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意识与创新意识相统一的结晶
——读王辉斌先生《唐代诗文论集》
2018-03-28吴振华马亚琴
吴振华, 马亚琴
(安徽师范大学 文学院, 安徽 芜湖 241002)
唐代文学是我国文学发展历史过程中顶峰时期的产物,王辉斌先生的《唐代诗文论集》(武汉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正是对唐代文学相关问题探讨的结晶。这部论文集让我们看到王辉斌先生在文学研究过程中锱铢必较的精神,作为当代中国将文学研究打通关的第一人,他的研究领域涉及中国古代文学、文学文献学、辑佚学等多个方面,在漫长的研究岁月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学术研究特点,即点面结合、专博并重、考论双擅。他所独创的“文学史研究打通关”的治学方法,为后来的学者开辟了一条治学的新途径。这部《唐代诗文论集》,正是由此学术方法而结出的硕果。从事古代文学研究,光靠“死读书”一定会停滞不前,问题意识与创新意识高度统一才能铺开古代文学研究的康庄大道。诚如王先生在《唐代诗文论集》序言中所说:“以我数十年的研究经历与经验言,古代文学研究的最高境界,应该是问题意识与创新意识的高度统一,之所以会有如此认识,是因为我历来认为,这两个意识是检验一份成果、一本著作是否具有学术价值的最有效的手段。”纵观全书,作者站在时代的角度,以独具匠心的结构体系、严谨凝练的叙述话语,向我们展现了唐代诗文中所产生的种种文学现象以及唐代诗人们的日常生活、思想行为和情感风貌。在这部近40万字的新著中,作者除了提出大量将会产生深远影响的新见之外,其所蕴含、所体现的学术精神与治学方法,也会对后来的学者大有裨益。
一、以问题为导向的结构体系
这是一本专门研究唐代诗文的论文集,全书分上编、下编以及附录。上编是“唐诗探论”13篇,下编是“唐文考论”13篇,加上附录5篇,共31篇。最早为1988年春之《唐宋散文综述》一文,最迟为2017年3月的《读张九龄诗札记》一文,其间经历了三十个春秋。从表面上看,此书是以前发表的论文加上新撰写的论文的合集,实际上却是前后相续、自成体系的。我们可以从整本书的布局上看出作者的用心之处,追踪以往王先生所出版的唐代文学系列,如《孟浩然研究》《孟浩然新论》《杜甫研究论丛》《李白求是录》等著述,都是以作家为研究重点的,而此书的上编“唐诗探论”则是以唐诗作品为研究中心,刚好可以补作品研究之阙。作者所独创的文学史打通关是建立在诗歌、小说、戏曲三个方面的,从文学四分法的角度来看,下编的“唐文考论”刚好填补了散文之空白。附录部分则是作者对唐代选人用人制度的概说,以及对一些书籍中尚存疑虑的地方所进行的考辨。
上编“唐诗探论”所选择的研究对象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对唐诗现象的专论,如《论唐代的虚拟边塞诗》《论唐代的制题艺术》等,都是在对唐诗中的某种文学现象作归纳总结的同时具体阐述其发生、发展、影响等方面的具体内容。作者意在通过自己的认真考察调查与细致研究,重现某种诗歌现象发展的渊源。如《论唐代的佛境风物诗》一文,首先介绍了佛境风物诗的含义,再以例论结合的方式阐述佛境风物诗的典型性,叙述了佛境风物诗的产生过程,再以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间节点,分述了佛境风物诗的发展情况以及其间产生的新变,最后总结了唐代佛境风物诗对后代文学所产生的影响。整篇文章以“分”与“总”的结构展示在读者面前,每一部分都有其中心内容,既互相独立,又一脉相承,读完全文,心中便对唐代的佛境风物诗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由此可见作者的匠心所在。