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比较才有进步
2018-03-28Jessica
Jessica
“看看隔壁家的某某某,学习多自觉啊,你怎么还有空看电视呢?”
“谁谁谁今年考上重点中学了,你要向他靠齐,学习再努力一点!”
……
你是否经常听到父母唠叨这些熟悉的话语,是否经常为这些“别人家孩子”躺枪、中枪?
这个世界上,有两种孩子——自己家的和别人家的。别人家的孩子,总是比自家的优秀,不仅多才多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还勤奋上进、努力刻苦……又是一年春节来到,走亲访友时,你是否又要面临别人家孩子的巨大轰炸了呢?可以说,不管小时候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别人家孩子给你造成了多少严重的心理伤害,我们都可以估计到,这种伤害是没办法解除的。长大后,你还是会被不断地和别人家孩子放一起比较:考大学,找工作,结婚,生子……
也许你会纳闷,为什么非要比比比呢?
1954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利昂·费斯汀格(Leon Festinger)首次提出了“社会比较”这一术语,意指将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现象,社会比较这种心理的初衷并不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用于自我评价、自我改进和自我提高。因此,在大多数时候,当父母摆出“别人家”的例子时,并不是想贬低自己的孩子,而往往是希望孩子有所进步,变得越来越好。
一般来说,社会比较可以分为平行比较、上行比较和下行比较三类。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学校通常会通过考试的形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可是,大家除了关心自己考了多少分,往往还要关心身边的同学们考了多少分,自己在全班全年级的排名等等。这就是一种社会比较。简单地说,和与自己实力相当的同学比,这是平行比较;和比自己优秀的同学比,这是上行比较;而与比自己差的同学比,则是下行比较。
当我们想了解自己的能力或观点时,首先会倾向于与自己能力和观点相似的他人进行比较,即平行比较。因为,相似的他人可以提供更多真实、有效的信息。
那么,和比自己差的人进行下行比较呢?看到这,你可能会想到长辈们常常批评自己的一句话:你不和好的比,反而和差的比?的确,在我们的生活、教育大背景下,向下比绝对是一个不可取的做法。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心理学家认为,当个体遭遇失败等消极生活事件威胁时,倾向于进行下行比较,以使自己得以维持主观幸福感和积极的自我评价。简单地说,和比自己差的人相比,能够提升我们的自尊心,提高我们的幸福感。当然,比较的效果,也会“因人而异”:当你和陌生人,或一般熟识的人相比较,发现他不如你的时候,你的自信心、优越感都会悄然膨胀。而一个与你非常亲近的朋友或亲戚,在某方面被众人所不认可时,你并不会快乐,相反,可能还会因此焦虑。因为,你的潜意识会害怕大家将你与他联系起来,认为你在这方面也是不好的。因此,撇开比较结果,仅就比较对象与你的关系来看,也是影响你情绪的一个关键要素。
当然了,总是和臭棋篓子下棋,你的棋艺很有可能是越下越臭。因此,必要时,我们还是需要进行上行比较,以期自我改进、自我提高。
上行比较,就是把自己与比自己强的人作比较。与强者较量,或许我们会产生挫折、嫉妒等消极的情感体验。但是,俗话说得好,遇强则强。通过比较,我们会发现自己的不足与差距,这时,挫败感便能让你化悲痛为力量,努力赶超,实现自我激励与挑战。
在日常生活中,即使能力非凡的人,也會遇见比自己更有才华的人,正所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上行比较是不可避免的。为了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当我们面临消极的社会比较信息时,会采取各种各样的社会比较策略来应对威胁。
例如,补偿策略。顾名思义,当你发现自己学习成绩比不过你的同桌时,你可能会拿出你的艺术特长——钢琴十级与他PK。用心理学的专业术语进行界定,就是:当个体在某个领域的自我概念受到威胁时,会通过关注自己其它领域的才能或长处来应对威胁,以达到维护总体自我价值感的目的。
或者,天才效应。有心理学家发现,人们在应对消极的社会比较时,还有一个相反的维护自我概念的机制——夸大他人的能力,即提升比较目标,这种现象被称为“天才效应”。这种策略一般是在他人明显优越于自己,而且不容易否认社会比较信息的有效性的情况下个体所采用的维护自我概念的机制。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某个学生考试连续地不如同学,他会通过夸大其他同学的学习能力来维护自我概念,这就像乞丐不会嫉妒国王富有一样的道理。
所以,别再说什么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的话啦!因为,无论是幸福,或者成功,本身都是一个比较级。社会比较之所以能够让我们看清自己,并实现自我提升,是因为我们不仅从中看到了他人的优秀、自己的不足,更重要的是,比较让我们看到了进步的空间,给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为了达成这样一个目的,与其拿他人的成就与自己相比,不如拿他人的能力和思维方式做一个参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