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吐槽大会》的特征分析及反思
——基于青年亚文化视角研究

2018-03-28

传媒论坛 2018年22期
关键词:亚文化娱乐大会

(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辽宁 沈阳 110000)

《吐槽大会》自播出以来获得巨大关注,各家媒体甚至称之为“现象级网综”。该节目的火爆与节目的特征密切相关,分析节目特征并在节目火爆之后进行反思具有重要意义。

一、青年亚文化概念界定

所谓亚文化,顾名思义,它是相对于主流文化而言的,与主流文化相比,亚文化在群体规模上处于弱小、在意识形态体系之中处于边缘的位置,在历史发展的领域之中,亚文化是一种新生形态。而青年亚文化可以理解为以青年为主要群体的亚文化。

二、《吐槽大会》节目中的青年亚文化特征

(一)通过独特的语言风格建立身份的认同感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各地的反种族歧视运动和民权运动不断高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发生了改变即由原来的顺从到反叛,然而在反叛的过程中需要由个人所组成的群体支持,而这些群体主要是战后成长起来的青年人。他们通过塑造不同的口号、风格等来寻找身份上的认同。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喜欢“吐槽”的群体存在,《吐槽大会》中具有特色的语言风格让粉丝群体能够在观看节目的过程当中得到归属感。《吐槽大会》主要以青年群体为主,在节目内容中创造出特定的语言风格,从而建立起“吐槽人”的特定生活圈,在这个过程中创造彼此的身份认同感。

(二)通过吐槽进行消解的抵抗

伯明翰学派最早在解读青年亚文化的过程当中就赋予了其抵抗性的特性,而阶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工人阶级的压迫带有着反抗的特征。但是在新媒体时代下的抵抗性与传统的抵抗有着很大的不同,可以发现的是在新媒体不断出现的过程之中,青年人不断争夺网络中的话语权,以消解的方式来对抗主流文化,而这种消解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娱乐属性,即在消解的过程中获得一定的快感,以此来释放压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飞速发展。与此同时,社会差距也在不断拉大,青年人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之中容易受到经济压力、同辈压力、地位压力等方面的冲击,因此在这个群体当中会存在纠结、郁闷、焦灼的情绪。

而《吐槽大会》以吐槽为主要内容,节目内容主要是“吐槽团”对嘉宾进行吐槽,在此过程中,制造各种“槽点”和笑料,在“吐槽”的过程中,对主流文化或者是人们难以启齿的问题进行消解。

三、《吐槽大会》火爆之后的反思

(一)把握好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关系

在亚文化和主流文化的关系问题上存在着两种声音。一是认为,青年亚文化是不和谐的,经常的一种表现是偏离常规的,它可能是破坏规范的,没有意义的存在,它可能暗示着文化的割裂和社会的失序。另一种观点则是站在文化的整体构成中去分析的,即认为随着青年亚文化逐渐登上文化大舞台,从而拓展了主流文化的宽容和民主的理念,并且亚文化的存在可能会丰富文化的内涵,甚至形成新的文化组合。青年亚文化是以青年为群体的特定的一种文化实践,在整体文化的构成之中也为文化创造和转型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可能。

(二)警惕“娱乐至死”,加强正确导向

赫胥黎认为,人们会渐渐爱上压迫,崇拜那些使得人类自身丧失思考能力的工业技术。而尼尔波兹曼也继承了赫胥黎的这一观点,认为现代社会,人类一切的公众话语都日渐以一种娱乐的方式呈现出来。

青年亚文化自身就带有强烈的娱乐化属性,但是应该注意和反思的是,在《吐槽大会》火爆之后,我们应该警惕把各种公共事务和严肃话题也纳入娱乐的表现之中,因为如果把这种严肃性话题也纳入娱乐范畴之后,很容易使得严肃性的话题变成一种狂欢的仪式,变成一种空泛的无意义的表达,甚至会被商业主义所利用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

(三)警惕网络环境下的语言暴力

语言暴力是指通过使用一些低俗性质的、谩骂的语言表达方式来对他人进行侮辱和诋毁。《吐槽大会》节目的内容形式就是通过相互“吐槽”来达到娱乐效果,引发观众注意。但是,随着《吐槽大会》的不断发展,“吐槽”这种表达方式也步入了人们的视野之中,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时刻警惕网络环境中的语言暴力。

四、结语

吐槽大会在自身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将亚文化的特征融入节目表现之中,从而使得自身能够在网综火热发展的情况下脱颖而出。

本文通过对《吐槽大会》进行个案分析,在研究的过程中采用话语分析法和文献参考法,通过研究分析发现了节目中所蕴含的青年亚文化的几大特征,并且通过阅读文献和书籍发现不同学者对于青年亚文化与主流文化关系的态度是不同的。除此之外,随着节目的火爆,也应该对其进行反思和警惕等。

猜你喜欢

亚文化娱乐大会
WAIC与WIC大会简介
亚文化是个筐,你可别啥都往里装
声讨大会
大会选举
玩具变“潮” 已成为一种亚文化?
小区域内亚文化区划分路径研究——以重庆市区域内亚文化分区研究为例
娱乐眼
第39届ISO大会撷英
“腐败亚文化”何以挥之难去
娱乐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