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山水神话传说中的山水观解析
2018-03-28杨雅婷
摘 要:恩施山水神话传说是恩施先民审美观念的表达,它们传达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信念。山水激发了先民的诗意想象,这些想象成为与山水相关的神话传说,饱含着他们对自然的理解,也是他们对与自然相处之道的呈现。山水是他们生存的家园,山、水、人终在这方土地上化为一体,诗意地栖居,展现着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山水观;山水图腾;家园意识;灾难记忆
湖北恩施是少数民族聚居地,以土家族和苗族居多。地处山地地区,恩施先民生活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这过程中,恩施先民与山水之间的关系就更为密切,其山水神话体现了人与自然亲近的观念。山水为之提供生产原料和生存资料,是当地人赖以生存的根本。
一、山水神话传说:审美传统的活标本
山水神话传说是审美传统的活标本。神话保持史前先民对山水的原初观念,传说则是后世民间流传的相关故事。神话传说作为文化化石,保存着一个群体对山水最为本真的观念。
先秦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人们在认识自然的基础上改造自然,使得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质的改变,从对自然的恐惧敌对转而对自然产生美的感受,继而人们以审美的角度审视自然、关注自然,驻足山水,体会山水带来的舒畅之感。《诗经》中的许多篇章都是对大自然山光水色的赏悦和体味,山水成为情感的象征,被借以抒发复杂的情感。除《诗经》以外,《论语·雍也》中也有“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表述,孔子以山水喻德行,使山水成为文人的精神依托。老子朴素辩证的道家哲学精髓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强调自然乃“道”之根基,强调返璞归真,回归自然,主张达到天人合一之境界。
魏晋时期,文学走进了自觉阶段,自然山水完全成为审美关注的对象。从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诗词,明显反映了当时的士大夫已经开始以“审美”的眼光观照自然山水,从崇尚自然到关注自然,又从关注自然到欣赏自然,达到了物我合一的状态。
总之,中国古代山水神话传说作为后世审美传统的原初形态,对于研究一个地域及民族的真实本性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这种原初形态在后世文人那里发展成为以“山水”为审美对象的文化传统,而少数民族聚居的富有山水的地方,由于文化融合以及这些地区人们与山水之间所具有的天生的亲密关系,这些地区的山水神话传说保留了早期文化信念的活标本。
二、仙居恩施的诗意想象和诗性生存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处山区,全州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河流45条,自然环境优美,是一个依山傍水之地。恩施不仅仅有秀丽的山水,还有大量解释山水缘起的神奇的神话传说。在这里,优美的山水风景与奇特的神话传说相互支撑,组成了仙居恩施的独特审美文化景观。山水激发了人们的诗意想象,这些想象便成为与山水相关的神话传说故事。因此,人们既生活在山水中,又生活在故事中。
