出口产品技术含量的重要指标,为研究国际贸易中出口产品技术含量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

作为经济增长的持续驱动力,技术与创新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直接投资,以期获得东道国的先进技术,促进本国技术进步与生产率提高。通过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吸收、消化、转化国外的先进技术,学习国外的组织与管理模式,缩小母国与投资东道国在技术研发、智力资源等方面的差距,加快新产品的研发,提高自身技术创新能力。商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对信息传输与技术服务业的直接投资量为310.6亿美元,比2015年增加了3.5倍,投资比重由2015年的4.7%上升到12%,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结构不断优化,中国技术寻求型海外直接投资不断上升,通过对外投资获得的海外研发知识溢出日益增加。技术寻求型直接投资迅速发展,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与关注,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研究范围不断拓展,但学术界尚未系统地分析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机制,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实证研究较少。出口技术复杂度是中国出口技术水平的衡量,是国内技术创新和研发水平的体现,也是贸易增长方式转变中的重要内容,如何提高中国产品的出口技术复杂度和提升出口产品质量成为理论和实践部门面临的紧要问题,研究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二、 文献综述

Kogut & Chang(1991)最早对对外直接投资的技术获取效应进行关注,他们的研究发现日本对美国大量的直接投资都分布在R&D密集型行业,日本在美国研发密集行业进行直接投资,在当地设立合资企业,具有技术寻求动机,并由此提出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猜想。Coe & Helpman(1995)最早对贸易和FDI的国际R&D溢出效应进行了测度和研究,实证结果表明,贸易产生了积极的国际R&D溢出效应,这种溢出效应促进了国内技术进步。Lichtenberg(2001)借鉴了CH模型运用1971-1990年13个国家22个行业的样本数据考察三种技术溢出渠道的国际技术溢出效应,这三种国际技术溢出渠道包括贸易、外商直接投资(FDI)和对外直接投资(OFDI),实证结果与Coe & Helpman(1995)的研究结论一致。Oladi et al.(2008)构建了一个两阶段双寡头模型考察跨国公司与出口产品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跨国公司对产品质量的投资能够对本国公司产生溢出效应,无论在价格竞争还是数量竞争下,跨国公司这种溢出效应都对本国公司的出口技术复杂度产生积极影响。Chen et al.(2012)运用Tobit面板回归对2000-2008年493个新兴市场国家的跨国公司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新兴市场国家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研究结论表明,新兴市场国家公司的投资东道国为技术资源丰富的发达国家时,逆向技术溢出产生的可能性最大。Eck & Huber(2014)基于印度2001-2010年5539个制造业公司的出口产品数据检验FDI技术溢出与出口技术复杂度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发现,在印度直接投资的跨国公司产生了技术溢出,下游企业能够向上游供应商转移来自跨国公司的技术和知识,这种技术溢出促进了印度当地企业出口产品技术复杂度的提高。Andersonet al.(2017)构建了一个包含贸易与FDI在内的多国动态贸易模型,以2011年89个国家的截面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国际直接投资过程中传递了技术资本,FDI以非竞争性技术资本的形式纳入生产过程。申俊喜(2009)认为对外直接投资是后起国家获取技术的有效途径,叶娇和赵云鹏(2016)、霍忻(2017)等学者分别从微观与宏观角度出发,验证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在逆向技术溢出的可能性。

一部分学者对OFDI与出口技术复杂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陈俊聪和黄繁华(2013)运用数理模型分析与实证检验两种方法对OFDI与出口技术复杂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论表明,对外直接投资是促进我国出口产品技术水平上升的积极因素。鲁晓东(2014)认为企业的技术升级对出口产品技术含量具有积极影响,技术密集度越高,该企业生产的产品的出口竞争力越大。陈俊聪(2015)的研究发现OFDI是促进服务出口技术复杂度提高的正向因素。刘英基(2016)认为知识资本积累可以促进技术创新能力提高进而对出口技术复杂度产生积极影响。

综合现有的文献来看,绝大多数研究认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在逆向技术溢出效应,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增加促进了投资国国内技术进步。学术界在对出口技术复杂度影响因素的研究中考虑到了技术因素的作用,但忽视了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作用,对于OFDI逆向技术溢出与出口技术复杂度之间关系的研究较少。

