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下婴幼儿阅读推广工作探析
——以0~8岁孩子为例
2018-03-28
(安徽省图书馆,安徽 合肥 230001)
一、前言
习惯等的培养上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在打造影响人行为的心理素质方面。而除了父母家庭的言传身教这个重要途径之外,大量阅读适合幼儿发展阶段的书籍就是另一个重要途径了。在“互联网+”时代,如何利用好网络模块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既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又不断发挥公共图书馆的专业优势,需要不断地探索。
二、互联网+时代
(一)何为“互联网+”时代
2015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起初,“互联网+”仅仅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在生产因素配置中集中发挥互联网的优化和集成功能,将互联网的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
“互联网+”行动计划将重点促进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生产性服务业等的融合创新,发展壮大新兴业态,打造新的产业增长点,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环境,为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增强新的经济发展动力,促进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二)“互联网+”时代的阅读现状
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从2017年7月全面启动,2017年7月至8月开展样本城市抽样工作,2017年9月至12月在全国开展入户问卷调查工作,2018年1月至2月开展问卷数据的核算及录入总结工作。鉴于8岁的孩子已经过了小学的适应期,在阅读上自我管理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而且大部分小学有阅读课,已经可以提供相应的指导,所以此次调查主要集中在0~8岁。其中2017年0~8周岁儿童图书阅读率为75.8%,与2016年的76.0%的数据大体保持相同水平,在接受调查的这些儿童家里,70%以上的家庭有带孩子读书的习惯。
对亲子早期阅读行为的分析发现,2017年我国0~8周岁儿童家庭中,平时有陪孩子读书习惯的家庭占71.3%。另外,在0~8周岁有阅读行为的儿童家庭中,平时有陪孩子读书习惯的家庭占到91.8%,较2016年的90.0%提高了1.8个百分点;在这些家庭中,家长平均每天花23.69分钟陪孩子读书,较2016年的24.15分钟略有减少。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强调“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让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因此发展幼儿这些能力家长提供一个良好的阅读条件和环境显得尤为重要。
三、“互联网+”时代阅读特点
(一)移动智能终端的广泛使用
现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每个家庭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智能电视等客户端几乎算是标配,孩子很小就直接、间接地接触这些设备。现在科技发达,短期看,过度依赖电子设备的阅读容易导致深度思考的缺失和阅读能力的弱化,这些智能设备对孩子视力和专注力造成了影响,但是尤其对于阅读定力不太强的婴幼儿来说,缺少主题或者引导的阅读,更难发现阅读的乐趣及意义,因为网络阅读旨在夺人眼球而不是触动心灵,所以说这些设备是一把双刃剑,效果值得论证。
(二)早教广告商的推波助澜
随着二孩政策放开,越来越多资本介入,我国早教市场一片红火,但是,早教机构质量参差不齐。很多早教机构,都是找一些条件不好的教学场所,并在社会上招募一些没受过专业教育的人来充当师资,卫生、教学、保健等都达不到规范标准。断章取义,盲目地借用一些儿童成长发育理论开展广告推销,通过移动终端付费使用,利用家长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本着学总比不学强,或是攀比心理,别人都学了,我不学就吃亏了等等想法,落入商家圈套,但是否取得预期效果,由于没有一个好的标准进行测量,所以值得商榷。
(三)专业阅读学习渠道获取受限
阅读的方式、内容获取基本上都是以下几种方式:“网络大V”等知名公众号推荐;同龄孩子的父母在一起交流后推荐;随意浏览、随机获取等,父母们只能就着推荐开始阅读活动,个性化的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很难掌握,前文也提到家庭的构成人员存在差异,此外城乡人口阅读差异、工作背景的差异都会给阅读的信息获取、方式、方法及效果带来影响。例如网络推荐和学习,很多老人无法进行;同时孩子的心智发育各有特点,如何更准确的了解孩子的阅读需求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指导。
四、可行性建议
“互联网+”时代的大数据集成、统计、分析,大数据时代给图书馆的运行模式带来了很大改变,使传统以文本为载体的图书资料得以压缩,减少了物理环境空间不足的问题,也避免了由于各种外部原因对书本的破坏,从而使图书资料得到保护。而通过计算机网络的覆盖,人们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资料的获取,减少了传统资料获取时繁琐的借阅手续。因此,现如今的人们在获取信息的时候,基本上都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搜索,阅读方式也逐渐从纸质书向电子书过渡。
(一)加强专业配备
公共图书馆不再是简单的借书还书操作,举办的阅读推广活动也不应该是大而化之,专业的阅读推广活动需要专业的工作人员来策划组织活动,阅读推广涵盖心理学,教育学、中文、图书馆学等相关专业,必要时还要聘请馆外的其他专家提供指导意见,集思广益,如果有条件的图书馆可以设置专门的阅读推广部门,至少可以成立阅读推广活动小组,从阅读指导对象的年龄以及学科的特点交叉点入手,工作人员定期交流,既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的阅读分析,进行专业化筛选,同时根据家庭构成和年龄段制定个性化的阅读指导方案,例如针对年龄不同,专注力时间也不一样,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发展阶段各异,对于0~3岁孩子多提供场景带入式立体化游戏式阅读,3~5岁孩子可以阅读+动手,场景交换,保持新鲜感,5~8岁的孩子逻辑思维有一定提高,生活经验也相对丰富,选取合适的书籍加上富有特点的讲述,多增加互动,会带给孩子不同的体验。因此对于老年人照看孩子的家庭可以到图书馆参加线下书籍阅读活动,让馆员带孩子进行专业阅读;对阅读材料的选取、阅读年龄的划分等有疑问的家庭可以向图书馆申请个性化阅读指导,有的放矢,让阅读效果事半功倍。
(二)专业的阅读推广知识
互联网+的时代,孩子的生活、学习无法避免电子智能设备的参与,“与其堵,不如疏”,在充分调研了解电子产品的阅读上的优势劣势后,发挥其在资源覆盖面广、播放时间灵活上的优势,以这些智能设备为入门,以其中的优秀节目为引导,逐步扩展到亲子阅读,线下书籍阅读活动,感受人与人、面对面交流的真情实感,让孩子体会到这种与众不同的阅读体验,真正领悟阅读书籍、认真思考的魅力。
利用公共图书馆分馆和服务点的网络,例如安徽省图书馆的52个服务点和7个分馆,涵盖社区居委会、市县图书馆、企事业单位、农民工服务点等,专业工作人员可以预先策划,事先联络这些单位负责人,搜集问题,面对面交流,有针对性地提出阅读指导;同时要倾向接收信息时效性比较差,对阅读需求认识不足的部分群体,如可以送推广活动到农民工服务点,指导他们如何对留守儿童开展阅读活动。
(三)推送专业的阅读指导
在“互联网+”的时代,公共图书馆也要开拓思路,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网络媒体的传播的广泛性和时效性的特点,既学会搜集利用网络上的有价值的专业信息,有效整合、发布推送专业化的阅读指导的相关文章;加强网络互动,重视双向沟通渠道,认真整理读者留言,可以在一个时间段,以周为节点,集中选取有代表性的留言问题进行答复。
五、结束语
美国作家桑顿·威尔德曾经说过,“每天花点时间阅读、倾听或注视伟大的作品来寻求高尚,”我们不想妄谈高尚,但至少可以用文字中的美,来妆点我们的人生。同样,采用多种方式适当结合的阅读,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感受阅读的美好,发现生活的美。孩子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在国家大力倡导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阶段,公共图书馆应当充分利用互联网,同时不断打造过硬的馆员素质,走出互联网时代婴幼儿阅读推广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