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
2018-03-28吕婷婷
吕婷婷
(南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350)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内涵
伴随着俄国十月革命序幕的拉开,中国迎来了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外来文化,马克思主义凭借其自身的科学性受到一部分进步人士的重视和提倡,后随着实践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并传播这一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人,毛泽东率先提出若想让这一思想更好地指导于中国的具体实际,就必须立足于中国现实国情,实现“中国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名词的内涵,毛泽东曾在1938年的六届六中全会上做过明确阐释,他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就是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1]由此可见,要想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把着力点置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把这一科学理论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相结合;二是把这一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所谓传统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在千百年的历史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伦理范围、理想人格、审美情趣等精神成果的总称。”[2]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我们可以运用更加理性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去认识和鉴别传统文化,从中找出精华的部分,使这一部分优秀传统文化能够继续发挥其作为亿万中华儿女强大精神支柱、动力支撑和力量之源的重要作用,能够继续保持其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和极深厚的亲和力、感召力。与此同时,作为一种外来文化的马克思主义要想在中国取得成功,同样也需要到现实中去寻找理论阵地,需要借助优秀传统文化之力将其先进性发挥出来。马克思主义精神内核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诸多契合之处,只有用符合中华民族情感和思维的形式深入具体地研究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才能更充分地发挥马克思主义的先进作用;只有用符合中华民族作风和气派的行动方式去运用马克思主义,才能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向纵深方向发展。
2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正确指导和解决新时代中国面临的突出问题、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而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一环。二者相结合的过程,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辩证分析中国传统文化,进而去粗取精,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并利用发展了的文化形式去丰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二者之间存在着深度融合的基础,深入研究和分析这些基础条件,对实现新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发展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新繁荣具有极其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1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深入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现实和本质的基础上得出的极具科学性的理论。当时伴随着各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的快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不断暴露出来,这就为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和唯物史观的出现奠定了社会历史基础。剩余价值学说深刻地揭示了资本家唯利是图、残酷压榨工人阶级的本质,从理论上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团结起来推翻资产阶级统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唯物史观科学地总结和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为人们客观看待社会历史发展提供了崭新的视角。除了具备理论的科学性之外,马克思主义还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它在解释世界的同时还致力于改造世界。这一思想诞生之后,在它指导之下的“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相继成立,世界各国的工人阶级和工人阶级联盟、政党不断增加,推动着历史的车轮不断驶向前方。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不仅体现在其理论的深刻性与严密性上,而且体现在人类社会实践的滚滚浪潮之中。因此,马克思主义本身具有的科学性成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能够结合的前提与基础。
2.2 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
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能保持绵延不绝的生命力,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拥有“海纳百川”的气度和“兼容并蓄”的胸怀。中华文化从一开始就是在各种文化的相互交融之中形成的,之后也不断地保持着开放的胸怀吸收和借鉴世界上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这一生命力在于:它一方面保持着民族的特色,另一方面又在借鉴其他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地融合创新。这两方面使中国传统文化能够兼具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特征,能够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不失去时代内涵,这也正是其保持蓬勃生机的根源所在。纵观整个历史长河,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以及之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断深入,都很好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所独具的包容性。新时代背景之下,中国传统文化也必须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之下,继续用宽广的胸怀去吸收、融合与创新,以更好地实现其现代性转化。因此,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也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能够结合的重要前提之一。
2.3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契合
作为中国共产党根本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究其根本是一种外来文化,它能在中国生根发芽成长壮大,除了其本身的科学性、中国传统文化所独具的包容性之外,一个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极强的契合度。
首先,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理想世界“共产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中描绘的“大同”蓝图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在马克思看来,共产主义的社会形态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最高阶段,在这一阶段的每个人都将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共产党宣言》曾这样描绘:“代替那存在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3]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大同社会”的描述也早已有之,《礼记·礼运》中这样写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弃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不闭。是谓大同。”一经推敲我们便可发现,根植于每个中国人心中的“大同梦”是其接受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心理基础。