三、 影响机制分析

除了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以外,对外直接投资也是获得国际知识与技术溢出的重要方式。为了获取先进技术溢出,提高母国的技术发展水平,发展中国家企业需要去技术先进国家直接投资,嵌入当地的生产网络,获得先进技术溢出,通过传导效应与产业前后向关联效应促进母国公司与行业的技术进步。

1. 企业获得逆向技术溢出

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指的是由投资东道国向投资母国的技术溢出,与传统的国际技术溢出方向相反。投资东道国的技术水平高于投资母国的技术水平时,这种技术溢出效应产生的概率较大。发展中国家母公司在发达国家设立子公司,子公司接近技术前沿,受益于发达国家的研发与知识资源,子公司将获得的技术溢出再转移到位于发展中国家的母公司,促进母公司技术水平提高。

(1) 研发成果反馈效应。绿地投资、跨国并购与技术联盟是企业获取海外技术资源的主要途径。企业兼并或收购当地企业,对原有技术、人力资源进行整合与再配置,获得当地企业已有的产品技术成果,增强了企业的技术实力。企业在海外建立独资或合资企业,缩短了企业接触到前沿技术信息的地理距离,吸收投资东道国本土企业的技术溢出,提升投资子公司的研发水平,这种技术溢出能够在子公司与母公司之间流动。产品或人员是技术溢出的有形载体,技术溢出还可以通过知识流动等无形载体进行转移,母公司受益于逆向技术溢出,提高技术研发能力。通过技术联盟方式企业可以与发达国家的企业实现资源共享,降低获得联盟企业先进技术的成本,加快技术资源的转化与再利用。

(2) 产业集群效应。在R&D活动集中的投资东道国区域,当地技术研发机构聚集,研发氛围浓厚,R&D资源丰富,研发活动与前后向产业关联密切,企业在当地进行直接投资,子公司直接融入当地的技术创新网络中,与当地企业进行直接技术互动。发达国家当地集聚了高技术企业,是技术创新的发源地,也是跨国公司聚集度最高的地方,区域内技术交流频繁,技术专业化水平较高,研发资源丰富,技术封锁水平较低。行业内共同研发新技术,有利于先进技术的开发,企业获得的先进技术溢出明显,有利于企业主动吸收先进技术,最终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3) 人员流动效应。发达国家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较多,聚集着全世界顶尖的技术人才,能够吸引一批科研素质良好的人才进行研究开发活动,当跨国企业采用新建方式进行海外投资时,子公司可以雇用当地高技术人才或熟练劳动力,提升海外子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当子公司雇用当地高技术人才或研发人员,研发人员进入子公司后,将其所拥有的知识和经验带到子公司,提高子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促进子公司研发效率的提高;当雇用熟练劳动力时,可以提高子公司的生产效率,改变员工的人才结构,促进生产流程的改进。当跨国企业采用并购的方式进行海外直接投资时,可以保留原有企业的核心技术资源,整合原有企业的核心技术部门,直接利用原有企业的研发成果,掌握东道国企业的技术信息、研究设备和设施等研发资源,突破技术壁垒,促进技术水平的上升,产生逆向技术溢出效应。

(4) 市场竞争效应。在发达国家直接投资后,当地的市场竞争激烈,子公司要想在竞争中获有一席之地,必须加快自身产品的开发,提高自身产品的质量,促进产品升级,运用新产品扩大当地市场规模,在当地市场树立自身的品牌,子公司将会通过增加研发投入、提高产品开发经费支出、雇用高技术人才等方式加快新产品开发,市场竞争效应有利于激发企业自主创新与研发活力,加快企业技术研发步伐,适应市场需要不断进行设计创新。

(5) 公共效应。对外直接投资产生积极的宏观效应,通过影响贸易、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等发挥作用。受企业对外投资动机、行业与区位等因素的影响,投资与贸易之间既可能是替代关系也可能是互补关系,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的贸易增长与贸易结构产生影响。企业将低附加值生产环节转移到国外,在母国内保留核心生产环节,提高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提高母国企业的生产效率。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与边际产业扩张论对OFDI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解释,强调对外直接投资促进了母国产业结构优化。

