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课堂中生成性问题的处理艺术

2018-03-28廖丽娜

关键词:高中数学

廖丽娜

【摘要】 生成性问题的艺术处理在我国数学课堂教学当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高中数学课堂中生成性问题的艺术处理开展需要教师能够非常机智的处理教学当中的各种问题,是教师改变的课程原本教学流程的一种有效表现。艺术性的处理生成性问题,教师可以更加灵活地掌握课堂节奏,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的实质内容。本文对高中数学生成性教学的使用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 高中数学 生成性问题 处理艺术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02-045-01

0

在教学工作当中艺术性的处理生成性问题,需要教师对于教材当中的知识点有良好地把握,需要教师能够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的进行有效地解答。因此,教师在利用生成性教学方式开展数学教学工作时,能够非常有效地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各类突发问题,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帮助学生加深对于知识点的印象。

一、生成性问题的特征概述

所谓生成性问题,是教学过程中所产生的可以预见与不可以预见的问题,而师生双方在相互交流与沟通中,相互之间的启发与补充,能构建提升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教学氛围,可以解决生成性问题。

高中课堂教学中,很多问题的出现是教师难以预估的。加之不同的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感悟生有着极大的不同,在思维方式的处理上也有着极大的差异,课堂上动态性资源的生成就显得十分必要。因此,教师创设教学过程,需要考虑到课堂进行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知识掌握状况。课堂教学的动态性生成,是来源于学生主体活动与师生交互活动,更是现代创新思维与传统习惯思维碰撞产生的新型思维模式,这是鲜活的、生动的创造性教学成果。

二、高中数学课堂中生成性问题的处理艺术

(一)课堂出现生成性问题构建弹性的情景

高中生成性问题的出现十分常见。例如,教学活动中教师想要开设抛物线标准方程教学,教师简单的介绍了抛物线标准方程以后,想要对其变式进行引入,但却发现学生其实对于抛物线的概念不是很了解,特别是对于图形印象很模糊,若按照原有的教学计划继续下去,不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且学生在概念不清晰的情况下,进行的学习也会很模糊,所以通过设定弹性预设(弹性预设即严格的按照高中学生对数学的认知规律开设,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将新知识的学习更好的呈现出来,)能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及时的修正,也能对教学的重点进行调整,使得教学流程的灵活性更好。

面对此类情况,教师先让学生对抛物线的定义开展有效学习,待学生掌握该项知识点以后,教师应在几何画板中画出抛物线图像,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求得抛物线的方程式。学生对旧知识回顾的同时,通过讨论建系,提出三种建系方案:第一,K是原点,KF在直线X轴上;第二,O是原点,KF所在直线设为X轴;第三,F是原点,KF所在的直线设为X轴。课程学习完成后,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并让各个小组利用三种建系方式求得抛物线方程式,分析比较三种建系方式,得出以O为原点的建系方式是最简单的,因此,可以将其看成是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式,通過对比的方式,让学生能掌握最有效的方式,用以提升课堂效率。通过这样的调整,学生能对知识进一步深化,进而能对知识体系有着新的认知。

使用弹性预设方式能更好的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模式,并能艺术性的处理教学中出现的生成性问题,当学生基础夯实以后,再引入新课,能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建设生成性课堂,调整教师角色

传统教学理念当中,教师始终对课堂教学掌有绝对的主动权,能够对学生造成直接的影响,而学生却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所灌输而来的所有知识点。而在现代教育理念当中,教师已经成为了学生的引导者,是学生主体地位的辅助者。高中数学教师若想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组织,必须要积极地收集课堂教学当中学生所流露出来的各种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认真地分析和重组。

例如,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学生讲授有关奇函数和偶函数的问题,但是在习题练习中,发现函数的奇、偶性的图像学生极易混淆,导致解题过程中出现很大的偏差。此刻教师可以根据搜寻到的信息进行思路的整理,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快速的区分清楚函数的奇、偶性,教师给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各个小组都在积极的寻找不同,每个小组都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但是还不具有典型性。最后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结果,提出新的观点,让学生仔细观察函数图像,联系图像对应名称,从汉字字面意思解析这个问题,“偶”是对称的意思,那么对应的函数的图像是否也能对称呢?教师让学生思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快速的找出奇函数和偶函数图形的区分方法,进而为接下来的教学提供更多的便利。使用这种艺术性方法处理课堂生成性问题,能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彰显出来,也能开拓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热爱数学,并在学习中积极的找寻学习方法。

结束语

生成性问题的艺术处理中包含了很多教师的思想以及学生的思想,是师生一起对问题和知识点进行探究的过程。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工作当中,合理地整合教学内容,为学成创设出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平等、民主的氛围当中有效地开展讨论和学习,将自身潜能最大化的挖掘出来。

[ 参 考 文 献 ]

[1]牛伟强,熊斌.高中数学课堂中探究性学习的困惑与思考[J].教学与管理,2016,(10):14-15.

[2]廖晓锋.新课程背景下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科教导刊(下旬),2016(3):11-12.

[3]户燕.论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教育教学论坛,2016(3):19-20.

猜你喜欢

高中数学
对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策略的思考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如何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高中数学新课程中函数的教学设计研究
试卷讲解有效实施的冷思考和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