在神话传说《望儿山月亮崖背子石》中就解释了山的形态:明朝隆庆年间金洞土司王之胞弟覃璧因不满王兄草菅土民之命,杀兄夺印并领兵聚首一山寨。明朝派一万官兵前来围剿,并用计将覃璧擒获。覃璧因上当被擒懊悔不已,大悔寨①因此得名。覃璧被押往京城以后,其母不知他已被罚去边塞打仗去了,天天爬到一座山上呆呆地望着北边,期盼儿子能够早日回来,风吹散了她的头发,“她就把镜子挂在山崖上面,对着梳理。天长日久,镜子就嵌在山崖上了,像个月亮。以后,这壁崖,就叫月亮崖②”。日盼夜盼,覃璧一直没有回来,他的母亲就站在这座山上,眼泪流干了,再也没有回家去。“不管春夏秋冬,风雨寒暑,她日日夜夜地一动也不动地站在那里,终于变成了一座山峰。这座山峰,朝着北方,佝偻着背,呆立远望,后人就叫它望儿山。”③覃璧的妻子也背着儿子,牵着女儿四处寻找丈夫,却怎么也找不到覃璧,“最后母子三人站在一个山头上,化成了石头。这石头恰像一个母亲背着孩子,手里还牵了个小姑娘。后来,人们叫它背子石④”。这个传说中,人物同地形相结合,将人物故事融入到对山的解释之中,以山释人,以人观山。在自然环境中,山的形成是自然的结果,但是古人当时对自然的认识有限,他们把自己的认知与自然形态相结合,山的形状恰如月亮,这样的比拟,正是对自然环境的理解。当人看到眼前的山,对于其有特点的形态便会加以猜测。在没有科学的勘测的情况下,先民就通过自己的想象去揣摩山的形成原因。
除了对山的形态,山水神话传说中还有对水的源头的猜想,最有代表性的是《龙洞河》。在这个神话传说中,解释了龙洞河水的源头。很久以前,恩施是一片焦土,日子十分清贫。在母猪岩附近,住着黄家两兄弟,哥哥叫大龙,弟弟叫小龙。他们来到东海边想找东海龙王借水,一个柱拐杖的白胡老汉为兄弟俩指点迷津,按照老人的指示行事,大海开了一条水路,兄弟俩直奔龙宫大殿,拜见老龙王,把借水的事叙说了一遍。由于东海离家乡如此遥远,水不能流过去,要借水,二人需变成“龙”从海底钻个洞,直通家乡,代价就是变成龙后就永远变不成人了,他俩头上各长出一只角,便朝着家乡的方向钻起洞来。后来,他俩为了让水流的更多些,便分开钻,钻出两个洞口,大龙钻的洞在母猪岩的北头,小龙钻的洞在母猪岩的南头,滔滔不绝的水源从洞里哗哗地流出来,从此恩施变成了山明水秀之地。恩施人只见这长流不断的水,却不见两兄弟回来,为纪念他们,便将其取名为“大龙洞”“小龙洞”。现实生活中,龙洞河上游确有一个洞口,两个出水口,从洞口往下有一深潭,潭水积满溢出,顺流而下,形成了龙洞河,这与传说中的描述极为相似。
在恩施境内的武陵山区高寒地带——宣恩县椿木营乡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勾腰捡起铜钱坝(勾腰坝、铜钱坝),白岩壁顶开莲化(白岩溪、莲花台),漆树坝上吹唢呐(漆树坝、唢呐溪),龙眼无水是干坝(龙眼坪、干坝),五子便把棋来下(五子岩、棋盘格),蚂蟥穿过烂泥坝(蚂蝗坝、烂泥坝),将军站哨寮叶垭(将军岩、寮叶湖),白水哗哗人字崖(白水沟、人字崖)。同时在《七姊妹山和五子岩》⑤的神话传说中也描述:这里风景别致,处处鸟语花香,炊烟袅袅,土地宽广肥沃,种的茶味微绵甜,饮之令人神清气爽,回味无穷,世人称之为“山茶”或“仙茶”,也叫“糖梨叶”。种的竹子名叫“神竹”,其竹沥竹笋药食两用。现地名有“神竹台”、“甘竹坪”即由此而名。七位歌舞仙女飞出天庭,游览山山水水,发现这里有许多天然石洞,洞外山泉奔流,塘水波光潋滟、清秀静谧,这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安逸生活深深地吸引着七仙女,她们便決定与在此地定居多年的神农氏五子结为夫妻,一起劳作、生活。他(她)们生儿育女、乐享天年的第三年,天庭发现他们的踪迹,前来捉拿,十二人都誓死不回天庭,天帝震怒,将七仙女原地惩戒,变为七座连体排列高耸的石柱岩山(今七姊妹山),永受风雨雷电的折磨;将“五子”则推出十里之外的后坝地域惩戒,变为五座连体石山(今五子岩)。使他们夫妻之间可望而不可及,永受爱情思念的折磨。