2. 技术溢出跨国转移

技术水平落后国家的企业向技术水平先进国家的企业直接投资,在技术水平发达的国家设立子公司、研发中心或分支机构,收购或兼并当地拥有核心或先进技术的企业,直接吸收原企业的技术资源与研发成果,然后通过知识、人才与技术资源跨国流动将技术溢出传递回母国企业。技术流动是国际技术转移和技术扩散的重要途径,科技的发展为跨国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互联网的应用和普及加快了知识传递的速度,促进了知识的跨国流动,海外子公司与母国公司共享技术知识资源,技术溢出能够以知识为载体在母公司与海外子公司之间流动;海外子公司与母国公司之间的人才相互交流,母国企业可以将技术人员派遣到海外研发中心进行培训,接触国外先进技术研发活动,海外子公司也可以招揽高技术人才,向母国企业输送优秀的研发人才,促进母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海外子公司将研发产生的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传递回母国,与母国企业共享研发成果与技术资源,母国企业获得先进技术资源,母国企业技术水平提高。

图1 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

3. 逆向技术溢出与出口技术复杂度

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传递回母国后,母国技术水平上升,再通过技术进步效应、资源配置效应、产品质量效应促进母国出口技术复杂度提高。

(1) 技术进步效应。技术进步是促进自主创新与产品开发的重要推动力,OFDI逆向技术溢出促进了母国企业技术进步,提高了母国企业技术水平,推动企业技术升级,促进企业开发新产品的能力上升,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附加值,产品的技术含量大幅提高,直接推动了产品复杂度水平的上升。

(2) 资源配置效应。作为一个生产整体,子公司与母公司之间联系紧密,配合效率较高,海外子公司与技术前沿距离较近,研究与开发新产品是子公司设立的主要目的,子公司的技术研发活动是保持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前提,东道国的研发技术资源是子公司进行技术研发的有利条件,企业内部进行模块化分工,母国企业可以节省研发资本,减少母国企业的研发成本,重新进行资源配置,提高母国企业生产效率。

图2 逆向技术溢出与出口技术复杂度

(3) 产品质量效应。OFDI逆向技术溢出给母国企业带来新产品,同时母国企业结合市场需求,实现新产品的再开发,增强企业的核心产品优势,提高产品的技术附加值,促进生产产品的质量上升,产品质量上升有利于出口技术复杂度水平的上升。OFDI逆向技术溢出促进了母国企业原有产品质量的再提升,加快原有产品的设计创新,产品生产由低端制造向高端制造转变。

四、 实证分析

1. 指标选取与模型设定

(1) OFDI逆向技术溢出

在Lichtenberg & Potterie(2001)、李梅和柳世昌(2012)、刘宏和张蕾(2012)等对OFDI逆向技术溢出指标构建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行业OFDI逆向技术溢出变量。首先计算出历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获得的各国行业层面的研发资本存量,其次运用中国对各个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比重作为权重计算各个行业对外直接投资获得的总研发资本存量。

(1)

(2)

物资资本存量的计算方法仍然为永续盘存法,固定资本折旧率为5%,各国的固定资本数据来自于世界银行数据库(World Bank Database)。g行业的研发资本存量运用永续盘存法进行计算,折旧率为5%。各年j国g行业的研发支出额来自于OECD数据库,j国的样本国家选取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的16个发达国家。*《2015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显示,2015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前20位的国家和地区为中国香港、开曼群岛、英属维尔京群岛、美国、新加坡、澳大利亚、荷兰、英国、俄罗斯联邦、加拿大、印度尼西亚、卢森堡、德国、中国澳门、法国、哈萨克斯坦、老挝、南非、阿联酋、缅甸。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直接投资存量占到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90%。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总量在本文中指的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的16个发达国家和地区逆向技术溢出总和。除去英属维尔京群岛、开曼群岛等几个避税目的国以外,本文选取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较大的16个国家。这16个国家包括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加拿大、法国、英国、德国、瑞典、日本、韩国、意大利、西班牙、挪威、荷兰、比利时和匈牙利。中国各行业的对外直接投资(OFDIjt)存量数据来源于《2015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公报》,固定资本形成额和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来源于《2015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经网统计数据库。

