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大数据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2018-03-28李芳王璐瑶郭媛媛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农业经济大数据应用

李芳 王璐瑶 郭媛媛

摘要:大数据在农业经济活动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对农民的农作物生产,企业的农产品销售等环节都起到了重要的影响。本文提出,我们应当积极利用大数据改进传统的农业经济活动流程框架,在实践与完善中呈现出更大的商业价值。

关键词:大数据;农业经济;应用

大数据是指在处理大量信息的网络数据中,通过优化传统的数据处理流程,从而得到潜在的信息与价值,因此,大数据技术也称为无形资产。大数据为企业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数据资源,是企业在运营发展过程中收集到的来自市场,合作公司,用户等多方面主体的信息与数据,具有数量庞大,体系架构复杂的特点,因此传统企业的数据处理技术与信息设备不能满足强烈竞争市场下的企业市场营销需求。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大数据的价值,挖掘大数据中的信息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为企业的运营管理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优化经营方案。大数据是互联网发展的产物,目前尚没有机构对其进行明确的定义。

一、农业大数据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地位

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大数据已经深刻的渗透进不同的行业,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将大数据技术融合到农业工作中,能够有效降低农民种植经济活动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也能够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应当积极完善数据信息系统,采集经济活动中的各种数据信息,帮助农民优化生产环节,开展精准营销活动,提高农产品的市场价值。

大数据在农业活动中的应用地位不断提高。首先,在信息化背景下,企业能够为农民的生产种植活动提供指导,精确到播种时间,种植作物类型,收获时间等,从而提高农产品的产出率,也能够为农民带来更多的福利。其次,随着电子商务的推广,我国涌现出众多以农产品为主要销售产品的农业电商平台,如易果生鲜,京东生鲜等,利用大数据技术,这些企业能够优化生鲜农产品的运输路线,提高精准营销准确率并挖掘潜在用户,推荐合适的产品,进而提高农业电商的经济效益。最后,对于政府而言,农业大数据的发展能够有效提高政府对农业生产活动的掌控能力,进而更好地进行农业生产活动的宏观规划。

大数据已经深刻地影响到了农业经济产业链的各个方面,随着农业经济活动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涌入到农业行业中来,在此背景下,谁掌握了大数据技术,拥有海量用户行为数据,谁就拥有了未来。利用大数据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行为进行分析,是农业电商企业制定个性化营销方案的基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能够帮助企业对消费者移动端以及PC端的行为信息进行分析,提高农业企业的营销活动效率,也能够对传统的生产活动进行优化。由此可见,大数据体系正在不断地挑战传统的农业经济活动流程框架,在实践与完善中呈现出巨大的商业价值。

二、传统农业经济活动问题分析

(一)农民生产稳定性较低

在农民的传统经济生产过程中,农作物的种植与产出往往会受到天气\地理环境等外界因素的影响,生产稳定性较低,农民的基本生活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例如,6-7月的臺风以及暴雨会影响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的水稻种植,2017年7月,洞庭湖地区的洪灾导致当地农民水稻种植损失惨重。另一方面,由于农民得不到具体的市场信息,对种植作物的类型无法进行科学的预测,导致作物成熟季节时农产品产量过高,只能降低价格折价出售,尽管如此,仍然有大批农产品无法顺利销售出去,挤压腐烂。

(二)农业企业面临销售困境

在传统的销售模式下,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往往会前往农村地区收购大量的作物果实,在出售给当地居民,学校,工厂等地。一般而言,农业企业的客户群体较为稳定,且受到农作物质量以及运输的限制,难以将产品完好地运输到较远地区。如果某地的农产品生产量过大,会造成市场竞争的巨大压力,农业企业利润空间下降,且难以获得稳定的市场份额。

(三)农作物市场信息不对称性较高

完整的农作物供应链包括农民、加工企业、销售企业以及终端消费者。由于绝大多数农产品都是刚需产品,因此消费者的价格敏感性较低。然而,在传统的农业供应链中,存在严重的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对于消费者而言,无法获悉购买的食物产品是否安全,价格与质量是否有保障;对于农民而言,也不能确定企业的收购价格是否最优,直接去市场上售卖农产品是否能够取得更高的收入。信息不对称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农产品经济活动的进行。

