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境下文化类综艺节目蕴藏的美学价值分析
2018-03-28王欣颖哈尔滨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王欣颖 哈尔滨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2016年年底,黑龙江卫视推出文化综艺节目《见字如面》,基本上也可以算是我国文化类综艺节目的一个派系代表,节目主要以一些著名人物的书信为载体,聘请著名明星在电视上予以朗读。从其开始出现在银幕上开始,就一直被冠以“文化”“纯美”等各种各样的标签,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它都占据着我国电视节目排行榜中的前几名。《见字如面》将传统的文化节目表现形式打破,用全新的面貌迎接观众,在表达文化的同时具有自己独特的美学风格,它的出现给文化类综艺节目开阔了一片新天地,同样《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等也得到了很高的评价[1],本文将以《见字如面》为代表重点剖析其在新语境下的美学价值。
一、美学价值分析
(一)“集体记忆”的历史重现之美
“集体记忆”的过程是重构集体情感、集体心理的活动,不一定是史实本身。“集体性”是指社会历史进步中所必须经历的阶段,并非每个人都经历过,而是这段记忆是人们所共有的。重读信件中一个无法回避的标尺就是真实性[2]。例如,除了一些老革命者,战争对于现在的国人来说是一个感觉离我们很遥远的事情,这种历史感悟是我们中鲜有的,正像节目中读到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句话就体现出在那个时代书信作为通讯工具的重要性,这句话一读出来,就能立即在观众的心里起到作用,使其产生了一种情感移植体验,把观众迅速引进了战火纷飞的年代以及共同的人类情感[3]。
书信对个人记忆和集体记忆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记忆重构的载体。而电视媒介又是大众传播的载体,它具有丰富的视听语言,并且在节目中对信件文本也进行了二度创作,这样便成为了信件内容传播和重构集体记忆的重要媒介。书信不仅能还原性展现历史文化,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复现出一些动人的故事和情感,它们极大程度上再现了历史,重构了观众的“集体记忆”。
(二)“共情渲染”的情感维度之美
情绪和认知的加工是共情中两个加工过程,两者的发展轨迹和机制有所不同。其中,情绪共情不是后天得到的,而是与生俱来的能力。读信的演员将自身在朗读书信的过程中带入角色中,知觉其情绪,与写信人产生一种情感共鸣。并且在现场的观众作为接受个体受到演员读信时语言传达和情感的渲染[4],观众自身会不自觉的产生一种与写信人类似的情绪唤醒活动,情绪共情包括两个方面:对朗读时演员所传达信息的情绪共情和对写信人写信时所表达信息的情绪共情。例如蒋勤勤在《见字如面》第九期的朗读,她所朗读的是共产党员赵云霄给她女儿启明写的信,信中有一句“流泪书成”,蒋勤勤感悟了写信人写信时的情绪,硬是在一边流泪一边朗读。在这里蒋勤勤彻底融入到写信人的角色中去了,融入到赵云霄这个悲剧人物中去,为了共产主义信仰,赵云霄最后选择了慷慨就义,在诀别之际,她把这封饱含满满母爱的情感置于这封信中,毫无疑问,蒋勤勤在朗读时也产生了与启明母亲一样就义前的情绪共振,同样这封信也唤醒了蒋勤勤心中伟大的母性。在节目现场,演员的演绎及情绪的传达诱发了观众的情绪共情,也是纷纷留下了叹息的泪水。每一期节目所传达的情感各有不同,实现了自身情感和历史人物情感的情绪共振,在不断思考中让人获取感知认同。
(三)“间离效果”的结构叙事之美
“间离效果”最早是被这样定义的:针对表达的事情,让观众具有一个分析和评判该事件的立场。同样的,在《见字如面》节目现场,根据节目节奏的变化,主持人、特邀专家和演员可以建立有效的间离,在演员的读信环节中最能体现这一点,演员不是完全沉浸在角色中,而是需要演员自我的再创造。说的更加直观点就是在同期节目中出现两次同一个朗读演员,并且是朗读不同的书信。从观众对演员的经验认知和期望方面来说,在诵读不同的信件中,同一个演员必须来回切换所需沉浸的场景和情感“幻觉”,以此形成从认识到批判的审美过程。
演员在第一现场进行朗读,主持人在第二现场与专家对信件进行拆解、讨论和点评等内容。这两个现场的切换设置无形中形成了一种时空间离,适时将一种陌生化效果带给观众。制造陌生并非“陌生化”的最终目的[5],而是使用陌生化方法,给予观众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让观众跟随第一现场的读信演员进入特定的历史环境中,投入情感和释放情感。相反,第二现场的点评又把观众拉回到现实世界,将其审美经验和审美情绪唤醒,能够理性的思考和认知第一阶段的审美活动。
二、结语
综上所述,现如今的文化类综艺节目还是存在着诸多的美学价值,文化综艺节目的依托肯定是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但在这类节目的发展过程中,仍然还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传播潜力如何发挥、如何创新传播方式等,这些问题值得每一位电视从业者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