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荣宝斋
2018-03-29吕宗伟唐珂
吕宗伟 唐珂
根据都梁的小说《百年往事》改编而成的《百年荣宝斋》是一部反映中国文化演变历程的电视剧,该剧讲述了荣宝斋品牌的发展,讲述了它如何逐渐演变成全国知识分子心目之中的“朝圣之地”。曾几何时,参加科举的学子到了京城必来琉璃厂荣宝斋,荣宝斋经过几代人的苦心经营,终于在当代文人心中坚竖起了一块文化诚信的金字招牌,人们可以通过荣宝斋这个窗口追溯中华五千年的传统文化。
300年老字号传承国粹
书画创作离不开“笔、墨、纸、砚”这文房四宝,而说到文房四宝,便没人不晓得琉璃厂文化街。琉璃厂,顾名思义,曾是烧制琉璃瓦件的地方。民国时期,这里形成了以书店、古玩店、字画店、南纸店为特色的文化街市,在这条街上,诞生了许多跟字画文玩相关的老字号,荣宝斋就是其中的一家。站在那栋古老的宫楼前,仰望“荣宝斋”的匾额,能感受到悠久的历史韵味和沧桑美感,那是一种震撼心灵的磅礴大气,是一种让人感动的精致温婉,是一种令人心胸浩然的生生不息的文化根脉。
荣宝斋前身为“松竹斋”,是一位姓张的浙江绍兴人在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创办的,最初是一家出售书画用纸、笔墨砚台的小型南纸店。南纸并不是纸的一个种类,它是老北京对南纸店所经营的文具的一个统称,这些“南纸”主要包括南方的笔、墨、纸、砚等,因此而得名。松竹斋由于信誉好、服务周到,受到了文人墨客的普遍欢迎,逐渐兴盛起来,后来便开始承办科举考试时使用的“官卷”用纸,以及官员们使用的奏折。“官卷”和“官折”在一段时期内曾是松竹斋稳定的大宗收入。
1894年,经理庄虎臣取“以文会友,荣名为宝”之意,将店名改为“荣宝斋”,并请当时著名的大书法家陆润庠题写了匾额。这个名号代表着中国传统的进取和传承精神,这种精神,使得荣宝斋历经百年荣辱兴衰,与民族文化唇齿相依。在这期间,荣宝斋收藏了历代书画珍品与齐白石、徐悲鸿、黄宾虹、李可染等近现代艺术大师的作品,为中国传统文化在艺术领域的发展开辟了一条壮阔之路。
新中国成立以来,荣宝斋得到了朱德、周恩来、陈毅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关怀及鲁迅、郭沫若等文化巨匠的手泽。在国际上,得到了包括丹麦女王玛格丽特及亲王、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新加坡资政李光耀和法国驻华前大使毛磊等各国政要及国际友人的青睐和热爱。
如今,荣宝斋已形成以收藏、书画经营、文房用品、木版水印、装裱修复、出版印刷、拍卖、典当、展览、教育培训等于一体的综合性中央文化企业,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民族文化企业,更是世界艺术领域不可多得的精神宝库。新店开业后,除了出售文房四宝、名人书画外,荣宝斋又开始发展笺纸的经营。1896年,荣宝斋专门增设了“贴套作”机构,开始自刻、自印、自销笺纸,由于产品质量高,一时间声名鹊起。传统的笺纸又称诗笺、信笺,是以传统雕版印刷方法在宣纸上印以精美、浅淡的图饰,作为文人雅士们传抄诗作或信件往来之用。从20世纪30年代起,荣宝斋刻印了大量风格新颖、品质极高的笺纸,而在这里面,有着鲁迅和郑振铎两位先生的卓越贡献。
酷爱传统艺术的鲁迅,一直就对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笺纸十分喜爱,也时刻关心着制笺艺术的命运。郑振铎曾在北平得到不少笺纸,却不舍得自己用,常当作礼品送给朋友们。
