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鳜”高效养殖技术模式
2018-03-29杨凯魏辉杰王青云夏儒龙郑翠华李波王辉武汉市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
■ 杨凯 魏辉杰 王青云 夏儒龙 郑翠华 李波 王辉(武汉市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
鳜鱼具有体形优美、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特点,是我国传统的高档淡水产品,享有“淡水石斑”的盛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鳜鱼的市场需求量也急速升温。鳜鱼养殖是门槛高、风险高、技术要求高的“三高”产业,我省的鳜鱼养殖无法满足当前市场对鳜鱼的扩张性需求。夏秋季是鳜鱼上市淡季,受供需影响,夏秋季鳜鱼市场价高达60~80元/kg,比传统模式高20元/kg。
长江中游地区是鳜鱼种质资源的主要发源地,其流域的湖泊群是鳜鱼天然的栖息地和肥育场所,湖北是千湖之省,具备发展鳜鱼产业的资源和区位优势。为此,武汉市农业科学院水产所通过放养优质种苗和关键养殖技术的调控,使鳜鱼养殖在100d内上市(即在国庆节之前上市),达到缩短养殖周期,减少风险,显著提高鳜鱼养殖收益。
1 材料和方法
1.1 种苗来源
种苗来源于武汉市农业科学院水产所自行培育的优质大规格苗种,规格整齐、游动活跃、无病无伤。
1.2 养殖池塘
养殖示范地点位于武汉市东湖开发区豹澥街,标准精养池塘6个,单个池塘面积均为10×667m2,水深2.0~2.5m,池塘淤泥20~30cm,长方形,排灌方便,水源外接梁子湖。每个池塘配备2台1.5Kw叶轮式增氧机。3口池塘放养鳜鱼,3口池塘配套饵料鱼。
在鱼苗放养前15d,用生石灰带水(5~10cm水深)进行清塘消毒,用量为150kg/667m2。第2d注入新水,并培肥水质,保持池塘水深1.0m左右。池塘进水口处用80目的聚乙烯网袋系好,为了避免冲水时脱落,网袋长度不少于5.0m。
1.3 鳜鱼种苗放养
放养时间为6月1日,放养密度为1,000尾/667m2,放养在3口10亩的池塘中,总放养量为30,000尾,养殖周期为100~110d。放养鱼种要求体质健壮、无病无伤,入池前用3%的食盐水消毒。
1.4 饵料鱼配套
1.4.1 同池配套饵料鱼放养
5月10日,在鳜鱼鱼种下池前20d,向已清理好的池塘投放麦鲮水花8,000万尾,放养密度267万尾/667m2,使鳜鱼下池时有足够适口的基础饵料鱼。
1.4.2 饵料鱼专养池苗种放养
饵料鱼池塘面积按照鳜鱼养殖池塘面积的1∶1进行配套,每个试验池按3口池配备养殖饵料鱼,单口池塘面积10×667m2。在鳜鱼下池前10d~15d,陆续分批放养饵料鱼,间隔3~5d依次放养麦鲮水花60万尾/667m2、80万尾/667m2、100万尾/667m2从配套原塘中起捕鲮鱼乌子2,800斤,约2,400万尾,分入饵料鱼池塘。
表1 鳜鱼池塘的鱼种放养情况
表2 饵料鱼池苗种放养及轮捕模式
表3 鳜鱼池塘养殖结果
1.5 养殖管理
1.5.1 投喂管理
根据鳜鱼的生长情况,投喂充足、适口的饵料鱼。鳜鱼下塘后,视池塘中饵料鱼的消耗情况,发现饵料鱼不足时,及时从饵料鱼专养池中采用轮流起捕、逐渐稀疏的(见表1)分批捕起适口的麦鲮饵料鱼投喂,适口规格以饵料鱼全长占鳜鱼全长的50%~60%为宜,一般每次投喂量以够鳜鱼4~5d的食用量为宜。投喂前,饵料鱼用3%的食盐浸浴消毒。
1.5.2 水质管理
试验池每隔5 ~7 d 向水体泼洒微生态有益菌(EM菌,武汉中博水产生物有限公司生产?),用量为1,000mL/667m3,调节水质,使池水始终保持清爽,透明度为20~30cm。试验期间,定期进行水质监测,适时开启增氧机。试验期间,池塘溶氧≥5mg/L,pH值为6.5~8.5,氨氮浓度<0.025mg/L。
1.5.3 疾病防治
每天早晚巡塘,观察鳜鱼的摄食、活动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检查病因,对症处理,确保鳜鱼的健康生长。
