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客背景下青少年创新素养培养策略研究

2018-03-28尚亚丽周巧姝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8年10期
关键词:创客青少年意识

尚亚丽,周巧姝

(1.长春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吉林长春 130032;2.长春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吉林长春 130032)

1 研究背景

“创客”一词来源于英文单词“Maker”或“Hacker”,指酷爱科技、热衷实践、乐于分享,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广义的创客教育指以培养大众、学习者特别是青少年学生创新精神的教育形式。狭义的创客教育指教学活动——通过设置环境、课程、活动等,将知识性、实践性、创造性融入教学活动中,促进教与学模式的转变,满足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贯彻落实《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和《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018年7月13日,我省制定了《吉林省中小学创客教育指导意见》。意见以“科学规划、试点先行、整体推进、兼顾特色”为原则,以吉林省中小学创客教育试点县(市、区)和试点校为抓手,逐步推进全省中小学创客教育发展。创客教育的发展为青少年核心素养尤其是创新素养的培养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 核心素养的研究概况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核心素养”就成为国外学界研究与探讨的热点问题。最早提出核心素养体系的是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其在一系列研究的基础上,最后形成具体包括三类九种核心素养的指标条目。我国对核心素养的研究起步较晚,自2014年《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颁布以来,“核心素养”才被越来越多的国内研究者所关注。国内对核心素养阐述较为系统和权威的是2016年9月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该文件指出,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其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为研究核心素养提供了系统框架。目前,《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领域课程改革的“关键”“中高考的风向标”。六大核心素养综合变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

3 青少年创新素养的内涵

创新素养培养即培养青少年能够打破常规、突破传统,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直觉力。创新素养是核心素养的核心,对青少年创新素养的培养是培养未来创新型人才的关键。

3.1 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培养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前提。创新意识培养主要指培养学生主动观察、发现问题,以追求改变原有的观念和意识,包括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对未知领域的探究兴趣、凡事要弄个究竟的求知欲望,这是一个人创新精神的灵魂与动力。凡事都严格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的教育方式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因而,首先要呵护学生的问题意识、质疑精神,对他们进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同时要不断地鼓励学生质疑和提问,使他们在成功中体验到创新的快乐,坚持并形成质疑和挑战传统思维方式,养成自主地解决真实问题的习惯。

3.2 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培养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核心。培养青少年具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够打破常规思维的界限,从不同的视角去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创新思维是思维的高级阶段,基础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的想象力、严谨的思考力和内省力以及批判性思维等高阶思维;重视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培养,鼓励学生对书本的知识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老师对话,也可以质疑老师的观点。鼓励学生多观察生活中的细节,积极思考,和同伴协商合作,多方位、多角度地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组织社团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意灵感。

3.3 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主要是指在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前提下,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不断形成的能力。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实施跨学科STEM课程、创客教育,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日益重要。面对复杂多变的未来时代要求,只有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

4 创客背景下青少年创新素养培养策略

目前,我国在基础教育中全面开展创客教育、STEAM教育,为中小学生创新素养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笔者通过对大量文献的查阅与分析,根据我国中小学生开展创客教育的现状,为中小学生创新素养的培养提供参考性建议。

4.1 成立学校创客(STEAM)工作室

近年来,各级创客大赛和STEAM大赛非常多,但能够参加比赛的学生数量有限。为了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创客教育和STEAM教育的项目中,学校可以成立创客(STEAM)工作室,学生运用Scratch或Arduino等技术类课程编程设计机器人,制作各种机器人作品。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的项目内容可以更加丰富,如3D打印作品、木工作品等。工作室可以招募其他专业教师,如物理、数学、美术等相关教师,也可以从家长委员会中招募人员,为工作室的学生讲课或与学生一起设计、开发项目。活动内容可以包括3D打印、机器人编程设计与实现、小设计和小发明、生活物品设计与制作、缝纫手工制作、木工制作等项目。为了给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工具和设施,实验室还需要配备实验操作台、工具箱、3D打印机、焊接设备和工具、木工工具、缝纫手工设备和工具等。通过设计与制作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探索和创造,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协作能力。

4.2 开展创客(STEAM)社团活动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可以通过定期组织创客(STEAM)社团活动,邀请专家讲座、创客大赛获奖学生演讲和作品展示等方法,积极宣传,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创客(STEAM)工作室中。也可以通过社团组织创客活动月等实践活动,征集学生的创意和作品,让更多学生了解创客教育。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积极思考、探索,使他们具备不断创新的思想意识。为了更好地开展活动,社团应由教师、学生和家长委员会成员共同管理。中小学生的家长来自各行各业,应动员家长参与社团活动中,吸引来自社会的力量和资金支持学生的实践活动,实现家校共育。

4.3 开展科学创新活动月实践活动

以班级为单位,每学期开展一次科学创新活动月实践活动,鼓励学生把自己设计制作的作品带到学校,进行分年级分批次展览,每年级展出时间一周。在班会上让学生介绍自己作品的设计思路,分享实践活动的心得体会。

5 结语

通过开展中小学创客工作室、组织社团活动和开展科学创新活动月实践活动,能够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从而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

猜你喜欢

创客青少年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青少年发明家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让路人都可以坐下来当创客
创客
创客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