笺纸曾经在明朝盛行一时,崇祯年间出版的《十竹斋笺谱》是我国制笺艺术的珍品。到了清朝时期,这项艺术便逐渐衰颓。鲁迅和郑振铎为了抢救这项艺术,在1933年搜集、编辑了《北平笺谱》,委托荣宝斋出版,第二年又请荣宝斋翻刻了明代的《十竹斋笺谱》。为了《北平笺谱》和《十竹斋笺谱》这两部书的出版和翻刻,鲁迅和郑振铎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和精力。两人一个住在上海,一个住在北平,所有出版事宜,都是他们靠频繁的书信往来和郑振铎在京、沪两地的不断奔走完成的。从1933年2月到1935年9月间,鲁迅写给郑振铎的信件就有近百封,郑振铎也曾5次赴上海与鲁迅当面商议。
“此番成绩,颇在预想之上也。”这是1933年末《北平笺谱》出版后,鲁迅在给郑振铎的信中写下的欣慰之言。由于第一版仅印了100部,很快就被抢购一空,于是不久后《北平笺谱》又再版了100部。此时的鲁迅先生更为欣喜,他说:“《北平笺谱》如此迅速成为‘新董’,真为始料所不及。”
有了《北平笺谱》的成功,鲁迅和郑振铎决定委托荣宝斋重刻明代的《十竹斋笺谱》。于是,从1934年开始,勾描、刻版、印刷、装订,历时7年之久,直到1941年《十竹斋笺谱》才全部完成。鲁迅先生没有等到这一天便与世长辞,但他在1935年曾收到过《十竹斋笺谱》的第一卷,已喜悦至极:“我虽未见过原本,但看翻刻成绩的确不坏。清朝已少有此种套版佳书,将来怕也未必有此刻工和印手。”
的确如鲁迅先生所言,荣宝斋的刻工和印手的确创造出了奇迹,“木版水印技艺”2006年正式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文化衍生品续写辉煌
荣宝斋美术馆展出的“荣宝斋藏品系列展”《百花齐放》部分是郭沫若1958年在《人民日报》上陆续发表的101首咏花诗的总称,其中有《牡丹》《春兰》《荷花》《向日葵》等,但100首诗仍不能完颂大自然花朵的全貌,于是最终以第101首《其他一切花》作为概括。
郭沫若的诗作创作完成后,建议荣宝斋邀请画家配画,以传统的木版水印形式印制出版。荣宝斋当时的老经理侯恺欣然采纳了这个建议,请郭沫若以册页规格,毛笔手书这101首《百花齐放》诗;同时,侯恺还邀请著名花鸟画家于非闇、田世光和俞致贞三位先生精心绘制,又调集了勾、刻、印、裱等部门的优秀技师投入制作。1962年,这部集诗、书、画和木版水印于一体,体现新中国木版水印技艺最高水平的《百花齐放》画册正式出版,即刻在我国文化领域产生巨大反响。
300多年来,荣宝斋汇集了众多书画名家,其中不乏齐白石、徐悲鸿、李可染等名画家,也有溥杰、启功等大书法家,还有鲁迅、郭沫若、郑振铎、于右任等文化名人。荣宝斋集大家名流于一所,揽“木版水印技艺”和“装裱修复技艺”两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于一身,将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和技艺推向市场、发扬传播,以老字号的魅力引领传统艺术的新潮流。
当代学者余秋雨先生参观完荣宝斋后,在留言簿上留下了这样一句感言:“荣宝斋就是一个美丽的中国故事!”如今,这个故事又续写了新篇章,2017年应运而生的荣宝斋文化发展(北京)有限公司,将中国源远流长的“茶文化”引入荣宝斋传统文化艺术意境中,着力传承、发展古法制茶经验,甄选著名书画家经典作品与中国茶之优选精品搭配,精心打造荣宝斋专属系列的收藏茶、礼品茶、定制茶、品饮茶,将荣宝斋传统之书画强项与精致茶品巧妙糅融、互为诠释,并通过“琴棋书画、诗茗香花”等多种活动形式进行交流,推广中华文化。
荣宝斋馆藏资源博大精深,美不胜收,是开发文化衍生产品的源头活水,荣宝斋文化发展以全新的战略眼光和艺术感悟,基于荣宝斋品牌及其丰富的馆藏作品与艺术领域资源,让沉淀的馆藏资源精品舒展身姿,与现代灵感相结合,与现实消费相交集,幻出千姿百态的文化创意衍生品。未来,荣宝斋文化发展将持守这份300多年的文化自信,致力于让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真正走进生活,走向世界各地,让源远流长的东方文化成为一种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