由于各国的行业研发资本是按照ISIC REV.4进行编码统计的,而中国的出口产品是按照HS进行编码,在进行实证检验之前,需要统一样本数据统计口径,所以本文对ISIC REV.4与HS编码进行转换和匹配。本文的HS-6位数据来自于CEPII BACI 数据库,首先将HS1992编码与CPC Ver.2进行转换,然后将CPCVer.2与ISIC REV.4进行匹配,最后将HS1992编码与ISIC REV.4编码匹配,得到中国出口产品的ISIC编码类别。ISIC行业编码是两位,基于样本数据的连续性,本文最终匹配出20个行业的样本数据。*按照ISIC REV.4的两位编码,最终匹配出的行业为:03(渔业和水产业)、05(煤炭和褐煤的开采)、06(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07(金属矿的开采)、08(其他采矿和采石)、10(食品制造)、11(饮料制造)、12(烟草制造)、13(纺织品制造)、14(服装制造)、15(皮革和相关产品制造)、16(木材、木材制品及软木制品制造)、17(纸和纸制品的制造)、18(记录媒介物的印制及复制)、19(焦炭和精炼石油产品的制造)、20(化学品及化学制品的制造)、21(基本医药产品及医疗制剂的制造)、23(其他非金属矿物制品的制造)、24(基本金属的制造)、35(电、煤气、蒸汽和空调的供应),共20个行业。

(2) 出口技术复杂度

本文借鉴了Hausmann et al.(2007)、Xu & Lu(2009)的出口技术复杂度指数衡量各行业的出口技术复杂度,各行业的出口技术复杂度公式定义如下:

(3)

其中,EXjh指j国h产品的出口额;EXj指j国的出口总额;PGDPj指j国的人均GDP;PRODYh指h产品的出口技术复杂度。人均GDP以2003年为基期进行了折算,各国人均GDP的数据来自于世界银行数据库(World Bank Database)。

(4)

本文选取2003-2014年中国各行业出口的HS-6位数据,数据来源于CEPII BACI 数据库。

(3) 控制变量

除了核心解释变量OFDI逆向技术溢出,本文增加了资本密集度、外商直接投资、市场自由度、研发投入、出口规模与新产品开发水平作为控制变量。各个行业样本数据的统计口径为大中型企业。

① 资本密集度。以行业的固定资本存量与就业人数之比来衡量资本强度。固定资本存量以2003年为基期,运用永续盘存法按照5%的折旧率进行计算,固定资本的数据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就业人数来自于国研网数据库和《中国劳动统计年鉴》。

② 外商直接投资。以外资企业固定资产与行业企业的固定资产之比衡量外商直接投资水平。外资企业固定资产数据来自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③ 市场自由度。市场自由度以国有企业产值占整个行业产值的比重来衡量。国有企业产值的比重越大,说明该行业的国有经济比重较大,市场的自由度较低,各个行业的国有企业和行业总产值数据来自于《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

④ 研发投入。研发投入以各行业大中型企业的研发经费支出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来衡量。各行业大中型企业的研发经费支出和主营业务收入数据来自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经网统计数据库。

⑤ 出口规模。以大中型企业的出口交货值与大中型企业的产值之比衡量出口规模。各个行业大中型企业的出口交货值数据来自于《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

⑥ 新产品开发。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与产品开发的多样化,使得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大大加快,市场竞争压力促使企业加快新产品开发,新产品开发对于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具有积极影响,开发技术水平较高的新产品有利于出口技术复杂度水平的上升。以新产品产值与行业总产值之比衡量新产品开发水平。新产品产值的数据来源是《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结合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机制,参考已有研究文献,本文构建相应的实证模型如下:

LnETSit=α0+β0LnSFit+β1LnKit+β2LnFDIit

+β3LnGOVit+β4LnRDit+β5LnEXit

+β6LnNPit+μi+εit

(5)

其中,LnETSit指第t年i行业的出口技术复杂度;LnSFit指第t年i行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LnKit指第t年i行业的资本密集度;LnFDIit指第t年i行业的外商直接投资水平;LnGOVit指第t年i行业的市场自由度;LnRDit指第t年i行业的研发投入;LnEXit指第t年i行业的出口规模;LnNPit指第t年i行业的新产品开发水平。

从各个变量的描述性统计来看,如表1所示,各行业的研发投入比例较低,研发支出比重都不高,研发投入的标准差相对较小,行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标准差较大,说明各行业的出口技术复杂度之间存在较大差距。投资东道国各行业研发资本存量不同,使行业逆向技术溢出之间的差别较大,在各行业中国有企业发展水平不同,行业的资本密集度标准差较大,说明各个行业的资本密集度之间差异较大,各个行业新产品开发水平差别较小。

