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社交的互动场景模版化趋势
——基于LBS社交软件探探讨论
2018-03-28肖月明中国传媒大学
肖月明 中国传媒大学
一、陌生社交发展史
马克思说,交往是人类的必然伴侣。这里的交往,除了熟人,当然还包括陌生人。生活的本质是交际,熟人社交只是最基本的社交行为,而陌生人社交便是更高层次的需求。陌生人社交的需求,一直以来都很旺盛。在书信不发达的古代,社交多为武侠小说中的以诗会友,以武会友。到了七八十年代邮差畅通,人们社交则多采用书信的形式,还有朋友介绍等线下方式去拓展社交圈。直到后来互联网出现,人们的社交趋于线上,最早是通过BBS,匿名聊天室等方式;到后来QQ和校内网;时至今日已经衍生出各式各样的交友应用。
二、陌生社交应用市场概况
2018年3月,中国陌生社交领域的老大陌陌和陌生社交领域的独角兽探探合并,该并购几乎垄断陌生社交领域。陌生社交原来的老大陌陌爆火始终带着一点灰色的成分,女性甚至不愿意被人看到自己在用,限制了口碑传播,因为陌陌始终“被”贴着“约炮”的道德标签。这离不开陌陌一开始的产品定位和运营路径,陌陌的运营总监王力总结过:“一个社区的活跃取决于女性用户的活跃,女性用户的活跃取决于她在这里是否得到了想要的社交需求。”陌陌收购的探探,虽然前期也是主要拉拢女性用户,但是因为产品设计始终围绕女性,而且还有防骚扰机制,所以目前是陌生社交领域跑量最快的应用。目前资本市场还有一些细分的产品出现,LBS社交、兴趣社交、技能社交、短视频图片分享社交等。3月初悄悄改名回归的模仿国外Secret(已关闭)秘蜂(原“无秘”和“秘密”),模仿国外阅后即焚Snapchat的“比邻”等,还有主打心灵社交加入许多心灵测试匹配的“soul”,但目前这些产品都在以小的功能体验为卖点,并无绝对的区别和优势。
(一)线上缺少共鸣
目前国内陌生社交独角兽探探已经解决了,在国内“搭讪文化”缺失的国内语境下,如何保全双方颜面的建立联系的问题,因为双方必须看对眼,即互相划动对方照片才可以继续对话。但接下来的互动环节设计还是缺失的,虽然探探在个人主页给用户主动填写的标签和问题,但还远远不够。平台解决了搭讪的问题,但是真的很难解决链接用户聊不到一块的受挫感。
曾经主打陌生社交的qq近几年不温不火,除了微信迁移原因外,更深层次原因这一代年轻人认为和陌生人聊天成本太高。相比起绞尽脑汁对着屏幕上的一张照片试探可能产生共鸣的话题,用户更喜欢直接获取快感,这也是为什么陌陌已经从陌生人社交平台转型成了直播娱乐平台。陌生社交需要办法调动起用户聊的兴趣,简化互动的路径,降低互相了解的成本。
(二)线下互动安全隐患高
2015年iiMedia Research的调查显示那些不爱社交网络的人比较具有戒备心理,43.8%害怕在虚拟的社交中被欺骗,觉得陌生人社交虚假信息多。陌生人社交本来就是一种冒险试水。用户的信息资料的真实度无法保证,到了线下的安全性问题,更无从保障,所以用户在使用产品以及奔现整个过程,全部要靠用户自己甄别和提防。
三、陌生社交的互动场景发展建议
一个理想的社交路径应该是线上发展至奔现。虽然一些pm认为用户奔现会离开app,但是根据数据显示,用户的目标是多谈恋爱,从长期留存看,探探的用户还会再回来。当下年轻人谈恋爱也讲究效率,短暂相处不合适就会分开再回到应用。平台无需担心用户流失的问题。
(一)陌生社交的半熟化建议