1.6 评价指标测定
每隔30d抽样20尾鳜鱼,测量其体长、体重,然后计算其平均体长、平均体重,日增重、日增重率;测量和记录鳜鱼生长、摄食及成活情况。试验结束后,统计收获情况。日增重和日增重率按下列公式计算:
日增重(G)=(W1-W0)/t
日增重率=2×G/(W1+W0)×100%
——G:平均日增重,W1:期末体重,W0:期初体重,t:养殖天数。
1.7 数据处理
所得数据用平均值±标准差( ±s)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鳜鱼的养殖结果(见表3)
由表3可以看出,三个池塘平均存活率达到83.1%,从商品率角度看,商品率高达80.2%(个体达到0.45kg以上),总产量达到13,044Kg,亩产量达到434.8 kg(见表3)。
2.2 鳜鱼的生长情况
测量发现,“百日鳜”养殖模式的生长旺季主要集中在7月~9月份,生长曲线趋近斜直线(见图1)。由表5可以看出,日增重率和日增长率随着养殖时间的增加不断降低。
2.3 饵料鱼配套与投喂
该模式下鳜鱼养殖生长期为5月下旬~9月中旬,饵料鱼配套采用麦鲮作为饵料鱼,投喂饵料鱼的数量及月份比例见表6。由表6可知,总共投喂饵料鱼52,100kg,饵料系数为4。
饵料鱼的投喂,随着鳜鱼的生长,饵料鱼投喂量增加,生长旺季,加大饵料鱼的投喂量,如3个密度组在7月~9月份饵料鱼投喂量占总量的比例均达到20%以上。
2.4 经济效益分析
由表7可知,30亩池塘产鳜鱼13,042.5Kg,总产值达到772,207元。60亩池塘总利润达到499,732元,亩平利润达到8,329元。
表4 2011年度鳜鱼生长测量结果
表5 鳜鱼养殖饵料鱼消耗量及月投喂比
表6 鳜鱼养殖池投入产出情况 (单位:/667m2)
3 小结与讨论
3.2 “百日鳜”养殖技术模式
健康高效的管理技术是“百日鳜”模式的关键。合理的放养密度是提高鳜鱼成活率、单位面积产量、产值的重要措施之一,放养密度的高低与池塘环境、饵料鱼供应、养殖技术水平等因素密切相关。华中地区鳜鱼养殖一般分为早秋、冬春、夏季上市模式,市场价格成呈明显的季节性差异。大多数养殖户采用传统冬春季节上市养殖模式,导致鳜鱼通常在冬季集中上市,市场价常低至50元/kg以下。而通过放养早批大规格鳜鱼苗,投放合理的养殖密度(1,000尾/亩),供应充足的饵料鱼强化培育,在100d内将鳜鱼快速养成商品鳜,于九月中旬上市的养殖新模式,价格稳定在60元/kg左右,是提升养殖者经济效益重要模式。
3.1 优质的种苗
优良的翘嘴鳜良种是高效技术模式的基础。武汉市农科院水产所在鳜鱼的育种、养殖技术新模式创新等方面已有30多年的研究史,在国内首次成功开展了翘嘴鳜与斑鳜杂交育种。近年来,采用群体选育、家系选育、性控育种技术等方式,鳜鱼生长速度提高15%以上,抗逆性显著提升。在养殖示范中,坚持推广经过改良的长江土著品种,确保种苗良种化和本土化,从种苗角度确保广大养殖户的成功。
3.3 全方位的技术服务
全方位的技术服务是“百日鳜”模式的保障。武汉市农科院项目服务团队从养殖设计、种苗供给、综合防控、销售运输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撑。产前技术咨询、技术方案设计;产中优质鳜鱼种苗供应,水质调节及鱼病防治药物指导、鱼病咨询及远程诊断服务、养殖技术服务等;产后市场信息服务指导、产品服务。专家组每周前往现场指导服务,全天24h提供电话和微信视频指导。对养殖中出现的突发问题,积极寻求解决方案,亲临现场确保问题解决,为养殖户排忧解难。
3.4 水质调控与病害综合预防
鳜鱼池塘病害防控以养水、护水为主,通过健康的水质达到鳜鱼生长健康良好的效果。池塘水质始终要保持鲜嫩、清爽,溶氧充足,透明度保持在30~50cm。池塘饵料鱼投喂总量增加,池塘的负载力较大,对溶氧的要求也较高。由于养殖密度高、水温高和粪便量增加,在养殖后期极易出现水质过肥的情况。因此,定期向池塘中投放水质调节剂和底质改良产品,合理使用增氧机,对稳定池塘水质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