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三级医院住院医师临床实践能力自我评价研究
2018-03-29欧云尉焦光源
■ 欧云尉 赵 梦 焦光源
为了解决各地临床医师队伍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1],促进各地区临床医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和同质,破解群众“看病难”的问题,保障分级诊疗工作有质量地推进和实施[2-5],在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在总结多年实践经验的过程中,2009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住院医师培训也是世界各国公认的培养合格临床医师的必由之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强调以岗位胜任力为培训的核心,因此,临床实践能力的提升在整个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在北京市13所三级医院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作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本研究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通过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发放问卷1 100份,收回有效问卷928份。
1.2.2 数据统计与处理。数据采用E p i d a t a进行数据录入,运用SPSS 19.0进行数据分析,并采用相关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住院医师临床实践能力自我评价
为了便于探究住院医师对自身临床实践能力的评价,笔者采用矩阵量表的形式进行处理,“最满意”为10分,“最不满意”为1分。调查显示,住院医师自身临床实践能力评价的平均得分为(7.31±1.71)分。
2.2 住院医师对工作制度了解情况与临床实践能力自我评价的关系
住院医师在参加培训工作中,其所表现出的工作状态包括对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的了解情况、参与科室日常工作等方面。在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制度安排认识层面,经相关性检验,住院医师对自身临床实践能力的评价与其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流程和相关制度的了解情况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1=非常了解,5=非常不了解),见表1。对轮转要求、相关法律法规、每天的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越了解,其对自身临床实践能力的评价越高。
2.3 住院医师日常工作参与情况与临床实践能力自我评价的关系
在住院医师参与的日常临床工作情况层面,经相关性检验,发现住院医师在其出勤情况(1=正常出勤,2=偶尔请假,3=经常请假)、参与科室日常工作(1=经常参加,5=从不参加)等方面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见表2。正常的出勤情况是保障住培工作培训质量的基础,同时,住院医师参与科室日常工作越积极、越深入,包括日常查房、病案讨论、抢救等工作,对其临床工作水平的提升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2.4 住院医师科研能力与临床实践能力自我评价的关系
在科研对临床工作所发挥的作用方面,研究显示,经相关性检验,住院医师参与课题情况与其临床实践能力水平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相关系数为-0.119,P=0.000),越是能够参与课题,并且具有明确分工的住院医师,其对自身临床实践能力的水平判断越高。
2.5 住院医师人际交往与临床实践能力自我评价的关系
在住院医师日常与接触人群进行交流沟通方面(1=非常频繁,2=经常,3=一般,4=偶尔,5=从不),研究显示,经常与日常工作中的接触人群进行交流沟通,与其对自身临床实践能力水平的评价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见表3。经常与上级医师、同级医师、护士进行交流沟通,能够在工作方面得到及时的指导和帮助,经常与患者、患者家属交流和进行健康宣教,不仅能够提升个人处理医患关系的能力,还能够保障住院医师时刻参与到临床一线的工作中来,增加临床经验,提升自身的临床实践能力。
2.6 住院医师工作满意度与临床实践能力自我评价的关系
在住院医师处理日常工作量的层面,调查显示,住院医师对培训时间和内容安排的合理性认可度、对当前工作应对情况(1=非常满意,5=非常不满意)与其对自身临床实践能力的评价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见表4。对当前培训时间和内容表示认可的住院医师,其在参与日常培训和工作过程中,通常会以一种较为积极的态度开展工作,进而能够更主动地促进其临床实践能力的提升。而对于当前的工作强度和工作量,感觉能够应对并较好完成临床实践工作的住院医师,会产生一种获得感,由此可以促进临床实践能力的提升。
表1 住院医师对工作制度的了解情况与临床实践能力评价的相关性分析
表2 住院医师参与日常临床工作与临床实践能力评价相关性分析
表3 住院医师人际交往情况与临床实践能力评价相关性分析
表4 住院医师工作满意度工作强度与临床实践能力评价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3.1 系统深入了解工作制度,提升工作主动性
