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中生学习动机内化特点及相关因素

2018-03-28何沁珂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希望自我效能社会支持

何沁珂

【摘 要】学习是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动机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学习动机是内部和外部的点,我们在学习中,如何促进外在动机的内化是高中求学生涯上所应达到的目标。我们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正处于自主意识发展的过程中,提高学习主动性和自主学习能力对人才培养非常重要。因此,了解自身學习动机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对促进学习成绩进步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高中生外在学习动机内化的特点。

【关键词】学习动机内化;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希望

动机作为一个复杂的结构,经常被描述为数量差异。直到20世纪80年代,动机认知理论、自我决定理论认为动机结构质的差异才是影响行为结果的关键,并根据动机的质量将动机分为自主动机和控制动机。在社会环境、社会关系首先是一个信息源,可以提供一个自我、他人的期望和价值观,解决学生的原则和社会信息规范的问题;同时,它还可以为学生自己提供有利于身份的转变,社会信息和外部条件,包括不同于其他人重要物质与精神的社会支持。社会支持对人们的情绪表达、态度形成变化、应对方式、问题解决策略等有着广泛的影响,也有助于满足他们的自尊、人际关系需要等。研究还发现,学生的人际关系,尤其是与教师、同伴和家长的关系,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动机起着重要的作用。由此可以推断,社会支持会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发展和转化。这种影响与自我知觉有关,并受其调节。但由于二者结构复杂,尚需实证分析。

一、学习动机的内化

我们作为学生,在求学学习过程当中是否有效取决于两个因素,首先是否要学习,主要是学习策略和方法;二是我们是否愿意学习,这与学习动机有关。学习动机是学习行为动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在激发、引导和维护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学习动机对学习行为的影响与动机类型密切相关。归因理论认为,人们行为的原因是影响个体行为的一个重要动机。学习动机可以概括为成就动机、认知动机、威信动机和虚拟动机,它们是个体需要、内部归因结果的综合效应。学习动机是鼓励自己从事学习活动的动力源,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学习动机。当学生因其内在兴趣而学习时,学生控制学习行为,支配学习行为。这动机是内部动机。当外部奖励进入学习行为时,学生的学习行为受到外部力量的控制,他正在学习获得外部力量承诺的奖励,学生将越来越依赖外部动机,行为动机成为外在动机。这种外在到内部的心理过程转化,即内化。

二、高中生学习动机内化的特点

(一)高中生学习动机内化的年级差异

我们高中生的动机不仅受到外部控制,而且具有内部自主性,表现出多样性。然而,总的来说,动机的自主程度高于控制的程度。此外,高一学生的自主性水平高于高二学生。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一方面随着人们认知能力的发展,心理水平的提高和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自主意识越来越强,对学习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学习的本质是学习者自主地掌握和探索知识,应用知识的过程。内在动机和自主能力逐渐发展并占据主体地位,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此外,在较高的阶段,课业负担比较轻,他们也有时间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科目,所以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行为更为明显或突出。然而,随着年级的升高,高考的临近,我国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使备考功课并不能真正独立的我们,为了减少误差,对于高考,我们可以暂时牺牲或控制的独立性,尊重的强烈需求,更多地参与学习控制测试的情况,所以很容易降低学习的自主性,高年级自主性出现了第一级低的倾向。社会、学校、家庭对我们学习动机的转化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高中生的学习动机和个性倾向越来越复杂。

(二)高中生学习动机内化的性别差异

学习动机内化的程度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除了外部调整项目外,按照相关资料显示,女生在所有其他动机上得分都高于男性。在这方面,我认为原因可能是:第一,可能与男女学生的性格有关。研究表明,高中女生在学习自我责任感方面比男生要求要高。自我责任涉及归因。这说明女生更容易产生学习的内在归因,并将学习结果归因于自身的努力和能力。心理控制源归因研究表明归因方式与后续动机有关。在这项研究中,如果女孩喜欢学习的内部归因的结果,学习结果归因于自己的努力和能力,内部归因,学习他们的能力相关,会更注意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力量;由于努力是可控的,会影响学习更多的来自内部的自我管理的女生,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以改善或提高性能并能影响学生的自信的努力的结果,能使学生感受到更多的自我能力和发展能力等。另一方面,成就越高,内部稳定因素的影响越明显,因而更具自主性。第二,可能与样本来源有一些差异。示范性高中招生制度的选择,其学生一般需要达到一定的水平。女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小,反映出她们的总体水平相似。这些成就和努力学习,自我管理的关系,这不仅容易使这些女学生比其他学校的学生也更加有信心,让它感到独立和自我管理的意义,更注重自我调节和管理,具有较强的主。

(三)高中生学习动机内化在住宿方式上的差异

我们的学习动机在适应能力上存在显著差异,动机各方面均高于生活在家中的同学。我们知道,住在校园里的学生必须学会如何以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方式来应付和应付自己的生活。这也是一种锻炼自身的独立和自信的过程。它必然影响或提高学生的独立能力。研究发现寄宿生活能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和独立能力,还能促进学生情绪的稳定,提高或增强自信心。事实上,一定的独立经验和经验,自信和情绪稳定,有助于提高学生应对学业压力、自我调节和学习管理的能力。另一方面,人际经验逐渐在寄宿过程中得到学习,也得到了学生更多的社会支持,这将给学生的自主学习动机和发展带来一定的良性影响和积极作用。

三、高中生社会支持、自我效能、希望和学习动机内化的关系

从不同来源的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希望控制动机作为自变量、因变量对收入、自我效能感和母亲支持的回归,可以预测学生的学习动机控制。这类似于已有的研究成果。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活动的信心,敢于挑战困难,很少表现出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其自我调节能力较强。这种学生更善于面对外界的奖惩激励,有足够的自信心来控制自己的学习行为,并积极投入学习。这说明自我效能感可以预测某个控制源的动机。希望在母亲支持、教师支持和自主动机调节中起中介作用。自我效能感在教师支持和自我激励之间起中介作用。希望是一种以信任为核心的认知。这种意识不仅有助于增强人们对问题的信心,而且有助于个人找到有效应对生活压力的方法。希望水平是一个积极的心理因素,作为一种面向对象的思想和信念,希望能建立学习行为的个人影响力将增强积极的经验,另一方面,预防疲劳;希望水平也会影响个体的焦虑,抑郁等负情绪。我们学生的焦虑水平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内化能力。母亲和老师给我们的鼓励和支持能帮助学生可以建立更高层次的自信,促进他们的自我调整,以达到他们的期望或目标。

四、结束语

高中生的学习动机自主程度较高。不同年级学生在自主动机的程度、性别、生活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来源的社会支持对高中生的动机水平影响不同。其中,教师支持和母亲支持是影响学习动机内化的主要积极因素。教师的情感、亲密感和价值支持是内化和学习动机水平较高的有效预测变量,也是学习动机独立倾向的有效预测因子。

参考文献:

[1]刘维良编著.教师心理卫生[M].知识产权出版社,1999年版:180-181.

[2]施建锋,马剑虹.社会支持研究有关问题探讨[M].人类工效学,2003.

[3}张爱卿.《动机论:迈向二十一世纪的动机心理学研究》[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40-150.

猜你喜欢

希望自我效能社会支持
延续护理干预对出院冠心病患者自我效能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健美操比赛中运动心理之自我效能
大学生网络学习拖延与自我效能和自我调节
自我效能感在职业学校学生科技创新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感恩、社会支持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雾霾背后的一点“希望”
韩四成国民寄“希望”于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