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的绿色发展对策——以湖南省岳阳县为例

2018-03-28

城市学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绿色农村发展

毛 奇



乡村振兴的绿色发展对策——以湖南省岳阳县为例

毛 奇

(悉尼大学,悉尼 NSW 2007)

乡村振兴战略是有效解决“三农”发展短板、全面激活并深度释放广大农村发展活力、全面推进国家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举措。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乡村振兴战略,是引领中国经济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的乡村振兴目前面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基础建设严重滞后、农业产业发展乏力、乡村振兴氛围不浓等问题,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的对策主要有构建绿色生态,推进绿色惠民,夯实绿色基础,建设绿色乡村,发展绿色产业,推进绿色富民,打造绿色政治,传播绿色文明等。

乡村振兴;绿色发展;三农问题;经济新常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必然选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历史任务。但在新常态背景下,农村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承受力脆弱、生态系统退化的形势十分严峻,严重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阻碍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威胁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如何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推进绿色发展,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找到平衡,从而实现双赢,是乡村振兴实践中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乡村振兴的缘起、要求与意义

乡村是居民以农业为经济活动基本内容的一类聚落的总称,又称农村。[1]中国历史上对农村建设问题的直接关注起始于20世纪初。1908年,晚清政府在农村开展了“乡村治理运动”;中华民国时期,在多个省区均发动了“乡村自治运动”。[2]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即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当时称为“农村现代化”;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20字方针,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对新农村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3]

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主要有五个方面。第一,产业兴旺。重点是通过产品、技术、制度、组织和管理创新,推动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和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推进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就业和增收。第二,生态宜居。涵盖村容整洁,村内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完善;加强乡村环境污染治理,大力保护和修复乡村生态系统,保留乡土气息和乡村风貌,让乡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4]第三,乡风文明。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卫生等事业,实现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传承乡村良好习俗,促使农村社会回归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尊老爱幼、邻里互助等乡村朴素价值观;借鉴吸收国内外乡村文明的优秀成果,打造新时代的文明乡风。第四,治理有效。以党委统领全局、政府牵头负责、社会公众参与、依法治理保障为基础,建立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强化基层基础,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快推进村民自治,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第五,生活富裕。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持续降低农村居民贫富差距,不断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让城乡群众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这个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都有着重要的意义。[5]

第一,是彻底解决三农问题的引擎。近年来,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民生活越来越面临着资源约束趋紧、生态退化严重、环境污染加剧等挑战,“三农”问题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最大瓶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农业不强、农村不美、农民不富的“三农”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第二,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抓手。中国本质上是一个乡土性的农业国,村落是乡土文化的重要载体。以乡土、乡景、乡情、乡音、乡邻、乡德构成的中国乡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核。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重构中国乡土文化的重大举措,也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战略。[6]

第三,乡村振兴是保障国家安全的基石。中国是个人口大国,粮食安全历来是国家安全的根本。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强化科技农业、生态农业、智慧农业,使农业大发展、粮食大丰收,从根本上解决粮食安全问题。

二、绿色发展理念溯源、内容与本质

(一)理论溯源

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发展规律,绿色发展理念也是一样,有自己的根源,有形成和发展的规律。首先,它源自中国传统文化。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认为,万事万物与人类自身都是大自然的产物,人在本质上与自然是相融相通的。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了“道法自然”的基本原则,道的法则就是维护世界生长变化过程的自然本性,而不以人为的强制方式去破坏这个过程的本来面目。佛教思想自“缘起”论始,就主张人与自然皆为一体。其次,源自辩证唯物主义思想。马克思恩格斯早在1845-1846年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The German Ideology)中,就提出了人类史和自然史相统一的思想,率先敲响了人类要保护自然、善待自然的警钟。在《资本论》中,他们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对土地的滥用和破坏,指出未来社会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的社会。再者,源自中国共产党人的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将绿色发展作为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个重要理念,作为“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理念。其中,绿色发展理念与其它四大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集中体现了新时期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

(二)基本内容

绿色发展理念涵盖了经济、环境、政治、文化和社会等五个方面:

绿色经济理念。基本方针是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基本途径是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要求任何经济活动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坚决杜绝黑色的、污染的、带血的GDP,要将维系生态健康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绿色环境发展理念。遏制过度开发自然资源的行为,修复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防止自然环境和地球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通过自然环境休养生息来保持和发展地球生态平衡,保证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共同发展。

绿色政治生态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并强调:“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改进工作作风,就是要净化政治生态,营造廉洁从政的良好环境。”

绿色文化发展理念。绿色文化作为一种观念、意识和价值取向,不是游离于其它系统之外,而是贯穿绿色发展的始终,指导并深刻影响着绿色发展的全过程。

绿色社会发展理念。绿色是大自然的基色,是人类感觉最舒服的颜色,代表生机活力和生命健康,象征社会稳定、安宁与和平,绿色社会意味着经济的持续发展与生态的良性循环,意味着人与人之间和平共处、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生,是现代社会文明追求的终极目标。

(三)内涵实质

绿色发展理念内涵丰富、寓意深远,包含以下内涵实质:

第一,绿色发展是一项重大战略。将生态文明理念上升为生态文明战略,是面对当前资源环境约束和现实发展困境,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

第二,绿色发展是一种治国方略。绿色发展理念既折射出中国古代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生态智慧,又反映出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生态伦理与时代特征的有机结合,已经成为实实在在的治国方略。

第三,绿色发展是一次社会变革。绿色发展理念是对1750年以来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一次自我觉醒与自觉超越,它将对主流经济学中的传统生产函数进行重新定义,实现从以自然要素投入为特征,到以绿色要素投入为特征的跃迁。

第四,绿色发展是一种全新理念。绿色发展引导消费朝着智能、绿色、健康、安全方向转变,支持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发展与传统产业绿色优化改造,支持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塑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是以效率、和谐、持续为目标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全新的理念。

第五,绿色发展是一套完整制度。十三五规划建议中的绿色发展,既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考核评价制度,也涵盖全面的资源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形成了激励与约束相容的一套环境治理长效机制和绿色发展制度体系。[7]

三、乡村振兴面临的问题

当下,乡村振兴战略面临诸多问题,本文试以湖南岳阳县为例,探讨其解决之道。

岳阳县地处湘北,总面积2 809平方公里,辖15个乡镇(办事处),总人口73万,其中农业人口61万。目前岳阳县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至少面临着以下问题:

第一,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全县161个村,半数以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土壤退化、水土流失现象,农村面源污染问题比较突出,80%以上乡村存在环境脏乱差问题。1)工业污染。一些污染严重的企业,在城里碰壁后,转而被农村地区接纳。截止2017年底,岳阳县农村地区有陶瓷厂、小型化工厂、竹木加工厂等各类工业企业超过100家。工业污染下乡,不仅直接污染农村自然环境,还容易引起多种衍生环境问题。2)农业污染。主要有农资污染、薄膜污染、包装污染、农药污染等,这些来自农业面源的污染,是全县农村污染中覆盖面最广、治理难度最大的污染,已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约束。3)生活污染。目前岳阳县农村地区每年产生生活污水约300万吨、生活垃圾约28万吨。岳阳县是生猪养殖大县,年出栏生猪156万头,目前仅有一家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企业和一家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企业,大部分病死畜禽和畜禽养殖废弃物没有进行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造成很多乡村土壤和地下水污染严重。

第二,基础建设严重滞后。主要表现在:1)水利设施陈旧老化。全县农田水利工程大都兴建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目前普遍存在工程老化、效益衰减等问题,大多属于“带病”运行,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变。2)村民建房乱象从生。有的农户把土地承包经营权当作土地私有权,不办理任何手续,直接把住房建在自己的责任田上,致使非法占用责任田建房行为屡禁不止。偏远农村地区,村民建房事先不做房屋修建规划,造成交通不畅,排水不利,甚至引发邻里纠纷。3)公共服务设施不齐。全县目前有乡道581公里、村道1 504公里,标准普遍不高,特别是村道,多为3.5米宽的单行道。与城镇相比,全县农村地广人稀,教育、医疗、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施设不齐。