第二类是对唐诗题材的研究,主要以诗人的诗作为主,如《论王绩的婚姻诗》《论张祜的题咏诗》等,选取了为研究者忽视的诗歌题材,如虚拟边塞诗、乐府诗、婚姻诗等,以放射性的视角涉及诗人们的日常生活、思想行为以及情感风貌等多个方面,力图从不同的视角将诗人的心路历程一一展现出来。如《论杜牧的登高诗》一文,分为三大板块,分别为关于三首登高诗的真伪问题、杜牧登高诗的类别与特点、杜牧登高诗的艺术精神。这三个部分分别从不同的视角以登高诗为中心展开叙述。在第一部分中,具体考察《登沣州驿楼寄京兆韦尹》《题白云楼》《登九华山》是否为杜牧所作为其核心所在,在考察的过程中,作者将考证的根据分条列之,层次清晰,并且在必要的地方添加了编者按,增加了考证过程的可靠性。在登高诗的类别与特点这一部分,则将杜牧的登高诗划分为登楼、登山、登游历史遗址三类,并以具体的作品为分析对象,详细论述了不同类型登高诗的特点。如文中所引登高诗《九日齐山登高》,是会昌五年的秋天,诗人张祜至池州相访,恰逢重阳节,杜牧与张祜同登齐山所作,全诗夹叙夹议,再结合典故,细致描述了作者登高时先乐后忧、由乐及愁这种起伏变化的心情,将诗人自己的日常生活,思想行为毫无掩饰地展现出来。第三部分则阐述登高诗的艺术精神,任何艺术都来源于生活,杜牧在诗中则是想表达自身的一种“恋阙”之情,王先生因此得出盛唐诗人的登高诗,题旨大多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名山大川绝景的艺术描摹,二是借“重九”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下编“唐文考论”主要是针对初、盛唐时期的散文所进行的考论。“考论”包含两方面的内容,“考”是针对一些名作家如骆宾王、张九龄等所作的散文中的相关错误,进行具有个案特点的辨正,并以标题与考证相结合的方式呈现出来,让人一目了然,解决了一些实实在在的问题;“论”则分为综论和分论,既有对唐初散文发展态势、唐宋散文发展状况论述的总论,也有对具体作家散文特点论述的分论,分论与综论互为关联,合为一体,更加立体地展现出了唐代散文发展的脉络与特点。无论是综论抑或分论,都是建立在“文学性散文”与“非文学性散文”这一基点上的,并且重点在于“非文学性散文”。究其原因,是因为有唐一代,“非文学性散文”乃为其大端。如《读张九龄散文札记》一文,即对“非文学性散文”所进行的个案研究的代表作。著者从一部《曲江集》入手,涉及了对唐代“十道”与“十五道”设置时间的考辨,章仇兼琼所任官职的考辨,张九龄任荆州大都督府长史时间的考证,以及《景龙观山亭集送密县高赞府序》所作时间的考证,而所有的考证内容都围绕着一个中心点即张九龄的散文,由此可以看出作者严密的逻辑建构,看似分散各地,实则聚为一体。而唐文论方面如《初唐散文的发展态势》一文,则被细心安排为下编唐文考论第一篇,对于初学者而言,了解各个作家散文的分论,必须建立在一个对散文发展态势有着总体了解的基础之上,融会贯通,方能宏观地看待整个唐初散文发展的概况。此篇文章以“总—分—总”的结构巧妙布局,并于开篇以时间顺序简单叙述唐初散文发展态势,继而从初唐散文三大作家群、初唐散文的基本类别、初唐散文的创作特点三个方面分而论之,最后从宏观的角度简要总结了初唐散文的特点,并且表达了作者的遗憾,可见其用心之细。
纵观全书,上编与下编看似各自独立,实则合为一体,细读目录可知所涉及的研究对象相当丰富,而在各篇文章的谋篇布局上,也尽显作者的匠心,例论结合,引文丰富,考论并行,特色鲜明,唐诗与唐文的结合,可谓完整地展现了有唐一代诗文的发展特点,读之深感作者的造诣之高,收获颇丰。
二、专、博、敬的治学态度
作为当代中国将文学史研究打通关的第一人,王先生的研究必然涉及考据学、文学文献学、文学史料学以及辞章、义理等,然而对于这方面的研究必然要求学者具有谨慎踏实的考证态度,而王先生可谓是业界学者学习的榜样,正如他在此书序言中之所说:“我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不二法门的最关键点,就是‘有一份材料说一份话’,这九个字对于微观考证是如此,对于宏观论析亦是如此。”可见王先生谨慎的治学态度,而他的治学态度可用三个字来总结:专、博、敬。