三、大数据技术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一)改善传统农业生产活动

利用大数据技术,能够有效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活动方式,打破传统生产的局限性。一方面,许多国内新型科技企业为农民提供了个性化种植定制体验,例如,农民仅需要上传地理位置信息,土地面积信息以及年收入,劳动力数量等基本信息,即可享受企业利用大数据技术算法得到的个性化种植方案,在大数据定制的种植规划中,农民能够详细了解播种时间,农产品种植品类以及各品类的比例,各个阶段的农业活动以及天气,市场价格信息等详细数据,从而优化传统的种植活动,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同时,也为自己带来更多的福利。另一方面,利用大数据技术,农民的农业生产融资活动也更加的便捷高效,许多新生的金融服务企业逐渐开始向偏远地区的贫困农民提供融资贷款服务,例如,盼贷网、京农贷等。这些金融服务公司利用大数据算法进行农民借贷的风险控制,联合保险企业,银行以及当地农业部门,共同筛选合适的农户并提供农业活动的初始启动资金,解决了农民融资难的问题。

(二)助力农业电商平台开展精准广告推荐

农业电商平台利用大数据技术,通过对服务器进行升级,对消费用户行为数据进行埋点采集,公司能够获取更多维度的客户信息,也能够更加准确的定位目标用户群体,降低精准营销成本,提高用户转化率。一方面,通过定位目标用户群体,企业能够更加准确的进行广告目标人群的投放,从而减少由于定位不准确导致的巨额广告费用。例如,对有浏览邮箱查看邮件习惯的人群进行邮件推送,对高潜质的客户进行定期电话回访以及短信问候,定期与客户联系沟通,增强客户参与感,提高互动程度;另一方面,针对不同客户的不同喜好,企业能够进行精准的推荐,例如,对长期从平台购买进口水果的消费者推荐高端有机农产品,为偏好于购买普通生鲜蔬菜产品的消费者推荐活动农副产品,从而提高广告营销的针对性以及营销效果。从实践中看来,农业电商集团利用精准的广告推荐技术能够进一步提高企业与潜在客户的互动程度,为客户带来更好的广告体验,减少垃圾邮件、垃圾短信的骚扰。例如,易果生鲜集团的邮件精准推荐发送行为获得了用户的一致好评,也吸引了消费者持续在平台中进行消费购买。

(三)重视新媒体营销

大数据时代,农业电商企业的营销活动应当抓住新媒体的热潮。一方面,电商平台应当建立新媒体营销团队,鼓励员工定期输出高质量新媒体话题推送,,如有机蔬菜的种植过程,生鲜农产品的质量追溯介绍,从而吸引更多新用户关注,同时对员工进行系统的培养,建立主动传播的意识,例如,顺丰生鲜利用支付宝以及微信平台进行了大量的推送,为消费者以及潜在消费者提供了农产品活动介绍,品类介绍,并定期推出农产品优惠活动等,吸引消费者购买。企业也应当加强企业账号与个人账号的联动能力,最大化传播效果。另一方面,优化新媒体推送的频率。众多的垃圾信息推送让客户感到反感,而过低频率的推送活动又无法获取客户的关注。实践表明,在客户空闲时间进行推送容易吸引客户注意力。因此,中午12-13点以及晚上19-23点为最理想的发布时间。除此之外,农业电商企业也应当积极邀请消费者前往种植基地,冷链仓库,加工车间进行参观,增强企业文化的宣传,也能够通过提高用户互动增加用户黏性,打造一个长期而具有黏性的关系,更好地建设企业品牌形象。

结论

随着大数据技术在农业经济活动中的不断推广与升级,对我国传统的农业经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许多电商加入到农产品的销售以及加工环节中来,降低了农产品的市场价格,也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福利。大数据技术能够更好地指导农民开展作物种植活动,也能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农产品的销售活动,挖掘潜在的高质量消费者,优化冷链物流线路,建立农产品质量溯源体系,为农产品经济活动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证。

参考文献:

[1]王东杰,李哲敏,张建华,等. 农业大数据共享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6,18(3):1-6.

[2]李业玲.农业大数据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作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07):196-198.

[3]柳平增.农业大数据平台在智慧农业中的应用——以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大数据平台为例[J].高科技与产业化,2015,11(5):68-71.

猜你喜欢

农业经济大数据应用
依靠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