现在,七姊妹山里,稀有的原始古生物群落仍然在旺盛的繁衍着,如珙桐(鸽子花树)群落,泥炭藓群落大面积存在,这里是树木葱郁、花果满山、药草遍地、五谷飘香的世外桃源,堪比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桃花源”,胜过九重天上的神仙之地,这就是神不愿走,仙执意留的“仙居恩施”。这些神话传说,在与特定的自然景观结合之时,不仅能让人感受到生态环境的自然美、意境美,更能在山水之间找到崇高的精神美、品质美,从而达到自然与人文相融,人魂与自然魂的交相呼应,达到和谐美的状态。
总之,这些对于山水生成,山水由来的解释虽然略显荒诞,但作为一种雏形的艺术作品,却不失其生动、形象和神奇之美,在后人的审美中,它赋予了自然山水形态美的意义,为人们感受和领会山水自然美的意义提供了立体感十足的审美艺术形象,也为后人留下了一笔丰富的自然文化遗产。
三、山水图腾与家园守护者
山水可以看成是恩施先民的图腾。“图腾”一词来源于印第安语totem,意思为“它的亲属”,“它的标记”。恩施先民对山水的图腾崇拜意识是基于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和对自然的无知产生的。“龙”、“凤”、“马”等一系列代表山水形象的创造受到恩施先民的崇敬,先民们相信它们不但不会伤害自己,而且还能保护自己,除此之外,还期盼能够获得它们的超人的力量,勇气和技能,这就显现出恩施先民的图腾崇拜意识,这种意识从本质上看显现为恩施先民对自然山水的崇拜。
在恩施山水神话传说中,山水被看作是恩施先民的家园守护者,山水赐予人神性,赋予人神力。一方面山水本身就是神话力量的代表,另一方面,人在山水环境中修炼,获取神力。在《龙洞河》中,大小龙为了恩施的生存环境奉献出自己的血肉之躯,水的神话力量使他们成为有神性的“龙”,为当时的这片焦土带来了生命之源。在《清江水是怎样变清的》中,孽龙作怪,冲毁房屋、淹没田地,颗粒无收。江流儿“捡儿”作为被水孕育的人类,带着水赐予的神力制服了恶龙,为民除害。
在《凤凰冠和挖断山》中,童男童女在山水环境中生活、修炼,获取了神力,化身凤凰抵御并惩罚昏君和奸臣,保护生态环境及山中百姓,“随后它们双双飞到正在挖的那座山上,永远守卫在那里。”从中说明,“凤凰”作为一种图腾在先民心中成为山的象征、百姓的守护神,取名“凤凰冠”来纪念童男童女既是对山的神话力量的崇敬,又有获取神话力量的向往,体现出了恩施山水神话传说中的山水图腾意义。《关口石龙》中,小石龙为帮助穷人过上好日子,在山洞中与神牛一道修炼,化身为“龙”与地主抗争,虽自身被困于景阳关之上,未能完成帮助百姓致富的心愿,但惩罚了作恶的地主及骗财的老端公,使他们落入清江,被水吞噬,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山水帮助小石龙完成了他未竟的心愿。
《土家神马》中的“神马”无疑显示了恩施先民对山水图腾的崇拜意识。唐崖土司皇城⑥遗址,那里有两匹古代石雕的高头大马却还完完整整的。“它们一公一母,昂头张目,像对着空谷嘶鸣,脚下踏着云朵,似在凌空飞奔,连缰绳上的丝缕,鞍辔上的花饰也都活灵活现,像在迎风颤动,而且有时候他们还真会出汗哩!”如今,当地还有句俗语:“唐崖司的石马——活的。”传说这石马是田氏祖婆与其侄儿覃杰解救被围困的土司皇时所骑,以峨眉山大明崖上的顽石仙草打造,会下驹、吃谷、腾云驾雾,在一次战役中解救了土司皇,立了大功,土司皇特意为石马修建马王殿,让它们像神灵一样,享受人间香火。石马被奉为“土家神马”长年累月地享受世间供奉,作为“神”来供奉,明显期待得到它的庇护,得到它的保护和照顾,期待某一天能获得它们的超人的力量,勇气和技能来保护自己,这种原始信仰就显示为图腾崇拜意识。“石马”的制作材料来源于山石,溪水,取自山水之物,正如田氏祖婆所述,“仙山上的顽石草木都有灵性,能帮助好人,惩治坏人”,实际上都是指向山水自然对家园的守护意义,体现了山水作为家园守护者对于该地百姓的庇佑。