相比于以微信为代表熟人社交,半熟人社交是介于熟人社交和陌生社交之间的一种社交方式。半熟社交与陌生社交区别之一是用户建立联系后比较容易产生更有趣、更轻松、更有效的互动方式,这些都是要基于一定的社会关系基础上发生的。就像是扩大自己的社交圈,通过个人的爱好、职业、住址等个人属性标签和自己好友的二度、三度人际关系去进行社交活动,这样的社交方式确保了用户一定的联系。从社交效果来说,基于“半熟人”关系链的社交更接近于真实社会场景下的社交形式——通过朋友认识新的朋友,更安全,所以更容易让人接受,用户粘性也会更高。陌生人社交 App 大可以学习Uber、Airbnb 的某些做法。去融合一系列高频的生活场景,从而带动相对低频的陌生人社交,使社交不再刻意,就连“约炮”也是“缘分”带来的。只有社交关系和场景得以常态化,陌生人社交才能得到用户的拥护。而随着用户基数的扩大,匹配率低、找不到合适的人等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二)基于内容的互动模式
想要帮助用户保持持续性的联系,打造有效社交。陌生人社交 App 的用户定位应该有所调整,减少性方面的诱惑,回归更现实的社交。例如将平台向某一垂直领域倾斜,使用户对于这个领域获取的关系或内容更为高效。这样不但可以短期内解决线上聊天缺少共鸣问题,还能有助于用户长远人脉建设和知识获取。这样给用户营造的会是一个自然、有活力、有干货的圈子,只要用户有了第一次良好互动体验,就会愿意开始第二次交流。
一些主流兴趣社区,类似豆瓣、B站、网易云音乐就给用户提供了很多真实线索的内容,共鸣来自于稀少共性的认同,但这些app本身因为社区氛围已经筛过一轮,进来的都是兴趣相投,用户的个人主页也提供了一些线索,用户在社区里相互分享创作内容,就会不断的有新的交流点产生,真正的社交才会不断增加。
(三)自然而安全的线上线下互动场景
从线上到线下中间有一段非常漫长的路。首先,现在的平台为用户匹配的信息是基于地区、年龄、性别的,就算是添加了兴趣爱好标签,对于用户来说也只是对着一张照片要自己找话题尬聊。就算是平台上已经十分聊得来的用户也可能面临线下约见无从选择的问题,何况线下约见在还未完全熟悉的时候见面约会是一种更为直接的了解的方法。
所以平台有必要为用户提供互动场景,除了线上的互动之后还可以发展至线下。在线上的时候,以soul为例:目前为止soul的测试仅停留于匹配前作为新增的匹配信息,但是无法为已经匹配的用户继续提供服务。所以,soul可以给已经匹配的用户在聊天过程中一同做测试题的默契测试功能,并用点亮“soulmate”图标这样的方式来激励互动,类似于情侣考卷,可以阶段性查看两个人的沟通成果,这将是一种将测试功能渗透进陌生社交的新方式。
为有意向线下约见的用户提供一些约会模版:例如:喝咖啡、吃饭、游玩场所的场景,平台与同城的餐饮娱乐机构合作,既能帮助用户减少奔现的选择壁垒,平台为商家引流同时给平台用户一定的优惠折扣,用户和商家双方获利,同时最大程度保证了用户相见的安全性,弱化了背后的猜忌,解决陌生社交安全隐患问题。
基于LBS社交也可将场景设置生活类场景,将用户们同时、同地、近似的属性提取出来。让线下的互动场景更为自然,例如在一个社区中,线下的互动模式可以有帮拿快递、拼饭拼车、甚至是三缺一凑麻将。国外这类定位的产品比较有代表性的是Nextdoor,已覆盖全美4万个社区。但是过于生活化、碎片化的场景,可能会拉低线下约见的质量。
在未来,陌生社交app将服务于两个陌生人从遇见到约见的全过程,用户只需要动动手指就可以选择系统提供的约会模版,需要作出的选择只有“yes”or“no”。陌生社交终极畅想,可能会像英剧《黑镜》中“算法匹配真爱”的模式,甚至无需用户亲自去行动,系统会自动收集好一个极度丰富的用户画像,甚至可以基于已有的用户数据,模拟两位用户在各种场景下相处情况,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关系推进的情况,在系统反复的测试和推演下,帮助用户匹配到99%契合的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