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视角下对图书出版的思考
2018-03-28李睿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李睿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诺贝尔奖颁发是科学界和文学界一年一度的盛事,届时会吸引全世界的关注。诺贝尔奖本身的权威性使获奖者和获奖成果得到社会的广泛肯定;同时公布获奖消息及颁奖典礼举行时,媒体的报道也会使诺贝尔奖成为一时的热点。
图书出版讲究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结合,既要打造高水平的精神文化产品,又要综合利用各种手段促进销售。因此,自身具有极高科学文化价值和曝光度的诺贝尔奖,因为与图书出版自身属性的契合,成为图书出版从业者应该着重关注的重点方向。
一、诺贝尔奖图书出版概况
目前图书市场上涉及诺贝尔奖的作品众多,可以采取不同的分类方法加以介绍。本文根据诺贝尔奖自身的奖项设置,将这些作品分成两个类别进行概述。
(一)文学社科类
这个类别主要包括涉及诺贝尔文学奖和经济学奖的图书。
在图书市场中,与诺贝尔文学奖有关的图书是一个热门板块,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著名作家的作品普遍具有良好的市场表现,很多作品都成为超级畅销书,例如马尔克斯和莫言等人的作品。特别是在授奖消息公布后,当年的获奖者的作品销量会迎来一个井喷式的增长,短时间内就能实现多次加印。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虽然一直未获奖,但是因为他每年都是获奖热门,所以他的作品也都因诺奖这个话题受到额外关注。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作品在经管类图书中也有不俗的表现。以经管类图书出版见长的中信出版集团先后出版过多位经济学奖得主的作品,例如《思考,快与慢》《动物精神》等。此外,近年来图书公司和工作室也开始涉足这个版块。
(二)自然科学类
诺贝尔奖的6个奖项中,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这3个自然科学类奖项占据了半壁江山。
我们注意到,诺贝尔科学奖这个话题在科普图书市场中也占有一定的位置。例如2013年提出希格斯玻色子理论的科学家获得物理学奖后,相关图书也成为热门图书,包括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希格斯:“上帝粒子”的发明与发现》、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希格斯粒子是如何找到的:来自史上最大物理实验的内部故事》等。
2015年,屠呦呦研究员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中国大陆科学家。青蒿素的重要科学价值加上中国人的“诺奖情结”,使得屠呦呦获奖成为当时最受关注的事件。在这一消息公布仅一周后,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呦呦有蒿:屠呦呦与青蒿素》就迅速面世。此后,北京大学出版社、人民出版社的相关图书也陆续问世,使读者可以对屠呦呦研究员及其他中国科学家的科研历程有一个深入的了解。
2017年10月,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将2017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家授予3位对通过实验手段发现引力波作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而在此之前,由于3人获奖可能性很高,中信出版集团已于2017年7月出版了相关图书《引力波》。
二、诺贝尔奖图书出版的价值和难点
(一)出版价值
如前所述,诺贝尔奖具有很高的科学文化价值。虽然在100多年的历史中,诺贝尔奖也存在有争议或者受人诟病之处,但总体上讲,诺贝尔奖仍然是授奖领域内最高荣誉。出版这类图书,是对人类精神生活和物质进步的重要记录。
此外,诺贝尔奖的价值属性使得与之相关的图书更易获得读者的认可,从而促进销售,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奖次日,A股市场上出版传媒板块大涨,也是诺贝尔奖带来的附加效应。
(二)出版难点
根据图书类别的不同,出版与诺贝尔奖有关的图书的难点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对于文学奖和经济学奖来说,由于获奖者在获奖之前往往就具有很高的社会知名度,因此成为众多出版机构关注的对象。所以出版这类图书,通常需要付出较高的版税,此外部分作者可能对出版提出一些个性化要求。
第二,对于科学奖来说,由于现代科学高度分工,专业细化,因此即便对于有着科学背景的编辑来说,也难以深入挖掘科研成果的价值。如此一来,编辑很难对科学奖进行准确的预测,从而提前进行相关图书的策划。
三、诺贝尔奖图书出版的选题方向
这里我们试着将与诺奖有关的图书出版分成三个方向。
第一,就是诺奖获奖成果。对于文学奖而言,这里的成果值得就是作家的作品,比如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和莫言的《蛙》等;对于科学奖而言,就是介绍获奖成果的图书,除了前面提到过的物理学奖的成果外,介绍诺贝尔化学奖成果富勒烯的图书《完美的对称:富勒烯的意外发现》也属于这类图书。
第二,诺贝尔奖得主的人物传记。诺贝尔奖得主通常都是大师级的学者和作家,很多都有传奇的人生经历和杰出的思想成就,因此反映他们人生经历的传记也具有独特的价值。
第三,诺贝尔奖与科学研究、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关系。诺贝尔奖是人类思想浓缩的精华,除本身具有的价值外,往往还可以从中发现更广阔的视野,例如女性对社会事务和科学研究的参与、医学进步与伦理变迁等。
四、小结
在当下竞争激烈的图书市场中,寻找选题热点和销售热点对出版人提出了挑战。作为一年一度具有高关注度的事件,诺贝尔奖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选题方向和营销节点。在诺贝尔奖的视角下思考图书出版,可以真正找到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兼具的出版方向,为社会贡献更多优秀的图书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