第三,农业产业发展乏力。1)发展要素严重短缺。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农村大量人才、资金、土地等要素均涌向城镇,农村在技术、人才、资金和新型经营主体等方面不断紧缩,推进乡村振兴所必需的资源严重不足。2)产业转型进展缓慢。全县农村地区种植养殖业总量小,规模养殖比重偏低;分散分布,布局不够合理;流通体系不畅,规避市场风险能力差,缺少市场行业引导。乡村旅游层次不高,产业链条过短,对乡村发展的拉动作用不明显。3)集体经济十分薄弱。全县大部分村是没有集体经济收入的“空壳村”,很多村主要来源于集体资产资源出租, 经营水平、收入水平普遍较低。

第四,乡村振兴氛围不浓。1)理念存在偏差。有些乡村错误地认为,乡村振兴无非就是在乡村的“外表”上做文章,喜欢花钱去搞“花架子”和华而不实的东西,甚至毁坏生态,搞大拆大建、大兴土木等。2)农民参与度低。部分群众认为乡村振兴是政府行为,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少数农民因个人利益要求得不到满足而与村干部讲价钱、谈条件,甚至阻挠施工。3)乡村管理缺少长效机制。由于作为乡村主体的村民自觉性较弱,长效保持仍然是个现实问题,很多农村地区在环境卫生整治方面存在反弹现象。

四、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的对策

(一)构建绿色生态,推进绿色惠民

首先要推进生态保护修复。以贯彻河长制为抓手,深入实施碧水工程,加快实施乡村黑臭水体整治,改善农村水环境质量。以实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为重点,大力引导农药、化肥、薄膜、包装等减量,通过市场运作模式引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企业和病死禽畜无害化处理企业,避免乡村土壤的不可逆污染。以推进农村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为重点,对乡村农业用地进行分类管理,对乡村建设用地环境风险进行全面管控。扎实推进蓝天保卫行动,抓好秸秆禁烧,整治机动车尾气、工地扬尘和企业有害气体超标排放。

其次要加强人居环境整治。坚持农村垃圾分散处理,实现减量化、资源化、降害化,对近城区乡镇采取“户分类、村收集、乡镇中转、县处理”的模式,对其他乡镇采取“户分类、村收集、乡处理”的模式,对偏远村组推行“户分类、组保洁、村处理”模式,有效解决农村垃圾如何减和哪里去的问题。要加强村内“四旁四地”(村旁、宅旁、水旁、路旁,荒地、闲地、闲宅基地、集体土地)绿化,特别是要积极推进“厕所革命”,努力补齐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为群众营造一个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

再次要大力倡导绿色生活。以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为动力,以培育生态文化为支撑,以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为模式,倡导绿色消费理念,崇尚勤俭节约,减少损失浪费,选择高效、环保的产品和服务,降低消费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促进资源节约循环高效使用,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改善乡村生态环境质量。

(二)夯实绿色基础,建设绿色乡村

完善农田水利设施。按照“民生优先、统筹兼顾、人水和谐、政府主导、改革创新”的原则,把农村水利作为乡村振兴的优先领域,打造更高水平的水利保障体系,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滞后的局面。实现小型水利工程建、管、用和责、权、利的统一,在财政资金的引导下,落实农田水利建设的“民办公助”,明确水利设施的权属。以明晰所有权为核心,以增强经营管理活力为重点,鼓励农民和社会力量采用承包、股份合作或组建农村供水协会等形式参与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使其纳入市场机制,形成良性循环。

加强村庄建设管理。合理编制乡镇村居规划,严格遵循“规划先行、先批后建、按图施建”和“经济适用、简便易行、群众认可”的基本原则,科学确定农村居民集中居住点的数量、规模和布局,把需要建房的村民引导到集中点。加快推进村镇规划编制,既要让老百姓有房住,又要避免建了又拆,造成资源浪费。严控违章建筑,严打违法建房,坚决拆除私自建房和乱占耕地建房,坚决避免宅基地违规乱占、农房乱建,布局杂乱无章、房型千篇一律,彻底改变“有新房没新村,有新村没新貌”的现象。

加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通过转变职能,更加有效地为农村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按照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参照城市建设中公共财政的支付范围,合理界定、统筹规划新农村建设公共项目,加快公共服务项目、内容和设施的城乡接轨。要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规划,重点致力于农田水利、农村人居环境、农村科技、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力度,公共财政投入进一步向农村倾斜,让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更加健全,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三)发展绿色产业,推进绿色富民

