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管理研究

2018-03-28徐锡林

商情 2018年7期
关键词:保值增值投资管理

徐锡林

[摘要]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日渐突出,导致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支付成为了一大难题,庞大的养老保险基金仍以银行存款的投资形式存在。再加上近几年来通货膨胀率的大幅度上升,我国的养老保险基金根本无法实现行之有效的保值增值。因此,深化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营管理模式的改革,保证我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已成为当务之急。

[关键词]养老保险基金 保值增值 投资管理

随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对于养老这一话题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一个健全的养老保险体系,从微观上讲,对于我国人民特别是老年人的生活水平和生活品质而言有促进作用。从宏观上说,它有利于促进社会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从而推动社会与经济的全面健康发展。所以,一个能够适合本国国情的养老保险体系,对于各个国家来说,始终都是一个值得不停研究探索的课题。

一、我国养老保险体系构成

当前,我国正逐步完善由强制性的基本养老保险、具有补充性质的企业年金和有补充功能的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组成的具有社会化、层次丰富特征的养老保险体系。其中,基本养老保险是一项我国强制实施的制度,它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退休后的基本物质生活得到有效的保障而设立的。企业年金养老保险是雇主按照国家的政策引导,依据自身实际的经济状况,使企业雇员退休后的收入得到良好的保障而建立的具有补充特征的一项养老金制度。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是职工根据个人的实际经济能力,自发选择参与的一种具有补充性质的养老保险形式。

二、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

不论是经济的发展情况或是金融产品的选择,都有可能影响一个国家的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这些影响因素不仅覆盖面广泛,而且内部关系非常复杂,往往很难去把它们一一进行分析研究。所以,本文将选取人口规模,经济发展程度,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以及物价消费指数这几个具有直接影响的因素,对我国养老保险投资产生的影响进行大致的分析。

第一,养老保险基金所需给付的对象的多少,是由一国的人口规模所决定的,两者之间呈正相关关系。此外,基金的收入与支出是在同一个时点进行的,老龄人口比例会给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平衡造成巨的大影响。在老年人口比例小的时期,由于就业人口多,缴纳的份额大,此时的养老保险基金处于正向流入状态。而到了老龄化时期(此时老年人口比例大),大幅度地给付退休金或养老金,导致养老保险基金大量流出。因此,只有提前做好养老保险基金的储备工作,才能尽可能地避免养老保险基金入不敷出、资源枯竭的局面。

第二,养老保险基金资源的充足与否,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若一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快,意味着有较高的就业率,那么养老保基金的来源就会更充足。与此同时,良好的经济状况带动了财政的收入,养老保险的基金补贴也会有所增加。

第三,越是发达的金融市场意味着投资机遇越多,养老基金投资的大多数的流向是金融市场。在发育较为成熟的金融市场里,种類众多的投资工具使各种不同的投资需求能够同时得到满足,在分散大规模的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风险的同时有效地实现资金的保值增值。

第四,只有在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收益率大于物价消费指数的情况下,才能使养老金免遭贬值的厄运。因此,物价消费指数已成为衡量养老保险基金是否能够实现保值的一项重要指标。

三、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基金投资收益率低,投资管理职责分权不明

在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系统相对成熟的国家的一些投资管理模式中,作为养老保险体系最重要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一般用于购买国债或者采取市场化投资运作模式,在资本市场的活跃度相当高。尽管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结余数额巨大,却把大多数资金用于投资年均收益率极低的银行存款,再加上逐年上升的通货膨胀率,养老保险基金将难以逃脱贬值的厄运。

同时,诸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管理机构负责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管理,其中包括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保监会、证监会、银监会、审计署等机构。有些政府机构既掌管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运作,又肩负着资金运营监管的责任,繁缛的管理系统使得基金管理部门在投资运营过程中政事不分。此外,累赘的管理机构不仅导致管理人员冗余,还使得部门间的信息传递和反馈滞后,这无疑降低了资金管理效率,抬高了管理成本。

(二)投资工具少,投资渠道单一

相关法规规定,我国的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范畴仅限于银行存款和国债,与其他各国相比,基金的投资渠道太过单一,难以抵御通货膨胀所带来的贬值的风险。多数国家特别是欧美一带的国家一般会采取多样化的投资方式,譬如采用资本市场运营方式,投资于股票债券,或是用于投资外汇储备等。单纯地把资金用于购买国债和存入银行是非常不科学的做法,这种单一的投资管理方式很难实现基金的增值。

