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舆情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影响

2018-03-28张星河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监管中心

传播力研究 2018年27期
关键词:群体性舆情网民

张星 河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监管中心

一、网络舆情的特点

(一)进入门槛低

互联网是一个完全开放的平台,它扩展了人们的共同空间,给每个人在政治和舆论上提供了便利,每个人在网上浏览信息有了自己的选择权,网民可以通过各种网络平台来发表自己的观点,阐述自己的一些想法。这样直接的形式使舆论的表达更加畅通。但是由于互联网上的发表都是匿名的,这使得很多网名都无所顾忌的发表了自己的真实想法和真实感受,因此从某种角度来看,网络舆论具有较低的进入门槛。

(二)参与人员广

由于互联网的入门门槛低,也形成了广泛参与的特点。在互联网上,网名表现出来的参与意识普遍是比较强烈的,在针对一个事件或问题上,网名们都会纷纷给出自己的观点加以评论,所以很容易形成多个对立面,这时候支持者和反对者就会同时出现,他们进行讨论和辩论,互相影响,相互碰撞,形成对立的意见,讨论也因此更加广泛深入。

(三)易激性

网络舆情的另一个特点是易激性,一个热点问题加上一个情绪化的观点可能就会推动一个舆论的产生。当事件发生时,尤其是当事件涉及网民的个人利益,或涉及政府的事件,以及涉及到公平公正的问题上时,网民的实时交流,使得意见进行了汇聚,推动了意见之间的互动,从而很迅速的形成舆论,产生强大的舆论动力。

(四)盲从性

由于大学生思维简单,社会经验有限,大学生在网络政治参与中缺乏理性思维和独立判断能力,容易被“网络舆论领袖”和“网络大V”的观点左右。同时,互联网群体极化现象进一步加剧了当代大学生的盲目共识。凯斯·桑斯坦指出,团队极化意味着团队成员在开始时有一些偏见,而且会形成一种朝着偏见方向移动的趋势,逐渐形成一个极端。

(五)易反转性

现在很多事情还没有发现真相,多媒体和互联网用户都不清楚这个事实,他们就急于评论。其结果给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对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舆论逆转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是当代社会新闻不诚实现象的一种放大反映。新闻媒体在报道中可能存在一定的倾向性,导致最终真实与原始报道的差异。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推理是建立在心理识别的基础上的,而心理过滤的手段则是不知不觉地利用到外界的信息中去。对于那些颠倒的新闻报道,新闻出版商或多或少是自我猜测,甚至当他们收到有关真相的信息时已经自动忽略了。

二、如何应对网络舆情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影响

在网络舆情的传播过程中,网民们讨论得越频繁、越激烈,网络舆论的整合与扩散就随之增强。当一件事发生,最早的意见和意见高度导向就已经为以后的讨论奠定了基本方向。为了使个人和群体之间的冲突减少,许多网民选择跟随主流人群。然而,盲目从众行为所形成的舆论合力具有极大的破坏力。

网络舆论的出现了体现了复杂的心理过程。网民往往很容易受到他人意见的感染,变得过于情绪化、极端化、狂热化。许多网民在自己的帖子中没有对自己的感受有过详细的了解,他们参与了谴责和谩骂的行列。网络舆论的不合理性与社会转型期一些人的心理不确定性、焦虑和不安全感有关,不仅影响网络环境、破坏社会习惯,而且形成社会恐慌,构成巨大威胁。然而,由于受教育的影响,社会经验并不多,有些网民往往热情高涨,但缺乏理性,很难做出非主观的、正确的分析和判断突发事件。

三、如何规范引导网络舆情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影响

为了规范引导网络舆情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影响,正确指引网络舆情的良性发展,我们需要从政府、媒介、公众三个主题方面分别采取措施。

第一,从政府方面来说,一是完善新媒体公共信息发布制度,传递权威信息,强化官方舆论领域,建立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提高演讲能力和质量,搭建微平台。针对政府官员,建立热反应机制,增强政府门户网站的有效性,并积极建立问题。如果政府部门不能首次通过主流媒体发布权威新闻,各种谣言和谎言将迅速膨胀,导致网络舆论的控制。因此,政府应及时、公开地回应大学生的关注,及时化解各种社会风险。二是加快新技术的使用,提高舆论预警机制。一方面,政府要构建新媒体的舆情监测系统,及时跟踪信息,细致分析日常舆情。另一方面,要加强建设监测队伍,使技术使用起来更加熟练。

第二,从媒介方面来说,媒体应首先掌握关键节点早日进入,掌握新媒体舆论规律,尽快介入,以真诚的态度面对问题,妥善解决意见,对正确引导舆论具有重要意义。消除危机。其次,要充分利用新老媒体的联系。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新媒体的时代性和广泛性,做好危机预警和公关工作;另一方面,利用传统媒体的威信和控制,尽快建立问题,转移注意力。通过两个舆论场,可以实现同一频率共振。

第三,对于公众来说,我们要充分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意见领袖拥有自己的话语优势权,能够在与普通受众互动时影响其言论,舆论管理者要实现自己的角色,以消除公众在舆论中的不良表现,消除危机状态。此外,也应该提升公众的媒介素养。新媒体的虚拟性和主观体验消解了受众的媒介认知和批评,因此有必要提高公众的媒介素养,提倡“理性传播”。

综上所述,互联网的发展不仅给我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而且丰富了我们的社交形式。但与此同时,我们身处在更加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网络舆情是我们无法躲避且必须要勇于参与其中,发表个人看法的重要园地。我们应该认真实施好这一项权利,顺应新媒体不断发展的大潮流,融入新媒体的大环境中。当网络群体性事件发生时,我们要保持理智的心态,认真分析事件的发展缘由,客观看待每一件新闻事件,努力探求真相,擦亮眼睛,切忌盲目从众。

猜你喜欢

群体性舆情网民
网民低龄化 “小网虫”的明天谁来守护
有关公路,网民有话说
消费舆情
舆情
密切党群关系在群体性事件治理中的作用及途径
舆情
舆情
谈涉警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应对之策
论网络与群体性事件
2012年上半年群体性事件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