发展现代农业。目前,我国农业基本上还是一家一户分散的传统式作业,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农业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当务之急。要围绕市场发展农业生产,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围绕市场做文章,市场缺什么、什么效益高,就发展什么,达到农业既增产又增收;要做好市场发展趋势预测,取高效阶段,避低效阶段,扬长避短,保持农业高效旺盛的生命力;要创新传统联产承包责任制,走产业化道路,促进农业高效发展;要发挥专业人才在现代农业中的突出作用,通过人才战略实现农业高效发展。

创新发展模式。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成为广大农户联合与合作的重要载体,对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助农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鼓励“公司+农户”的组织模式,大力推进农民之间、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之间的联合与协作,有效整合农村资源,提高农业竞争力;要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进一步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内部管理,在教育培训、信息传递、行业规范、产品销售等方面发挥作用;要积极引导种养大户、科技能手,发展主导产业和优势特色产品,促进农民专业合作事业的兴旺与发展。

发展乡村旅游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乡村生态游已经成为城里人的偏好和时尚追求,并呈蓬勃发展态势。要通过内涵建设来体现乡村特色,在发展绿色产业、推进乡村生态游的同时,要注重生态资源保护与美丽乡村内涵建设,做好结合文章。在打造田园景观中,挖掘区域资源特色与文化特色;在建设生态景区时,提升农村生态环境;在经营乡村旅游中,保护自然生态资源。通过生态建设,扩大乡村旅游的接待规模,提升服务质量,推动乡村旅游业在生态、自然、可持续的道路上良性发展,实现绿色富民。

(四)打造绿色政治,传播绿色文明

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基层党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要牢牢抓住选优配强支部书记、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强化党建工作督导这四个关键环节,绵绵用力,久久为功;要以基层党支部为基本单位,以“三会一课”等党的组织生活为基本形式,抓好党员日常教育管理,促进党员干部的自我净化与自我提高。

引导农民参与。乡村振兴的主体是农民群众,要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好农民群众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引导广大农民朋友参与到建设中来;要顺应农民求富、求学、求乐、求美的新期待,培育一批有头脑、有知识、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能吃苦的农村生力军。

建立管理长效机制。建立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加强农村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让依法办事在农村蔚然成风;建立道德激励约束机制,引导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提高。加快乡村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农村黑恶势力、宗族恶势力,严厉打击危害农村稳定、破坏农业生产和侵害农民利益的违法犯罪行为。实行环境卫生长期保洁制度,形成长效机制。

[1] 周大鸣. 文化人类学概论[M]. 广州: 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9: 7.

[2] 徐杰舜, 周建新. 人类学与当代中国社会[M].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3:13.

[3] 李周. 深入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J]. 理论导报, 2018(2): 43-44.

[4] 习近平.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讲话[N]. 新华每日电讯, 2013-12-14(01).

[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N]. 人民日报, 2018-02-05(001).

[6] 范建华. 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意义[J]. 行政管理改革, 2018(2): 16-21.

[7] 罗志勇. 社会转型期我国绿色发展的困境与路径研究[J].观察与思考, 2018(2): 65-71.

Green Development Concept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Take Yueyang County of Hunan Province as an Example

MAO Qi

(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Sydney, NSW 2007)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effectively solve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the countryside and farmers, comprehensively activate and release the new vitality of rural development and advance the national modernization process in an all-round way. Integrating the concept of green development into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is a necessary requirement for China’s economy to shift from a phase of rapid growth to a stage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China's rural revitalization is facing the problems of increasingly prominent environmental issues, serious lag i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weak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industry and a weak atmosphere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The countermeasures to promote rural revitalization through green development are mainly to build green ecology, benefit the people in a green way, consolidate green foundation, build green villages, develop green industries, make people richer in an eco-friendly way, create green politics, and spread green civilization, etc.

rural revitalization, green development, three rural issues, the new normal of economy

F 062.2

A

10.3969/j. issn. 2096-059X.2018.04.013

2096-059X(2018)04–0077–05

2018-06-05

毛奇(1995-),女,广东广州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农村区域发展研究

(责任编校:贺常颖)

猜你喜欢

绿色农村发展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绿色低碳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