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信公众号“印象穆云”的畲族文化传播途径分析
2018-03-28雷建清沈伟钦缪紫铃郑铃
雷建清 沈伟钦 缪紫铃 郑铃
摘要:传统文化在现代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应当是不断与时俱进的。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以经济的发展带动文化的发展。反之,文化的发展也可促进经济的发展。本项目通过对福建省内几个畲族聚居地和当地政府部门进行实地调研收集了大量的关于畲族文化、传统习俗的资料,并借助互联网平台制作出一个可实现畲族文化与传统民俗进行传承与传播的微信公众号。希望通过这个公众号的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畲族文化产生认同感,使人们对畲族文化产生共鸣。
关键词:畲族文化;印象穆云;文化传承
一、畲族传统文化的发展现状
1.现代经济高速发展对传统文化的影响
福建省福安市穆云畲族乡是一个畲族聚居地,辖区面积116.8平方公里,下辖33个村委会,其中畲族村14个,现有人口2.70万,其中畲族人口9149人,占总人口的33.8%。目前畲族文化渐渐淡化,虽然畲族拥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文字,拥有服饰、图腾、武术等方面的传统文化。其中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是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与三月初三。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畲族的汉化程度也在加快。然而畲族传统的服饰、图腾传统节日都鲜为人知,最重要的是畲族的语言也渐渐没落,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如果一个民族的文化退出历史的舞台,这也意味着一个民族的灭亡。
2.传统文化的发展只看重经济利益而忽略文化传承
经济的发展带动文化的发展,文化的发展促进经济的发展。中华民族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历史才沉淀出了中华传统文化。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具有强烈的继承性、历史性和民族性,同时对现代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但是当代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判断力都比较缺失,尤其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很多人只看到其利益性而忽略传承性。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凝聚力的体现,民族精神的支柱,不能简单地商业化,我们不但看到传统文化的经济利益,更重要的是要看到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3.外来文化的冲击
改革开放后,西方文化在多个领域一波又一波地冲击着本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抓住历史所赋予的难得机遇,中国的民族文化才能在世界文化之林,立于不败之地。
二、基于“印象穆云”的畲族传统文化传播模式分析
(一)微信公众号“印象穆云”的模块设计思路分析
在信息高速发展发展时代,如何利用互联网更好地将民族传统文化更好的传承与发扬是每个民族都应关注的问题。
1.微信公众号“印象穆云”的设计思路
项目团队通过创建微信公众号平台,目的是将这个平台的一部分打造成数字博物馆,以数字形式对畲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和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方面信息进行保存、展示和管理,并通过移动互联网为公众提供数字化展示、教育和研究等各种服务。其主要有三大模块:风土人情模块,包含畲族的简介、风俗、特色以及美食;旅游景点模块,包含穆云地区的旅游胜地以及路线图;农村淘宝模块,主要做线上销售,为当地农民提供更广阔的销地。
2.微信公众号“印象穆云”的功能介绍
首先,通过对公众号的运营,我们可以根据收集到的大数据分析对应人群的文化需求,开发出一些以畲族文化形成数字文化产品,在开发文化产业、交易收藏文化产品的过程中传递畲族传统文化精髓,延续文明的火种。
第二,通过调研还计划在畲族乡建立起相应的农村淘宝平台,以实现将当地农副产品集中在网络平台上进行销售,不仅能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也能让更多的人了解畲族文化。
最后,通过微信公众号平台进行推广畲族民族民俗相关的旅游文化,浏览者只要进入公众号,就可以了解当地具体的旅游景点以及路线。同时公众号还会进行定期推送有关畲族民族民俗文化的文章,结合当地的文化节日等来推广畲族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畲族文化产生认同感,使人们对畲族文化产生共鸣。
(二)畲族文化传播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1..年轻人对畲族文化了解程度较浅
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人都向往城市生活,因此大多数人选择在城市落叶生根,这样就导致许多年轻人对畲族文化的了解程度不是很深。
2.对于继承这种传统文化的观念较为淡薄
当今的中国,由于改革开放,西方文化涌入中国,人们对于新鲜事物总会感到好奇,突然接触到了许多国外的新鲜事物,并且能够在感受新鲜事物的同时以很快的速度用一种新的思想去理解,使原有的人们对传统的概念慢慢淡化了。
3.对于畲族古村落的文化保护力度需要加强
加强畲族古村落的保护力度是为了让优秀的文化融入当今社会中去,用文化的力量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新的贡献。
4.传统畲族手工艺面临传承问题
畲族的传统手工艺品精致且漂亮,畲族的服饰、银饰等可以说是畲族人的骄傲。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许多年轻人对于传统手工艺方面重视不够,很少人愿意去学这些老手艺,导致手工艺面临传承的问题。畲族传统手工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得到保护,应该好好地传承下去。
三、优化畲族文化传播途径的建议
要实现畲族文化的良性和持续的传承,不仅需要当地政府的政策支持,也需要畲族乡当地居民转变观念,更需要利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
1.政府层面的措施
①出台相应政策
通过相应的政策,让当地开办和复兴文化站和文化活动中心。这些设施的开设为畲族人民展现自己文化艺术提供一个场所、一个舞台。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为文化发展提供保障,同时要鼓舞村民敢于参与文化活动这也为畲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充当接力棒。
②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带动文化的发展与传承
经济和文化要协同发展。我们要发展多元化經济,以经济带动文化的发展,同时利用畲族文化的优势促进经济的繁荣。穆云畲族乡落坐落于青山绿水之中应该考虑利用自然环境发展生态旅游项目把生态旅游和当地畲族的风俗文化相结合走出一条自己畲族文化特色的旅游之路。
③打造当地特色文化—— 一村一文化
每个村落都会有自己发展的历史文化,我们要利用这些资源,打造“一村一文化”,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当地特有传统节日的影响力,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将这种村落文化打造成一张名片,走向全世界。
④让畲族传统文化走进课堂
教育是改变观念传承文化的有效途径。当地政府教育局化局应该充分考虑涉足文化保护和发扬的重要性,结合当地的青少年的教育把畲族文化的学习放入到学生们的日常教育中去,让畲族文化走进学生课堂,培养青年学生对于自己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还有通过教育加强青少年对畲族文化的保护观念接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所在。
2.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更加广泛的宣传
①建立数据平台,通过平台对文化的保存与传承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互联网作为一个数据平台对我们的生活影响很大。原本以口口相传或者书籍相传的文化,现在借助互联网这个大数据库让我们更加容易保存文化,同时通过这种形式让人民了解文化更加的方便。
②通过互联网平台推广民族文化
通过建立一个微信公众号,我们将畲族文化转化为数据形式,在平台上进行推广,通过这种形式的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畲族文化产生认同感,使人们对畲族文化产生共鸣。
③定期推送当地文化活动
一个民族的文化活动是对本民族文化的宣传,通过对文化活动的推动,让这种文化走进更多人的眼中,同时达到文化活动知名度,让更多的人去主动了解这种文化。
总结
本文通过互联网平台建立微信公众号“印象穆云”,说明如何进行畲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同时对于存在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建议。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的传承不是一层不变的,我们要结合时代特征将传统畲族文化进行不断的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参考文献:
[1]王雪文.浅谈畲族传统文化现状与保护[J].浙江武义,2011(07)
[2]蓝炯熹,赖艳华,林锦屏.福安市穆云畲族乡民俗调查[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3)
作者简介:
雷建清,男,闽南理工学院金融工程专业学生;
沈偉钦,男,闽南理工学院教师,讲师,研究方向:供应链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