“专”即专一、专注。王辉斌先生对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可谓四十年如一日,一旦开始,就不会停止。在出版这本新著时王先生已经七十岁,距他开始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已整整过去了四十个春秋。四十年的光阴,在人生的旅途中并非短暂,而这四十年王先生则是在游心书海、沉潜学术中度过的,正是这样四十年如一日专注于学术研究的毅力,让他在治学方面更加精益求精,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完成了近千万言的著作,在学术领域获得了普遍的认可,这种专注的治学精神值得后辈学习。对于四十年治学过程中所形成的治学方法,即文学史研究打通关,王先生也一如既往地遵循着,如《王昌龄诗中的几个问题》一文,就是有关王昌龄诗作真伪、其作年与所关涉王昌龄行踪等问题的研究,因而与考据学、文学文献学以及文学史料学等密切关联。再如《初盛唐诗歌新笺》一文,作者举出王勃、孟浩然、李白、杜甫等初盛唐诗人的相关作品,提出了一系列与前哲时贤完全不同的看法,这就必然涉及文学史打通关的治学方法。所以,作者从文献学或者文学史的角度,对唐人诗歌及作者或者其发展状况,进行了或校勘或笺释或考订,并藉此之所获,对有关唐人诗歌进行了宏观透视与论析。此则正如作者所说:“由文学史研究打通关直接启发之所获,则为‘研究作家年谱为先,研究作品编年为先。’”这是作者对自己数十年来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经验的总结,实乃不二法门之谓。
“博”即渊博、广博。 深厚的文学功底是治学的基础, 而治学能力的提升则促进文学知识的积蓄,王辉斌先生渊博的知识储备足以从《论唐诗的制题艺术》中看出。在此文中,作者提及“首句标其目”和“诗中嵌其题”这两种制题艺术时,举出了杜甫五言诗诗题的17种形式、七言诗诗题的6种形式,李商隐七绝诗题的形式。在乐府古题的变革与创新方面,作者给出了自己整理绘制的唐代各个时期诗人创作诗歌类型数量的图表,并且以李白的此类诗歌为例,详细分析了其诗歌题目的结构方式,在后面的叙述中也列出了产生变化的诗题。由此可知,若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无法将如此庞大的诗题数据恰到好处地引用到文中的。治学的另一个关键之处在于广博地引用相关专著,从这本新著中我们看出,此书收录的每一篇文章皆毫不吝啬地引用相关的书籍,如《读骆宾王散文札记》中引用了《全唐文》《文苑英华》《四库全书》《册府元龟》等书籍中的相关内容,《梁肃及其散文面面观》中引用了《新唐书》《旧唐书》等书籍,《初盛唐诗歌新笺》中引用了《元和郡县图志》《晋书》等书籍,可见引用的材料范围极广、数量极多。
“敬”即尊重,敬畏。梁启超在他的《欧游心踪录》中说:“学术者,天下之公器也。”学术是有系统的专门学问,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事物,是社会文化、社会文明和人类精神世界的建设活动,所以为天下公器,正因如此,就应当对它存有敬畏之心,不可草率为之。在王先生看来,即“有一份材料说一份话”,这是王先生治学的关键点,尊重每一份材料,有一份材料说一份话,在有事实依据的基础上进行考证,在上编与下编收录的文章中凡是涉及考辨的文章,作者均给出了可靠的文献依据。