有学者认为制度是多数人思想中普遍接受的习惯,还有的学者解释为是集体行为控制个体行为的载体。总而言之,制定制度的根本目的就是用来保障和约束个体行为,以达到价值最大化的目的。制度的本质因此表现为对个体行为实现了规则化、有序化和确定化[6]。
作为一项需要被某一群体认可并接受的制度,制度的内容与实施,与个体具体的行为之间存在紧密联系。本研究结果显示,住院医师的工作参与度与其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认知情况存在相关性。这也反映出个体在具体实施制度所规定的内容中,是一种理性的状态,而这样一种理性对其自身而言,就会在具体行为上得到反映。对日常工作流程和相关规则制度的了解和掌握,能够使得住院医师在日常工作过程中更加具有条理性,对各阶段需要学习和实践的内容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和掌握,能够有利于住院医师主动安排各自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进而提升自身的临床实践能力。因此,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能够充分了解和认知的群体,越能够主动参与到培训工作中,其对自身临床实践能力的评价越高。
3.2 经常参加集体活动,提升工作参与度
本研究显示,经常参加科室集体活动的住院医师,其对自身临床实践能力的评价越高。对于住院医师而言,其工作、学习、生活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临床科室中度过。因此,提升自身的临床实践能力,需要住院医师能够主动参与到科室的实践工作中,全身心地投入,增加自身的存在感,久而久之,就内化为一种自觉的行为,进而对整体的工作状态产生一系列正向的促进。在住院医师日常的生活中,应建立这种参加集体活动的意识,使自己能够主动融入到各类集体活动中去,包括党团组织、科室活动等,从思想上、意识上以积极的心态去参加集体活动,避免使自己逐渐游离于集体之外。
3.3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升工作幸福感
人际交往是住院医师每天都要经历和处理的事情,在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7-9]。研究结果显示,工作中的人际关系是影响住院医师临床实践能力的重要因素。在工作中,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保证人的身心健康[10]。可以想象,在一个融洽的工作关系中,无论是与上级医师、同级医师还是护士等其他群体,工作时的状态一定是心情舒畅的。但如果工作关系紧张、或工作关系根本对个体没有任何影响,这样的一种状态反而会使个体产生压抑、焦虑、情绪低落,影响工作的积极性。同时,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促进个体能力水平提高,提升工作质量的重要保障。在临床实践过程中,个体的作用有限,住院医师也会在实践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这就需要身边的人,包括上级医师、同级医师等群体,给予及时的帮助,可以是技能方面的,也可以是情感方面的。总之,无论何种类型的支持,都能够使个体的归属感增强,幸福感得到提升,进而促进工作的开展。
[1]亓玢.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对改善社会医疗卫生服务的作用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2.
[2]周晓敏,徐聃,刘凯,等.持续提升进修教育品质有效助推分级诊疗实施[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25(1):28-31.
[3]郝艳,唐凯,张国明,等.面向区域家庭医生与分级诊疗的健康服务平台建设实践与应用探索[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6,13(6):587-561.
[4]周洪双.啃下分级诊疗改革“硬骨头”[N].光明日报,2015-09-28(11).
[5]金振娅.分级诊疗:能否破解“看病难”[J].医院领导决策参考,2015(11):16-18.
[6]崔涛.论制度建设的重要性[J].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5):30-33.
[7]Brown JB, Boles M, Mullooly JP,et al. Effect of clinician communication skills training on patient satisfaction.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1999,131(131):822-829.
[8]Roter DL, Hall JA, Kern DE, et al.Improving physicians' interviewing skills and reducing patients' emotional distress.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 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1995,155(17):1877.
[9]Cegala DJ,Mcclure L,Marinelli TM,et al.The effects of communication skills training onpatients'participation during medical interviews[J]. Patient Education &Counseling,2000,41(2):209-222.
[10]骆风.和谐社会与大学生人际交往水平的提高——来自广东高校的调查和思考[J]. 中国青年研究,2005(6):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