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儿童为本”的电视少儿节目制作理念探析

2018-03-28

传媒论坛 2018年22期
关键词:儿童节目电视节目儿童

(西藏电视台《邦锦梅朵》栏目,西藏 拉萨 850000)

一、引言

在现代生活中充斥着各种电子产品,有无数纷杂的信息。儿童对影视、动画、图片这些直观性强的媒介儿童容易接受,并且成为了相伴童年的东西。当前我国对儿童的媒体教育愈来愈加重视,“以儿童为本”的电视少儿节目中存在着大量固有的弊端,影响了当前的儿童树立正确价值观,儿童对现代“以儿童为本”的电视少儿节目热情不高又是一重打击。因此,在“以儿童为本”的电视少儿节目中,广大的儿童教育工作者和电视节目制作者应该认清局势,调查小学生的学习兴趣点,调动儿童观看“以儿童为本”的电视少儿节目的积极性,激发儿童的热情,提升儿童的自我意识,使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二、探究“以儿童为本”的电视少儿节目制作对儿童的重要性

“以儿童为本”的电视少儿节目的成功与否在教育中具有长远的意义,但是传统“以儿童为本”的电视少儿节目仍然存在着诸多不足,致使儿童对电视节目兴趣下降,给“以儿童为本”的电视少儿节目制作带来了困难。在传统的“以儿童为本”的电视少儿节目制作过程中,硬塞硬靠为主模式,儿童学习是一个需要调动身体多处器官共同配合的复杂过程,儿童考量问题时,儿童自我的跳脱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帮助儿童更快更好地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对“以儿童为本”的电视少儿节目制作进行考查的过程中,发现部分制作人没有充分地认识到让儿童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只重视儿童频道的观看数量和流量却轻视了对儿童正确思维的培养,导致儿童无法进行学习,在儿童节目中无法占据主导地位,无法融入儿童节目中去,在日常的观看电视中无法学会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严重影响了儿童从电视节目中培养学习兴趣的积极性。

三、解决儿童对“以儿童为本”的电视少儿节目低兴趣问题的方法

除此之外,儿童生性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渴望探索新鲜事物,众多地方儿童电视台为获得更好的观看效果和观看人流量,无教育意义的影片播放多,对儿童影响大,儿童的天性被禁锢,“以儿童为本”的电视少儿节目产生厌烦抵抗的心理,致使儿童对“以儿童为本”的电视少儿节目重视程度不高,因而导致许多儿童对待“以儿童为本”的电视少儿节目没有兴趣,也从而丧失了学习知识的兴趣。“以儿童为本”的电视少儿节目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儿童观看时不能吸引住其注意力,在“以儿童为本”的电视少儿节目观看中就很难对问题进行主动探索。传统的“以儿童为本”的电视少儿节目,没有生动的图片和音频,现代互联网技术运用对“以儿童为本”的电视少儿节目冲击影响大,儿童对“以儿童为本”的电视少儿节目的关注度不高,儿童观看后对自主学习不感兴趣家长不会再次让孩子继续观看。

“以儿童为本”的电视的发展离不开大量的观看人数,提升节目效果也是有效提升“以儿童为本”的电视观看人数的好方法。在“以儿童为本”的电视的制作中要加入逐步培养儿童学习能力的板块,让“以儿童为本”的电视节目融入儿童的生活并成为习惯。发现儿童的兴趣点,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儿童,通过让儿童节目与线下联系等方式参与“以儿童为本”的电视节目中来,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儿童的观看热情,例如通过组织儿童与节目组的联动活动、走进制作组、优秀儿童才艺表演、开展儿童算术交流会等方式帮助儿童建立观看兴趣,以达到激发儿童的热情,提高儿童的自我意识,使儿童的身心得以健康发展。

四、西藏电视台《邦锦梅朵》栏目“以儿童为本”制作节目经验

策划制作“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探秘之旅—民族手工艺”让儿童通过亲自体验制作羊毛线、用唐卡颜料作画,很好地让孩子通过体验了解本民族的手工艺有哪些,并了解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用栏目平台让孩子动手,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用儿童的视角来展示本民族的手工艺。

策划制作社会观察节目《邦锦梅朵——小小少年说》,让孩子用自己的观点来阐述身边发生的事,并邀请教育学家、心理专家做客节目,来为家长和孩子答疑解惑,帮助他们用正确的方式方法来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通过不同的话题了解当代孩子感兴趣的话题、孩子感到困惑的事情。在这个平台上展示孩子自身的优势,给孩子建立自信心,使儿童的身心得以健康发展。

五、结束语

综合以上所述内容,结合“以儿童为本”的电视少儿节目的现状,广大电视节目制作人要不断开拓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新路径,激发儿童对“以儿童为本”的电视少儿节目的热情,推动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以实现成为儿童发展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的目的,帮助儿童建立起一个绿色的健康的观看环境,让儿童对“以儿童为本”的电视少儿节目产生兴趣浓厚的情况得以顺利开展,让“以儿童为本”的理念真正实现。

猜你喜欢

儿童节目电视节目儿童
与孙子一起看看少儿节目
二胎开放政策下的儿童节目发展探究
周五广播电视
电视节目
留守儿童
关于电视节目创新的几点思考
六一儿童
电视节目的移植与创新
“乐趣”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