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菇缘”创新模式 增效益服务“三农”

2018-03-28徐玉坤李云水尚凯军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静海食用菌农民

徐玉坤 李云水 尚凯军

天津市静海区成人职业教育中心是“十二五”期间第三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单位。近年来,学校在天津市实施“国家‘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开启“职教4.0”建设时代中,牢牢把握发展机遇,以“提升内涵品质,服务‘三农需要”为宗旨,坚持专业建设积极服务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充分发挥农村职业教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为促进农民就业、创业和增加农民收入服务。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在教学中,实施产教融合,紧贴岗位实际工作过程,推进专业教学紧贴技术进步和生产实际,在教学模式上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应运而生 顺势而为

(一)政策保障,助推创新模式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将“五个对接”作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一条基本原则,明确要求“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注重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突出做中学、做中教,强化教育教学实践性和职业性,促进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教育部一系列的改革意见,为我校“推进专业教学紧贴技术进步和生产实际”提供了充足的政策保障。

(二)区域优势,营造创新氛围

“十三五”时期,天津正处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自由贸易实验区建设、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一带一路”建设、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等五大战略叠加的历史新起点,提出了要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建设国家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为学校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前景。

静海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确立了“加快建设循环静海、健康静海、生态静海、活力静海、法治静海、安全静海,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的战略思想,静海建设区域中等卫星城市,制定了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生态宜居区、京津冀健康产业基地、天津先进制造和物流基地的发展目标。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为静海区职业教育改革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和区域政策优势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创新营造了浓郁氛围。

(三)自身发展,奠定创新基础

近年来,我校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被誉为“区域人才培养的摇篮”,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着人才人力的支持。2017年5月,成为天津市城郊职业教育集团牵头校。“十三五”期间,学校紧抓“天津市中等职业学校提升办学能力建设项目”发展机遇,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加快改革步伐,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学校办学的综合实力,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为创新“教学做一体”教学模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互利共赢 科技惠农

(一)实践导向,服务种植园区

技术落地是职业教育服务于学生、服务于农户的最直接的方式,为满足农民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让农民享受普惠、放便、低成本教育,让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快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现代农艺专业以实践为导向,把课堂放在种植园区,探索出了“培训项目+公司(用菌生产合作社)+新型职业农民(农户)”的教学模式,在捷丰农业开发合作社、大邱庄津美农业设施产业园区、天津中延菌业公司、生宝谷物农民合作社等园区分期分批开展食用菌技术培训,推广食用菌栽培技术,并在产业园区内开展食用菌的生产活动。先后开展了8期培训班,有214名农民受训,完成了农民职业培训9期,341人次。校内进行食用菌栽培技术讲座1期,100人参加。“培训项目+公司(用菌生产合作社)+新型职业农民(农户)”教学模式的创新,不仅树立了学校的社区教育培训品牌,营造了良好的社区教育的培训氛围,同时不同程度增加了职业农民的收入,参加培训的学员85%以上在各自的农业设施产业园区自主独立创业或经营栽培食用菌,经过测算每人月平均收入在6000元以上,是参加培训前的2倍。

(二)兴趣激发,创作典型产品

为了让理论知识早落地、早一天让学生们接受并喜欢,专业成立了“菇缘社”团,广泛招纳在校学生参与到食用菌专业技术的学习与实践中来,“菇缘社”自2015年成立以来,由开始时的4人,现在已经达到了42人。专业课教师充分发挥各自教学的优势,从基础课、微课、现场课到手把手的实操指导,让“菇缘”社团的学生们初步感受到食用菌技术的神奇,参加社团活动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目前社团有10个食用菌品种在进行试验栽培中。社团成员利用每天下午第三、四节课的时间,观察菌种的生长状态,喷水、通风、调整光照,认真程度俨然就是正牌的研究者。为了解决给菌棒定时洒水的问题,“菇缘社”的两名同学仅用了120元钱自行设计制作成功了一套自动定时喷淋系统,解决了假日菌棒、菌棚湿度的调节问题,该设计已经申报了国家专利。通过教学做一体化课程的设计,激发了同学们的发散思维有了用武之地,很多的奇思妙想被唤醒,社团活动的效果越来越好,学生们的参与积极性也越来越高。

三、展望未来 任重道远

1.加强对于设施产业园区培训任务非常艰巨。农民有三怕,一怕开展食用菌生产怕技术不过关带来菌棒的污染赔本;二怕被类似于江湖骗子忽悠;三怕辛苦一年没有收益。這就需要政府支持设施农业的公司为农民朋友开展菌棒生产,由我们的教师提供技术的支持,开展示范引领作用,让农民朋友只做力所能级的工作(出菇管理),在工作中掌握技术,培树信心。

2.学校对于现代设施农业技术的校内实训条件亟待改善。现代农艺技术专业是学校的新建专业,虽然在历史上有过此类专业,但是因停办了近20年,过去的原有设备已经被淘汰,要是完全恢复还需要一个过程。目前,只能借助科研单位和企业的力量进行现代学徒制的试点尝试。

3.教师的教科研水平有待加强。教师要想对于农民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就必须积极投入的生产中去,从生产实践中积累丰富的经验,同时又要及时掌握新的品种的引种试验活动,为农民朋友提供供给侧改革的第一手技术信息。

4.学校必要的政策要有所倾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是借助社会力量满足学校现有资源的不足,学校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拿出一定的经费用于科普宣传和试验、示范推广,让农民朋友亲眼看得到、摸得着,他们才能信服。

猜你喜欢

静海食用菌农民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中)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上)
饸饹面“贷”富农民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下)
塑造城市品牌 彰显静海特色
让私生子成亲子榜样,真相揭开血案就来了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Stability-driven Structure Evolution: Exploring the Intrinsic Similarity Between Gas-Solid and Gas-Liquid Syst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