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
2018-03-28隗澳宁
隗澳宁
摘 要:作者通过读龙应台的作品《亲爱的安德烈》一文,感悟到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中的一些问题和父母对孩子的内心期许,体会到父母与子女之间深厚却又微妙的关系,更对人生有了新的感悟和思考,这本书起到了教科书的作用。
关键词:母爱;代沟;感悟
一、作者简介
龙应台,台湾作家,华人世界率性犀利的一支笔,做母亲后自称开始上人生课,至今未毕业。代表作《野火集》《目送》《孩子你慢慢来》。
二、《亲爱的安德烈》简介
安德烈十四岁时,龙应台离开欧洲,到台北工作,再次见到儿子时,安德烈已经十八岁了,母子二人变得很陌生,他们之间隔三十年,也隔着东西文化,但龙应台与安德烈尽自己的努力,坚持三年通信,安德烈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龙应台也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
三、文段摘抄+赏析
1.安德烈,我和席慕蓉的看法是一致的:上一百堂美学的课,不如让孩子自己在大自然里行走一天;教一百个钟点的建筑设计,不如让学生去触摸几个古老的城市;讲一百次文学写作的技巧,不如让写作者在市场里头弄脏自己的裤脚。玩,可以说是天地间学问的根本。
感悟:玩耍,可以释放孩子最质朴、深邃的天性,可以帮助孩子塑造一个伟大的灵魂。如今的教育方法,把孩子关在牢笼里,机械的灌输概念,把孩子的头脑变得麻木。只有玩耍,才能让孩子拥有求职的欲望,不断探索、掌握天地间的奥秘。
2.父母亲,对于一个20岁的人而言,恐怕就像一栋旧房子,你住在里面,她为你遮风挡雨,给你温暖和安全,但是房子就是房子,你不会和房子去说话,去沟通,去体贴,讨好她。搬家具时碰坏了墙角,你也不会去说对不起,父母啊,只是你完全视若无睹的住惯了的旧房子吧。所谓父母,就是那不断对着背影既欣喜又悲伤,想追回拥抱又不敢声张的人。
感悟:父母对于自己的孩子,永远不会抱怨,不满,他们只是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与光阴,只是为了让孩子能过的舒心,父母或许需要孩子伸出手,陪着自己度过余生,但父母更希望孩子不要犹豫,独立的开拓一片天地,父母,就是無私奉献、不求回报、最伟大的人。
3.什么样的工作比较可能给你快乐?第一,它给你的意义;第二,它给你的时间;你的工作使你觉得有意义,你的工作不绑架你成为工作的俘虏,容许你去充分体验生活,你就比较可能是快乐的。当你的工作在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感悟:工作是生活必须完成的事。只有把工作看作享受与放松,我们才能拥有快乐的生活,心灵得到充实,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不要把工作看作负担与任务,要让它成为生命的一部分,努力学习,努力找到属于自己的工作。
4.无法表达自己的人——不论由于贫穷,或是由于不自由,或是单单因为自己心灵的封闭,而无法表达自己的人,我最同情,为什么这样回答?因为我觉得,人生最核心的目的——如果我们敢用这种字眼的话,其实就是自我的表达。
感悟:无论遇到多少困难与折磨,都应该努力地把自己内心深处的思想表达出来,让他人知道,你所拥有的梦想与期盼,让世界听到你的声音。或许这对于某些人来说,有一些困难。但也要大声说出来,因为这也许是你来到这世上最深刻的印记,也或许能为世界增添一抹亮色。
5.至于人们的期待,那是一种你自己必须学会去抵御的东西,因为那个东西是最容易把你绑死的圈套。不知道就不要说话,傻就不装聪明。你现在明白为何我推掉几乎所有的演讲座谈,上电视的邀请吧?我本来就没有那么多知识和智能可以去讲。
感悟:身边其他人对你的期待与尊敬,有时候尽管会让你产生一定的动力,但有时还会让你产生压力与厌烦情绪,整日疲于奔命。与其终日厌烦烦恼,不如保持自己的本性。让自己的心灵永远保持纯真与质朴也不要故作虚伪,给自己戴上面具,让自己的心灵带上枷锁,疲惫不已,努力做好自己,表里如一。
全书感悟:读完了《亲爱的安德烈》我仿佛又重新认识了眼前的这个世界,人生的苦与痛,欢与笑,父母与子女之间深厚却又微妙的关系。这真是一本人生的教科书,指点我们在人生之路上走的更加顺畅美好与光明。
正处于叛逆期我们,或许也曾像安德烈一样,与母亲无话可谈,不愿母亲干涉自己,两人渐行渐远,但如今凭这三十六封深沉细腻的家书,安德烈已真正地认识了自己的母亲,我们为何不能重新拾起童年时与母亲亲密无间的关系呢?无论如何,都应努力与母亲沟通,打破深远的代沟,让母亲融入我们的圈子,伴着阵阵松风,携手走过余生。
书中不仅是母子之间温暖的问候与关切,更有对政治文化的探讨。东西文化的差异,令安德烈充满了疑惑,德国的低调与严肃令他一时无法明白台北的喧嚣与急切,他甚至怀疑台北没有文化。文化究竟是什么,多少年的历史积淀,才能成就一个国家的文化。这种文化究竟起什么作用。不同的国家,会生成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时期,也会生成不同的文化,毋庸置疑的是,它都为这个国家,这个时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道德与人性,在母子二人的书信中也多次体现,面对社会上种种不幸与悲伤,我们没有办法去消除,我们也不能因此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难道我们便可以没有道德,没有人性了吗?安德烈无奈的问母亲,母亲用她多年的经历告诉儿子:道德不一定要轰轰烈烈,只要做自己力所能及得,在心中拥有行善的愿望就是在积德中小小迈进了一步。
这本书,不仅仅是母子之爱。更是社会之爱。它可以净化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拥有坚定的信念,勇敢地踏上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