人在山水环境中修炼,获取神力。其中比较典型的传说是《关口石龙》。景阳关下有一陡峭的壁崖,此崖半中腰的一个洞中清泉长流,“那洞中乃是一个仙境,里头有一头神牛,神牛背上骑着一个小童,手持竹笛,那小童非寻常之辈,他在洞中修炼了两年多,就要成龙上天了。等到那一天,就要将这一方有钱有势的财主,尽都杀死,夺走钱财,分给贫民百姓。”从中可知,“家园守护者”小石龙在山洞中修炼,想要获取山的神力,成为“龙”帮助贫苦老百姓,惩罚那些依仗权势横行霸道的财主们,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但小石龙却遭到财主暗算,“龙身”被困山洞,只有“龙首”露了出来。即使如此,坏人们也被小石龙吹下悬崖,落入了滚滚清江,让清江这个水的家园守护者形象吞噬了这股邪恶的势力。虽然未在真正意义上达到小石龙“帮助穷人过上好日子”的目标,但惩治财主使得百姓过上安定的生活。很显然,小石龙的死并非悲剧的谢幕,而是正剧的开始。“龙”作为山水的图腾被人们崇拜,是由于它获得了山水本身的神话力量。山洞、水流(清江)幫助百姓们摆脱权势的欺凌,在山水的庇佑中,原始先民得以祖祖辈辈在恩施山水中修炼,在仙居恩施中诗意地栖居。
图腾作为原始先民们广泛存在的原始信仰,在生产力发展中逐渐演化为一种原始的意识形态。图腾的崇拜在先民的意识形态中表现为对山水的关注和崇敬,龙、凤、马等具体图腾形象不断发展演变,在现代恩施土家文化中,成就了“山水”这样一个家园守护者形象。
恩施先民将山水作为他们的守护者,山水之间便是他们生存的家园,借山水神话传说表达了他们的精神追求,表达了他们与自然的亲近,表达了他们骨子里透出的山之爱、水之情。在这些神话传说的叙述之中,山水将自己的力量赋予人,人亦可同山水化为一体,成为统一。在恩施先民的精神世界中,山水便是家园,山水便是他们寄情言志的表达,山水环绕便是对家园最好的保护,山、水、人终在这方土地上化为一体,诗意地栖居,展现着生命的活力。
四、山水神话的灾难记忆
自然能够给予人类生存所需,也会给人类的生存带来威胁,这种“威胁性的”感触经过长时间的积淀就成了记忆,记忆在世世代代的口耳相传中不断变形、持续加深,甚至演化成为地方性,民族性的灾难记忆。在《清江水是怎样变清的》和《柴疙蔸打龙》这两个传说中,恶龙可以看作是自然对人类的威胁。发洪水时,人类自然是无法安居乐业的,但是他们依然怀抱着安居乐业的祈求。灾害虽然退去,但灾难带来的伤痛却潜藏在幸存者的心中,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被遗忘抚平,因此,恩施先民在这些口耳相传的传说中直面灾难人生,无所畏惧的揭开伤疤,用他们对灾难的理解来表达对自然灾害的无惧,用心中的勇气来治愈心中的创伤。山水为人的心灵进行疗伤。
恩施的山水神话中有一则故事——《柴疙蔸打龙》。清江的大龙潭又称打龙潭,位于恩施市城北。相传潭中有一条孽龙,吃饱鱼虾便在潭里兴风作浪,掀翻船只,掩毁庄稼。放牛娃柴疙蔸“三岁能识百样草,六岁能辨千种树,九岁与牯牛摔抱滚,十二岁爬悬崖擒飞鼠”。疙蔸受到捕鱼人的启发,做了一个箩筐大的竹绷子,孽龙出来作乱(摆尾水淹北岸,踢腿水淹南岸,打滚石头飞天),疙蔸将竹绷子丢进龙口,撑住了孽龙的嘴,拉着引绳满潭跑,到了潭口沙滩上,疙蔸抽出牛鞭鞭打孽龙,打得孽龙鳞片乱飞,再也不敢作威作福了,从此大龙潭得以风平浪静。从这个故事中看来,“天赋异禀”的柴疙篼与恶龙所象征的自然环境相抗争,最终换来了大龙潭的一片祥和,说明恶劣的环境也是可以通过人与自然的沟通做出一定调整的,不论这种沟通是以怎样的方式进行。
