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在现代化公共图书馆外借工作中的应用
2018-03-28
(广东省普宁市图书馆,广东 普宁 515300)
一、引言
公共图书馆现代文化、科学与社会教育机构,其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影响了图书馆读者的阅读热情。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互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为了提高图书馆发展水平,应该要加强对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将新技术与图书馆管理的方方面面结合起来。图书外借管理是图书馆日常经营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为了便于读者将图书外借出去,方便读者阅读,必须要改变传统的借阅管理流程,可以借助无人借阅管理系统,高效、快捷地为图书馆读者提供优质服务,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并且不断提高图书利用水平。
二、图书馆外借管理工作现状
图书馆外借管理指的是对图书馆的图书资源进行规范化、合理化管理,确保图书资源能够及时回归到图书馆,在读者之间相互流通,促进全民阅读工作的落实。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图书馆建设与管理水平有所提升,新技术在外借服务中的应用越来越多,比如RFID技术的应用,让图书馆的外借工作实现了自助服务。现代技术为图书馆的现代化、自动化、标准化和数字化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支持,自助服务是新技术在图书馆管理中应用的基础,是当前图书馆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服务形式,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当时一些发达国家开始尝试公共图书馆的自助流通服务和馆际间互借服务。目前,自助服务技术已经扩大到各类图书馆,我国的部分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在不同程度上开展了自助服务,图书馆实现自助服务,还必须要借助各种新技术。
以RFID技术为例,我国率先使用RFID技术的是深圳图书馆新馆,图书馆利用RFID技术替代了传统的条码扫描技术,在图书馆中形成一个RFID接收和发射环境,在图书上粘贴了电子标签,读者可以自助借还图书,而且图书馆还扩大了借阅量,一次可以借阅16本图书。随着新技术日益成熟,这些新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广泛,但是由于图书馆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受到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图书馆的外借服务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新技术的认识程度不够高,观念还没有彻底转变过来。图书馆的管理观念是影响图书馆发展水平的关键,总体来讲,图书馆的管理理念中还有一些陈旧的思想有待更新,在日常工作中有的图书馆人员依旧采用传统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进行管理,对电子数据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不多,导致图书馆管理比较混乱,图书的外借管理不当,图书资源有丢失。
第二,服务方式不够先进。服务方式是影响服务质量的重要因素,在当前环境下,公共图书馆的图书外借服务方式还需要进一步优化。比如有的公共图书馆受到资金等方面的限制,在设备方面不够完善,必须要进一步加强计算机的普及力度,让更多读者可以自助办理借阅。再比如有的图书馆在外借管理的时候还停留在手工处理的阶段,影响了图书馆的正常阅读过程。
三、新技术在现代化公共图书馆外借工作中的应用
(一)身份证识别借还技术
利用身份证识别技术进行图书借还,是当前很多图书馆最常见的借还服务模式。在实名制要求下,很多行业都要求实名认证,利用身份证识别技术,也可以有效缩短图书馆的借还服务时间,进入图书馆时,只需要出示身份证,识别成功之后就可以进入图书馆,阅读或者将图书借出。图书馆入口处可以设置身份证读卡器,一个小小的白色长方体形状的设备,内嵌身份证识别技术,读者将身份证放到设备上,就可以识别出读者的身份信息。当读者想要将图书带出图书馆的时候,也可以通过扫描身份证信息和图书信息,然后显示出该读者的账户中借阅了哪些图书,哪些已经归还,等待归还的有哪些。读者也可以通过图书馆自助查询系统,随时查询自己的账户信息,及时归还书籍,以防超期。
(二)RFID技术在图书馆外借工作中的应用
新技术的应用可以改变传统的外借服务管理模式,比如当前图书馆常见的RFID智能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图书馆借阅的智能化管理,RFID技术与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完美结合,打造数字化图书馆。以本馆为例,自从引入RFID技术之后,本图书馆变成了24小时自助图书馆,运用RFID技术可以实现无人看管,而且是24小时服务,读者可以在任何时间自助借书、还书,还能自助查询资料,自动寻址归架,流通资料科学整体上架、防盗。RFID技术的实施,首先需要图书馆设置馆藏电子标签,在标签中嵌入图书信息,包括书名、作者、出版社、索书号、ISBN/ISSN等信息,再利用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与射频设备,在图书馆内部构造一个精确的定位系统,读者可以从图书馆系统中检索自己想要借阅的书籍,当读者输入某本图书的某个信息之后,系统就可以呈现出这本书的其他相关信息,并且顺利给读者导航,将读者引到存书的位置,便于读者直接从藏书的位置取书。RFID技术和自助借还系统的应用,需要建立在一定基础上,比如要安装设备,对图书粘贴RFID标签,然后由机器设备自助完成图书馆的扫码借阅和归还。该技术应用之后,读者可以自行办理流通资料的借还手续,保护了读者的隐私,而且减轻了图书馆流通部门的工作,让图书馆真正实现24小时无人值守,提高了服务效率,还打破了传统借阅服务的局限,图书馆的服务时间、服务地点、服务资源都得到了拓展,成为集数字化、智能化为一体的新型图书馆发展模式。
(三)数据挖掘技术在图书馆外借工作中的应用
数据挖掘技术属于图书馆技术中的软件技术,与智能机器人、RFID技术不同的是,数据挖掘技术主要体现在提高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服务上。该技术可以了解到用户的喜好和需求,得到更加真实、准确的效果,比如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图书馆管理人员可以了解到用户的借阅次数、经常借阅的书籍类型,然后统计得出用户的图书借阅次数比例,这个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读者的需求,从而得出最受读者欢迎的藏书模式,再对图书馆的图书馆资源进行整合与重新设计,为图书外借提供基础。另外,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很好地优化图书馆的信息架构,因为图书馆的采购经费是有限的,如何高效地利用这一经费是图书馆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可以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对公共图书馆的检索系统、借阅记录、馆藏文献记录等数据进行分析,然后有效地调整图书馆的各种文献的购入比例。在日常外借工作中,应用数据挖掘技术,也可以对图书馆的电子文献进行有效管理,资源查找、分类整理等过程都可以交由计算机和相应的软件系统去处理,减少人工操作成本,完成电子文献的整理工作。
(四)智能机器人技术在图书馆外借服务中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图书馆的服务模式也进一步得到拓展,智能机器人技术在图书馆外借中的应用,是未来图书馆发展的方向,随着图书馆的投入逐渐增多,该技术也会逐渐普及起来。例如自动存取机器人,可以实现图书馆自动化管理,其关键技术在于图书馆自动识别技术、机器人自动导航技术、机器人自动存取图书以及移动技术。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以及图书馆机器人的普及,图书馆的自动存取机器人可以在无人干预情况下,对图书的信息进行识别,然后将图书馆搬运到指定书架上,并且由机器人完成上架工作。当读者要借某本书的时候,机器人在获取系统的指令之后,也可以走到存书的书架旁,取下图书,将图书运到统一借还处,由读者在系统上自主完成借书过程。智能机器人还有“人机对话咨询”功能,可以咨询书目和日常百科知识。机器人技术的应用,降低了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图书上下架的效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图书外借管理是图书馆管理中的重要内容,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普及和应用,图书外借服务模式也要不断转变。在图书馆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转变思想观念,对信息化技术、大数据技术等新技术进行应用,实现智能化管理,让读者可以畅通无阻地外借图书,促进图书馆资源的充分流通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