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结束技能

2018-03-28施泽琴李强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类型问题

施泽琴 李强

【摘 要】本文从结束技能的概念、结束类型、结束时应该注意的问题三个方面论述了结束技能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结束技能;类型;问题

写文章时,我们力求“虎头起,豹尾收”,这样的设计能紧扣读者的心弦,引人入胜,回味无穷、余音缭绕,在教学活动结束时,虽然只是言简意赅的三言两语,但是它所起的作用却相当重要,一个好的结尾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引导到一个特定的任务或者学习步骤的完成上来,让学生当堂消化、理解、巩固强化新学的知识,并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更好的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可以重申所学知识的重要性,概括本单元或本节的知识结构,强调重要事实、概念和规律的关键;可以使所学内容和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可以使学生领悟所学内容主题的情感基调,做到情与理的统一,并使这些认识、经验转化为指导他们思想行为的准则。

一、概念

结束技能是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通过归纳总结、实践活动、转化升华等教学活动,对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及时的系统化、巩固和应用,使新知识有效的纳入原有认识结构的一种教学方式,在检验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继续学习的积极性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一般用在新概念、新知识的结尾,章节的结束时。

二、结束的类型

根据所学内容的不同,选用的结束方式也不尽相同,经过长期的生物课堂教学实践,我认为下面的几种方式效果比较理想。

1.练习式结束

一堂课结束后,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对所学内容还不知其所以然,通过練习可以检测本节课的掌握情况,又能在习题的解决过程中让学生对没有掌握的内容进行理解和巩固。

如在学完“绿色植物的开花和结果”一节后,可以出示这样一组练习题:(1)与绿色植物的生殖有关的结构是什么?(2)绿色开花植物的受精方式?(3)如何区别绿色植物的果实和种子?学生通过上述思考题的探讨,对花的结构、植物的有性生殖、受精过程、植物的果实和种子的区别等这些知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并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日常生活现象。

2.归纳式结束

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总体的归纳,是结束中最常用的方法,可以引导学生以准确简炼的语言归纳概括知识的结构和主线,及时强化重点,明确问题的关键。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疑难,解开形成的疙瘩,明确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起到巩固、加深和强化的作用,在总结时可以采用列表、图示等方法。如在学完“尿的形成和排出”一节内容后,可以归纳以下几个点:两个作用,一次毛细血管网的形成,四个比较,五种疾病,三点意义。这样的结束能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由零碎、分散变为集中,有画龙点睛的功效,同时也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条理化、完善化。

3.比较式结束

将所学知识与原有知识进行比较,找出它们各自的本质特征或不同点,它们的内在联系或相同点,以便更准确、更深刻地理解知识。在掌握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知识的基础上将各种生物加以比较,找出各类生物的特性和共性,洞察生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揭示生物发生和发展的规律,把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通过比较能使学生把知识由繁化简,由多化少,利于对所学知识进行对比、分析比较。

4.活动式结束

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全班同学或小组活动,如小组讨论、知识竞赛、角色扮演等活动方式,练习巩固所学内容。如在食物链一节学完后,让学生带上准备好的动物卡片,按照食物链的顺序依次排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如在学完传染病一节后,可以让学生扮演传染源,从而突破学生对病原体和传染源的理解。

5.悬念式结束

在教学中,对于前后知识有直接联系的新授课,可以通过设置一个悬念来结尾,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如在“消化与吸收”一节结束后,学生了解到吸收的营养成分是运给细胞的,在此基础上,可以设计这样的结尾:同学们经常吃牛肉、猪肉,但为什么你们的身上却没有长出牛肉、猪肉?人体又是怎样利用吸收来的营养成分的?这些成分在人体内发生了什么变化?通过这些问题的提出,诱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学生为了探跟究底,会提前预习教材,为后面的内容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6.激励式结束

在生物科学的研究发展中还存在着许许多多的谜没有得到解决。在新课结束后,可联系与课本有关的问题,用激励式结尾来鼓励他们学好生物,为将来探索生物领域中的奥秘打下基础。如在学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后让学生了解所学的光合作用知识还有许多秘密未解开,如果这些秘密一旦被破译,那么,我们人类可以自建工厂,人工制造粮食,再也不需要种田了,学生听了这些话,激情很高、兴趣很浓,都想学好生物,这样不但培养了他们学生物的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进取心。

7.发散性结束

在学生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另起波澜,发散开去,运用得好,可以诱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消化和吸收”一节结束后,学生了解到人的胃里存在大量的胃酸和胃蛋白酶,能够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可以运用这样的结尾:“人的胃不也是由蛋白质组成的吗?怎么不会被胃蛋白酶和胃酸消化掉呢”?这样可以诱发学生去思考,培养创造性思维。

三、结束的要求

心理研究表明,记忆是一个不断巩固的过程,由瞬时记忆到长期记忆,有一个转化过程,实现这个过程最基本的手段是及时小结,及时进行周期的复习。结束时要紧扣教学目的,提示知识重点。针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以及课堂教学情境,采取恰当方式,把所学新知识及时归纳到学生以有的认知结构中。一堂课的好结尾应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余言尽在不言中”,可根据课程主题、特点或用具有鼓动性、号召性强的语言把学生的情绪感染起来,推向浪尖。

中学生注意力的最佳状态可以保持在在30分钟左右,所以,多种形式的结束方式是教师在进行教学任务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每一种方法的运用又需要教师有一定的教学功底,一定的人格魅力和教学素材的不断积累,而这些,都是在教学活动过程中通过长期实践不断摸索出来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严爱优等生,偏爱后进生,不断研究、不断反思、不断追求进步,学会终身学习,用满腔热诚来引导学生在学习的道路上快乐驰骋。

猜你喜欢

类型问题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与脑卒中类型及预后关系探讨
我国高职院校实训基地主要类型及其存在价值初论
人名中不应该使用生僻字
利用野花组合营造花海景观的技术研究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