(三)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滞后

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杂乱无章,投资管理过程频频出现问题,这是我国目前仍然没有一个能够起到规范作用的系统的养老保险制度造成的。虽然我国已出台一系列与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但对于投资监管都是笼统地进行规范,并没有对基金运营过程中各种利益矛盾作明文禁止规定,也没有细致地规范各种基金信息内容的披露,这些直接关系到投资方利益的操作行为无法得到良好的规范,必然会阻碍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制度的良好发展。

(四)专业素质的管理人才匮乏

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监管机构的成立时间晚于其他国家,发展相对不成熟,导致拥有专业能力的管理人才匮乏。而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工作不但数据量庞大,而且其负责部门和相关业务的覆盖面广,这就使得养老保险基金的专业监管知识和理论知识匮乏的管理人员容易发生监管失误。

四、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的建议与对策

(一)丰富养老基金投资结构,采用多元化的投资方式

当前,我国的养老保险基金的规模在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入改革的条件下日渐壮大,其累计结余额逐年增多。可是,这些数额巨大的养老基金的投资范围却局限于银行存款和国家债券这种单一的投资方式,再加上逐年上涨的通货膨胀率的影响,基金的投资收益率可谓是每况愈下。纵观全球,大多数国家养老基金管理一般会采用股票、债券和基金等多種投资工具组合的投资方式。这样不仅增强了资金的流动能力,保障了养老基金的安全,还可以收获较高的投资收益率。因此,我国可根据资金市场的具体机构,以投资的安全性和流动性为前提条件,拓宽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渠道,采用多元化的投资方式。为了把投资风险控制在较小范围,可以把养老基金投资于信用等级较高的企业债券和金融债券。在具备一定的投资经验的条件下,再转向如大型的国家基础建设项目和房地产等实业方面的投资。等到投资运营系统发展完善之后,可考虑海外市场组合投资,在运用多种金融工具和证券的同时分散系统性风险。

(二)加大资本市场的改革力度,加快建设基金投资的环境

在发展相对成熟的金融市场中,可供养老保险基金选择的投资工具种类丰富,不仅降低养老保险基金管理的风险,还对养老保险基金制度的发展有积极的影响。而我国的金融市场起步较晚,存在着投资品种单一、信息传递效率低下、风险管理机制不完善等诸多问题,这无疑阻碍了养老保险基金管理的发展道路。因此,我国应完善和健全资本市场运营的法律制度,加大金融市场的改革力度,让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能够在优良的环境中进行。

(三)成立专门的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监管机构

专门的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监管机构的存在是保证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能够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毋庸置疑必须成立。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营存在着相当多的监督管理漏洞,并且基金运作和监管由同一个机构负责,政府干预力度强,这样不利于养老保险基金的健康发展。因此,应建立一个独立于政府之外的养老金监管负责机构,并利用现场和非现场两种行之有效的监督方法,系统地监督养老金的投资运作。同时,监管机构应明确规范基金的进入、退出、投资范围和投资比例等相关资格,避免一些资金经营管理不善的管理机构混入养老基金市场。

(四)大力培养专业人才和养老金专营机构

高效的养老保险基金运作模式与专业管理机构和其中专业性强的工作人员有着相互匹配的关系,为此政府应提高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机构的管理效率并大力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具体可落实的措施有:一、选拔优秀的专业人员到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机构任职,分别负责机构内各部门的管理工作;二、定期开设培训课程,让各部门的管理者学习专业知识,提高其专业技能;三、为高素质的管理者提供到海外交流和学习国外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理念与经验的机会,使养老基金的管理模式在专业人员的管理下日趋完善。

猜你喜欢

保值增值投资管理
浅析社保资金保值增值的现实途径选择
电网建设项目投资管理探究
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问题及对策
1000万可支配资产的配置方案探讨
加强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初探
对企业信息科技投资管理的分析
养老金入市问题研究与政策选择
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提高财务数据信息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集团企业投资管理的优化提升策略
精细管理,提升投资效益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