其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的观点与中国传统文化中“以民为本”的观念高度契合。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过程中发现了这一社会形态中工人劳动的异化,于是在对将来的社会发展形态进行科学设想时,提出了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和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的许多观点都把人的主体性放在至上的地位,把实现人的价值作为最高的追求。“以民为本”的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同样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例如,孔子的“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荀子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王制》)等等,这类“以民为本”的观念成为广大中国人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的观点的思想前提和心理基础。
最后,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与中国传统文化中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思维也是相通的。马克思认为,物质是本原,是第一性;意识是物质在人的头脑中的反映,是第二性。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朴素唯物主义同样肯定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世间万事万物皆有其自身运作的自然规律,例如荀子曾提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这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思想是相吻合的。此外,中国传统文化还蕴涵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比如老子提出的“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老子》)体现的是辩证法中矛盾的思想,而“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等观点体现的是辩证法中发展的思想,这些观点的阐释方式虽然和马克思主义中的唯物论和辩证法不同,但是从根本上来说二者具有一致性。而且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思维的具象化的呈现方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抽象化的马克思主义。
3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路径
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基础,进而探究二者相结合的路径,是新时代背景下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历史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这一主题发表过多次讲话。他指出:“要继承和弘扬我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的传统美德,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坚持社会主义道德观,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4]因此,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必须要找到二者结合的主要路径,循着这些路径将二者充分地融合,进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发展。
3.1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回溯建党以来的中国历史,我们会看到中国共产党带领着亿万中国人民战胜了诸多艰难困苦,相继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等一系列伟大的成就,而这些成就的取得从根本上来说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指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样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在处理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时,我们绝不能将二者简单地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不能一讲中国传统文化,就反对和排斥马克思主义;一讲马克思主义,就贬低和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相反我们要坚决反对文化复古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这两种错误思潮,辩证看待二者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并非全盘皆是好的,其中既有精华,又有糟粕,而马克思主义中蕴含的辩证法思想就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主张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去粗取精的批判吸收。因此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才能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更加清晰的定位,才能以新时代的眼光重新审视传统文化的主要意涵,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其中的有益成分并运用到实践中来,实现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3.2 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正面宣传,增强文化自信
改革开放以来,因受到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中国的学术界和媒体方面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负面研究和宣传增多,正面阐释和积极宣传变少,长此以往,为数不少的中国人产生了文化自卑心理,这是一种极不正常的社会现象。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五千多年的传承与发展从不曾间断,哺育出了一代代热爱和平、诚信友善、勤劳勇敢、艰苦奋斗的中国人。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经过时代的洗礼和政治经济实践的改造变得更具生命力。在这样的形势之下,我们国家应该树立并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进一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符合时代发展和进步的价值,进一步加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正面宣传,讲好中国故事,维护中国形象,展现中国力量。而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自觉肩负起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用敏锐的眼光去发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间的密切关联,将三者衔接好、融合好、发展好,从而推动当前中国的文化建设迈向更高的台阶。
3.3 借鉴吸收西方文明成果
借鉴与吸收西方文明成果同样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过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文化从始至终就是一个开放包容的体系,它在各种文化的影响之下形成,也在吸收和借鉴不同文化的过程中加以完善和创新。当前,西方各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中蕴含着一些有价值的观念,这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但要注意的是,在这一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要始终明确我们借鉴西方文明成果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繁荣,而不是为了丢掉自己的方针,走向别人的道路。正因为我们对自己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着清晰的判断,确信它是以马克思主义为魂,以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为根,以世界优秀文化成果为养料的,所以我们才需要以宽广的胸怀来悦纳和吸收人类历史上所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使中华文化在融合中不断发展壮大。
3.4 立足当下,以解决现实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问题,不单单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过去几十年,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带领广大中华儿女抛头颅、洒热血、干革命、搞建设,在艰辛探索中取得一个接一个胜利的鲜活历史为我们证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性,也证明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契合性及走向融合的可能性。但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绝不能仅仅停留在文化层面和理论层面上,而应该立足当下,以新时代背景下中国面临的现实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引下,努力实现传统文化在实践中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争取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全面繁荣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