王辉斌先生尊重他人的考辨观点,与许多名家不同,对待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并不是一味地全盘否定,而是进行具体的分析和逻辑的推理,如《王昌龄诗中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涉及的关于“李十二”是否为李白的问题,詹锳《李白诗文系年》,岑仲勉《唐人行第录》,谭优学《王昌龄行年考》,安旗、薛天纬《李白年谱》等著作中均认为王昌龄诗中的李十二即李白,但是王辉斌先生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认为王昌龄诗中的“李十二”并非李白,这是根据他所考的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中记载诗中的“清江”属施州,而综观李白一生,从不曾涉足施州或者清江。因之,此“李十二”并非李白,王昌龄晚年也并没有与李白相会于今湖南岳阳。
王辉斌先生四十年如一日的精神已实属不易,对待治学所持的专、博、敬的态度更是难能可贵,正是在这种精神与态度的推动下,王先生才研撰出一篇篇优秀的文章,而后才有了这一部充满智慧与理性的学术新著。
三、严谨凝练的叙述话语
语言是文学艺术的载体,恰当的叙述话语将会为文章增添色彩,王辉斌先生既是一位古代文学领域的专家,也是一位人文学者。因之,他的这本新著《唐代诗文论集》,呈现出两个极为明显的特点,即一为严谨,二为凝练。“严谨”,顾名思义就是严格细致,就论文来说,在于思理细密、文笔周严,特别要求句子之间衔接呼应、总分关联。如《初唐诗歌新笺》开篇所写:“对唐人诗歌的具体把握,大而言之,首先应从文献学或者文学史的角度,对其进行或系年或笺释或校勘等方面的工作,然后才可作宏观上的透视与分析。否则,就有可能适得其反。有鉴于此,本文特对王勃、孟浩然、李白、杜甫等初盛唐诗人的相关作品,就读书之所及,提出一些与前哲时贤相佐的看法,是为‘新笺’。”这一段话细细读来,每一句都彰显着作者语言的严谨性,逐句来看,第一、二句作者是在告诉我们文学史研究打通关的治学方法,并提示我们研究古代文学相关问题时必须先做好校勘方面的工作,第三句话则是告诉我们本文将会涉及哪些诗人的作品,以及所写的文章内容是围绕哪个方面等。整体来看,这段话可以说是这篇文章的总论,由此可以看出此篇文章是“总—分”的结构。而书中所体现之语言严谨性的地方,也随处可见,细心的读者自可从中获得种种教益,在此就不一一例举了。
“凝练”意为紧凑简练,言简意赅。从全书的目录来看,虽是一篇论文,但每一篇论文的题目却一改往日的面貌,变得简短凝练,最短的文题仅有六字,如《王勃散文综观》《唐宋散文概述》,最多的文题不过十二字,如《论清词丽句在唐诗中的演进》。这些短小的词组均能完整地体现文章的中心内容,可见作者在文题的提炼上是下了一番功夫的。细看新著中的文章,如《论唐诗的制题艺术》,开篇即用“方法多种、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千姿百态”这十六个字来概括唐代诗人的制题艺术,足以提炼出整篇文章的核心内容。文章中小标题的使用也是核心观点的凝练,如《唐宋散文概述》,此文主要是论述唐宋时期散文的发展状况,这是多方面的,因此在总题下设置了三个分标题,一为唐宋散文的概况,二为唐代散文鸟瞰,三为宋代散文透视。为了让内容更加清楚明了,又在分标题下另设了小标题,如副标题唐代散文鸟瞰则细分为初、盛唐散文,韩柳古文运动及散文创作,晚唐小品文三个小标题,作者凝练的语言使文章的行文结构呈现出立体的形态,更具可读性与审美性。
本书是王辉斌先生进行文学史研究打通关的产物,是对于平日研究时所出现的一些问题的探讨,是文学史研究打通关的基础。全书所涉及的,不仅仅是王先生所擅长的诗歌领域,更有王先生较少涉及的散文领域,并从多个角度展现了王先生研究过程中的独到见解,为我们在学习和研究唐代诗文的路途中打开了新的思想大门。我们从中应当学到的不仅仅是治学的态度、研究的方法,更重要的是王辉斌先生四十年如一日的毅力和精神。