表1 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如表2所示,各变量的相关性检验结果说明,虽然个别解释变量的相关系数较大,但总体来说相关系数较小,各个解释变量的方差膨胀因子VIF值最大为3.26,说明各个变量之间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

表2 变量相关性检验

2. 实证检验

在式(5)中加入逆向技术溢出与出口技术复杂度的交互项,检验逆向技术溢出对出口技术复杂度影响的间接作用机制。

在实证检验中内生性问题可能会导致实证结果出现偏差,动态面板可以有效地解决内生性问题,所以本文运用动态面板实证方法对OFDI逆向技术溢出与出口技术复杂度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结果见表3。为便于比较,表3中同时列出了静态面板实证结果。

使用系统GMM的前提是扰动项不存在自相关和所选取的工具变量都有效。一阶自相关和二阶自相关的检验结果表明,在5%显著性水平差分GMM和系统GMM的扰动项差分都存在一阶自相关,不存在二阶自相关,Sargan检验的结果说明在1%显著性水平接受“所有工具变量都有效”的原假设,本文所选取的工具变量都有效,满足系统GMM的使用条件。

动态面板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滞后1期促进了当期出口技术复杂度水平的上升,逆向技术溢出的增加促进了出口技术复杂度水平的上升,逆向技术溢出水平提高1%,出口技术复杂度水平将上升0.13%。技术研发与逆向技术溢出交互项的影响系数为正,说明逆向技术溢出不但对出口技术复杂度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而且还通过技术研发促进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高。

表3 动态面板实证结果

注:***、**、*分别指的是1%、5%和10%的显著性水平,括号内为z值。

资本密集度是促进出口技术复杂度水平提升的积极因素,资本密集度增加1%,出口技术复杂度水平将上升0.23%。外商直接投资是促进出口复杂度提高的正向因素,外商直接投资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系数为0.1731,意味着FDI增加1%,将促进技术复杂度提高0.17%。市场自由化水平对出口技术复杂度具有正向影响,市场自由化水平上升1%,出口技术复杂度水平将提高0.09%。研发投入增加1%,出口技术复杂度水平将上升0.21%。出口规模是促进出口技术复杂度水平提高的正向因素,出口规模提高1%,出口技术复杂度水平将提升0.02%,出口规模因素在统计中并不显著。新产品的开发有利于出口技术复杂度水平的上升,新产品开发水平提高1%,将促进出口技术复杂度水平提高0.04%。

3. 稳健性检验

在进行稳健性检验时,本文运用了重新衡量被解释变量指标、变换实证方法和改变样本数据区间三种方法,检验结果见表4。

本文将样本数据分为2003-2008年和2009-2014年两个区间,分别进行实证检验,对实证结果进行稳健性估计,结果见表4。本文运用工具变量法进行实证回归,选取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16个发达国家各行业内的研发人员作为工具变量。发达国家各行业内的研发人员与中国OFDI逆向技术溢出有直接关系,研发人员能够通过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出口技术复杂度产生影响,但与中国各行业的出口技术复杂度之间没有直接关系。

表4中第1列与第2列是重新定义出口技术复杂度之后的实证结果,第3列与第4列是分为2003-2008年和2009-2014年两个区间的实证结果,第5列是运用工具变量法进行实证估计。各列的回归结果表明,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出口技术复杂度具有积极影响,这种影响的显著性没有发生变化,其他控制变量的显著性基本没有发生变化,说明表3中的实证结果是稳健的,行业逆向技术溢出与出口技术复杂度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

表4 稳健性检验

注:***、**和*分别表示的是1%、5%、10%的显著性水平,括号内数值为z值。

五、 结论与建议

本文首先分析了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机制,其次运用CEPII BACI 数据库的6位海关出口数据与ISIC REV.4编码进行匹配,得到中国出口产品的ISIC编码类别,统一样本数据的统计口径,基于ISIC REV.4的2位编码数据对OFDI逆向技术溢出与出口技术复杂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论认为,逆向技术溢出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正向影响在行业层面显著。资本密集度、FDI、行业研发投入、市场自由度、出口规模与新产品开发水平是促进出口技术复杂度上升的积极因素。