恶龙作为灾难的象征,在使“水”的形象鲜活起来的同时,摧残着百姓生命,破坏了先民赖以生存的家园,更重要的是摧毁了我们对于山水自然的信任,拆散了个体生命对于家园守护者的信仰。这种灾难性的毁灭力量成为了人间力量神化了的英雄人物的反衬,柴疙蔸靠着天赋异禀的神奇力量,成为被竹绷子武装的土家族英雄,成为了恩施水土的家园守护者。柴疙蔸与恶龙的抗争,实际上即人类与自然的抗争。恶龙作孽的构想,铭刻着原始先民对于洪涝灾害的深痛体验;打龙抗灾的想象,寄托了他们对涝灾的憎恶和对风调雨顺的向往;人类英雄的神化,自然化以及对山水的信仰,既表现了原始先民对于自我力量的肯定,又表现着举步维艰的原始先民对于力量的崇拜与渴望。
《龙洞河》的传说中,恩施本是一片干旱之地,這是预设的自然环境。而龙王是中国传统神话中水的代表,黄家两兄弟可受仙人指点到达龙宫,可从龙王借得海水。由此表明,在恩施先民的想象中,自然也并非是一成不变,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变化的,是可以调和的。
总之,恩施山水神话传说中传达着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的状态。这样的状态是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当代生态危机大形势下,这种和谐弥足珍贵。恩施现存山水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最好见证,而恩施山水神话传说则是这个过程的叙述者。神话传说为人心灵疗伤,恩施的山水环境为人的身体疗伤。
注释
①大悔寨:今咸丰境内黄金洞乡唐崖河畔金峒安抚司遗址之内。
②月亮崖:今咸丰境内黄金洞乡唐崖河畔金峒安抚司遗址之内。
③望儿山:今咸丰境内黄金洞乡唐崖河畔金峒安抚司遗址之内。
④背子石:今咸丰境内黄金洞乡唐崖河畔金峒安抚司遗址之内。
⑤视频资料:《七姊妹山的传说》神农五子与七仙女的传说https://v.qq.com/x/page/c0187bax34b.html.
⑥唐崖土司城:位于咸丰县唐崖司镇东3公里处,是湘、鄂、渝、黔边少数民族地区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土司城遗址,省级文物保护。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改土归流”前,唐崖土司对朝廷承担一定义务,得到朝廷封赏,政治经济上则保持着独立状态,土司成为真正的“土皇帝”,因此土司城历来被民间称为“土司皇城”。
参考文献
[1]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湖北分会,湖北省群众艺术馆.湖北民间文学资料汇编之十三:湖北民间故事传说集恩施地区专辑[M].湖北省群众艺术馆出版,1982.
[2]朱涵静.神话传说中的永州市——永州山水及民间传说故事和民间诗歌[J].永州:零陵学院学报(教育科学),2003.
[3]徐成志.神话传说与山水审美[J].古典文学知识,1999,01.
作者简介
杨雅婷,女,土家族,湖北民族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
基金项目:2016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恩施山水神话传说研究”,编号:(201610517001);2016年湖北高校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恩施山水神话传说研究”,编号:(201610517001);2016年湖北民族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恩施山水神话传说研究”,编号:(2016CX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