基于本文的研究结论,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第一,增加技术获取型直接投资,积极获取逆向技术溢出。鼓励有一定实力的企业通过加大对发达国家技术获取型直接投资,获得企业发展急需的技术和管理经验。第二,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和研发,提高企业技术水平。企业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创新促进产品技术进步,要充分重视产品创新和技术进步在出口技术复杂度提高中发挥的作用,重视技术人才的市场研发行为,提高企业的研发经费投入。第三,完善技术溢出传递渠道,加快逆向技术溢出转移。企业要完善企业内部的技术传递渠道,建立企业内部技术与知识的交流、分享机制,促进逆向技术溢出的学习与再利用,结合母国市场需要,对逆向技术溢出学到的技术进行再创新,形成母国企业的竞争优势。第四,抓住全球化机遇,建立全球研发体系。全球化为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提供了有利机遇,鼓励有实力的中国企业抓住R&D资源全球化配置的机遇,选择技术寻求型海外投资目的地,建立全球研发体系。

1. Anderson, J. E., M. Larch, and Y. Yotov. Trade and Investment in the Global Economy.CESifoWorkingPapers, No.6625, 2017.

2. Chen, V. Z., J. Li, and D. M. Shapiro. International Reverse Spillover Effects on Parent Firms: Evidences from Emerging-Market MNEs in Developed Markets.EuropeanManagementJournal, 2012, 30(3): 204-218.

3. Coe, D. T., and E. Helpman. International R&D Spillovers.EuropeanEconomicReview, 1995, 39(5):859-887.

4. Eck, K., and S. Huber. Product Sophistication and Spillovers from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WorkingPapers, 2014.

5. Hausmann, R., and D. Rodrik. What You Export Matters.JournalofEconomicGrowth, 2007, 12(1):1-25.

6. Kogut, B., and S. J. Chang. Technological Capabilities and Japanes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ReviewofEconomics&Statistics, 1991, 73(3):401-413.

7. Lichtenberg, F. Doe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Transfer Technology Across Borders?.ReviewofEconomics&Statistics, 2001, 83(3):490-497.

8. Oladi, R., H. Beladi, and N. Chau.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and Export Quality.JournalofEconomicBehavior&Organization, 2008, 65(1): 147-155.

9. Xu, B., and J.Y. Lu.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Processing Trade, and the Sophistication of China’s Exports.ChinaEconomicReview, 2009, 20 (3): 425-439.

10. 陈俊聪、黄繁华:《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技术复杂度》,《世界经济研究》2013年第11期。

11. 陈俊聪:《对外直接投资对服务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基于跨国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研究》,《国际贸易问题》2015年第12期。

12. 杜修立、王维国:《中国出口贸易的技术结构及其变迁:1980-2003》,《经济研究》2007年第7期。

13. 霍忻:《中国TSFDI逆向技术溢出对国内技术水平提升影响程度研究——基于溢出机制和影响因素的视角》,《世界经济研究》2017年第7期。

14. 鲁晓东:《技术升级与中国出口竞争力变迁:从微观向宏观的弥合》,《世界经济》2014年第8期。

15. 刘英基:《知识资本对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影响的实证分析》,《世界经济研究》2016年第3期。

16. 李梅、柳士昌:《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地区差异和门槛效应——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门槛回归分析》,《管理世界》2012年第1期。

17. 刘宏、张蕾:《中国ODI逆向技术溢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程度研究》,《财贸经济》2012年第1期。

18. 申俊喜:《后起国家技术寻求型FDI的特征及政策调整》,《现代经济探讨》2009年第9期。

19. 叶娇、赵云鹏:《对外直接投资与逆向技术溢出——基于企业微观特征的分析》,《国际贸易问题》2016年第1期。

猜你喜欢

母国复杂度逆向
逆向而行
母国环境规制对中国OFDI的影响研究
逆向思维天地宽
一种低复杂度的惯性/GNSS矢量深组合方法
求图上广探树的时间复杂度
私营军事安保公司人员责任追究之困境
某雷达导51 头中心控制软件圈复杂度分析与改进
出口技术复杂度研究回顾与评述
ODI逆向技术溢出的母国区域吸收能力分析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